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稿精选 | 抢夺生源是耍流氓?上海西外外国语校长林敏博士这样回应....

2017-04-19 校长派

点击上方“校长派”可订阅哦!

这是 

校长派  第  12 篇  精选来稿  文章

投稿邮箱:

972234719@qq.com



编者按

“任何靠“抢夺生源”而取得‘高考(中考)辉煌’的都是耍流氓!”昨天,针对部分学校“抢夺生源”的现象,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犀利言论一经发表便引发逾万的关注度,让一线教育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上海,一位拥有五千中外师生学校的校长却没有加入讨论,他选择用笔写下内心的沉重。好学校的学生应该来自“五湖四海”,他的笔下,是对年少读书时“好孩子”和“差生”相互帮助的怀念,是对别把考试考试分数作为最重要的择生标准的呼吁。

 

他,就是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的创办人、总校长、上海市督学林敏。


好学校是一个“多元异质学习共同体”

 

文/林敏


早起读了李镇西关于“抢夺好生源办学”一文,心里头也沉甸甸的。

 

西外办学十二年来,我一直与学校老师与家长们说:


 

一所学校不“挑”学生是不可能的,但一所好学校千万不能是一所同质性太强的学校,理想中的好学校,应是像我们当年读书时那样,有来自社会各阶层、各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能力及行为规范的学生群体。

 

好学校应是“异质多元”,像个小社会,教师、家长群体也应多元多样,来自“五湖四海”。


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同质性太强的学校其实创设了一个“不真实”的人为的学习生长环境。在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学生,会缺乏面对真实世界时所必需的”社会维生素”。

 

所以真正的好教育或好学校,其实是要“挑”异质不一样的学生,让他们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有机地生长。


异质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记得我读中学时,与我同桌的一定是学习及行为规范最差的学生,我的班主任用心良苦,希望我这个“品学兼优”的班长能将“差生”管好。

 

确实坐我边上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帮互助”,都慢慢有进步了,到后来连别班的“差生”也被学校安排坐我边上。


我这个“书生好孩子”也从这些“差生”的互动中学到了不少”街头智慧及哥们义气”,也了解了书本上没有的很多为人处事之道,也变得“阳刚”有“霸气”。

 

我们那时班上不同类型、差异多样的孩子们在一起,不仅没影响我们的学风和班风,反而是一种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班上有着一种奋发向上的和谐氛围:


每次运动会,体育比赛,成绩一般或较差的“球场操场明星”,让班上的集体荣誉感一次次地提升。

 

碰到校园中或街角边那些惯于“欺凌”男女同学的“流氓阿飞”,也是那些所谓的“差生”,常常“挺身而出”,不光是用“拳头”,也用智慧,“化险为夷”。


有时,我常想,如我是生在现在,父母将我送进一所只有学业“牛娃”的“好学校”,除了读书做题考高分,我也能有一种与不同人相处、做不同事、在不同环境适应发展的能力素养吗?有可能在一块稻田办起一所有五千中外师生的学校吗?

 

有鉴于自己成长的经历,所以西外及三亚国际学校,在选择学生时,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及综合素质,从不把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最重要的择生标准。

 

而且,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职业、经济条件、及社会阶层的家长及孩子,成为我们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好学校,既“挑”也不“挑”学生!


延伸阅读:


《李镇西:任何靠“抢夺生源”而取得“高考(中考)辉煌”的都是耍流氓!》(节选)


现在各种变相的幼升小、小升初的生源大战依然血肉横飞。“技巧”五花八门,“策略”层出不穷:

 

有的初中甚至可以直接将五年级的“优生”提前弄到本校“衔接性”就读。还有教育局明确规定,统一调研考试成绩前多少名的孩子均送到某名校就读,以此“保证”其“教学质量”!

 

这些做法往往都打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旗号,冠冕堂皇地进行。还有一些更为上不得台面的抢占“优生”的下作手段,我这里都不好意思说。 

 

如此垄断“优生”,三年后的中考自然“辉煌”。

 

义务教育阶段如此行径,任何“素质教育”的遮羞布都无法掩盖其“应试教育”的龌龊!如此不要脸,和“耍流氓”有多大区别?


长按左侧二维码进入【校长派教育交流群】:欢迎入群交流教育思想、欢迎来稿!

欢迎来稿!


现在的信息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为了凝聚更多惺惺相惜的“同路人”,推送精华教育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即日起,校长派将发起征稿活动。


如果您是校长,您可以分享:课堂教学模式、校长领导力、家校共育、教师管理、学校活动......


如果您是教师,您可以分享:教学心得、教育随笔、读书感悟、课堂管理.......


欢迎来稿,把您的“干货”分享给更多的一线教师和校长。


投稿邮箱

972234719@qq.com


推荐文章


两会·独家 | 张志勇:未来校长的五个评价标准(视频及文字实录)

独家 |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刘飞:让国际“化”在教育中

独家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我就是数学,但我绝不仅仅是数学

独家 | 北京中学夏青峰:用信任培养创新人才

权威 | 教育部给中小学新增的“担子”,学校怎么看?怎么做?

| 来源:校长派

| 编辑:校长派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