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机农人: 不赚钱的你,仍坚定初心吗?

农场主+ 3O有机农业 2021-04-06

推文第1150天

本文转自“农场主+”

我们在超市里经常能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有机农产品,比如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大米等等,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购买普通蔬菜,因为有机蔬菜的售价比普通蔬菜贵5-10倍。

消费者在这边嫌弃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昂贵,而在坚持有机农业的农人那里,他们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痛苦煎熬:漫长的土壤转化期,难以购买到真正的有机肥,纯物理除虫除草的巨大人工成本……完了之后还在为怎样让消费者信服而苦恼。

在中国,做有机农业真的太难,你真的想好要做有机了吗?



做农业的,我们常提的一个概念是有机,那么,何为有机?


先百度个有机食品概述: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


首先,有机食品的标准是非常严苛的,以种植为例(养殖类同,不再赘述)。有机食品的种植规范首先要求基地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


在这个期初要求的基地范围内,其实就大幅抬高了有机种植的市场门槛,试想一下,一个远离城区,远离交通干线的基地,在员工招聘和人才保留以及日后销售流通环节,先天就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有机种植基地必须完成土壤转换期,有说2-3年的,有说5年的,按照国际通用的惯例,应该是5年,什么是土壤转换期呢?


简单说就是基地的种植土地,5年不产出,在5年内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净投入。每年轮种,作物长成了就回收入地,不断地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这个期间,还要大量施用有机肥,绝对不能用化肥,农药,杀虫药。


5年下来,按照一个种植面积500亩的基地投入测算:


人工+租地费用+基础建设费用+管理费用+水电费用+资金占用成本,将会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投入和消耗。


试想一下,5年后基地达到有机标准,并且顺利拿到认证了,那么在商品价格上,又会产生多少摊销呢?


一群已经被价廉物美这个伪逻辑浸染多年的消费者能接受这样的摊销么?


你让你的目标消费群去真正了解有机食品的来龙去脉,又要花多大的精力呢?



讲一个行业内流传度颇广的故事,发生在山东。


2000年,一个日本公司在山东流转了一块土地,做有机食品的对日出口。当地政府因为引进这样的项目欢欣鼓舞,喜大普奔。


日本公司圈地进场后,围墙一起,机械一进,大门一关就杳无音信了。一年过去了,基地什么都没有拉出来,只见有各种肥料拉进去,两年过去了,还是一样,三年……四年……


当地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非常着急,不断和日方负责人沟通,对方永远是有条不紊地说:我们的项目在顺利进行中……



倒是当地的老百姓不断和政府反映,这家日本公司的基地很奇怪,他们不管种什么,长成以后不收,直接就又回到地里了,而且基地里的虫子非常多,相邻的几个老百姓的地里都遭殃了。


直到基地在周边挖了一条类似物理阻隔的水沟以后,虫子的事才渐渐不了了之。


就这样,这个基地在不断争议和质疑当中发展到了第五年,当地政府的领导也换届走得差不多了,对这个基地失去了之前的热度和关注。


基地终于开始出产作物了,整齐的包装箱,冷藏箱开始从基地不断发出,出口到日本,出口的价格是当地同等农产品价格的20-50倍。


这才是真正玩有机的,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作保障,才能玩得起,玩得长。


可为什么市场上真正的有机食品很少?要点就在这个“真正”上面。


国内现在有“真正”的有机食品么?我认为有是有的,但是绝对少,少到可怜,少到在我们能看到的宣传中,占比的数字绝对小。


为什么少?


一、基地的硬件条件是第一个高门槛。


二、  严苛的土壤转换期基本阻绝了大多数资本的进入。哪怕真正只做2年,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三、有机食品在种植过程中是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的,但是真正在疫病来临时,面临当年或当季绝收时,用药还是不用,这绝对是考验经营者的良知的,资本是逐利的,这无可厚非。


要知道,用了其实也看不出来,吃不出来,查不出来。


四、有机种植采用的是物理除虫方法,绝对不能使用杀虫药,满棚已经到处是虫害了,粘虫板,灭虫灯都已经没有办法的时候,一壶杀虫药就能解决全部问题的时候,就又到了考验良知的时刻了。


五、设施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改善了居民在冬季的用菜丰富程度,但是在北方,尤其是冬季,有公司号称自己的基地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是有机蔬菜。


我只能呵呵了,这绝对是蒙人的,大棚的高温高湿特性注定了不能不用药,而且必须日常进行预防用药,一旦疫病爆发,基本上一个棚就全被疫病蹿完了,还谈什么有机?


六、当一个有机基地,经历了之前所说的几个大事件,真金白银地投入,百炼成活,终于可以开卖的时候,新的问题就又开始层出不穷地出现了。


1.基地的运输、物流、保鲜、仓储链条。

2.消费者对产品的健康认知和价格认知。

3.整个产品对应的市场渠道建设和维护。


上述三条,条条见血,条条花钱,条条花大钱。


七、大面积的雾霾,PM2.5当中包裹的重金属,各种有害化学成分,被污染的地下水等等,大环境都不健康了,小环境能好到哪里去呢?


现在的现实状况就是很多真正搞有机的,死在基地,活下来一小部分,又大部分死在了市场。


能上了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的基本都是九死一生,细分行业内硕果仅存的。


搞有机的搞不了市场,搞市场的,挣惯了快钱,受不了基地的煎熬和痛苦。


不“真正”搞有机的,买来卖,狠狠地忽悠,靠着有机的价格,挣着批发市场来的差价,光鲜地向消费者展示杜撰和现编的一些新名词,继续在驱逐着真正的有机食品。


在源味君接触到的不少农人中,很多是真正砸了大价钱想做好有机的,我常常和他们探讨起有机农业的出路,我觉得国内真正做有机的农人面临着如下的问题:

1. 一线城市有相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但是发展有机基地的硬件条件和一线城市周边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就近发展基地的巨大障碍。

外地建立基地又存在着巨大的消费信任建立难度。

很多基地都是打着有机的名号,让城市的人趁着节假日,当做休闲体验一下,忽悠忽悠,开开心心就行了,至于到底是什么种子,用不用化肥,用不用农药,谁能真正知道?

2.山清水秀的城市,周边有好地的,一定欠发达,欠发达的地方消费不起有机,也没有必要消费有机,自家或自家亲戚很多都务农,整点新鲜的蔬菜瓜果吃吃,就很健康了。

3.现在的电商体系倒是给跨境跨区域流通搭建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一些偏远地区的优质农产品有了对外宣传的窗口,但是,当有明显利差的商品让别有用心的人盯上的时候,也就离混乱不远了,现在其实已经是了,究竟多少是真,多少是假,真的无从辨别了。

信息来源:公众号“农场主+”,转自请注明

"衡荣班"招生

详情请点击:

招生┃耕读大学:新农人和乡村带头人种子学员培养班

长按扫码

名额有限,赶紧报名!

热文推荐:

1.万物土中生,如何保护好有生命的土壤?
2.有机理念:为什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个伪命题?
3.温铁军:农业一产化危机与社会化乡村振兴
4.朱安妮:有机农业价值与美好未来
5.有机农业:为慢性病防控和自愈提供机会
6.他是钱学森营养师,探索功能性有机农业20年,研发出18种功能食品
7.18位新农人故事:迎接生态农业春天!
8.71岁日本农业专家在中国做农场:为咱能吃上无毒食品操碎了心
9.蒋高明:诚信危机带来的互吓模式与互害模式
10.
袁勇: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有什么区别?谈谈生态农业的“道”与“术”
点击红字即可浏览
想看更多?请返回菜单,点“3O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