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SE WEEKLY COLLOQUIUM活动回顾 | 2022理工学院系列研讨会第十九讲


2022年9月23日下午,理工学院Weekly Colloquium迎来了第十九场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由柯志海教授主持,邀请嘉宾为彭小水教授。彭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Sustainable and Scalable Synthesis Beyond Naturally Occurring Molecules学术报告会。让我们一起看看本期讲座内容吧!


讲者简介

彭小水于199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硕士学位 (潘鑫复教授);200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黄乃正院士);2006至2008年在新加坡A*STAR化学合成实验室@Biopolis从事博士后研究(K. C. Nicolaou院士 和 David Y. K. Chen教授)。2009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与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副教授。202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具重要药理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环境友好型催化合成方法学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等。


讲座内容

本次研讨会中,彭小水教授介绍了天然分子之外的可持续与可扩展的合成方式。

有机合成(Organic Synthesis)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重大作用,但因其化学选择性(Chemoselectivevity)、区域选择性(Regionselectivity)、非对映选择性(Diastereoselectivity)和对映选择性(Enantioselective)等限制,可持续与可扩展的有机合成方式亟待发现。


彭小水教授随后介绍了药物研发的一些途径,如青霉素的发现归功于稀缺而意外的运气(Serendipity),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得益于化学结构改造(Chemical Modification),中药是自然界产生的药物(Naturally Ocurring Molecules)。这些成功案例说明可持续与可扩展的自然分子合成是药物研发的有效方式。彭小水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完成了抗癌天然产物Cryptotrione的首次全合成,该合成路线对整个cryptotrione家族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生产天然分子颇具商业与研究前景,并从本质上推动生态友好的催化系统的发展,以合成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化学分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次讲座的录播回放与演示文稿。


下期预告


理工学院致力于营造校园科研学术氛围,在讲座结束后,师生共同享用精美的茶歇点心,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热烈讨论相关学术内容。小编也愈发期待下期10月14日由刘国珍教授带来的精彩学术报告!我们假期后不见不散哦!


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如果大家对本系列活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发送邮件至sse@cuhk.edu.cn,你们的建议将对本活动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点击以下链接,进入理工时刻:


相遇在未来・访谈录|理工校友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下)


【活动回顾】 院长面对面 | Dialogue with Dean


翔龙鸣凤科学论坛研讨会系列 | 偏微分方程:分析、几何与拓扑的相互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信工程硕士2023年招生简章


科研速递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发布首个聚集体科学通用数据库ASBase


科研速递 | 理工学院郑庆彬教授团队在国际碳材料顶级期刊Carbon上发表文章


喜讯 |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类脑智能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在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求学,你会遇到这样的老师


喜讯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共获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璀璨理工,智创未来 | 2022理工学院开学迎新活动圆满结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