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
责编/制作:王小义
审核:袁琳
政审:蔡若愚
终审:崔立勇
以开放促改革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决定》强调“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和开放的内在统一性。”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日前撰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布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推进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加注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
图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改革和开放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入世20多年来,我国履行入世承诺,大幅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和外商对华投资限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开放促改革,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目前的7.3%,低于9.8%的入世承诺。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我国陆续建成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在国家层面累计推广349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20.8%的外商投资和19.5%的进出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扩大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近,自贸试验区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跑出“加速度”。
8月13日,一列跨越里海、黑海,直达欧洲腹地的中欧班列(西安)从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以“专线专用”集装箱船替代黑海内原有公共海运服务,实现了班列组织从“公交车”向“专车”的升级提速,比传统海运节省约2/3的时间。
8月以来,位于我国首个跨境自贸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迎来了边境游、跨境游、购物游客流高峰,每天进出中心人员超2万人次,最高一天达2.9万人次。
《决定》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分析认为,“提升”和“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质量,强化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功能,更好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勇于涉险滩、破难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
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决定》提出“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自主开放和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都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形式,是我国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主动、国际竞争主动的必然选择,也是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实际行动。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撰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就是自主开放的重要实践,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我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的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发挥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以自身开放促进全球共同开放,实现良性互动。
《决定》提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长湧撰文指出,我国区域开放布局仍存在不平衡问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就要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
图为4月15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5届广交会场馆内。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数贸会、链博会……从扩大出口到注重进口,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聚焦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中国举办这样一场场大型展会,使之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发挥大型展会综合效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保障外资企业在多个方面的国民待遇,再到完善境外人员各项生活便利制度……《决定》提出的各项举措,有助于巩固外资在中国的发展信心。王文涛表示,将尽快落实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等。让外资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让“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过境免签成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政策名片”。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刘海涛介绍,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外籍人员“方便来”,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助力外籍游客“多样来”,创新口岸签证政策促进外商“引进来”。今年1月~7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725.4万人次,同比增长129.9%。签发口岸签证84.6万证次,同比上升182.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绿色贸易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国际贸易增长的新亮点。《决定》提出了“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等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方面的多项举措。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告诉记者,要让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要抓住当前全球外贸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在体制机制方面予以支持和配合。“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二服务贸易大国,但现在需要适应信息时代和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潮流和趋势,也要着眼于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去推进外贸竞争力的提升。”
2015年3月,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在这里,跨境电商卖家总部集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活跃。
在张建平看来,跨境电商、海外仓,以及数字贸易,这些都是当下中国积极鼓励发展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在中国对外贸易当中的比重迅速提升,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一般贸易,着眼于未来发展,要基于国家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在这个进程中积极探索全球的数字贸易规则,“尤其是结合WTO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以及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数字经贸规则,去探索我国外贸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下一步,怎样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日前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重点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二是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通过“一加一减一清零”,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同时,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仅让外商“进得来”,更能“发展好”。三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四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落实八项行动,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稳致远。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持续升温,为妥善应对外国旅客入境高峰,沈阳边检站通过提前了解航班旅客信息、部署外语特长骨干民警全程引导、在入境执勤现场投放入境登记卡自助填报终端等方式,保障旅客高效通关。图为8月28日,一名外国旅客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入境大厅办理入境手续时采集指纹生物信息。新华社记者 龙雷/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后,我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再次迎来政策利好。
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会议指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抓紧推进电信、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开放。
8月21日,《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对外发布,提出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调整协同,在不减损现有经营主体准入机会的前提下,坚持国民待遇原则。对外资放开准入限制的,对内资同步放开;在不违反国际协定和承诺的前提下,对内资设定准入门槛的,对外资同步适用。鼓励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条件地方探索更加安全、便利、高效的内外资准入协同模式。
“服务业是市场潜能最大的领域,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和外资有较强准入意愿。这是以问题为导向,回应社会诉求和企业呼声,强调对内外资平等准入举措务必落实到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郭丽岩对记者表示。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增长,月度进出口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5%以上。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杨虹)
END
来源:中国改革报
责编/制作:王小义
审核:袁琳
政审:蔡若愚
终审: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