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气候变化正从长期挑战变成紧迫危机,金融机构在中外绿色低碳技术合作领域大有可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Author CF40
“气候变化正在从未来的长期挑战变成眼前的紧迫危机,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合作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振华提出四方面关键举措:
第一,进一步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伴随着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的临近,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按照《巴黎协定》所明确的目标与原则,抓紧形成共识。
第二,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责任。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希望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要求,正视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早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
第三,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各方亟需加强技术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愿意与包括美、欧等在内的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务实合作。”解振华表示。
第四,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解振华强调,面对全球温升控制目标的巨大资金缺口,发达国家要首先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建立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碳市场、碳定价机制,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完整版视频与开幕致辞实录,稿件未经本人审核。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参加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今年峰会的主题是“后疫情时代:复苏、挑战与可持续发展”。新冠疫情是对人类社会的一次严峻考验,气候变化正在从未来的长期挑战变成眼前的紧迫危机,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合作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我们需要进一步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国际社会2020年之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制度基础。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大会前分别与美国、法国等国家元首发表联合声明,亲自出席巴黎大会,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作出了历史性、基础性的突出贡献。
当前,《巴黎协定》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落实协定任重道远。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今年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伴随着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的临近,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按照《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付出努力”的目标,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考虑各自能力和国情的原则,就尽快完成协定实施细则谈判,以及如何在未来十年采取有力行动,抓紧形成共识。
第二,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责任。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方落实承诺,切实采取行动。习近平主席在去年9月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有决心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争取做得更好。
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仅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希望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正视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早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
第三,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各方亟需加强技术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愿意与包括美、欧等在内的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务实合作。
今年,中美双方按照两国元首通话精神,举行了两场面对面的会谈和20余场视频会谈。双方于4月在上海发表了《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提出中美将在接下来的10年里,具体在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节能建筑;绿色低碳交通;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减少煤、油、气排放等八大领域展开对话和交流。
今年9月,中欧双方举行了气候与环境高层对话,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继续扩展双方在节能和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氢能等方面的合作。这些领域都是中外绿色低碳技术合作的重要关键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也是金融机构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第四,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预计需要近100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首先,发达国家要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建立鼓励绿色可持续投资的制度设计、政策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引导社会投资流向低碳领域。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建立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碳市场、碳定价机制,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碳市场收益分成机制,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开展能力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要确保全球碳市场的环境完整性,防止减排量双重计算,避免碳泄漏,促进贸易公平。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今年9月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宣布,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我们将积极落实好习近平主席的宣誓和要求,与有关国家开展合作,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各位来宾,女士、先生们,本届论坛邀请海内外金融界有识之士参加,希望与会各方充分发挥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交流最佳实践,碰撞思想火花,为中国和全球发展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疫情后绿色、低碳、高质量复苏贡献智慧和方案。
最后,预祝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