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应对疫情反复下的心理压力?试试这三招

彬华 日慈公益基金会 2022-06-08


近期多地疫情反复,不论身处风险地区与否,也不论是普通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或是医务人员,都承受着不同程度压力。

 

疫情期间,我们可能会担心个人及他人的身心健康,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受到影响,我们还可能会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这自然让我们倍感压力。



而教师、心理工作者和公益从业者等不同群体,多少承担着疏导这份压力的责任。

 

所以希望这一篇推文能够支持到正在受到疫情困扰的朋友们,也希望为需要做相关科普的教师、援助团队的朋友提供参照。

 

 

 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压力? 


压力是人们的需求受到内外因素压抑而出现的一系列反应,在情绪上体现为抑郁和焦虑。

 

我们首先要理解,压力及其伴随的情绪体验,是人类正常心理的一部分。

 

当遇到「危险」时,身体会释放出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一方面会抑制身体的反应让我们积蓄能量,另一方面还会使得我们的肌肉收缩、呼吸和心跳加快,以便我们「逃跑」或是「战斗」。

 

也就是这些身体反应,让我们体验到了「压力」。

 


假如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下,或是我们觉得自己无力抵抗,我们还会陷入「木僵」的状态当中

 

所以,有些人压力大时容易吹毛求疵、大发雷霆,还有些人想要逃开工作、逃开社交。

 

有时我们会担心顶不住压力,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承受能力太差,这些反思又变成我们进一步的压力。

 

所以,觉察这一切的发生,并且告诉自己这一切都很正常,是我们应对压力的第一步。

 

 

 如何应对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情感学习的一大重要目标是提升人们的抗逆力,也就是应对各类挑战时的应对能力、恢复能力。

 

通过学习技能,我们能够给自己准备好应对压力的工具。接下来,我会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个易学、易使用的小技能。



图源网络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指的是吸气时腹部鼓起,吐气时腹部收缩,我们常说的深呼吸常常指的就是腹式呼吸。

 

这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技能。但很多人并没有体会到它的妙处,原因有三:


大多数人在面对压力时并不会使用腹式呼吸;

大多数人很难把腹式呼吸做到位;

对腹式呼吸不以为然的态度减弱了它的效果。


就像我们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状况一样,反过来,改变呼吸方式也能调整我们的心理状态。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Elissa Epel说,缓缓呼吸就能启动我们的抗应激反应。

 

在腹式呼吸时,会有更多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肺部,还能够降低心率与血压,并且让我们身体释放更多的血清素。这一系列的身体变化能够为我们头脑内的「警报中心」杏仁核发送安全的信号,平复我们的压力。

 

这是最简单易行的减压法门

 

那么如何做腹式呼吸呢?

 

下面的图片演示了几个让我们更容易进行腹式呼吸的技巧:


01

背靠在椅子上,

将手背到椅子后。

02

背靠在椅子上,

将手背在头后。

03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将手背在头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三个姿势都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胸腔,呼吸得更深,自然地进入到腹式呼吸的状态中去。只要我们记得使用腹式呼吸,它就能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状态。

 

那么,为了确保自己能够使用好腹式呼吸,我们最好为自己制定一些小计划

 

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小计划,让自己在每周固定的时间练习腹式呼吸,熟悉腹式呼吸的方法、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

 

你可能会一上来就给自己制定每天一次、每次十分钟的计划,但一开始也许我们只需要一周三次、每次三十秒的练习就够了。

 

像是做实验一样,我们先去做做看,如果没做到,我们再去调整计划。如果发现自己还能做得更多,再慢慢增加。

 

接着,我们再确认自己在什么时候可能需要使用腹式呼吸平复自己的情绪。比如查看疫情相关通知时、入睡前,把这些场景梳理出来,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能够使用腹式呼吸。

 

如此一来,腹式呼吸就能真正地帮到我们应对压力啦。

 

调整认知

 

我们中的许多人对新冠疫情还有许多错误认知,应当对疫情保持警惕,但不应过度恐慌。

 

在对抑郁和焦虑的研究中发现,有两种令我们情绪放大的思维:高估可能性,即我们会高估坏事发生的可能性;灾难化,我们会高估坏事发生的后果。

 

假设大学生小明因周边出现了确诊病例而有些焦虑,压力和对应的情绪体验是人面对危险的正常反应。正是有这种忧患意识,我们才会积极地进行防护。这时候,小明也许可以做几个腹式呼吸,平复自己的情绪。

 

假如他非常焦虑,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去看,为什么小明会那么焦虑呢?

 

原来小明担心自己因得了新冠肺炎而病逝。

 

如果只是一个闪念,这些想法并没有什么问题。假如这些想法影响了小明的正常学习或工作生活,那么他也许受到了「灾难化」和「高估可能性」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并阅读权威的科普信息来帮助自己调整认知。

 

比如,张文宏医生的微博中引用了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的数据:如果不接种疫苗,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0.03%,与季节性流感差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高,奥密克戎的病死率逐渐上升;但如果接种了三针疫苗,致死率会大大下降,比如80岁以上的老人的致死率会从21.54%降到2.61%。

 

卫健委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还提到了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公布的数据,「在前期死亡的病人当中,年长的人占了大部分,其中接种疫苗的病死率只有0.03%,没有接种疫苗人群的病死率是0.54%,两者相差18倍。」

 

作为跟随学校安排接种了三针疫苗的年轻学生,小明即便感染了新冠病毒,也只有非常低的概率会因重症身亡。从被感染到发展成重症,再到治疗无效,可能性在不断地缩小。


滋养计划

 

我在高三的时候,因学业压力大看过心理医生,当时医生建议我多去散散心、跑跑步。当时觉得,我专门跑一趟医院,你就和我说这些?

 

但随着对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了解,我才发现,吃好、喝好、睡好还有多运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多大的影响。

 

就像我们在前边说到的那样,身心本是一体,身体和心理会相互影响。

 

比如居家办公或在家上网课,我们不必像以往一样提早起床,结果睡得也越发晚。对于没有做饭习惯的人,要是不方便堂食、不方便点外卖,连饮食都会变得不规律。

 

我们可以从自己的饮食、睡眠、运动和人际四个方面来思考自己最近的状态如何,接着从一件小事开始更好地照顾自己。

 

比如,我发现自己最近很少与人交流,于是想到每周找一位老朋友打电话。又或者我发现自己最近老是失眠,于是决定中午之后不喝任何含咖啡因的饮品……

 

如果你有任何滋养、照顾自己的计划,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给我们。


图源网络

 

如果这些不足以应对你的压力?

 

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更多,得到更多的支持,还可以关注「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公众号,点击【资源导航】-【600号防疫心健康】,查看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相关资源。

 

另外,在参考文献部分,还可以看到由「COVID-19 精神健康援助委員會」编写的《COVID-19精神健康援助手冊》,也是非常有益的资源。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状态已经超过了可以自行处理的程度,请求助于你信任的朋友、家人还有师长,必要时还可以寻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支持。

 

在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我们就像在漂泊不定的大海,此时同舟共济是最为要紧的事情


希望大家都能够照顾好自己,照顾彼此,一同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2月26日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http://www.nhc.gov.cn/wjw/xwfbh/xwzb.shtml

2. Is the Way You Breathe Making You Anxious?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is_the_way_you_breathe_making_you_anxious

3. COVID-19精神健康援助手冊,https://www.mind.org.hk/wp-content/uploads/2022/01/F_TCCOVID-19-scheme-self-help-guide.pdf



 今日话题 

你有什么滋养、照顾自己的计划?

好好对待自己,能让你应对压力时更加从容,甚至将压力转化成你的能量~





大家都在看






一起点个「在看」,一起来减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