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就读南京大学?南大待10年的甘肃会宁人的真实经历
(1)选择南大的曲折经历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已经在南大读了10年。我想,在走过南大所有的林荫小道之后,我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本科2010年进入南大,2014年“助理辅导员”保研,2017年申请硕博连读,2020年毕业回到了家乡甘肃,在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做教师。
说实话,当年选择就读南京大学,是我起初未曾想到的。2009年我的高考成绩可以上南大,但是校长当时劝我不要去,甚至考虑让我报武汉某高校法学,但是又纠结学校平台一般。不懂志愿填报的我,觉得自己发挥失常,考得很差,没有学校可去了,志愿就填了北京某高校一个了事。校长说,留下来吧,再来一年考个状元。
(2009年暑假做英语培训)
(2009年新华社镜头中的我)
我大哭了一场,接着就再来了一年。这一年以恋爱和聊天为主,又遭遇试题成绩变难的时代机遇,2010年高考成绩只比2009年高了3.5分,列省75名,又是大哭一场。但这一年我最大的成长,便是学会填报志愿了。在选择南京大学之前,从网上对成绩上下范围高校进行了全方位对比(记得当时用的是新浪高校对比),同时和招生组周老师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最后同样志愿就填了南大一个(不建议这么干),如愿录取。
我终于知道,不能随便听信部分高中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我说的是部分),他们对大学、专业的认知的确有限。现在还有很多高中老师张口就建议你读医学、法学、数学,还有很多家长张口就问:有没有适合女娃读的专业推荐一下?好了,这些老师家长还停留在老三样、老观念,听他们的,要么再来一年大哭一场,要么入得深坑悔之晚矣。
我当时为什么选择南京大学?我有没有后悔过选择南京大学?这应该是一个志愿填报所引起的两个关键问题。
最让我坚定这个选择的,是南大“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当时招生组周老师给我进行了详细介绍,懵懵懂懂的我从网上搜集信息去看,还是不太懂。后来才发现了这个“三三制”的真谛,“大类-专业-多元”的“三个”培养阶段,“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的“三条”发展路径。我不仅能够在本科阶段参加“创新训练计划”,跟随导师深入钻研本专业知识,而且选修了不少文学院、商学院的课程,又进行创业买到了人生第一辆车。后来南大的“三三制”获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我觉得这就是对南大“中国最好本科教育”成绩的最好认可。硕博阶段我又历经学校“二三三”“四三三”培养机制,跟随导师创建政务数据资源研究所,依托南京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开展项目(国家首批试点4所高校之一),成长为一个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和学生工作多元综合发展的博士。就创新、创业与科研项目我开展了近30个,奖励荣誉40项,部分成果成为中央机关内参资料。我同时在南大做了8年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入选首批助理辅导员、党建督导组成员;两次带队到海南中小学支教,捐赠爱心图书室,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在洪武路街道担任部长助理,建立省级社会实践基地;在校担任公益社团秘书长等等;获得了大量省级奖励和媒体报道,在党建学工公益等各方面做出了成绩。因而南大的培养是个性化的,个人的发展是多元化的。
(大二的我)
(110周年校庆时的我)
(参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荣誉博士学位授予典礼)
(获得学士学位)
(本科和硕博录取通知书)
说南大的专业没有差的,一点也不虚。而报志愿的时候,主要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兴趣。我大一军训的时候,身边是一个物理的大神,他说他成绩够北京某高校,但就是奔着南大物理来的。很多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同学,进来后都通过努力转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我做辅导员期间支持转过专业的一个学生,经常有喜讯都会告知我一起开心,她就是感念于当时我对她转专业选择的支持,后来她去康奈尔读博了。2010年的时候南大有拔尖计划,是面向对理科感兴趣的学生二次专业选择的机会,现在又新增了交叉创新试验班的方式。可以说,南大所有的专业,都开放给了感兴趣的任何专业的同学。
出身贫穷的我,梦里都想去外面看看。刚到南大,就见到了一个缤纷的世界;而在南大10年,我发现南大就是这个广阔的世界。她是个窗口,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出国出境交流交换,我本科大二就参加了赴美学习交流活动,因为我是贫困生,学校报销了费用。她是个国际舞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领域前沿的国际资源,比如中美中心、国外科考飞越计划,以及大量的世界名校双学位培养项目、诺奖得主与长江学者等指导的人文社科高级研究院,我就在校参加了CIEE的留学生室友项目。现在学校设立了大量的交流交换、留学读研奖学金,尤其是去了名校的支持力度很大,贫困生更是有专项奖学金,根本不愁出去没钱。我获得的一项奖励“美国百人会英才学者”,每年都可参加百人会年会,具有和中美各界有影响力的人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我的同学,或多或少都具有出国出境交流交换的经历。
(本科期间参加美国游学项目)
(本科期间参加CIEE项目,与国外同学做室友)
(去美国领取“百人会英才学者”奖,期间与贝建中先生、李昌钰先生、张翔先生、张亚勤先生、李开复先生等前辈合影)
我只是个例,我想要的,南大都有。我相信,大家想要的,她也都有。
很多高校还处于给学生灌输知识的阶段,而南大早就不是了。对学生思维的启迪、灵魂的熏陶以及情怀的塑造,已经深深融入南大固有的精神与气质。我本科阶段就跟随导师接触科研项目,部分同学甚至参加了高研院的研修项目,这使得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大幅提升,而这种思维与能力是令人一生受用的,也是知识的灵魂。
南大叫我们走出去,教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感恩图报的人。所以南大校友涌现出大量的社会栋梁,比如港大校长张翔老师。也不乏支援西部的佼佼者,比如巴东支教的袁辉老师。南大的师长们温和谦逊、智慧朴实,学生们骨子里也透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诚、静、雅、勇”的南大精神与南大气质。各类典礼“序长不序爵”,称呼校长为“老师”,这样的南大,让人在细微处深受感动。
(领取南京大学在校生最高奖项:栋梁奖学金特等奖)
说到感动,不得不提的是,就连南大的宿管阿姨,也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力量。01幢的沈阿姨给我缝补衣服,杨阿姨经常嘘寒问暖,朱阿姨跟我半年未见,有次见了竟流下泪来,扯着我的衣服要给我介绍对象。有同学腿摔了,阿姨坚持每天送饭,甚至自己在家熬了骨头汤带到学校来。图书馆的任老师,经常给志愿者们煮饺子、炒大盘鸡。而我在做辅导员的时候,圣诞节给每位学生赠送一个苹果,另外给他们每个人一张针对他们个人情况的贺卡,制造惊喜;毕业的时候,给86位学生每人赠送一幅针对他们个人发展的书法作品。110周年校庆时,学生们举行自主游行大联欢,也成为我们有爱温暖的最美好的回忆。
(赠送学生苹果与贺卡)
(与学生和宿管阿姨举行活动)
南大不仅教会我们思维与能力,还使我们成长为有温度的人。
从此我们的灵魂总有一处留在这里,从此我们的灵魂便有了另一个故乡。
(4)就读南大,没有经济之忧
我当时选择南大,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奖励、资助力度非常大。当时记得南大具有“绿色通道+奖助贷补勤减”的资助体系。我出生于甘肃会宁一个贫穷的山里,父母是农民,庄稼十年九旱无收。我上大学时从亲戚拼凑了3000元就去学校了,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坐火车地铁,一路担心去了会不会没学上。但是报到第一天,走了绿色通道,缓交学费学杂费,后来顺利办了助学贷款顶替。
刚到南大没钱吃饭,一顿饭往往是1块钱的米饭加4毛钱的包菜解决。上南大第一学期我就还清了家里的8000元贷款,第二学期就自己花钱买了电脑。一方面因为我家里贫困,可以得到一些助学金或学费减免;一方面我也比较努力,获得不少奖学金,其中2w块钱的大额奖学金就获得过好几次;而且我在校做勤工助学,校外做家教兼职,后来又依托学校创业,可以说相比同学收入不少。当时我室友(父母是公务员)一个月生活费1000元,但我可支配收入是他的几倍。南大对贫困生不仅资助支持,更是资助培养,比如我在图书馆做勤工助学时,就开展大量志愿服务,锻炼了我的思维和能力,培养了我感恩思源的意识。
我只是一个资质平平的贫困生,但在南大,不仅没有经济后顾之忧,还获得了长足发展。
(5)南京是一座包容的城市
我选择南大,还因为我向往南京这座城市。
南京是十朝都会,具有非常浓厚的历史和人文积淀。第一次坐着火车进入南京,跨过长江的时候,大江弘毅之气扑面而来,心胸顿时开阔无比。而走近玄武湖,荷花潋滟,水波清幽,绿树丛生,宛如画中,心情顿时平静下来。平日里饭后顺着广州路校门往西,就可以到先锋书店逛逛,熏陶一下自己浮躁了一天的心灵。周末偶尔约三五好友,一起爬爬紫金山、中山陵、美龄宫,登高望远,在绿树环抱中洗涤沾了灰尘的灵魂。处在“天下文枢”的南大,周边是南京最繁华的商圈,步行就可以到大商场、网红店,而繁华城市包围的南大,静谧又灵动,真的是一个特别适合读书的地方。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南京处于我国南北地理交融的地方,也是文化交融、美食交融的地方。南京的盐水鸭、鸭血粉丝汤、鸡鸣汤包等,成为五湖四海的同学都喜欢的美食。而正是南京具有这种文化属性,南大的食堂也成为各路江湖同学都喜爱的食堂,偏甜口的有,偏辣口的也有,应有尽有。我从入校时的不到100斤,后来被喂到了180斤,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南京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南大是一所包容的大学,我喜欢极了。
(6)写在最后
如今我离开南大,回到我的家乡甘肃工作,也得益于南大的教育思想,学成归来,感恩图报。现在回想起来,去南大读书,是我一生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和决定;那个选择,是我这一生的幸运。
(博士毕业答辩)
(作为2020届毕业研究生代表在毕业典礼发言)
(西北师大课堂教学)
(西北师大领奖)
单纯就选择这件事而言,除去我自身的调研之外,离不开南大甘肃招生组的周老师。当时听说兰州有现场咨询会可以参加,但我因为舍不得路费前往。正巧周老师来会宁,我便向周老师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当时记得周老师在回兰州的车上,我还打电话给她。正是因为详尽的咨询,使我确认了我对学校平台、专业选择、资助政策等各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如愿以偿填了南大、进入南大。
人生关键处,做好选择很重要。走错一步,都要花很久时间来弥补。以我10年的经历,选择南京大学,就是选择了人生起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