写完100篇付费专栏 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是的,我的付费专栏写完100篇了。
一共写下了61244字,用了100天;内容涵盖了认知心理、育儿教育、亲密关系、金钱能量等多个方面。
刚刚开专栏的时候就想过,到了100天我要写一个总结,记录自己写作技能的提升、人脉圈子的扩大、当然还有赚了多少钱……
但真正到了这一天,这些却完全不想写了。
在上一篇《如何走出最小化公开输出的第一步》中,我写到公开输出的真正卡点,其实不在于「输出」,而在于「公开」。因为一旦内容公开供人阅读,就要面对一系列的心态考验。
而当公开输出又加上「付费」,这种心理上的考验就又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了。
如果说,写作技能的提升和人脉圈子的扩大,是我开专栏之前就已经预见到的,那么在撰写专栏过程中,一些金钱相关心态方面的困扰,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下面,我将毫无保留地展示,我在这个问题上的心路历程。
01
在决定开付费专栏之前,我深思熟虑了三个晚上。有两个原因让我对于付费专栏望而却步:第一,会不会有人为我的内容而付费?第二,我能不能持续更新有价值的内容?
现在看来,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本质上就是对于「我够不够好」,「好没好到值得付费」的不确定。而这个问题也将一直困扰我之后近三个月的时间。
当时,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即使没有人愿意订阅,我也要写作的;万一有人订阅,契约感将倒逼我写作——结论就是,是否有人订阅对于我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话是这么说着的,但心里其实并不是这么想的。
身体的诚实表现在第一天一些闺蜜老友订阅了专栏以后,我的欢欣鼓舞;这个开心,并不是订阅带来的收入,而是我认为自己之前的积累得到了结果,也就是——我被真金白银认可了。
但事实是什么呢?是专栏刚刚启动的时候价格低到可以忽略,而第一批订阅者中的大多数,仅仅是用一杯奶茶钱表示支持我而已。
但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下,我乘胜追击花了万元高价去学了线上营销文案,期待可以在营销方面有所突破,让订阅人数快速增加。
关于这个文案营销课,又是一个可以写万字长文的精彩故事,等未来有机会我会写一写,但在这儿就不展开了,总之学习的结果就是,我的营销理念和技能在短时期快速提升了。
小报童的作者群体,看似是为了变现而写,但某种程度上都是自带骄傲且耻于谈钱的。于是,我成为了这些创作者中,为数不多的敢于营销自己的作者。
如果说,决定开通付费专栏是我的第一次突破,那抛开顾虑营销自己就是我的第二次突破。酒香也是怕巷子深的,现在能够分散大家注意力的事物太多了,想要默默耕耘被人发现,还没等到被发现就已经把自己耗死了。
自己肚子里有东西是一回事,把肚子里的东西恰当而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一回事,让其他人知道你可以做到这些,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论你有什么,你不去呈现出来,就等于没有。
我在创作者群内部分享了自己的营销经验,并且给其他作者出谋划策,鼓励他们合理定价,并在公域和私域渠道宣传自己的专栏。为此,我被一些创作者戏称为小报童专栏的销冠、创作者群的财务总监。
在专栏开通60天的时候,我剖去了20%的手续费后,提现了专栏收入的第一个五位数。对此,我是非常骄傲的,我觉得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那天,我在朋友圈里写,拿到结果是必然的。
但当时我并不知道,金钱的结果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真实价值,认可一个人的价值也不一定非得用付费的形式来表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知识付费的逻辑比实物要更复杂,潜在问题也更多。把金钱、或者订阅人数、或者数据,作为知识付费追求的目标,并不恰当。
我那时还没明白,只是一头热情地投入我的小事业中,满心想着的都是,只要我再多做一点事,就能够赢得更多的读者、更多的认可。
当一个人走错路的时候,宇宙会向她发来message. 而我的这个message 很快就来到了。
02
小报童专栏在订阅48小时内可以退订,我永远记得我遇到的第一个退订者,那天晚上我删了她的微信好友。
「不感兴趣不订是一码事,订阅了以后又退订是什么意思?」我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因为我写的不好,因为我没有提供价值。
我那天辗转反侧,去找了小报童的后台程序员Lightory,他问了那位读者退订原因,她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不想订了」……
现在回想当时,觉得自己非常幼稚了。退订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可能觉得内容自己用不上,也可能订阅的时候只是想看某一篇的内容,本就抱着白嫖的心态订阅的……
但我当时主观忽略所有的原因,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她不认可我、她不喜欢我、我没有价值……
我曾经和闺蜜说,一个人不同意你的观点,并不代表他不喜欢你这个人。而我当时的念头就是,你不订阅我的专栏,或者订阅了又退订了,就是不喜欢我这个人。本质上不是一样的偏激么?
那我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还不是因为对于「我够不够好」、「好没好到值得付费」的不确定感吗?我需要靠读者的订阅,来显化自己的价值;也即是有外界的认可,我才能认可自己。
退订风波还未完全消散,另一个考验接踵而来:我在朋友圈经营了一个多月,新订阅数量逐步放缓、继而停滞。
带着「撬动新流量」的目的,我寻找新的公域平台做内容输出。但观察和研究了几个平台以后,我悲哀地发现,想要尽快攫取流量只有按套路出牌。
对,此时我已经逐渐偏离了写作的初衷,急于求成的心正推着我正走向迷途,但我决定试一下。
我在某平台按套路批量输出毫无特色但内含钩子的内容,做了两天。然后我就被自己恶心到了,狠狠哭了一晚上。我觉得我已经不是我了,那种感觉无比悲伤。
这个时候,孟岩的一期播客又在我耳边响起:你是想让更多人喜欢你,还是想要爱你的人更爱你?你是追求规模,还是追求体验?
然后我发现,这都不是可以「选择」的事情,而是刻在基因里的,我无法做到为了收益而放弃原来的价值观,只不过没有这些事情之前我并没有能够发现。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你只能在不断的「去伪」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心中的真理。discover, 就是dis(去除)-cover(掩饰、遮盖)。
对于我而言,写作本是一件极具乐趣的事情,然而「付费」这件事,让它变成了压力。似乎订阅的人数越多,就代表了我越成功,这种唯数据是从的逻辑让我难以认同,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裹挟着越走越远。
我曾一度非常难过,我为什么就不能委屈自己一下,迁就一下套路规则?后来发现,我内心深处对于写作纯洁性的执着,以及作为原创作者对自己羽毛的爱惜,是无法妥协的。
我突然发现,自己是多么可笑,在为一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困扰不止。我本就不靠这个收入生活,但我却按营销标准去要求自己和压榨自己,差点把一个兴趣变成了一项工作。
而决定一个人是怎样的人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任何数据,也不是营销技能,而是她做了什么、她是出于怎样的发心做的。在这个意义上,结果完全不重要。
当想通这一点以后,我注销了为营销而开的账号,整个人宛若新生。
03
我猛然发现,做付费专栏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既不是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不是提升自己的营销水平,也不仅仅是帮助别人。
写作水平的提升,不需要靠付费的专栏,虽然付费的专栏会有履约压力,但毕竟也没有签合约之类的严格;你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只要持续不断地写,肯定是会有提升的,只不过这种方式,会更快一点。
营销水平的提升,不需要做知识付费,我做了6年实物的微商,处理售前售后的经验也很多;知识付费需要付出的说服成本更高,因为大多数人真的不会多花一秒钟去思考吃一顿300块的饭值不值得,但他们会很慎重地思考花200块订阅一年的专栏是否值得。
而大多数人不花这200块的原因,也不是因为这个内容不好,而是对于自己是否能学习一年心怀质疑——知识付费本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而帮助别人?我越来越清晰地明白,每个人都是靠内驱力作为动力的,外人是“带不动”的;如果说我对于大家有怎样的帮助和启发,原因也并不在我,而是你,有这样向好和向上的心。有了这样的心,就算今天没有遇见我,也会在某一天遇见某一个人,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那么做付费专栏这件事的意义在哪儿?
在于体验和领悟。
迎来第一个订阅者的体验,遇到第一个退订者的体验;一天卖了30个年度专栏的体验,一个星期无新增订阅者的体验;学习营销探究人性的体验,被人性的恶所伤差点被PUA的体验……
这些体验如果不做付费专栏,我是无法获得的。而没有亲身体验,只靠纸上谈兵,就没有办法领悟。
领悟到,真正能让你看清自己信仰的,永远不是你向往的那些东西,而是你放弃的那些东西。人生的本质,是凭着自己的价值观去不断试错。
领悟到,你得到了更多的钱,并不意味着你得到了更多的爱,也不意味着你可以更快乐。做好任何事情的方式,都是心之所向,金钱只是一种显化方式而已。
领悟到,欲望和恐惧,是最容易被利用的东西。当你不需要靠辛苦地「做」个什么事情,「做」个什么人,来向外界证明自己的时候,你才成为了你自己。
领悟到,生命就是一场单机游戏,一切人事物都是「为」你而来,为了破除你的限制性信念而来,其中最大的限制性信念,就是对于「我够不够好」的质疑……
领悟到,这个世界最确定的真实是,我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完美的存在。
这是我近三个月来的一次顿悟,我仿佛菩提树下猛然睁开了眼睛。之后连续几天我整个人都沐浴在极致的喜乐中,胸中涌动着喷薄而出的无尽爱意:对于爱我的人,爱过我的人,伤害过我的人……
大约过了四五天,这种极乐的感觉才慢慢退去,于是我主动做了几件事。
04
首先,我开始对于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和别人说的每一句话,保持绝对的真实和坦诚,而不是用营销的逻辑来包装自己。
学营销和学心理学一样,会对于人性的规律认识的更深刻,然后就发现这里面有太多可以利用的点了。
现在,我会把这些知识更多的作为「识人」的技巧,相较之前我现在更能看清一个人是真喜欢我,还是有求于我,或是嫉妒我,对我有误解……这些都很正常,只是我不会再会错意了。
对外,我不会再使用营销的逻辑来做事。比如,本文按营销思路就不应该写——你想让用户付费,你怎么可以写自己的错误和弱点?你应该塑造一个让人仰视、崇拜的形象才对……
要知道,修炼武功秘籍求得绝世宝剑是非常艰难的,但比那更难的是,胸怀利器而不起杀心。
但当我对外保持绝对的真实和坦诚后,竟然发现自己无坚不摧了。
当你不需要再费力扮演一个别人期待的角色——无论这个角色是奋进自律青年,还是正能量心灵导师——你就不需要再伪装自己,也就不会有被揭穿的恐惧,一切如其所是。
就仿佛是一个打开了的蚌,真实的力量迸射了出来,穿透了海底的暗夜。
第二件事,我杀死了自己体内的最后一丝讨好型人格,开始筛选和清理自己的人际环境。
一方面我开始在朋友圈更尽情地展现自我,尽情到被称为「凡尔赛」。然后观察哪些人是真的可以为我的开心而开心,又有哪些人会酸里酸气,还有哪些人会因为别人的幸福而被刺痛。
要知道,爱你的人会永远爱你,不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讨好」或者「努力」而真正爱上你;那些喜欢抱怨、看笑话、妒忌、打压别人的人,自我认知还没有整理好,才会投射到外界人事物身上。
所以越早识别这些人,就能越早消除幻想、划清界限,是对自己能量的保护。你可以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我更愿意说,把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精力,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情。
能够勇敢面对曾经以为的知己的离开,知道每个人都是人生中的过客,不留恋不强求,知道自己并不需要讨好所有人,这种感觉太爽。
另一方面,我不再试图依靠「社群」来增加用户对于我的粘性;我想让专栏写作这件事变得更纯粹一些,于是我解散了我的所有社群。
这也是我酝酿很久的一件事,因为我发现,社群越来越像短视频APP一样,不断试图攫取我的注意力和精力,但带来的启发并不随着分配给它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伟大创造都是独处时候产生的,社交陪伴固然重要,但过于依赖社群的支持,期待靠「他律」来「自律」,并不能更快地让我们走上自立和自爱的这条路。
也借此再次和这些小伙伴说一句,不做社群不代表我想和你断绝联系,不参与社群讨论也不代表我不认可社群价值,我只是聚焦了自己的精力,并且认为没有社群也更有助于保护你的精力,但我依然欢迎一对一的高质量交流。
第三件事,不能算是一件「事」,就是我和自己彻底和解了。我现在生活的全部目标,就是让自己处于更加柔软和松弛的状态。
05
当我这么做了以后,我发现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很奇妙的事情!
首先,我的专栏续订率高出预期。
因为我一直在「劝退」,我理解也许大家此刻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忙,我也理解有些人暂时不能消化专栏的内容,而我的个人价值并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改变。所以我的心态和之前被退订完全不一样,是非常轻松愉快的。
但有些读者却和我说,没读完也还要续上,因为确实有收获想要继续紧跟;还有读者说,只是为了「欣赏」我的每日所思所想……
其次,我无意中开始做微咨询服务了。
之前有读者和我探讨个人问题,我也一直乐于解答,并没有收费;但最近开始,大家都是主动给我大红包,渐渐地变成了一项「新业务」收入!
此外,我发现似乎我比以前更加「被喜欢」了。
当我不再把所有精力用在留意他人眼光、取悦读者和潜在用户,只是活得很自我、只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只说自己真心相信的话的时候,整个人都闪耀起来了。
个人魅力的提升,并不在于你能让多少人满意;而是你可以肆意绽放自己的光芒,于是你活出了别人理想中的样子。
当我在第3节写到顿悟的时候,我破除了自我的匮乏感,我觉得自己并不需要那么多钱,我也并不需要那么多人的认可,因为我本来就已经很好了。
当我真正相信自己已别无所求,并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更多的钱和更多的认可却开始源源不断地向我涌来了,就是这么奇妙!
由于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写作这件事本身上,除此之外不关心别人在做什么、不比较别人在做什么,于是没有了「我要不要做这个」「他们怎么都那么优秀」的内耗。
一旦没有了纠结和内耗,每天在撰写专栏的时候更加纯粹而不带杂念,几乎都是心流时刻和幸福时刻。
既专注又松弛,涌现出更多的灵感就是必然了。
除了「记一件育儿小事」「电影推荐及资源」「阴性力量的觉醒」「金钱观纠偏」等系列专题外,专栏又新开了「幸福的陷阱」和「朋友圈经营指南」系列。
100篇只是一个起点哈,感觉自己刚刚拉开序幕,未来的精彩纷呈真是特别期待!
最后再补充一句,请不要读完这篇文章就去订阅我的专栏……没必要哈,正如前文所说,在经历了这三个月的各种事情各种人之后 ,我希望你订阅的唯一理由是,专栏内容确实为你提供了价值。如果它做不到,就应该让它走向终结。
这篇心路历程只希望能告诉你,无论你在做什么,都只是在修心而已;当某一天,你终于意识到自己早已圆满,那种「万物皆为一物」「你我彼此相连」的智慧,会带领着你从流离失所的精神/物质世界中,回归至深喜乐。
100篇专栏文章的知识图谱 反正也看不清就别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