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文:内卷之下,为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高发?
本文节选自2021中国儿童心理赋能公益论坛主题演讲《内卷之下,为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高发?》
徐凯文:临床心理学博士、执业精神科医师、大儒心理创始人
▲
完整演讲视频在这里!
徐凯文说
我是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生,在高校里工作了很多年,现在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工作。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也经历了精神科从门口罗雀到现在车水马龙的状态。我在这特别想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现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这么严重?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迅速增长
心理健康问题原来在我们国家还不太凸显。1997年,我刚开始做精神科医生的时候,心理健康工作主要是针对重症精神病。
八九十年代,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大概在1%左右,但现在,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是17.5%,这是一个迅速增长的过程。
关于儿童青少年的问题,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做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是24.6%。
检出率和患病率还不是一个概念。检出率的意思是,我拿一个公认的量表,测出来他有抑郁症状;而精神障碍的诊断,是指符合中国、美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就是到病的程度,需要去看精神科医生的。
现在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儿童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也是17.5%。
本来儿童、青少年患病率是比较低的,这些年,毫无疑问在比较高速地增长。
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厌学、惧学非常普遍,还有抑郁、自杀自残等,我是个70后,这在我成长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疫情后、复学以后,全国各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爆发的,爆发的一个极端标志就是自杀率。我刚和国家卫健委一起在全国调研,去任何一个省份,自杀人数大概都是往年的2~3倍,也就是自杀者达到三位数。
一个孩子没了,一个家庭毁了,一个学校也受到重创,甚至在学校当中会出现自杀传染。
我们的应对方式是吃药,对吧?2005年的时候,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表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研究结果,儿童青少年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自杀率反而是增加的。
现在中国的发展在近现代史当中,可能是最好的时期,我们经济高速发展,但为什么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都这么高速地增长?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预防性工作,我会觉得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告诉大家怎样塑造自我、发展自我,或者说怎样应对抑郁和压力。我们需要有更加全面和创造性的工作,才可能应对。
2003年张国荣跳楼的时候,我在想,张国荣这样的天皇巨星怎么在香港居然没办法解决?很简单,做电休克就会好啊,我没有见过做电休克不好的抑郁症个案。
但现在我们的青少年孩子做了电休克,绝招都用上了,最后抑郁还是解决不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一定不能把工作聚焦在所谓「病」上面,这个病已经发生率很高了,但是,恐怕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心理的根源。
教育的产业化资本化让「空心病」愈演愈烈
这就是为什么2016年我在新东方教育论坛上做了一个「空心病」的演讲。当我们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内心的空虚,价值观的缺失,理想信仰的缺失,恐怕是导致我们心理危机的更重要原因。
如今五年过去了,情况愈演愈烈,包括在演讲当中提到的「时代空心病」和「焦虑经济学」。
但我要说的是,教育的产业化资本化,让家长感到恐慌和焦虑,拼命逼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把整个家长群体、尤其是所谓中产阶级的家长群体搞焦虑了,让孩子不断地补课,过度的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是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根源。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国家出重拳治理教育产业化、过度资本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很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资本和物质化对人的异化作用的观点。
所以空心病的表现是:抑郁孤独、自我缺失、不知道我是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人生都是靠外部认同,需要别人来认可我。
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评价孩子的唯一的标准只剩下学习成绩。如此单一和脆弱的价值观、教育观,大概是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非常重要的原因:「除了学习成绩好以外,我没有什么可以自我肯定的东西。」
成绩学习成绩好的人又有几个?即便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他们更焦虑,因为他们担心下一次不能考第一。所以这样的教育观和文化不改变,恐怕困境很难改变。
所以,我们的孩子会对教育、对评价有恐惧。我咨询过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在我看来都是金光闪闪的,身上太多的优点,但他们对评价恐惧,他们不喜欢、害怕别人评价自己。
我跟他们深入交流,做咨询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他们会觉得:「我这次考第一,但是比考第一更难的是下一次还得考第一,永远考第一。」他们的人设是第一,为此学到两三点,最后崩溃自杀,甚至自杀至死。但他们又知道,自己在做一个没价值和没意义的事情。
我们这是公益论坛,相信很多人是在做公益工作,并不是说做公益的人一定更高尚,但利他、助人、亲社会是人类的本能,当我们做一些公益助人的,对他人、孩子、国家、社会、民族,甚至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是可以自我肯定的,哪怕受委屈有压力,收入低,对吧?
但如果我在做功利的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可能赚到了眼下的钱,或者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但为了一门课从90分考到96分,我可能花了5倍的时间,只是为了提高分数,后面80%的时间都是浪费。我知道这事情没有意义,但我为了那个功利的目标,为了父母、老师给我的压力,为了考上一个所谓的好大学去做这件事情,而自我厌恶和自我否定。
一开始我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么成功还是讨厌自己,真的厌恶自己到想自杀的程度。那这个糟糕的自己从哪儿来?它其实不是一个所谓糟糕的认知或者潜意识冲突,我觉得不能用传统的西方心理学理论来解释,根本原因是违背内心做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就像今年建党百年,我党之所以取得这么大成就,带领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际上是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国家复兴的价值观在支撑,最有理想抱负的人来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
当人们自我否定以后,就会出现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自残的情况。现在空心病的问题,实际上是从大学往高中、中学甚至小学蔓延。我的来访者越来越低龄化,他们情况越来越严重,这种内心的空虚和自我虚无感越来越强烈,所以确实已经到了必须要改的程度了。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所有老师的事情
刚提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我顺便提一点点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我觉得这个工作特别好,希望我们接下来也许可以有合作。我们现在也在做中小学的公立学校、国际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我始终觉得这不是一个知识的教育,也不是基于传统西方理论的教育。我们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比如说,应该更多结合中国的文化,结合民族文化和智慧,将其更好地融入教育当中。
我觉得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是心理健康老师的事情,应该是所有老师的事情,所有老师都能够做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不能复杂,不能太专业和学术化。
实际上现在应该是心理健康政策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因为国家非常非常重视,其中最典型的一个重视的标识,就是全国在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全国56个城市在做试点,今年年底结束,明年可能会推向全国。
新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最大的瓶颈,就是专业人才(心理咨询师)的缺乏。如果是城市,也许还有咨询师可以提供服务,在农村地区,哪怕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都没有,不要说合格的。
我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做试点工作,就是培训乡村医生,乡村医生是最有可能随时接触到村民的人,然后村民也会向他们主动请求帮助。如果要让他们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一定不能复杂。
我们做了一年,当然疫情也稍微耽误了一点,实际上我们就是和心理专家要和乡村医生一起编教材,让他们学得会、听得懂,用得起来。
教育困境:刻舟求剑和拔苗助长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家庭因素,最近国家的政策,恐怕没有一个人想到力度是如此之大。
我们真的在面临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创造历史的时期,我觉得除了比较容易做到的,如对校外补习机构的禁止或禁令以外,更难的部分是什么?
是家长的观念。我今天还看到很多段子,校外补习机构已经进入到游击战的时代,偷偷在家里补课。也就是说,家长如果还是很焦虑,希望让孩子去参加补课、提高分数,干掉千人出人头地,这种观念和文化不转变过来的话,实际上内在动力还在,需求还在。
所以我想谈一点点看法,我在心理咨询中经常教育家长,去推动他们发生改变。
第一,我觉得我们教育的问题是什么呢?叫刻舟求剑。
我举个例子,有一个来访者是大学教授,夫妻两人都是北京的大学老师,他的孩子出现了严重抑郁想自杀,是从楼顶上救下来的。救下来以后,一家三口到我这儿做咨询,坐下来没几句话,孩子跟父母就吵起来了。
我们就讨论一个问题,是什么叫幸福?放在历史环境中来看,他的父母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这对夫妇是60后,他们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出生自北方农村贫寒家庭的小镇做题家,一道道题做到博士毕业,成为高校老师,获得现在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所以他们的信条就是,要靠学习翻身。
那么他们的幸福观是什么呢?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幸福。
这是60后非常朴素的价值观,就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孩子一听就爆了:「怪不得你一天到晚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觉得我从小到大都吃得饱穿得暖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才不是我想要的东西。」
我说:「你想要什么?」她说,想要的是和父母平等尊重地对话,希望他们能够尊重她的意愿和想法。
其实这个问题是亲子问题当中冲突最多的部分,我说的刻舟求剑,就是我们父母这一代人,还停留在他的经验当中,而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不随之改变,当然我也不是说完全被动,我们也要引领,不是说孩子的想法一定是对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已经变了。
再举个例子,我女儿告诉我,他们班里的女生含泪也要把作业写完,男生有一半是不交作业的,不交作业的情况越来越多。
不是孩子消极怠工,是作业太多了,作业多的原因是我们把所有的压力都传递到我们自己最珍爱的孩子身上。这个问题可能乡村的孩子少见一点,但在北上广深,这种「内卷」是非常严重的。
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我们用尽自己所有的钱去买学区房,报辅导班500块钱一个小时比心理咨询还贵。问题是,不是一礼拜做一次,是一天要上好几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自己孩子逼出心理问题,让他们没有机会玩,没有机会学习,没有机会吃好吃的东西,人生变成了悲催的学习机器,而且是学那些实际上没有必要的东西。
我们这一代人,60、70后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价值观非常清晰而单一,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努力去学习,做小镇做题家,然后奋斗,积累财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改变整个家庭的这个命运。
中国用4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150年的路,再加上互联网的巨大推动,差不多三年就已经不是一代人了,现在的孩子明显的比我们这一代人早熟。他们可能在初中甚至小学的时候已经在读海德格尔,他们的价值观又多元,但是又相互矛盾冲突,这也是他们内心冲突的非常重要原因。
第二,拔苗助长。我们现在都拼命地让孩子超前学习,但实际上你要知道拔苗助长的结果,其实比喻非常恰当。当我们拔苗助长的时候,它的根离开了土地是会枯死的。我觉得应试教育最糟糕的部分是什么?逼孩子去做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最后摧毁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创造力。
我在大学当老师,给本科研究生授课,很多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有一些事情会不时发生,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提问:「徐老师你这课特别好,我特别感兴趣,我相信能够学到很多,但想问一下你这门课给分高吗?会不会影响我绩点?如果你给分低的话,我可能不选了,因为我要把绩点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
在信息爆炸时代,价值观是多元化的,但人要能够掌握、平衡这些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很难的,我们评价孩子就只剩下学习成绩这唯一指标。
如果一个人评估自己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只有一个指标,如果这个指标不行了,当然就自我否定,抑郁脆弱和挫败,甚至于自我否定到自杀自残。没有一个人可以只靠一个价值观支撑自己一辈子,而更何况这还是个功利的、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价值观。
这样的教育体系、评价体系不改变,父母观念不改变,孩子的抗击压力能力风险能力就处于前所未有的薄弱中。我想强调一点,不要把孩子的问题简单归因到抑郁问题上,这是现象和结果,不是原因。
一个100个抑郁症有100个原因,但我们现在很清楚,这种学业压力,这种应试教育体系,资本化产业化的教育已经带来恶果。
六年前我谈「空心病」,现在情况是越来越严重,实际上,我在2003年的时候就注意到这样的趋势,因为儿童期的精神障碍患病率、抑郁患病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治理雾霾,不能只是开医院。
整个社会的焦虑,浮躁,孩子也成为了整个社会压力的最终承载者。它的西方文化背景就是过度商业化,过度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在精神世界上这是被自我否定的。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在精神层面上自我阉割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和资本对人的异化作用。
这种异化作用跟功利化商品化的教育结合在一起,我们的教育观就越来越扭曲。学校的发展前途似乎是成为产业集团,然后上市,对吗?
我们不断给孩子施压,然后他们就会出问题,从高校角度来说,中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带病入学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而且比例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
虽然我是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博士,但我觉得,通过咨询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重要,要有用得多,但也还不够。
教育去产业化资本化,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需要有一个深刻的反省,从社会从教育体制的层面上做出改革。
第一,教育需要去产业化,去资本化;第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家长的心态和教育观念要发生改变。
我此前在大学里做心理健康教育,当时跟同事一起讨论,怎么体现爱国和信仰教育的联系。我有这样一个观点,现在当父母的这一代人,可能有一个基本的经验,就是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进入比较好的大学,甚至名校,然后努力工作奋斗,积累财富,有了社会地位、影响力等。这是不是我们个人奋斗的结果?当然,没有奋斗,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成就。
但这样的发展和成就,也建立在整个国家改革开放以后高速发展,国力增强、国家富强的基础上。
如果国家没有变得越来越强大和美好,越来越有实力、经济能力、物质能力甚至于军事能力,每个人的幸福和未来是没有保障的,不是靠个人奋斗能实现。
当然,所有人的个人奋斗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我们可能会想让孩子复制我们的成功?但问题是现在的孩子,有父母这一辈的财富积累,物质已经不足以激励他们了。我经常遇到有孩子说:「我们家里已经有4套房了,我们家里已经有几百万存款了,我干嘛还要苦哈哈地去找工作,朝九晚996甚至007?」
现在00后工作的特点是经常炒老板,对不对?我有物质保证,我只做自己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情,所以社会就发生变化了。
那么我要说的是,爱国并不是一个政治口号,它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情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国家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们不用担心孩子没有爬到社会精英阶层顶端,好像只有到社会顶端才能有好的生活。
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爱孩子,不要把他们逼到爬到顶端,然后摔下来的程度。
寻求中国本土文化的本心好良知
最后我要说的是,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
刚刚说「空心病」的根源,我最近和湖南师范大学的燕良轼教授一起做了一个研究,这个研究就是,「空心病」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发现良心良知水平越低,空心率水平越高。
那良知良心是什么呢?是感恩心,是孝敬心,是恻隐心,是责任心,是羞耻心,是是非心,是宽恕心,是诚信心,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八心」。
我们越违背自己的良心和良知,越做功利和没有价值意义的事情,空心程度越高,就越自我否定。
心理健康教育,我觉得着眼点不应该在知识,而在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什么?就是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高尚和美好的人,去追求高尚美好的目标,从中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自我肯定,都可以看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自然不会有焦虑和抑郁的问题,这也是王阳明的观点。
所以我觉得,可以在这些层面上真正地升级心灵,改变比较浅薄浮躁的心理状态。
这时所谓的病和症状,抑郁也好,焦虑也好,恐惧也好,这些问题都是孩子对问题环境的适应过程。就好像我们咳嗽多是因为雾霾,必须要把脏东西咳出来,要治理好雾霾,才能够改变整个环境的状态。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总说通过治疗来解决,需要别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但我觉得从中国文化角度来说,另外一个思路是,我们要向内诉求,把我们本性当中美好和高尚的部分鼓励和发展出来。
前两天听我一个学生说,他爷爷在抗日的时候被日本鬼子抓了,严刑拷打,几乎打死,然后他都不透露任何党和游击队的信息,最后日本人以为他死了,把他扔出来,被人救活到现在。
我们的革命先烈,一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他们为什么能够去这么应对这么严酷的压力,环境压力、生死,但没有精神崩溃,反而他们是非常值得敬仰和有力量的人。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有价值、有意义高尚和美好的事情。
回归高尚和美好,回归人的本性和良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可能都是更好的方式,是真正能够从整体上降低所谓的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轻症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的根本途径。
大家都在看
为徐博士的精彩演讲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