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遗传承】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传承人对话论坛

PACC 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3-11-06


2018年9月1日上午9点30分,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委托,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承办的“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传承人对话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一层举办。



论坛以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宗旨,促进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传承人更好的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论坛的主题为“遗活态传承与地方重塑”,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嘉宾集中分享和探讨了“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以下简称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近年来的相关工作情况,嘉宾就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自设立以来的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成果和工作站运营模式探索等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来自果洛的非遗传承人分享了研培期间的学习和合作经验,更有参与果洛工作站研培计划的外籍教师以及跨界设计师们现场所分享的跨界教学、合作的经验。



主持人:金江波教授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执行主任



远程教育平台正式开通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经过上海文广局、上海大学和青海省果洛州方面一年的协同筹备工作,在论坛现场“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远程教育平台”正式开启,未来上大将持续推进果洛非遗传承人群远程千人培训计划,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为他们提供“拓眼界、强基础、增学养”的课程,将有效克服高原地理条件的限制,加强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各项交流工作的展开。与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保护工作者、非遗传承者、跨界设计师等80多位代表出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文体广电局相关人员及非遗传承人等近20人在果洛州当地通过远程网络连线参加了开通仪式。开通仪式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执行主任金江波教授主持。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教授和青海省果洛州当地现场的传承人通过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远程教育平台进行了视频交流互动,并介绍了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目的、定位、发展以及取得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对工作站的具体目标、运行结构进行了讲解,让在场的嘉宾更全面地认识了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



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李智伟博士介绍了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实践情况,从稳步进行非遗传承,到促进作品能量产、成系列和创品牌,贯穿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建立民族风、国际范、当代腔的整体思路,强调在工作站的推进中要集合社会多方资源和人才,发挥省际文化交流优势。通过充满活力的工作站机制,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文化传承创新生态圈以带动区域文化繁荣,使“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研培理念持续发挥效应。





专题发言

为果洛建言献策



段松文《银饰锻造的创新设计实践》

果洛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

传承人段松文介绍了自己选择藏银作为专业手艺的原因,认为藏银的魅力恒久而悠远,博大而精深。正是由于藏银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才会把藏银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并不断摸索和钻研。传承人段松文还介绍了自己和设计师首次合作的两款跨界手工艺品的《果洛上海之友谊腰带》以及以格桑花为主题的藏银镶嵌的皮包皮具,并指出传承、弘扬藏银文化是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实践。



何然《果洛跨界|格桑花的故事》

时尚设计师、[PAR HASARD 亻遇]品牌创始人

何然女士分享了她在PACC承办的非遗研培计划中与来自果洛的传承人们的跨界设计合作经验,以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合作的过程,何然作为时尚设计师,如何牵手非遗传承人,将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和内容作为创作资源是她自跨界设计以来一直在思考的。在她的设计理念中,如何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重新激发非遗资源进入现代生活才是最有价值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诉求,何然与果洛的传承人们合作设计出了一系列的优秀跨界设计品,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索知合《果洛传统工艺发展与非遗研培教学》

果洛非遗研培班副领队兼翻译老师

索知合老师介绍了果洛传统工艺的发展和非遗研培教学中他作为翻译所起到的桥梁作用。他希望能够将藏族传统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藏族传统手工艺,并坚信在非遗研培和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下,能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远的地方。作为一名‘搭桥修路’的翻译,不止会翻译好自己的每一次任务,更会搭建起一座藏族与汉族同胞之间的语言桥梁。


陆坤《透视果洛|寻找登上通天塔的入口》

服装设计师

陆坤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作品,他首先引用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大师彼得·勃鲁盖尔的名作《通天塔》,通过分析图像内容,直指语言交流作为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引申,如何在跨界设计合作中找到一条彼此共通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则成为设计师与传承人合作的门径。陆坤和传承人们在互相的交流和磨合中逐渐找到了一条可见的设计创新路径。作为设计师他希望能身体力行,把自己的设计观点表达出来。


叁旦《德昂洒智藏书法的传承发展》

果洛德昂洒智藏书法传承人、果洛德昂洒智藏文化传承学院教师

传承人叁旦介绍了德昂洒智藏书法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分享了经过研培班的学习后,他得以结合现代装裱和语义转化后的德昂洒智藏书法,一种与箴言相结合发展出的可以传播的非遗文创艺术作品,同时他还认为这是一种使命,要让更多人可以欣赏到书写的美好,把德昂洒智藏书法的珍贵历史让下一个世代的人也知道,带着藏文化的优秀内容以及对这方水土的敬畏来传播藏文化之美。



胡建君《传统手工艺和当代文人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胡建君副教授将文人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当代文人空间用品的衍生设计之中,重构优雅的慢生活方式。 她认为传统手工艺主要靠言传身教在代际之间传承,每一代都希望对之前的工艺有所创新和提升,其实更需要有一个良性的引导,并提到了文心造物的概念。“非遗研培计划”,让高校与民间艺人强强联手、互通有无、协同创新,专业设计师的参与,可以让匠人们的作品更有格局和空间。通过结合非遗元素和当代设计,让传统手工艺迸发出另外一种有特色的创意竞争力。


夏尼《掐丝唐卡走进现代生活》

果洛掐丝唐卡传承人、果洛藏族自治州福瑞祥唐卡艺术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传承人夏尼分享了掐丝唐卡作为非遗技艺是如何通过设计转化进入现代生活的,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民族的民俗、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宗教文化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它是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生活的世界。借助案例和分析,使大家认知到,唐卡不仅是非遗传承的一门技艺,也是藏民在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礼仪文化载体。


Eric Mazodier《法国比利时与青海果洛跨文化工作营感想》

上海美术学院与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跨文化设计项目教学负责人

Eric Mazodier先生通过视频录像和我们分享了法国、比利时学生进行青海果洛跨文化工作营感想,首先他简单地介绍了三方的合作过程,通过法国和比利时的学生近距离体验藏族的手工艺和跨界设计实践。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果洛的传统艺人和来自法国、比利时的学生共同碰撞出新的火花,通过艺术的语言创作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创新设计。谈到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与PACC的合作已经4年了,从羌绣传承创新国际工作营到果洛跨文化国际创意设计工作营,并期待下一年的合作。




圆桌对话

《果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主持人:

李智伟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非遗项目总监、腾讯直播顾问

嘉宾:

陈劲松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

徐小军 青海省果洛州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张一 四川省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副秘书长

郭新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实验中心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委员会副主任

王敏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新疆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场圆桌论坛《果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邀请设置是希望熟知果洛传统工艺发展现状的学者、专家通过探讨来切入果洛传统工艺走近现代生活的方式与路径,特别是与当代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能够从高校的角度为我们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咨询。



对话中,几位嘉宾分别从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探讨了果洛传统工艺和现代生活的关系,从对工艺的保护与延展,现代生活融合传统工艺的方式,包括传统工艺的价值转化、产业规划上分别建言献策,为果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提供了多种探索路径。



 


圆桌对话


《果洛工作站的运作模式与未来发展》


主持人:

金江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

嘉宾:

仓平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

赵罡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站长 

陈红雨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张毅 江南大学教授

王松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第二场圆桌论坛《果洛工作站的运作模式与未来发展》的邀请设置是希望各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果洛工作站的运作和发展,作为我国软实力的一个呈现方面,在未来传统工艺结合设计产业的竞争力以及文化话语权上都需要通过一个个基础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来培育孵化,故而希望从这些角度来探讨。



嘉宾都是有着丰富非遗研培经验的专家学者,他们从工作站未来工作开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发展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呈现,未来在我国设计的竞争力、文化的话语权方面,要通过工作站的建设以及对传承人的培育、孵化上来推进,共创围绕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运营模式来进行传统工艺传承的发展道路。



当果洛传统工艺论坛结束时,魔都已经华灯初上

论坛日程虽然已经告一段落

但是与果洛传统工艺的对话与交流我们还将持续进行!





论坛工作团队

学术指导:汪大伟、金江波

总协调:王岭山

总策划:章莉莉

会务组:郑珊珊、李依蔓、李薇、高超、朱达艺

会务助理:杨汇康、张露文、施灏、张鹏飞、黄逵、杨新瑞

学术组:张承龙

媒体组:逄继青、郭霄楠、张紫云

视觉设计:梁鑫鑫、颜含、李晓翠、杨西、牛涛涛

摄影:朱晔、孙克中



相关报道链接

【非遗传承】非遗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论坛,干货满满!

【非遗论坛】招募令 | 果洛工作站传承人对话

【非遗论坛】招募令 | 非遗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

【PACC x 上海设计周】没看够《延禧攻略》的非遗?来上海设计周和它们亲密接触吧!

【PACC非遗传承】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上海大学暑期师资交流活动开班!

【PACC X 上海设计周】你没见过的非遗时尚大咖秀!



监      制:章莉莉

责任编辑:逄继青

文字编辑:张承龙

摄      影:朱   晔

图文编辑:王   萌


敬请关注公共艺术创意生活微信公众号,了解PACC最新资讯!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

PACC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和探索创新教育机制的项目执行机构。围绕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资源,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现代公共艺术方向、非遗手工艺方向和城市会展业方向,致力于推动社会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