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内心力量,找寻自信而幸福的生命状态 | 2023教师游学营
「很开心,妈妈说我总是止不住地笑。」
「我很兴奋,也很开心,觉得自己很幸运。」
「是真的吗?我在质疑,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很惊喜!」
「我一直焦虑地等待,收到游学营邀请函那一刻,我一下就跳起来了,特别高兴,特别激动。」
回想起收到2023年日慈暑期教师游学营入选通知的那一刻,老师们都感到非常开心,言语中仍透出透出满满的欣喜。
从全国各地出发前往上海,在专属的充电时光里开启心灵奇旅,湖南的刘金梁老师第一次出远门,和家人一起瞒着年迈的奶奶,约上同在长沙花明楼镇的贺希老师同行。河南周口市鹿邑县贾滩镇的梁益申老师早晨6点起来,从乡村坐车到县城后,还要赶往安徽亳州,再从亳州到河南商丘,才坐上前往上海的高铁,到达酒店已将近下午五点。
在甘肃任教的李响芳老师一大早坐车从秦安县县城赶往天水市,由于天水市的直达车没有合适的时间,唯有坐高铁到河南商丘,再从商丘去上海,「我们到的时候,开营仪式进行了一半,大家已经开始组队设计队旗,稍微有一点遗憾,前面的破冰环节没有参加上。」
一路走来舟车劳顿,李老师激动依然:「日慈的工作人员组织天南地北的老师开展游学营,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应用戏剧:
同频共振的律动
第一天,在应用戏剧工作坊中,带领者张寅和彬华开展了很多破冰游戏,让全国各地的老师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有了初步认识,并了解到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具身化认知。
具身化认知肯定身体在认知形成中的重要意义,认为我们的认知是被整个身体塑造出来的(包括大脑)。身体通过表情和动作向大脑传递它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从而带动人的思维和情绪。身体虽然不说话,但是它往往比语言和理性思考更能反映出人的真实想法。
在多个肢体戏剧游戏体验中,让大家尝试与身体建立更开放紧密的连接,在具身体验中感受身体活动对想象力和积极情感的促进。同时,在彼此的身体连接中慢慢熟悉团队,找到同频共振的律动。
30多人一起在教室里散步、调整呼吸、做海浪,贺老师感觉很奇妙,「我们用同样的频率在呼吸,真的连接到一起了,自己真的是海里一片小小的浪花,给人一种非常强的归属感。」
下午,老师们分小组制作人偶,化身导演和编剧,一起创造故事,每个组都展现出独有的创意和才华。贺老师和组员一起画草图、研究了很久,设计出《美羊羊的工作与生活》,结合彬华「少说话,多用人偶去表现」的建议,最后呈现的效果非常生动有趣。贺老师开心地说:「我们三个真的就给那个人偶赋予了自己的灵魂,一起合作完成这个作品,有一种就很欣慰的感觉。」
应用戏剧
刘老师的小组还有一位很有想法的小朋友,昵称「小黄人」,小组4个人一起编剧本,将人偶定位成人生四个阶段,小学生阶段的故事就由「小黄人」来编写,后来人偶成为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画家,「那个人偶就像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其实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的那种美好的样子。」
小剧场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回想起当时的演出,刘老师很感慨:「这次表演给了我们一个展示的舞台,不仅可以高自信心,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戏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形式,更是一种沟通和表达的工具,身处其中,我可以用不同身份体验情绪,感受到很开放和包容。」
■ 《美羊羊的工作与生活》■
表达性艺术治疗:
觉得自己有被治愈到
当青少年阶段的学生需要向他人表达自我想法时,会因担心他人的嘲笑而有害怕和羞耻的情绪。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体验和创作,能够帮助儿童青少年搭建安全感、获得掌控感和放飞想象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是指在支持性的环境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绘画、雕塑、舞动、音乐、诗歌、写作、戏剧及即兴创作等来促进心灵的成长和疗愈。表达性艺术治疗的重点并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通过源于情绪深处的艺术形式来发现自我的过程,让人们去释放、表达和放松。
人的情绪总是抽象的、模糊的,但通过创作具体的意象让情绪插上想象的翅膀,变得更具象化,有助于人更自由而舒展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情绪,洞悉内在的想法。
吴尘带领老师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感知,在自我探索中建立自信和增强自我意识。其中一个环节是画「荷包蛋」,每个人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圆圈里作画,以代表自己的主场,然后把画传给组里的同伴,让他们在其他区域作画。
画「荷包蛋 」
当这幅画转了一圈回到自己手中,梁老师感觉很奇妙,「我觉得我像小孩子一样开心,我能感受到别人的那份快乐,我也能把我的快乐传递给别人。」
在参加游学营之前,刘老师最为期待「表达性艺术治疗」课程的学习,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能通过疗愈来调节自己内心的平衡,「在带领者汤安琪的课上,沉浸式地进行创作绘画,我不仅收获到小伙伴们的鼓励和祝福,好像还挖掘了自己的潜能,我觉得非常放松,觉得自己有被治愈、疗愈到。」
英雄之旅生命叙事与教练工作坊
在带领者贾澄和姝亚的生命叙事课程里,老师们在生命故事分享中回溯自己的教育生涯,探索自己的教育使命和动力,找到新的方向。
叙事治疗是由澳洲社工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和人类学家大卫·艾普斯顿(David Epston)在1970年代探索出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叙事疗法对19世纪以来近两百年的现代心理学进行反思,延续了现代以前人们通过故事来传达智慧的方法,并用于探索每个人具体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叙事重点关注的是一个人行动背后的意图、希望、价值、梦想,以及当事人在不同的处境中发展出来的智慧和技能。我们每个人虽身处不同城市,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同样能看见生活的共同之处,一起度过困难,看见希望。
生命叙事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生命叙事是一种帮助人们探索自己生命经历和个人成长的方法,老师们通过绘制生命之河和生命之树,并在小组中分享,回顾和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这天的活动深度让贺老师感到很震撼,她觉得跟同组的老师间的连接变得更深入,身边的人都很了不起,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有独到的亮点。
生命之树
在刘老师看来,画生命之河和生命之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这种反思和重构的过程,帮助我们建立起自己的内在话语,并且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惑。」
带领者贾澄的问题,一下子就戳中了刘老师的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刘老师说:「我感觉在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在看待自己的故事,觉得自己的人生和故事都是有价值的,也感受到我们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有关系的,有着共同的感觉。」
生命之河与生命之树
教练技术是一个激发潜力的对话技术,进入教练工作坊,在秦加一和Kaylee带领下,老师们深入体验学习其中一个技巧—— 深层次的聆听,体会如何做一个教练,教练是如何倾听的,也学会了如何去聆听别人。
深层次的聆听,不仅能打开一个人的心房,更能帮助一个人照见自己,突破认知盲区。
贺老师上台跟带领者做了教练技术的对谈,在很多人面前袒露自己比较真实的想法,她有一些不安,有一点点紧张,但感觉到带领者很温柔,给了自己很多启发,也让她明晰了一个想法:「原来我担心参加心理健康比赛会失败,没有勇气开始,我发现我真正在意的不是比赛结果,而是自己能不能够获得成长。后边带领者给我的回应,让我觉得很温暖,很多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我,跟我说一些让我觉得很受鼓舞的话。」
从学习者到带领者
在游学营里,老师们在课程体验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不少启发,积蓄了多元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新设想、新探索。
李老师曾参加过两次日慈举办的戏剧教育线上工作坊,这一次终于得以在线下体验,她全身心投入,对应用戏剧有了更加系统性的感知。「我想把应用戏剧融入到语文课里,让孩子们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在设计心理剧的时候,不会像以前那样让他们背台词,我会设计很多动作,让他们模式化地表演,即可以放松,又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 应用戏剧 ■
刘老师所在的学校有一个舞蹈室,她想让孩子们在其中体验应用戏剧,通过角色扮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有时真的难以通过言语或者用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来帮助孩子们传达情感,释放内心的困惑。」
接龙绘画和创作英雄之旅,刘老师同样想放到心理课堂中,让孩子们一起创作。刘老师从中挖掘到自己的潜能,收获了小伙伴们的鼓励和祝福,她相信,哪怕只是一句不经意的鼓励,都能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支持。
老师们在游学营中
的作品展览
在开放包容的氛围中,大家的好奇心也会随之打开,进而更愿意倾听。开学之后,贺老师想让学生尝试创造自己的生命之河或生命树,有些小朋友不敢画,还可以让他们用贴纸贴出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生命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在未来的心理课上,贺老师除了运用游学营中积攒的丰富活动素材,还想把这种好奇心带到课堂里,「我应该也会有一些理念的不同,会更注意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我要先把自己照顾好,才能够比较好地影响身边的人。」
■ 教师游学营作品展 ■
带领者吴尘的一句话「人类天然会作画」,让梁老师印象非常深刻,刚开始时,梁老师信心非常不足,觉得自己只会画简单的火柴人,后来在带领者鼓励下渐渐打开心扉进行创作,突然发现「我还可以画得更好」。
从中,梁老师深受启发,日后若学生感到焦虑、不开心或有心理困惑,而又不愿意说,她会给他一张纸一根画笔,让他静静地画下来,这也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
刚从上海回到河南,第二天,梁老师和同样参加了游学营的聂佳旎老师一起为12位老师做了两天培训,将所学所得分享传递。上日慈心理课的老师自是有着强烈的好奇,没上日慈课的老师体验后也觉得很有趣,他们开玩笑说:「我拿了一小本,但是没用上。」
培训的过程并不需要不停记笔记,更重要的是沉浸式的体验,在语言和非语言的体验中触碰自己内心的声音,自由地表达自己,提升自我。
老师回校后做培训
我发现自己很重要!
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们相聚在一起,成为彼此照亮的伙伴,在交流碰撞中发掘对方的闪光点,也为日后的教育工作带来启迪。
经验丰富的老师从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身上感受到的激情和创造力,梁老师认为这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和个性发展:「以后我在教学中,可能心态会更年轻一些,更能关注到孩子们的需求。」
学社工专业出身的周森林老师有意无意地把心理学和社工视角的一些理念带到教学中,让李老师深受触动,「大家都对心理学感兴趣,但又没有很多资源,日慈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让同频共振的人走到了一起,感觉好多老师都是蛮有力量的。」
年轻老师也从资深老师身上感受到智慧和思考的深度,贺老师很欣赏同组的马治平校长,他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为学校引进很多公益资源,助力教育构想落地。刘老师和贺老师同时提到了具有「侠义」气概的燕振龙老师,豪爽而又从不吝啬对别人的赞美,很有力量感:「他总会从比较高的角度、在比较大的格局中思考问题。」
游学营结束那天,燕老师悄悄地给贺老师留了一张小纸条,告诉她如果以后需要帮助的话,可以找他。这份关注和支持,让贺老师感到温暖而又力量感满满。
「感觉自己被看到了」、「我发现自己很重要」,在游学营宽容又放松的氛围里,老师们不仅创造力被激发,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反思和重构中建立起强大的内在话语,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艰难挫折。
好好照顾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为他人带来更大的能量。
相信老师们的内心因这次相遇相知而变得无比充盈,就如刘老师在结营的朋友圈所写的那样——有朋自远方来,又赴远方,跃入人海,各有风雨灿烂!
大家都在看
好好照顾自己,
才能为他人带来更大能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