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速度更有温度!光明日报、浙江日报今日点赞海宁
昨天
CCTV13新闻频道
《新闻直播间》栏目
播出的节目中
今天
《光明日报》刊发
《“三情”联动:有速度更有温度
——浙江各级融媒体中心
“战疫求助平台”服务群众纪实》一文
也点赞了海宁“战疫求助平台”的做法文章摘要如下↓↓
40名管控区的血透患者乘坐挂有“绿色通行证”的大巴车,前往医院接受医治;肝癌患者急缺的药品受疫情影响卡在配送站,10多名快递员1小时翻遍10万件包裹,终于找到救命药……暖心的一幕幕近日在浙江不断上演。
畅通民意
搭建新媒体战疫平台每周食谱计划
受疫情影响,不少涉疫地区的群众面临着看病难、转移难、物资保障难等问题。有了“战疫求助平台”,相关部门能第一时间聆听群众呼声,有针对性地迅速回应解决。
“上一次是前天换药吗?你这个伤口感染挺严重的。”近日,在嘉兴市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正忙着为一名来自管控区的烫伤病人换药包扎。当天中午,嘉善县“战疫求助平台”收到一名管控区居民的求助信息——因烫伤感染急需就医换药,平台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立即响应,联系医院和街道社区,安排专车将求助人送到医院。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嘉善县“战疫求助平台”每天收到500多条求助信息,涉及群众就医、健康码变码、特殊群体照顾等问题。为妥善处置每一条求助信息,平台将求助内容按轻重缓急排序,并以交办单的形式,交给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第一时间回应涉疫地区群众的“急难愁盼”,正是搭建“战疫求助平台”的初衷。2021年12月,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因发生疫情全域封控,80多万群众居家,浙江省委宣传部迅速指导绍兴、上虞两级宣传部,在当地新闻客户端开设“战疫求助平台”,方便群众随时发布求助信息。
“战疫求助平台”一上线,求助信息便接踵而来。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德济苑小区居民史先生求助称,家中5个月大的婴儿因乳糖不耐受,需食用特定奶粉。平台收到信息后,迅速交办物资调配应急分队,第一时间将奶粉送达居民家中。据统计,疫情期间,绍兴累计收集有效诉求1000多条,均得到妥善解决。
因地制宜
探索完善信息交办机制
绍兴市上虞区战疫结束,浙江省委宣传部及时总结、推广、牵头指导各级融媒体发挥“新闻+服务”优势,在各地新闻客户端开设“战疫求助平台”,全力保障群众涉疫诉求渠道畅通,并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提至新闻客户端首页首屏,让更多群众看到、用好、满意。
为解决好“战疫求助平台”上群众的各类求助信息,浙江省市两级宣传部协同相关部门,构建了收集诉求、汇总分类、线下交办或线上应对、解决反馈的闭环流程,要求对求助信息3小时之内反馈(情况复杂的8小时内反馈),为群众反映问题、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搭建桥梁,回应社情民意。
“我是一名孕妇,‘熊猫血’,明天就到预产期了,但是在管控区,没法出去。”4月18日,出现在《金华日报》“战疫求助平台”的一条求助信息,立即引起值班人员的注意。了解情况后,值班人员迅速与金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取得联系,金华市人民医院随即派出救护车,点对点接这位孕妇入院待产。白龙桥镇政府也与她取得联系,表示当地医院的备用血已准备完毕。至此,孕妇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战疫求助平台”知晓率提高,群众留言也日益增多。浙江各地又因地制宜创新交办方式,提升问题解决成效。
宁波市北仑区实施“一个分拣审核中心、一条志愿者回应通道、一条部门交办通道”模式,各方合力解决群众诉求7000多条,积极回应群众所求所盼。杭州、温州、嘉兴等地则整合12345热线资源,通过线上解答、后台对接、平台交办、问题督办等环节,处理了1.8万多条群众涉疫诉求。
嘉兴海宁市则将民生诉求分为求医问药、交通出行、物资供应、政策咨询、投诉举报和其他等六大类,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红、黄、绿”三色分类标注、分色处置,以3小时办结的高要求及时处置。
衢州市从宣传、政法、信访、应急等部门抽调15名人员组成“战疫求助平台”工作专班,在传媒集团集中办公,全面搜集群众诉求。
如今,“战疫求助平台”已不仅仅是留言平台,更成为群众的互动平台、监督平台、取暖平台。平台把信息收集之后,能够第一时间分发给涉事部门,特别重大急迫的问题由各级党委统筹解决,及时帮助困难群众,有效防范化解重大舆情风险,实现疫情、民情和舆情良性互动。
同样在今天
浙江日报头版对海宁发布的
“扩中”“提低”
20条政策意见
也进行了点赞
5月13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我省把“扩中”“提低”的基本盘扎得更实 收入上去了,干活更有劲头》,其中提到海宁,全文如下:
全文如下↓↓
开栏的话:一年前,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光荣使命。一年来,全省上下找准突破性抓手,加快建立共同富裕制度政策体系,奋力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本报今起推出《打造标志性成果进行时》栏目,反映各地各部门正在进行的探索实践。敬请垂注。
目前,浙江已部署“扩中”“提低”八大实施路径,分别是促就业、激活力、拓渠道、优分配、强能力、重帮扶、减负担、扬新风。同时,按照全面覆盖和精准施策相结合的原则,瞄准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扩中”重点群体和收入水平低、发展能力弱的“提低”重点群体,明确技术工人、专业人员、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高校毕业生、高素质农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等九类群体,推出一批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浙江各地积极行动起来,聚焦技术工人、专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高素质农民等高素质劳动群体,抓住“扩中”的主力军。拥有超过120万名技术工人的台州,全市开展专项行动,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目前已有千余名技术工人享受到股权激励;新昌县实施科技人员收入倍增行动,8家上市公司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对象中,科研人员超2000人,占参与员工的40%,人均市值达310万元,人均收益达180万元。
截至2021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已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将聚焦“扩中”“提低”的难点堵点,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特别是针对“扩中”“提低”的八大实施路径和九类重点群体,找准切入口、突破口,制定重点领域专项政策和重点群体激励方案,构建“共性+个性”的政策工具箱,让共同富裕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