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练还是泄愤?教练打人事件频发原因何在 | 光明时评

Tagest 光明论 2019-08-22

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步,就是把粗暴、主观性的教练执教理念擦除,进一步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道德品质。良好的训练环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根本要素,更是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Tagest丨体育观察员


近日,关于八一男排队员袁党毅被主教练陈方单独“加练”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巨大风波。视频中,精疲力竭的袁党毅倒地后,主教练陈方并没有停止抛球,反而将球直接“打”在其身上,由此引来了大批球迷的不满。在训练结束后,袁党毅因腰椎错位去往医院治疗。日前,中国排协下发了对陈方的处罚决定:因为陈方对个别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不满意,在比赛场地进行单兵训练,训练手段简单粗暴,对运动员造成心理和身体伤害,并带来不良社会影响。排球中心决定对陈方进行全国通报批评,并罚款4000元人民币、停赛三场。

自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可为何这类“体罚”“打骂”“教练为大”的固化模式,还在我国体育圈继续存在,让运动员们生存艰难?抛开具体事件来分析,其背后原因主要有两点:国内联赛市场化程度低,体育圈职业化程度低。


第一,目前我国的国内联赛市场化程度低,转会机制也形同虚设。中国排球联赛虽在2017-2018赛季升级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也在里约奥运女排夺冠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口号,但归根到底,联赛的运行制度和市场发展并无较大进步。企业赞助的联赛和队伍多数为地方队,少数转为俱乐部的队伍也脱不开地方队的干预,这就导致联赛的转会制度迟迟不能更进一步。


联赛转会制度虽已有所放开,但在具体转会时,队伍之间签订的合约本质上都是转人不转组织关系的“租借”手续。任务指标的存在,也导致各地方队在队员转会时重点考虑自身利益,不愿转出优秀选手。赛场上,和原队比赛的回避规则以及宁愿将“好牌”烂在手里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限制了运动员的流动性和自主权,也阻碍了市场化的推进。




第二,我国体育圈职业化程度低,加剧了“教练为大”的现象。很多专业运动员都被教练掌控着“生杀大权”:运动员能否出场比赛,除了要视自身的竞技水平外,还需要得到教练的赏识。金子被当成沙砾掩埋的情况,在体育圈常见。


拿我国三大球联赛来说,除中超职业化的程度较高外,CBA和排球联赛的本土运动员大多为地方专业运动员,容易导致教练地位过高,在执教方式上走向极端。而运动员又因受限于转会机制、自身未来发展以及退役后安置等顾虑,就算受到不公平对待,也只能选择默默忍受,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教练执教粗暴,更导致很多运动员对教练有恐惧感。



所以,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步,就是把粗暴、主观性的教练执教理念擦除,进一步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道德品质。良好的训练环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根本要素,更是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愿每一位饱受磨砺、艰苦训练的运动员,都能被温柔以待。


更多推荐

基因编辑浙江高考英语张家口爆炸酸碱理论

儿童血铅辽宁轿车撞人黄海霞学籍色情广告

女性堕落马拉松递国旗中华鲟死亡天河工程

酒店乱象核物理被取消斯坦·李去世虚假整改

高考政审泉港碳九泄漏扶贫送老婆狗患争议

逆天简历90后国企高管“IG”夺冠光明乳业

福彩腐败重庆公交坠江高铁猥亵案秋招寒冬


(文章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