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英俭:从岳西大山里走出的科学家

2017-03-21 菖蒲论坛


点上“菖蒲论坛”即可关注,随时随地了解家乡新鲜事。

王英俭工作照

王英俭,1963年10月出生,菖蒲镇水畈村人。1984年,王英俭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毕业,为了回到家乡安徽,同年考取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安光所),先后获理学硕士学位和光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987年在中科院安光所参加工作,1990年任助理研究员,1995年任特批副研究员,199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研究员。1995至1999年,任中科院安光所大气光学研究室课题组组长;1999年任中科院安光所所长助理;2000年任中科院安光所常务副所长(法定代表人);2001至2005年先后任中科院安光所所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简称合肥研究院)副院长;2005年任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长,2014年起担任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党委书记。

    日前,岳西周刊社“天南地北岳西人”采访组一行走进合肥市风景秀丽的科学岛,采访了这位岳西籍科学家。在紧凑的采访时间里,王英俭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娓娓道出他的科研之路,以及对家乡岳西的拳拳赤子之心。

走出深山跃“龙门”

    王英俭出生在菖蒲镇水畈村。水畈是2014年度“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青山绿水已成为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但在上世纪70年代,大山里的水畈村贫穷落后,农民只能依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来维持生活。在王英俭的记忆里,年少的时光除了读书,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帮父母干农活,插秧、割稻、砍柴、挑水……在他的左手小拇指上,依然可见当年割稻时受伤留下的疤痕。

1978年,王英俭考取了岳西中学第一届重点班。当时由于洪水阻隔,通知书没送到家里,直到开学后班主任打电话到公社通知去上学,他才知道考上了。从水畈到县城要翻越白云寨30多公里山路,他步行回家单程就要走上大半天。王英俭回忆说,那时候走的还是古驿道,沿路有石亭、石门,风景也很美,其实也不觉得辛苦。

在学校,住宿条件很简陋。几十个人住一个宿舍,睡的是大通铺。冬天天气很冷,同学们就挤在一起取暖。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一起奋斗的美好时光让同学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那些一起在县城花果山背单词、聊未来的日子也让王英俭始终铭记心头。“2000年,毕业20年的时候,我们举行了一次同学聚会,全班60个人只有3个人没到场,很多年过去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依然非常好。”

高中的学习不同于初中,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王英俭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教数学的吴老师就把他叫到家里辅导,一对一帮助他提高。偶尔孩子脾气犯了,他跟同学偷偷去庆源厂看电影。班主任昂老师知道后给了他一顿语重心长的训斥。“老师的一句话往往会让我记一辈子,真的非常感恩在成长路上帮助过我的老师们,不是他们的培养和指导,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王英俭感慨地说道。

1980年,王英俭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17岁的王英俭第一次走出县城,哥哥将他送到合肥,再由他自己坐火车到大连,中间要从天津转车。天津转车时需要从东站到西站换乘,第一次坐火车的王英俭完全不懂,还在原来的车站等,碰到一个好心人为其指路。那时候交通不便,从老家到学校要3至4天时间,火车上人又多,大多数时候都只能站着。

求学路的艰辛让王英俭倍加珍惜大学的时光。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经常泡在图书馆,恶补英语,巩固专业课知识。4年的大学时光是充实的,也是短暂的。毕业时,学校分配的单位一个是徐州的中国矿业学院,一个是武汉水利学院。他写信回家征求家人的意见,父亲年纪大了,希望儿子能回到家乡安徽。王英俭只好放弃分配,准备考研。

1984年,用了3个月的时间集中复习备考,王英俭顺利考上了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艰辛跋涉攀高峰

科研既是“壮丽探险”,又是“长途跋涉”,最需要长时间积累,久久为功,坚韧不拔。“黑发时沉潜努力,白头时功成名就”,是很多科研人的写照。选择了科研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寂寞,选择了更长久的付出。王英俭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作为科研人,他始终践行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行为准则,为心中的科研梦不懈地努力奋斗着。

其实,1987年研究生毕业的王英俭本想着尽快参加工作,当一名大学老师,减轻家里负担。但是,当时正值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启动,导师希望王英俭留下来继续进行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也因为有着一份热爱,王英俭留了下来,潜心科学研究。

一个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更需要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它考验的是科研人员的耐力和坚持。只靠工作时间内的8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一个科研项目,王英俭经常埋头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一个程序不通,就一遍遍地调试,不断总结经验,始终让自己处于思考状态,保持一股钻劲。“只有苦干、实干,耐得住‘长途跋涉’,才能有所收获。”王英俭说。

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王英俭主要从事激光和图像大气传输、大气光学探测等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863计划项目“激光大气传输仿真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中国典型地区大气光学背景特性与应用模式研究”、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东部整层大气重要参数高分辨垂直分布探查”、973课题“云宏观、微观和大气状态参数的综合观测研究”、民用航天预研“大气环境要素探测星载激光雷达技术”探测分系统等课题研究任务。他负责建立了有一定特色的初步实用化的激光大气传输及自适应光学相位校正大型数值模拟四维程序,并对大量室内外激光大气传输及校正实验进行了对比计算,取得了一致结果;开展了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及其自适应光学相位校正综合实验研究,提出了大气湍流相干长度和光束质量因子实验测量值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概率密度的解析模型,获得了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自适应光学相位校正的定量实验结果。他率领团队,发展了多项大气湍流、大气气溶胶和水汽等高分辨率时空分布探测新技术和系统,在系统整理统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绘出我国东部重要大气参数(包括臭氧、气溶胶、二氧化碳以及相关的温度、水汽和风等)高分辨率垂直分布统计模式,并建立了数据库。在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Applied Optics、JGR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和合作发表论文多达8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多次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对于取得的各项成绩,王英俭显得低调而从容。在采访中,他多次强调是自己赶上了好时代,要感谢国家对知识分子、对科技的重视,一直在平台建设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才有了自己今天的一点成绩。

王英俭(左)指导科研人员实验

科学管理结硕果

2000年,王英俭任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常务副所长(法定代表人),开始走上管理岗位。管理不同于科研工作,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需要把控全局。虽然认为自己的性格不是特别适合管理工作,但既然得到各方面的信任,王英俭觉得不能辜负,无论如何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踏踏实实做些实绩。

在管理岗位上,王英俭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组织协调者,而不是领导。他与班子成员一起研讨制订单位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重点方向和任务,充分调动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为科研一线做好支撑服务。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由中科院合肥分院以及安徽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整合组成的新单位。王英俭认为,四个研究所学科领域和工作性质不尽相同,如何实现战略引领、协同发展是研究院科技事业管理的关键。多年来,王英俭带领班子成员根据研究院的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措施,逐步形成了适用于各研究所科研任务和学科发展的管理模式,以及具有创新文化内核、又兼具不同学科工作性质的多样性的文化氛围。

科研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是王英俭一直思考的课题。随着科技队伍体量不断增大,研究生队伍规模的大幅提升,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被提上日程。近几年,合肥研究院先后新建科研综合楼、强磁场科研楼等2.81万平方米,改扩建科研用房2.9万平方米,科研人员实验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划拨土地219亩,新建“科学家园”住宅小区21.9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引进人才和职工等住房紧张问题。在科学岛新建了研究生公寓1.8万平方米,改善了在学研究生学习生活条件。对岛区腾空的近1000套4.7万平方米的住房进行全面维修改造,作为青年职工的中转性住房,职工户均居住面积由40平方米增加到80平方米。“筑巢引凤”措施的实施为核心骨干的培养、优秀人才的引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合肥研究院的在职人员队伍中,博士学历比例由整合之初的7%跃升到40%,年均引进海外留学生20多名。两院院士、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杰青、973首席、863领域专家等高端人才发展了100多名。

经过对体制机制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各项措施的制订完善,近10年来,合肥研究院得到快速发展。2005至2015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共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3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28项。2005至2014年发表的SCI收录论文累计被引用4117篇,在全国科研机构排名第7位。最近两年,合肥研究院更是步入更好的发展阶段,Nature Index2015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科研机构第8位,SCI论文数量在全国科研机构中连续多年排名第3位。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9项,居全国科研机构第一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全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4位。

对于单位科研事业的发展,王英俭同样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主要是赶上国家发展的好时代,是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班子齐心奋斗的结果。

王英俭在激光雷达大气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 

赤子之心家乡情

采访中,王英俭多次畅想了他退休后的生活。他说,想回到岳西老家,为山区的孩子们上上科普课,传授一些科普知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岳西的生态环境优美,青山碧水,鸟语虫鸣,是养生养老的好地方。

虽然17岁就离开了家乡在外发展,但对王英俭来说,家乡始终是心底最本真的向往和无法忘怀的牵挂,家乡的发展也一直牵动着王英俭的心。

2013年,在王英俭的支持推动下,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与县环保局合作,在菖蒲镇水畈村建立了我县首座大气环境背景自动监测站。监测站拥有先进的设备,能够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溶胶和臭氧等进行有效监测并实时发回数据。这些数据能及时准确反映我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无霾岳西的旅游宣传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岳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6年,岳西依托天然“物种基因库”优势,着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大别山植物园),多次派员到合肥研究院洽谈合作事宜,请求研究院从人才、技术及项目争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王英俭不遗余力,多次在规划编制、中心建设、运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积极促成合作。2016年9月29日,合肥研究院与县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将尽最大的努力支持推动岳西建设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做好项目与科普、旅游、养生养老等方面结合的文章,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增收做出贡献。

不久前,天鹅集团想要对工艺被进行产品升级,请求王英俭给予一些指导性意见。王英俭建议可以引入健康监测系统,创新发展智能化健康工艺被。只要在能力范围内,有利于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事情,王英俭都会尽心尽力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对于岳西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王英俭也感到很自豪。“尤其是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在扩大,发展得有声有色,带动了很多老百姓脱贫致富。”他希望岳西继续保护好这方水土,把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打通更多的便民富民之路。

王英俭(右一)与俄罗斯大气光学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来源:岳西热线,菖蒲论坛综合整理。

爆料、咨询、求助请加微信:1637211236

【推荐阅读】
1许洪斌督查天仙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2安庆市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组来岳西调研


推荐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随时随地了解家乡新鲜事!免费代发便民信息,请打开公众号对话框直接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