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20多年,他只想让更多山里娃成为「幸运儿」
都说「人往高处走」,但他却甘愿默默往低处扎根,成为「低处纳百川」的逆行者。
原本他在沅陵一所有两三千学生规模的城镇小学教书、做心理学研究,用他的话来说:「这里发达一些,孩子的情商好像高一些,有问题会主动沟通。」
三年后,他回到了离自己家乡洪家关更近的湖南张家界桑植县,在只有几百位学生的乡村寄宿学校,一教就是二十多年。
他是芙蓉桥小学的数学老师、科学课老师、心理课老师兼政工处主任,熊恩树。
之所以选择留下,熊老师说:「我想帮帮这些孩子。」
长期孤独的留守儿童
形成的心理定势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在熊老师身上,同样能感受到那抹红色的精神底色,淳朴又坚韧。
眼看着自己的学生内向、孤独、不敢举手发言,他想竭尽全力拉他们一把。
熊老师所在的芙蓉桥小学,674个学生当中,有约400个留守儿童,他告诉我们:「长期的孤独,长期被抛弃的感觉,使孩子们形成了这样的性格和心理定势。」
根据熊老师的观察,留守的孩子在性格和情绪表现上更为极端、激烈,他们很难融入班集体,不懂得与同伴相处。
「做什么事情,我都是最差的。」有些孩子,总觉得自己合不了群。
「我做什么都要赢!」如果输了,这些孩子就会大爆发,用扔衣服等方式来宣泄情绪。
还有一些孩子,想跟同学一起玩却不懂得怎么打招呼,一来就动手,引发矛盾争执。
性格和情绪的极端,日积月累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一见到作业就头昏脑涨,严重的甚至割腕、跳楼。
讲起这些留守的学生,熊老师的话语中透出种种心酸与无奈:「虽然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就感觉孩子不是自己的了。」
眼看着乡村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身为安全主任的熊老师开始学习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方法,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用专业知识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
■ 孩子们在心智素养课上讨论问题 ■
「你把这几个单词抄10遍!」英语老师转身走开。
「啪!」小微从二楼教室一跃而下。
大约十分钟前,英语老师发现她上课吃口香糖,周围的同学也看到了,但小微拒不承认。
所幸她伤得不重,但班主任已吓得够呛,连忙找来熊老师处理。
「这孩子心理有问题。」熊老师为小微做心理疏导时得知,她在离异家庭中成长,爸爸是尘肺病患者:「这孩子内心非常非常脆弱,平常学习成绩好看似能掩盖一切问题,但稍微受到刺激就会爆发。」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心理辅导和陪伴,小微的状态渐渐稳定下来。
然而,当类似的案例一个个发生,仅靠有限的力量,很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 孩子们在心理课上给「生气」画像 ■
「对不起,
以前我真的没控制好情绪」
「心理问题是有延后反应的,给学生上日慈的心理课程,让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这是最好的。所以我跟校长说,要把心理课好好进行下去。」
讲起近年来教育局对心理健康教育日渐重视,熊老师露出温和的笑容,细细的眼睛弯成了月牙,连连说道:「这就好,这就好。」
2020年9月,芙蓉桥小学的熊老师、向老师分别为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申请了日慈的心智素养课程,每周一节。
熊老师给孩子们上的是《认识自我》和《积极情绪》:「他们都很喜欢,每次都期待我早点来,孩子们在课堂上很活跃,很愿意听我的安排。」
在心理课上,熊老师非常注重每个同学的体验感。开展活动时,孩子们需要慢慢带动起来才能更投入,每每他们兴致正高,下课铃就响了。
「课间十分钟你们愿不愿意继续?」
这样的拖堂,孩子们往往非常乐意。
在深度体验交流过后,孩子们学着将课堂上讲的控制情绪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甚至有着积极的转变,更让熊老师不胜欣喜。
■ 孩子们在《积极情绪》课上 ■
王同学是一位留守儿童,性格非常暴躁,跟同学聊天玩耍时常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在课堂上,她有时不愿接受老师指点,也会爆发激烈冲突。
后来,熊老师给王同学所在的班上《积极情绪》课,她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通过课堂活动认识快乐、难过、生气和害怕四种情绪、尝试制定课堂公约,看《头脑特工队》动画片段、绘制属于自己的情绪岛地图,探索奇妙的情绪世界,她还和同学一块表演《战胜喷火龙》的故事,学习应对生气愤怒情绪的方法,拯救不开心。
■ 孩子们画的情绪岛地图 ■
有一回下课后,王同学主动找到熊老师:「老师,我觉得我还是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我教的一些方法,你会不会用呢?」
「会,我现在会主动和别人打交道了!」
每节《积极情绪》课她都非常认真踊跃,学习了第六课《「永远」的魔鬼和「暂时」的天使》后,王同学更有信心,更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孩子们在探讨情绪的作用 ■
下课后,她主动找到以前吵过架的同学,诚恳地道歉:「对不起,以前我真的没控制好自己。」
看到这一幕,熊老师笑着问她:「现在是不是会用好我在课堂上讲的方法啦?」
「我一定会用好的!」王同学给出了最阳光的承诺。
坚持的力量:
我是一个幸运儿
在这一年里,熊老师分别在三年级和五年级设置了「对照组」。问起上了日慈心智素养课的班级和没上的班的区别,熊老师一脸兴奋:「目前从整体上来看,上了心理课的两个班各方面情况都很稳定,学习成绩也更好,不用老师操很多心,班主任都很欢迎这门课程。」
在没上心理课的班里,有些孩子厌学不愿来学校,一提到写作业就头昏脑涨,还有些孩子家庭关系不好、同伴关系处理不好。
一旦孩子们出现心理问题,身为政工处主任的熊老师肩上随之背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可为什么做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压力这么大,熊老师仍一如既往地坚持着?
「我这个人教育情怀比较深。」他动情地说:「我也是农村的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没有管我,能够走到今天,我算是一个幸运儿。看到那么多和我一样成长在农村的孩子,却面临着这么多障碍,我真的想帮帮他们。」
■ 正在画情绪岛地图的孩子们 ■
从三年级开始,小庆常在课堂上打瞌睡,为了让自己清醒些,他掐自己,甚至扇耳光,然而都不管用。
直到五年级遇到熊老师任教,才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熊老师给小庆做深度的心理咨询时发现,他夜里常常做噩梦,每次梦到的情景都不一样,一惊醒就睡不着。
根据小庆的一些心理行为进行分析,熊老师推测,他的噩梦可能源于幼年时的内心创伤。熊老师向小庆远在北京打工的爸妈了解情况,也许是小庆在两三岁时挨过奶奶打,而如今又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进而引发了心理障碍。
「我每天给他做咨询,做一些催眠引导,后来他上课就不怎么打瞌睡了。」回想起小庆的改变,熊老师的笑意从口罩上方的眼里绽出来:「小庆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期中考试一下考了89分,期末考了90多分,成了全年级第一名!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很开心,这份成就感,我很喜欢。」
遇到懂心理学的熊老师,小庆无疑是幸运的。而熊老师也希望自己可以帮助更多深陷心理困境的孩子,让他们和童年的自己一样,成为健康快乐成长的「幸运儿」。
■ 向老师的心智素养课 ■
上心理课、做心理咨询,让熊老师跟学生之间有了更多沟通机会,再加上他常常跟他们一块打篮球,很多孩子都愿意和他亲近。
暑期熊老师来到上海参加日慈教师游学营,学习正念和戏剧课时,他也一心惦记着山村里的孩子:「如果我回去后把戏剧课带到课堂上,学生肯定非常非常喜欢!我要多学点,感觉意犹未尽。」
■ 学校的心理辅导室 ■
谈起对孩子们的期许,熊老师强调最多的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康」。
「希望他们在心理课堂上认真体验、好好表达,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心智素养,健健康康地生活,健健康康地学习,以后至少是一个健康的人就好了。」
多么朴实真挚的愿望,听着却又让人心疼,这份苦心,任重而道远。
大家都在看
为乡村孩子快乐成长点个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