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浦银国际.贾红睿:建议放宽上市规则,容许「未有盈利金融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

来源 | 财华社

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香港大公文汇财经公关集团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系列财经沙龙」,第二期的主题为「金融+科技」:香港金融服务业的重塑与创新。是次出席嘉宾有浦银国际行政总裁贾红睿,以及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还有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林晨。


浦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青年与人才委员会副主任贾红睿,发表题为“借助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服务业”演说。


贾红睿指出,香港资本市场具有相当魅力,上市条例改革后吸引大批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事实上,金融科技、大数据企业其实也有这方面的需求,贾红睿期望港交所方面也能向金融科技企业,放宽相关上市规则,容许它们也能在没有盈利、收入情况下,来香港上市。现在由于在香港上市受到限制,不少金融科技公司都到了上海的科创板,以及美国上市。他认为香港一旦为金融科技企业放宽限制,有利资本支持这些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亦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亦为市场接受,市值规模可达10亿、20亿美元。


贾红睿表示,金融科技亦赋能银行业发展,提升客户满意度,升级金融服务,例如人脸识別有助减少客户前往银行分行排队理财;而大数据快速更新能更准确向客户提供贷款业务,防止骗贷。他亦提出了隐忧,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但更多大学生选择医科、商业、法律,选读金融科技的人才不多,期望有关当局能供奬学金增加吸引力,否则将影响香港的金融科技发展。


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代表,贾红睿表示,银行只有积极向开放银行转型,才能在同业竞争中力争上游。他举例指,在零售业务端,浦发行正逐渐在线化、场景化,探索有效实现市场穿透、客户下沉的经营方式;在企业业务端,则能主动进行产业互联网创新,如在企业主动提出企业贷款前,银行就能通过上下游数据和企业自身现金流,提前预判其潜在贷款需求,第一时间进行接洽,实现主动营销。

 

贾红睿认为,以银行为主导的开放银行是一个相对平衡的选择,改变被动的角色,主动适应监管的要求,拥抱创新,拥抱各类场景,在场景中进行获客、充实数据资产、进行产品创新等。

  

另一位主讲嘉宾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介绍,香港投资推广署工作,就是在全球吸引最捧的金融科技企业来港,并协助已在港设点的企业生意扩充,以至为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寻找投资者和商机。而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林晨则指出,透过金融科技可把软信息转为硬信息,掌握借贷人的行为特征数据,可以更精准对贷款申请者作出信贷评估。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刘炽平:未来10年所有金融机构将变成「金融科技」公司
中资、外资、港资券商,过去两年(2019&2020)的保荐数量及IPO募资表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