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首部10年跟踪《零零后》成长纪录片,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总导演今天这样理解教育......

2017-08-22 越妈 家庭亲子教育资源集锦

我们致力于以下内容:

和英语专业妈妈一起从头开始学习语音语调、儿童英文绘本解析和拓展、最简单易学的英语儿歌、最易操演的亲子英语游戏、最日常贴切的亲子英语口语;关注儿童心理英语启蒙、绘本阅读父母成长家庭教育婚姻经营公众号上(springflower168)回复“免费资源”,可以查看海量亲子教育资源汇总,干货满满。欢迎关注!


导读

连续10年跟踪“00后”孩子成长的系列纪录片《零零后》于8月20日—24日20:00在CCTV9播出。该片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制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担任总导演。从2006年开始,北师大纪录片中心在一所幼儿园找到了10多名“00后”孩子,跟踪记录10年,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摄制组先后制作出两部纪录电影《小人国》《小人国之酷学时代》及一部30集电视纪录片《成长的秘密》。


你是否还记得10年前的纪录片《小人国》


你在过自己的第几个10年?

你是否曾用10年丈量自己的生命?

你是否曾停下来,看看10年前的自己?


今天是2017年8月22日。

2000年出生的他们,被称作零零后,已经17岁了。

他们成长于急速转型发展的中国当代社会。

他们个性鲜明,观念开放,接受新鲜事物,自主选择生活。


2006年的夏日午后,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同道老师看到这样一幕,巴学园里3岁的乐乐和4岁的毛毛正在过家家,大李老师现场解说每一个动作的心理意图。

这为张同道打开一个隐秘的儿童世界,记录儿童成长成为他一个时期工作的主题。



十年,这些孩子从同一个幼儿园出发,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以北师大纪录片中心研究生为主,青年纪录片导演和学者喻溟领衔的团队就记录这样的一群零零后们,历时一年,完成了五集纪录片《零零后》。分别是《爱的方程式》《时光若倒流》《成长单行道》《一一的世界》《朋友这件事》,通过对孩子以及他们家庭的记录引发对当代社会教育制度、亲子关系、全面两孩政策等热点话题的思考。

先来看一看这些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的面孔。


第一集《爱的方程式》

导演裴武军

幼儿园时的锡坤古灵精怪,总是一个人探索着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但母亲希望他能够与更多的小伙伴交流,更加独立。

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叛逆,让母亲逐渐思考何时放手,如何放手......


第二集《时光若倒流》

导演许乔


萌萌,曾经在幼儿园哭着要爸爸。

小女孩转眼长大,与父母却不再亲密,两年前妹妹的出生又打破了这个家庭十年来的格局。

回望过往的时光,妈妈几度落泪、爸爸不禁开始反思孩子的教育方式。


第三集《成长单行道》

导演武亮宇

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十年前从同一所幼儿园出发,开始了迥然不同的人生。

幼儿园里,梁昊天性格内向敏感,难以融入集体活动。

刘嘉阳一呼百应,深受小朋友喜爱。

在小升初的节点上,梁昊天回归传统应试教育。

刘嘉阳则选择留学海外。


第四集《一一的世界》

导演 张佳昳、许乔


一一说:我不想交朋友。一字一顿的。


幼儿园里,小朋友们自然地结成玩伴,而一一总是独来独往。

初一暑假,一一回到幼儿园当义工,在这里她遇到了跟自己当初一样不善交友的孩子有有,喜欢安静的。

对于这件事情,一一给的回答像小时候一样,超出想象。


第五集《朋友这件事》

导演 张子煜、裴武军

十年前,在幼儿园里,辰辰每天等待着朋友的到来,乐乐则主动出击融入朋友圈。

十年后,辰辰希望成为野外探险家,与动物相处远离人群。

乐乐在橄榄球场奋勇拼撞,留学美国追逐梦想。

从童年到少年,面对朋友的分离,未来的抉择,他们将如何取舍?是主动追寻心中的天命,还是执守内心的平静。孩子们在十年成长中慢慢体会“朋友这件事”。


一分钟看预告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37yiypx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关于拍摄纪录片《零零后》的几个问题,

在采访中,导演张同道如是说


曲楠:这部片子是把孩子的儿童时期和青春期放在一起了,是这样吗?

张同道:对,一共是10年的变化。我举个例子,片子里有一个叫伊伊的孩子,3岁,在幼儿园我们都管他叫“哲学家”,就是不交朋友,老师说你不交朋友哪能行?这是我们按照常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外向,应该交朋友,要融入社会。伊伊在强力引导下也开始交朋友,但是上了中学后,回想伊伊说的几句话让我们很震动,他说我还是挺佩服那个时候的自己:一个人,现在也觉得挺好,能感受到一种神秘力量,但是在人多的时候那种力量就没有了。

就是经过我们大人那么多的引导,最终你会发现,孩子身上生命的特质、本真的东西并没有简单的被消灭掉,还保留着个性的东西。那我就在想,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变成滔滔不绝的演说家,一个自来熟吗?我觉得不一定。既丧失了他的本性,同时又没有学到什么新的东西。因为你没有发挥你自己的潜能,潜质,你用你并不擅长的一面应对这个事情,那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曲楠:在孩子儿童时期,“最擅长的一面”是容易被发现的吗? 


张同道:儿童是容易被发现的,因为儿童是最本真的。我并没有简单的否定教育,教育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今天理解教育,它是帮助孩子在本性基础上去发展,而不是扭转他的本性,改掉他的本性,甚至消灭他的本性。


曲楠:您最开始拍儿童的题材时,是什么样的缘起让您对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

张同道:最早还是因为我的孩子吧。我拍自己孩子的时候,他4岁,起初在他身上就发现了一些比较武断的儿童认知,有一次洗手,我先洗完了就给4岁的儿子讲,你来洗,他一伸手就说烫,我说我刚洗完怎么会烫?结果他说那是你认为不烫,但是我觉得烫。我就在想,这个感觉的不同是因为我们的手不一样,我的手是经过四十年风霜的手,皮粗肉厚,但是他4岁的手皮肤很嫩,所以他对温度的感知是跟我不一样的。这么一个简单的细节,就让我知道对孩子不能凭经验对他的行为做出一个粗暴的干预。


曲楠:你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想要长期跟踪这些孩子吗?

张同道:没有,那时候哪敢做这么宏伟的设想,2006年,我开始拍的时候,是中国纪录片最低迷的时间,一直到2011年都是纪录片最低迷的一段时间,栏目都撤了,各种纪录片节目、队伍基本也都散了,只有央视还保留了一点点,所以那时候根本不敢设想要做十年、二十年。但这个事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正好我有一个朋友办幼儿园,所以我就在他的幼儿园里“开刀了”。


曲楠:这么多年您一直保持着跟这些孩子的联系?

张同道:这些家长经过这么长的拍摄之后,多数都已经成了朋友了。有很多交往,就是拍的时候也会打电话聊一聊,尤其关于孩子的事。


曲楠:因为现在这些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有没有孩子会提出不想拍这个事了?

张同道:有,所以没有都拍,退出了好几个,有的是移民,有的是这个阶段不想拍了,有的是家长有顾虑,结果孩子说我想拍,这些家长都尊重孩子,我们肯定也会征求孩子的意见,甚至有的孩子过一段不拍也会给我打电话。 


曲楠:关于教育的方式,您在拍完之后有什么想法?

张同道:我原来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我觉得放养比较好。但现在看来也不尽然,主要的问题就出在孩子的差异太大,他的DNA和生长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可能最好的方法不是哪一种方法,而是适合这个孩子的方法。那究竟哪个适合,你需要去研究孩子的性格。


曲楠:这个片子后您有什么计划呢? 

张同道:事实上我这次还没有做完,因为我拍的人物太多,明年有一部电影要出,其实拍的最多的这两个孩子都没放进去。是原来电影里的那个“孩子王”陈阳,去年已经代表中国国家队打进了橄榄球国际比赛,这小子现在是一米八。还有一个小姑娘,现在去了美国,这俩人明年我会推出一部电影。



十年:透过中景看人生

《零零后》总导演张同道制作手记


十年,对于宇宙只是眼皮眨动的一瞬,对于昆虫却是漫长的生死轮回。那么,十年之于人生意味着什么?一幅中景:幼童变成少年,青春漂染白发,暮年化为照片。假如把人生视为一幅全景,十年也就是一幅中景,那么,忙忙碌碌的我们就生活在每一个升起又沉落的特写里,特写里的人生充满炙热的喧哗和麻木的平庸,缺失一份静观与沉思。如果把十年光阴压缩为一小时,那将是一份什么样的戏剧人生?


五集纪录片《零零后》正是浓缩十年的一幅人生中景。


细品影像,时间像魔术师一般塑造着孩子们的容颜和心灵,成长,嬗变,变出新我,像蛹脱壳成为蝉:天天从一个不愿加入群体的另类儿童变成一位阳光灿烂的青年,同爸爸一起骑行西藏,到达布达拉宫;一一从优游自得、拒绝交朋友的小女孩变成一位温雅从容的美少女,回到童年的巴学园扮演起小老师;萌萌从一个童话里的小公主变成一位个性张扬的青春期女孩;辰辰原来一心一意等待小朋友,现在却不愿交友,宁愿与虚拟世界为伍。在开始拍摄的2006,无论多么狂热的想象力也不敢编织这样的戏剧故事。


不过,时间魔法也有无力穿透的空间,性格DNA沉淀为人生密码。尽管小脸泄露了年龄信息,但锡坤个头依然不高,探索依旧执著;一一虽在老师引导下交了朋友,却仍旧保持了独处的乐趣;乐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一如他的名字。


透过中景看人生,成长的激流一路奔腾,它带走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教师、家长和上帝在儿童成长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零零后》以十年跨度展示了孩子们拒绝概括的丰富,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拷问。在放养天性和规范约束的二元对立中,我也曾迷信自由的力量。但问题的核心在于孩子并非二元对立的两种模式,而是星斗一样各各独立,熠熠生辉。也许,错的并不是某一种教育模式,而是这种教育模式与儿童性格是否匹配。生活是土地,教育是水,每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的DNA,就像一粒种子渴望生长。没有水种子无法发芽,但无论如何殷勤浇灌黄瓜都不会长成茄子,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现实。不管学校课堂还是培训班上,性格外向的孩子总是受到嘉奖,乐观开朗、夸夸其谈、领导力被界定为优秀儿童的典范。可谁去实验室埋头研究科学?谁在孤独的灯光下撰写哲学著作?谁去凌晨的城市清扫街道?假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是教育的起点,为性格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的教育模式才是爱的本义。


《零零后》并非一部华丽的艺术构造,这里无需人为的戏剧性,也不要意外的冲突和高潮,它只是浓缩十年的影像记录,提炼出儿童成长里的变与不变,平常如同每一个普通的日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生活本身,而我们只是将生活碎片缝合起来:天真的笑容,诚恳的哭泣,亲人之间难以沟通的苦痛……坦率地讲,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来自生活。然而,这些真实的细节在时间显微镜下所释放的能量,足以让每一位教育者——家长或教师反思,镜子一样映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究竟是帮助孩子还是解脱自己?


内容综合来源于:爱上纪录片、电影眼等,越妈综合整理编辑



荐读,请点开标题



(亲子资源库,父母加油站)

(扫一扫,免费订阅)

微信公众号:springflower168

个人微信号:springflower22

喜马拉雅听书 电台搜索:家庭亲子教育资源集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