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要喝八杯水?发烧多喝水?你不知道的喝水真相!


你是否经常感到浑身没劲,腰酸背疼?
 
年纪轻轻,经常感到腰酸背疼,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法缓解,少喝水竟然解决了。

现代人颈椎问题高发,往往被误认为是颈椎病和腰椎病。实际上不是,是肌肉的某些位置水肿(喝水太多排不出去,就会堆积某处变成水肿),压迫到一些神经。而且这种疼痛或者酸痛,是一种波动式的,不是所有时间都这样。它随着水肿的程度而减轻或加重(如今天一下子喝水过多,水肿加重)。
 
很多人有眼袋,其实也是有水湿,健康的人眼袋里面装的是气血,所以我们看不出他有眼袋;当你的眼袋装的不是气血而是水湿的时候,你的眼袋就显现出来了,鼓鼓的,这是脾肾阳虚的一种表现。
 
喝水多的危害在日常多数表现为脾胃功能失调,排泄失调,包括妇科的经期的疾病。《傅青主女科》一书也大篇幅说到湿证对于女性经期的影响。

黄帝内经早就说过,我们身体的水不以水的形态存在,而是以液的形态存在 ,是为津液。脑髓、骨髓、眼泪、唾液、精液、血液等都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津液。

我们喝进去的水必须经过五脏六腑的消化才会成为身体所需要的津液,没有消化的水要么以二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要么就停留在身体内成为水毒。
 
在十人九胃的时代,在人人都喊着要祛湿的时代,在身体里水湿泛滥的时代,每天还要灌进去八杯水,你想要做啥?想要身体决堤吗?想要发洪水吗?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由湿邪引发的疾病还不多吗?
 

 
每天要喝八杯水?你不知道的喝水真相!

问:请问希彦老师,喝水真的越多越好吗?

刘希彦:我曾经接诊过一个病人,他有脾肿大、皮肤黄、血液粘稠、心血管有问题、心脏又不好、血压也高,诊断是湿证。当时久治不愈,我提醒他少喝水,每次病人都非常认同地接受。后来,他的秘书说,其实他每天喝很多的水。

我便问他,为什么喝这么多水呢?他说,因为家里遗传血液粘稠和心血管疾病,怕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每天强迫自己喝很多的水。我就告诉他一个喝水的道理。
 
人体是一个智能的系统,当喝下去的水是人体所需要的量时,才会被吸收。

人体一旦感觉到喝水的量超过所需,立刻会发一道指令,屏蔽吸收水。

为什么?

因为一直吸收水分,人体会失衡,以这个时候再喝水,只能囤积为湿气,囤积成淤阻,不能吸收为水分。

我们有一个经验,有时候喝水喝多了,会越喝越渴。这种情况出现,其实人体已经屏蔽吸收水了,此时人体的粘膜组织反而得不到水分的供给,产生了越喝越渴的反应。
 
后来病人听明白了道理,才真正地接受了我的建议。配合中药治疗了一段时间,他很高兴地说他的脾肿大已经消失,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问:东方人需要每天都喝八杯水吗?

刘希彦:八杯水的概念现在很盛行。常规来说,东方人每天八杯水,偏多了。

因为东方人的体质偏寒,西方人的体质偏热。从体征上说,西方人热情,毛发重,相对个子也高,性情比较急躁,体味也重。东方人毛发少,皮肤细致,不像西方人皮肤粗糙,整个体质偏寒。

所以,偏热偏寒的体质的差别,天地能量场所赋予的禀赋的差别,决定了我们生活习惯的差别。水是阴性的物质,东方人喝多了会出问题的。
 
问:喝水多有什么危害?

刘希彦:这需要讲一下水在人体里的运行。水喝进人体,通过脾脏运化,先由脾脏供给肌肉。脾主肌肉就是这个意思。水喝多了代谢不掉,会囤积在肌肉里。

所以喝水多的人往往身体沉重、乏力、不想动。有的人上网多了,一窝一整天,上厕至所甚喝杯水都懒得动,这种情况是湿证。脾脏还会把一部分水液营养上输给肺,进入呼吸代谢。

肺主皮毛,水液代谢失衡,会发生身体浮肿、脸肿。


 

很多都市女性一边喝很多水,宣称要做水女人,一边又说浮肿怎么办?去瘦脸、抽脂、动刀子。实际上她们是在一种错误的观念里恶性循环。人体70%左右都是水份,多了少了都不好。

中国人说适度为好,喝下去的水代谢不掉,就会形成湿证,东方人有湿证的很多很多。
 
举一个例子,最近治病,我发现囊肿类的疾病特别多,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子宫囊肿,各种脏器都有囊肿。这和现在盲目地认为喝水有好处,喝水越多越好是有关系的。

喝水多的危害在日常多数表现为脾胃功能失调,排泄失调,包括妇科的经期的疾病。《傅青主女科》一书也大篇幅说到湿证对于女性经期的影响。

就算是感冒,中医很多时候诊断也和湿证有关系,所以并不是所有感冒都适用于用多喝水来解决。水是阴性的东西,当身体呈热性反应时,水是有用的,当身体呈阴性反应时,多喝水反而会加重病。
 
问:我们应该怎样喝水?

刘希彦:中国人讲顺应自然,顺应人体。所以喝水的最好的方式,也是要顺应。

人不能太渴都不去喝水,也不能一点不渴就去喝水,还是要有轻微的渴的感觉才去喝水。

太渴都不去喝水,人体就缺水了,一点不渴就去喝水,便会形成湿证。所以顺应人体的指令是最重要的。
 
 包括顺应天时地气也有讲究。广东在南方,气温偏高,人们出汗比较多,所以广东人有喝汤的习惯,用来补充体液。

湖南和四川尤其冬天阴冷潮湿,当地居民就吃辣椒发汗,吃麻辣火锅发散湿气,所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都是符合天时地气的。可现在混乱了,全国到处流行喝汤吃火锅,其实这个也是要注意的,并不是合适的。
 
有了湿证怎么去解决?

最好的办法,第一是控制喝水,第二是运动。

运动是代谢身体多余水分的最好方式。同时提倡上午运动,上午走阳经,顺应阳气的生发。
 


发烧多喝水,大错特错!
 
孩子发烧,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喝水”,第二多的一句话是“多喝热水”。
 
但是你知道吗?这句话是有很大错误的。

就是这句话,造成了很多的孩子发烧退了以后的反复咳嗽。
 
《随息居饮食谱》中对于常用水做了一些鉴定“ 井泉水:甘寒。清下焦之热, 煮饭补阴中之阳。雨水:俗名天泉水。甘凉。养阳分之阴,瀹茗清上焦之热。”

从这些可以看出来,水的性味是偏于寒凉的。

而且,从自然界观察来看,白色的东西基本都是偏于寒凉的为多。如霜雪冰水,水都白的透明。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喝水后不吸收的原因?走路肚子里面都晃荡......
 
人体发烧,气血趋表,所以容易造成体内气血不足而里虚寒。在这个时候呢,如果喝了很多的水,就会造成体内的水不吸收,中医专业术语讲“中焦水饮停滞”。

所以在经典名著《伤寒论》里就说: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张令韶曰:饮水多者,饮冷伤肺也;以水灌之,形寒伤肺也。肺主皮毛而司降下,发汗后肺气已虚,复饮水以伤其脏,灌水以伤其形,形脏俱伤,则肺气失其降下之令而必喘矣。
 
尤在泾曰:发汗之后,肺气必虚。设饮水过多,水气从胃上射肺中,必喘;或以水灌洗致汗,水寒之气从皮毛而内侵其所合,亦喘。
 
所以,大家在发烧的时候,多喝水是错误的。
 
那怎么办呢?喝什么才是正确的呢?
 
喝米汤!喝米汤!喝米汤!
 
重要的话说三遍!

 大补元气的浓米汤,浓米汤不亚于人参汤

米汤:米汤性味甘平,能滋阴长力,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

《本草纲目拾遗》曰:“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现代科学也发现,米汤中含有大量的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磷、铁等无机盐,还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等营养素。张学良在回忆录中就说他生而没有母乳,是喝米汤长大的。他活了一百多岁哦......
 
发烧本来就是人体正气抵御外邪的一个生理行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消耗很多的能量与津液(高热耗气),而米汤能够给予更多的可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为战胜高热提供充足的弹药和物资。

 

中国人该怎么喝水?
 
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一切以自己身体感觉为主。
 
第一,一点不渴不要喝水,微渴的时候喝水最好,这时候喝水最容易被身体吸收。注意,是微渴,你别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大渴时才喝水。中医很讲究这个微,出汗时要微微出汗,微饿的时候吃饭也是最容易吸收的。
 
第二,千万不要一大早起来喝一大杯凉白开,阳虚的人可以喝姜汤,帮助你的阳气生发。早晨可是我们的身体阳气刚刚生发的时候,这时候的阳气很微弱就像小孩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需要小心呵护。你大一杯凉水下去,美其名曰排毒,实则伤害了你的阳气。
 
第三,不要用果汁饮料浓茶来代替水,尤其是碳酸饮料会加速你身体的脱水。最好的水是活水,是天然的矿泉水。如果条件不允许,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加几片茶叶也是可以的。切记切记不要以浓茶来代替水哦,浓茶是利水利尿的,会加剧身体的脱水。
 
第四,任何时候都要喝温水。越渴的时候,越热的时候越要喝温水,拒绝一切冰镇的水。 

第五,喝水要慢慢喝,三口为品嘛,一饮而尽那不是豪爽,那是牛饮。有户外经验的人深有体会,一瓶水小口喝可以喝很久,还解渴。
 
第六,感冒的时候不是要多喝水,而是要多喝粥。相信小伙伴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你感冒了告诉亲戚朋友,她们无一不外对你说要多喝水。只有真正爱你的那个人才会默默地为你熬一锅粥,不仅温暖你的胃,更温暖你的心。

第七,人体需要的是津液。口渴是口中津液不足,血太稠是血中津液不足。大热天在野外劳动,出汗多,口中渴,没有东西可以解渴的时候,少少喝几口,问题不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则尽量不要去喝水。要喝米汤,而且大米煮汤,止渴最好。

 
现代人多是水中毒,少喝水,生病机会立即减少。可以试试。对于好些阳虚体质来说,是一口水也不能喝的。因为水进入体内之后,必须排出体外,白白消耗人体阳气,所以有害无益。
 
小伙伴们,你的水喝对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