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座“校车”装24人被查,孩子们该如何上学?丨光明时评

斯远 光明论 2019-08-21

或许可以这样说,恰恰是因为孩子们上学不便,路途艰难,才使得“黑校车”能够大行其道。


斯远丨媒体评论员


据广西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官微消息,2月27日,柳州市鹿寨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在县城导江乡计送屯路,查获一辆超载的五菱小客车,核载7人的车上竟满满当当坐着24人(司机、老师及22名学生)。车上的22名学生都在附近一所幼儿园就读。民警暂扣了涉事车辆、驾驶人韦某的驾驶证、行驶证。


核载7人的小客车居然塞进去24人,超员达到250%,这样的操作也太危险了,警察对其严查严管,并无问题。



近年来,“黑校车”出事的新闻并不鲜见,其中有不少都是因为超载运行。很多人都对发生在2011年的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被撞事件记忆犹新。当时,一辆翻斗运煤货车与校车相撞,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事故造成20人死难。


频发的事故警醒人们,“黑校车”超载运行,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学生安全的重要问题。然而,此类事情并未禁绝。柳州这起超载事件之外,2017年,云南曲靖富源县交警也查获一辆“黑校车”,7座车塞了25人。


梳理新闻就会发现,此类事件多发生在偏僻的农村,司乘人员的安全认知程度也都不高,他们往往只求能够方便地抵达学校,对于超载等安全隐患并不太敏感。此次柳州查车并把孩子们护送回家的交警,就遭到不少家长的质问,不让坐“校车”,孩子们怎么上学?



这表明,尽管安全问题让人焦虑,但相比每天孩子们如何上学的难题,显然要稍稍离得远一些。农村人家住得比较分散,孩子们很难实现家门口的“就近入学”,即便明知道“黑校车”超载,也缺乏更多、更好的办法。


此外,像城里那样家长每天接送,现实中也不太现实。要么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家里只剩下行动不便的隔代亲人;要么父母的谋生成本比较高,很难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每天接送。


或许可以这样说,恰恰是因为孩子们上学不便,路途艰难,才使得“黑校车”能够大行其道。


也因此,治理之道,不能仅仅是查扣了事。一方面,交警应该常态化严查,堵塞超载,呵护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实际上,近来各地对校车超载的管理越来越严格。据报道,因为幼儿园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面包车作为校车,且超载100%,近日,福建省仙游县人民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共犯判处驾驶员和幼儿园园长拘役刑。北京去年也出台新规,校车客车严重超载事故不能“私了”。



另一方面,也应该为分散居住的农村儿童提供更为便捷的教育。依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之规定,对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并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上下学需要的农村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校车服务。尽管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但至少将安全纳入便捷之中,一体解决。


频发的“黑校车”事故一再刺痛社会,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一拖再拖、一误再误了。





更多推荐

啥是佩奇中等收入群体国足亚洲杯孙楠女儿

公益广告围殴考古队员小罐茶营销魔幻考卷

华林被查拖欠民工工资万亿俱乐部专项扣除

济南莱芜拆除私装空调贫困户豪车反向春运

过期疫苗仙女寝室覆灭饮用水如墨重庆地铁

张扣扣案整容少女之死地铁凤爪女刘忠林案

论文作者火锅店服务员艺术升垄断辽阔之地




(文章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