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主审核新增水利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论证材料
论证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汇总已于2019年6月14至2019年6月21日在学校信息门户完成公示。
附件列表
北京师范大学新增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同行专家评议意见汇总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学位〔2018〕17号)、《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权审核暂行实施办法》的具体要求,对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2017〕9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17〕12号)及其中关于《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的具体条件,我校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全面满足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特申请予以新增。一是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着眼于当前大战略、大生态的发展格局,国家明确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深化了水利工程学科内涵,指明了水利领域发展方向。近十年来,党中央陆续作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系列部署,水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治水兴水进入新阶段。新时代的水利工程学科拓展与升华已成为解决当前我国人水关系突出问题的新需要。水是生态之要、安全之基,水利工程学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而兴水治水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政治性工作,亟需一大批符合新时代要求、洞悉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善于创造革新的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工程等领域高端专业战略性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未来10年,水利工程社会服务市场潜力达22万亿元,我国亟需4万名各类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这既为今后水利工程学科发展奠定了长远需求和研究保障,又是完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的契机。科学把握治水利器,才能更好的保障我国新时代水、环境、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二是推进我校“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确立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高峰引领、高原支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策略,着力构筑以一流学科为核心的六大学科群,其中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为六大学科群之一。水利工程学科是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校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共同形成学科体系健全、协同交叉创新的工程学科发展格局,共同构筑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助力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建设。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水利学科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科优势,主动服务于长江大保护,雄安新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为我国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系列的高质量资政服务,激发了学校在水利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巨大潜能,促进了水利工程培养出一大批投身于水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复合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充分实现了教育服务社会、学科服务发展的重要价值。三是推进我校水利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我校水利工程学科具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建校初期地理系水文组,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复的自然地理学博士点,并设置了陆地水文学及水循环研究方向,2003年获得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二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获得了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4年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获得了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经过多年发展与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已具有水量-水质相结合、地表水-地下水相结合、水环境-水生态相结合“六位一体”的学科特色,形成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生态四个稳定的二级学科方向,在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7人。依托水利工程学科建设了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了密云地下水监测与地下水污染修复等多处野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先后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课题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产生了一批重大成果,彰显了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目前已培养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108人,在校硕士研究生82名,2018年本学科构建的“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水利工程学科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已为我国水资源安全、水灾害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与本单位现有学科的关系。目前学校与水利工程学科相关的学科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聚焦于环境过程与效应、环境修复理论及技术、城市生态模拟及调控、环境评价规划及管理等研究方向。生态学则主要围绕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学以及生态工程等领域开展研究。我校水利工程学科特色鲜明,与校内现有学科差异度高。水利工程学科以水文学、水资源、地下水和水安全研究为基础,已经形成了包含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流域科学与工程等优势方向,具有鲜明的工科特色。学科建设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国家重点涉水工程为依托,瞄准学科前沿和重大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和技术研发,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水利行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产生了重要影响,部分科研成果已成功实现转化,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综上所述,北京师范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博士点建设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我校 “双一流”建设、加快我校水利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必将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队伍保障,有力推动我校向“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我校水利工程学科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上海软科学科排名中,来自80个国家140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参加排名(表1),我校的水资源工程学科在2017和2018年分别位列世界第4和6位。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高端人才、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学术论文、人才培养等方面。各项指标中,我校与排名在前的高校主要差距在于国际合作和专业性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这也是本学科下一步建设的重点任务。表1 2017年上海软科水资源工程学科世界评估排名情况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我校的水利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C+,排名第20位。本次参与评估的高校为76所(表2),设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24个单位全部参评,本学科总体排名为前27%,超过诸多设有博士点高校,且为仅设有水利工程硕士点的高校中排名首位。按照学科评估的主要指标分析,由于缺失本科生和博士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我校水利工程学科与其他排名靠前的高校主要差距体现在学生培养数量方面。而在科研论文、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我校具有明显优势,第三、四次学科评估均稳定在前10%。我校水利工程学科主要依托水科学研究院开展建设。早在2005年,在刘昌明和林学钰两位院士倡议下,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系统率先成立以水科学综合研究为目标的二级学院。2011年申请获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获批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萨省大学共同培养水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通过14年的建设发展,在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饮水安全保障、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水土污染防控与修复、国家环境安全应急管理、水利信息化等研究领域积累了一大批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水利、环保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均为水利工程学科博士点的设立奠定了重要基础。①师资队伍配备科学合理。学科在地表水、地下水方面形成了以刘昌明、林学钰院士领衔的良好学科梯队,现有教师及科研队伍4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7人,9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京师学者1人,洪堡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3人。老中青教师比例约1:2:2,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梯队。随着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加盟,本学科的师资配备日趋合理,不同学科及研究团队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在跨学科承接和开展大型综合性研究项目方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组织和协调机制,为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学科方向优势特色鲜明。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学科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基金、环保部、水利部等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项目、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初步形成了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文水资源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方向,特别是在流域水文过程模拟、面源污染模拟与控制、地下水污染防控等研究方面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人才。在水资源评价、水文模型、水土污染防控与修复、海绵城市建设、水利信息化等领域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研究能力持续增强。③科研平台支撑作用显著。近些年,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承建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平台,包括城市水循环和海绵城市建设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污染场地风险模拟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污染化工废水资源化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并建有密云水土污染修复基地、门头沟水资源监测基地、易县水资源综合实验基地、哈尔滨水源地水质提升研究基地、三峡教学实习基地、泉州水资源综合管理基地等6处野外科研实践基地,科研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5000万元,大型科研设备30台套。极大的丰富了地表水、地下水、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的综合学科体系。④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需求长期以来作为水利工程学科建设回报社会的重要渠道建设。在长江大保护、雄安新区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土污染防控、通州副中心黑臭水体治理等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了智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参与了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战略文件的制定。同时,近年来学科涌现的多项研究成果已经成功转化应用于国家重大环境事件中,如2014年兰州4.11自来水污染应急处置及供水安全保障、2015年腾格里沙漠偷排事件应急处置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设有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5个二级学科,与水利工程学科密切相近的2个特色学科方向,包括农业水土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发展定位和现有学科基础,坚持以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北京师范大学水利工程学科拟重点发展以下4个学科方向:水文及水资源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和流域科学与工程。前两个为水利工程设立的学科方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为特色相近学科,流域科学与工程为自主设置学科方向。下面分别阐述各学科方向的设置和发展基本情况。①水文学及水资源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产汇流机理与水文模型、数字流域与水利信息化、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等。结合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与海绵城市建设重大需求,研发了多个自主知识产权水文模型;提出了数字流域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了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平台。在水利信息化、流域水量水质模拟、水科学大数据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获省部级奖2项,发表SCI论文153篇,2016年底成功获批“城市水循环及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②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流域侵蚀泥沙动力学和生态(环境)水力学等,承建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以流域为对象,从坡面、沟道等水动力学出发研究水利水保措施对侵蚀泥沙输移和沉积过程的作用机制,同时从水-泥沙-污染物相互作用出发系统探讨水-沙界面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构建基于水动力和泥沙运动力学的流域水沙污染物过程模型,为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以及流域治理与规划提供依据。独立或联合获省部级奖3项,发表SCI高水平科技论文126篇,并初步建立了Eco-hat降雨-径流-泥沙模型,并在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学得到了广泛应用。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面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地下水安全保障国家急需,主建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聚焦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作用、地下水精细模拟、风险和预警、污染控制修复等领域,系统构筑了地下水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和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研发了一批修复技术和修复材料并进行工程化应用,201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31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3项,形成了“地下水污染监控—源解析—风险和预警—污染控制修复—应急处置”特色鲜明的研究优势。④流域科学与工程:国际上众多的研究计划,如地球关键带计划、欧洲地平线计划以及我国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均明确提出强化以流域为尺度的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该研究方向围绕水生态安全国家需求,形成了生态与环境水力学、河湖水质模型、流域治理等主要研究领域。通过不同尺度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定位试验提出典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型与模式。建立了梯级水坝建设的生态环境累积效应评价方法并进行典型应用,于2012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水流阻力角度提出了植被调控侵蚀泥沙的动力机制,于2011年共同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发了基于水文和水力过程的农田、湿地、河岸带、湖滨带等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技术,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根据我校水利工程学科的建设基础,结合学校的科学发展定位和国家重大科技需求,我院水利工程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水资源、地下水、水生态、水安全问题为目标,牢牢抓住优势特色学科方向不动摇,坚持做大做强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2个二级学科,强化地表水-地下水耦合研究,形成具有北师大特色的流域水文模型;重点扶植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发展生态(环境)水力学,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支持;积极拓展流域科学与工程等新兴学科方向,提出直接服务于当前国家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发展重点是强化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影响下的水文基础过程改变,并通过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等专业的结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京师范大学水文模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针对我国河流开发强度较大,闸坝工程分布较广的实际,重点开展河流生态(环境)水力学、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结合长期监测,提出不同地区和不同尺度的河流生态流量确定方法以及河流的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应用模式。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通过与地表水文过程、典型污染物在水土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的耦合研究,重点研发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量水质联合耦合模型,通过野外长期监测,形成我国典型地区的饮用水源地水安全保障模式。流域科学与工程重点开展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土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研究。结合水利工程学科的发展基础,围绕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提出针对流域开发和保护模式,为国家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计划、美丽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科学实施等提供理论支撑。虽然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方向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的二级学科方向,这些侧重于工程结构设计与力学计算,同时需要大型模拟试验设施和装备。而在此方面,我校尚缺乏大型水利工程试验大厅,难以开展相关工程设计与试验模拟试验,这将对学科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随着我国从传统的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的转变,今后水利工程的调度与管理,提高工程的生态服务价值将会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传统的水工结构、水利水电工程二级学科不作为我校重点发展方向。水利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理论学习、生产实践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本学科坚持“学用”结合,培养既具有坚实和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水利工程人才。博士毕业生应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引领水利学科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水利工程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稳定提升水利工程学科2~3个二级学科方向的学科水平,确保北京师范大学水资源工程学科在国际上稳定保持第一梯队(软科排名前10)。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逐步补齐学科短板,稳定提升水利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增强学校在服务国家和社会方面的能见度与显示度,通过不断增强学科内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将本学科发展为国内领先(学科评估A或A+)、若干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一流学科,支持学校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一流学科群建设。学科的建设总体思路为牢牢抓住优势特色学科方向不动摇,坚持做大做强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两个二级学科;重点扶植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积极拓展流域科学与工程、水信息化、城市水务等新兴学科方向。在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地下水环境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尺度流域(区域)水安全保障等领域形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团队。通过5年左右的建设,水利工程学科进入全国前20%,学科整体水平达到B+或A-类。水文模拟、地下水污染防控2个学科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学校人才二类以上)3-5人,科研经费突破人均100万/年,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规模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和引智基地项目的实施,初步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并为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水科学与技术支撑。到2035年左右,水利工程学科进入全国前10%,学科评估水平整体达到A类。水文模拟、地下水污染防控、流域科学3个学科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前3名),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团队2-3个,形成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规模适中、各学科方向融合发展的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为“一带一路”、“京津冀”、“雄安新区”、“大湾区”等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水战略框架。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文水资源、地下水、流域科学研究团队,学科国际认可度和国际排名进入世界前50名。以水科学研究为核心,坚持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水环境-水生态“六位一体”的学科特色,系统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在水文模型、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城市水文、地下水污染防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科影响力,水资源工程学科在2017年和2018年上海软科学科排名中连续两年位于国内第一,世界第四和六位。结合水利工程学科的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重点发展以下学科方向:水文学及水资源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流域科学与工程。前2个为水利工程设立的学科方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为与水利工程相近的特色学科方向,流域科学与工程为自主设置学科方向。(1)水文学及水资源:以陆地水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依托水文模型和数字流域平台与技术,探索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陆地水循环演变规律,研究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城市产汇流机理与洪涝灾害模拟,揭示流域水循环与地表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产汇流机理与分布式水文模型、水量水质联合模拟、生态水文过程、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配置、河流健康与水安全、洪涝灾害与减灾、数字流域技术等。(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流域侵蚀泥沙动力学和生态(环境)水力学等。研究以流域为对象,从坡面、沟道等水动力学出发研究水利水保措施对侵蚀泥沙输移和沉积过程的作用机制,同时从水-泥沙-污染物相互作用出发系统探讨水-沙界面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构建基于水动力和泥沙运动力学的流域水沙污染物过程模型,为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以及流域治理与规划提供依据。(3)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依托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巩固已经形成包括地下水污染监控、风险评估及预警、地下水精细模拟、土壤-地下水污染联合控制与修复等稳定的特色领域,并与北京地勘局合作共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孵化和教学实践综合基地,实现了地下水污染防控领域高端人才系统培养,形成了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的技术方法库,参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制定,服务于国家环境应急处置,建成国内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特色创新平台。(4)流域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面源污染与控制、水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演化机理、流域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区域水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以水量-水质、水环境-水生态耦合互馈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从微观机理分析、中观工程措施和宏观管理调控多个尺度开展研究,在流域生态环境评价和规划,区域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与绿色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已经形成了特色与优势。本学位点有专任教师45人,4个学科方向均具有12名左右稳定的教师队伍。目前水利工程学科硕士点导师40人。专任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为合理,教授18人,副教授19人,4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71%, 95%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毕业院校分布较广,涵盖水利工程学科国内外知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专任教师队伍中有27位教授、副教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见表3),拥有丰富的博士生指导经验。专任教师队伍的水平较高,拥有中科院院士2人,有1人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王圣瑞),1位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付永硕),2位新世纪人才(滕彦国、王国强)。京师学者1人(徐宗学)。刘昌明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等方面研究,是我国地理水文研究领域的倡导者与开拓者,发展了水文学和水资源研究,在水循环、产汇流模式、水文试验、农业水文、森林水文、生态与环境水文、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等方面多有建树。先后作为首席或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73”、重大与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论文、著作400余篇,SCI论文100余篇,国内外论文引用上万次,获国家级、院(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次。历任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地学、资源与环境学部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任《地理学报》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主编、Hydrological Processes、Ecohydrology、Water International等杂志编委。从1978年开始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20多名,多次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导师。徐宗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水资源系统委员会(ICWRS)副主席、中国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曾担任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水文学 、生态水文过程 、分布式水文模型、日径流随机模拟等。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60余项。系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水利学会“大禹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欧盟第七框架“气候与洪水灾害”项目等评审专家。曾先后获得教育部、水利部、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西藏自治区、北京师范大学等优秀研究成果奖和教育教学成果奖等20余项,1997年荣获德国“洪堡”奖学金,2007年先后获得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水文合作突出贡献奖”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科教部(DEST)“Endeavour Executive Awards”,2010年获得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荣誉称号。学术骨干是章四龙教授、王红瑞教授、鱼京善教授、王会肖教授、王国强教授、刘海军教授、彭定志副教授、孙文超副教授。章四龙,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水文水资源。现任水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在水利部水文局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过973项目第五课题 《气候变化对南方典型洪涝灾害高风险区防洪安全的影响》、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小型水库抗暴雨能力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948项目《土壤墒情卫星遥感实时监测分析系统技术引进》等。主持研发的《全国水情信息及洪水预报预测业务系统》获国务院的科技进步国家二等奖、《水情信息及洪水预报预测业务系统》获水利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的科技进步奖省部二等奖。曾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科技进步省部一等奖 2项。有博士生指导经历。王红瑞,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水资源系统分析,随机水文过程,环境规划与评价。已公开发表论著26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hydrological processes》、《Sciences China》、《水利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SCI/EI检索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四部。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专项、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等30余项,现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人民长江》特约编委,《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编委、《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技术总监等职。长期担任水科院研究生《水科学基础》、《环境数学》等的教学工作,以及本科生公选课《水资源前沿问题与对策》的教学工作。鱼京善,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水文及水资源、数字流域、涉水大数据研究。主持过《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信息管理与技术集成研究(“十一五”重大水专项专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软件系统开发(“十一五”重大水专项专题)》、《全国水资源承载力大数据平台构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401308)》、《长江流域重要饮用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评估系统开发》等。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有博士生指导经历。王会肖,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生态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需水、 界面水文过程与水循环、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综合模拟等。主持过《基于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节水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土壤—作物系统水分过程与节水调控机制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黄河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及生态需水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有博士生指导经历。王国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遥感水文模拟、土壤侵蚀模拟、分布式水文模型。主持过《土壤可蚀性的高光谱反演机理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高光谱反演方法研究(北师大自主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留学归国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是《Ecohydrology》、《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等SCI杂志审稿人,并在东京工业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有博士生指导经历。刘海军,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土壤-植被-大气连续(SPAC)系统综合模拟、植被蒸散发观测与模拟、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主持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曾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农业水土工程学术年会的优秀青年学术论文奖。有博士生指导经历。彭定志,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流域水文过程模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遥感和GIS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现任校科研院科技处副处长。主持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雅鲁藏布江水资源演变与水生态安全(题2: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作为课题副组长,主持过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作为骨干参与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曾获河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丹江口水库调度决策自动化系统”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期为《Water Resources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等期刊审稿,有博士生指导经历。孙文超,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流域水文模型与其不确定性分析、流域水量水质过程综合模拟与管理、地表水遥感观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与分析、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主持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参与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 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部重点专题等。是《Journal of Hydr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Environmental Research》、《Water》等SCI杂志审稿人。曾获北京师范大学“京师英才”人才奖励、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博士生指导经历。学术带头人是杨胜天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安全所所长,受贵州省政府聘任为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和环保部重大课题,研究和教学成果丰硕。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已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其中SCI论文七十余篇,并先后出版《生态水文模型与应用》、《地理综合实践教程》、《遥感水文》和《遥感水文数字实验》等教材和学术专著,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人,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天山学者”称号。有博士生指导经历。丁爱中,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地下水-土壤污染与生物修复、水污染生态工程控制、水污染化学、生物过程与模拟。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重大专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部委重大科技项目和政策咨询项目以及企业委托技术攻关课题40余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淮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奖励。目前任国际水协(IWA)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中国专家组委员、北京市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中心主任、北京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社会职务,《Freshwater Science》副主编、《环境工程》等期刊编委。有博士生指导经历。 潘成忠,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土壤侵蚀动力学、流域水沙过程。现任水科学研究院任副院长。曾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称号。主持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独立课题子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水文领域 Top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得省部级一等奖。有博士生指导经历。郑蕾,有博士生指导经历。主要研究领域:废水生物处理、生态水处理技术、污染生态过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水污染治理专项、国家863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等资助下,重点开展了湿地系统根际氮转化菌群特征空间演化调控、水污染生物转化过程中微生物行为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撰写论文20余篇,代表性成果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Geomicrobiology Journal》等国际期刊上,获得了良好影响。学术带头人是林学钰教授和滕彦国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学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主要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和地下水污染修复研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地下水水质模型,是中国最早从事环境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之一。任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和国际水文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主编、Journal of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期刊编委。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部(省)级科研生产项目5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共出版学术专著17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作为国家水文地质学首批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迄今已培养国内外博士生、硕士生120多名。滕彦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风险评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2007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010年获得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获国际地球化学协会Kharaka奖。主持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公益性行业科研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水资源领域的《Journal of Hydrology》、《Hydrogeology Journal》《Groundwater》、《Hydrological Processes》等期刊,环境科学领域的《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截至2019年5月11日,3篇文章入选SCI高被引论文。出版了《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等专著1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现担任《环境科学研究》、《物探化探计算技术》、《中国测试》等期刊编委,担任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为本科生主讲了《现代地球化学概论》公共平台课、为硕士研究生主讲了《环境地球化学》学位专业课、为博士研究生主讲了《现代水文地球化学》专业方法课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博士生报告》专业必修课,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两次被评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本方向学术骨干是王金生教授、胡立堂教授、左锐副教授、岳卫峰副教授、李剑副教授。王金生,博士生导师,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第一届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兰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咨询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和国家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包气带-含水层地下水数值模拟、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及转化规律、环境应急管理技术与水污染治理材料、核废物地质处置与地下水环境安全等方向的科研与教育工作。主持完成“973”课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中美、中德、中日、中意等多国合作项目,以及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委等部委科研项目5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260余篇(部),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防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省级优秀勘察成果等科研奖励10余项。胡立堂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渗流模拟,地表水和地下水集成模拟,地下水信息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63 篇,SCI 论文24 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18 篇),其中3 篇发表于TOP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 和Applied Energy(影响因子:7.182)上, 出版学术专著2 部,参编学术专著3 部,还参与了《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水利科学与工程》中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的编写,已授权国家软件著作权8 项。左锐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2016/2018),国家十三五重大水专项任务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1项,环保部水污染综合防治专项1项,以及武威市政府、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委托的横向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8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与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制定2项。并获得2018年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3。岳卫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土壤-地下水系统污染物迁移,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地下水资源管理。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其中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13余篇,参编专著2部。李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包括仪器分析、生物毒性测试、风险评价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环境保护部合作项目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参编专著3部。学术带头人是郝芳华教授,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保护与规划、水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已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00余篇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Journal of Hydrolog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SCI刊物上发表。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省部委重点(大)项目和攻关课题研究50余项。现任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委员、中国能源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学会委员和中国水文专业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Waste Management(IJEWM)杂志编委、欧盟国际合作项目“丹江口水库水资源保护规划”项目中方核心专家等职务。本方向学术骨干是王红旗教授、王圣瑞教授、豆俊峰教授、卞兆勇教授、付永硕教授、孙寓姣副教授。王红旗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污染土壤修复机理与修复技术,以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为中心的城市环境研究,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废物资源化研究,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项目、国家专项项目等重大项目和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撰写和合写专著15余部,教材30余部(册)。王圣瑞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湖泊氮磷生物地球化学、河湖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出版著作13余部。豆俊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项目主要有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大水专项子课题1项、企业委托课题7项。近五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以第1作者/通讯作者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 TOP期刊论文5篇;已经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项(第一发明人)。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2人已毕业),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4人已毕业),其中 5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周廷儒奖学金。卞兆勇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绿色能源驱动污染消除理论与技术,水中污染物富集与资源化技术,新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原理。知名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hemosphere》、《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上发表SCI 论文40 余篇,其中以责任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 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 项,获得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最佳论文奖,获得2014 年度“京师英才”称号。付永硕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利用自然和控制实验,研究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近地面和卫星遥感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大数据统计分析,植被水文过程。发表SCI论文26篇,其中一区文章21篇,第一作者SCI论文13篇,平均单篇影响因子9.6,包括Nature (1篇,第一作者),PNAS (2篇,第一加通讯一篇,最后一作一篇), Global Change Biology (6篇,第一作者三篇第二作者三篇),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第一加通讯1篇) 和New Phytologist (第一加通讯作者1篇)等。相关研究内容被欧盟环保署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引用,并为阐明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能量、营养物质循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数据基础。孙寓姣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分子生物学,环境污染物处理与修复生物技术,污水生物处理及能源化利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科技部、环境保护部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撰写发表科研论文27篇, 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含TOP级期刊文章3篇),EI 9篇,合作出版专著2部,专利2项。未来5年,专任教师队伍规模发展到60人,具有人才称号或具有冲击人才称号的人数比例不少于15%,补齐有关二级学科人员规模和实力较弱短板。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为准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上善若水,教书育人”的办学理念,在北师大扎实的学科基础背景下,我校水利工程学科显示出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专业性优势,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领域进行高端人才培养,培养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具备从事水利工程相关领域的科研、教育、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成为推动水利工程学科持续发展的综合型高级人才。依据《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绩效测算与计划核定实施办法》(师研字2017-7号),学院相继修订了导师资格认定、导师招生资格年度遴选细则等相关文件,强化以科研为主导,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狠抓培养质量,规范培养过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本学位点计划于2020年开始招生博士生20人左右,2021年进一步扩大到25人左右,2022年之后扩大到30人左右,占到学院博士生招生规模的80%左右。生源主要来自于重点院校(985、211工程院校),毕业于重点院校人数占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预期生源情况良好。目前,本学位点挂靠其它学科点的博士生导师每年博士生报考在100人左右,2019年创历史新高,报考人数达到140余人。预期在水利工程学科博士点设立以后,博士生报考人数会进一步扩大。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本学位点遵循一级学科大类培养,强化一级学科平台课程建设。根据学校统一的课程类别和学分要求,拟定本学位点的课程体系和学分要求,其中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不低于37个学分(表4),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不低于23个学分(表5)。注: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本学位点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有相应的科研活动、中期考核、学术论文发表、国际化交流的要求,并在完成学术论文之后方可申请答辩。其中,硕士研究生必须在(1)在地质工程类、水利工程类或环境类中文核心等期刊上至少投稿1篇论文并进入审稿阶段,且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硕士生为第二作者)并以所在培养单位为第一单位,论文内容要与毕业论文内容紧密相关;或(2)至少1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且导师为第一作者硕士生为第二作者,并以所在培养单位为第一申请单位,专利内容要与毕业论文内容紧密相关。如未达到论文或专利的要求,学位论文由学位委员会统一组织匿名评审,须参加学院层面组织的二次答辩。博士生申请答辩前(春季截止到4月30日,秋季截止到10月30日),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完成学院组织的预答辩,预答辩和免预答辩要求详见附件;②在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培养单位为第一单位)发表或已接收论文2篇(或TOP1篇),且主要内容与毕业论文紧密相关,未达要求者可以毕业但是暂缓授予学位。硕士学位论文需要接受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抽审,博士学位论文全部接受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外审。水利工程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水利工程学科布局紧紧围绕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和“三大战略”总体战略需求,以保障国家和地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为实现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未来3-5年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了与水科学相关的一批重大课题,水利工程学科面临着重要机遇。国家实施的“河长制”、“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战略环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重要规划,急需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人才,为水利工程学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总体而言,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水利工程博士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水平、有特色的水利工程博士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大,就业形势好。通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发展建设,水利工程学科分别于先后获批承建“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平台。并与相关兄弟单位共建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污染场地风险模拟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污染化工废水资源化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同时,水利工程学科还在河北易县、北京门头沟、密云等地建立了多处野外科研实验基地,同时还设立了近800m2的室内水文学、水力学、地下水和水生态测试分析实验室,教学科研设备价值超过6000万元。这些平台和野外基地的建立为研究生开展科研实验提供了基础条件。近5年,承担国家水环境治理重大专项(水专项)项目1项,水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包括重大项目课题)。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超过1.21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超过7200 万元;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水利部大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406篇,其中Top及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以上科研项目可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获得的科研奖励与成果不仅提升了我校水利工程学科建设水平,而且对于研究生的学习成长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在水利学科发展具有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总体上北师大水利工程学科与全国著名兄弟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发展支撑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科研硬件投入明显滞后,野外试验基地和室内模拟实验室缺失,科研支撑能力明显不足。虽然已独立承建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尚缺乏国家级平台及水利工程物理模型试验大厅。(2)学科方向布局不均衡。虽然目前具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地表水文、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已达国内先进水平,但仅有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两个二级学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为自设学科方向,而且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科学方向薄弱,难以支撑我院今后重点发展的水量-水质-水生态,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研究,由此导致了对学科整体发展的带动力不足。(3) 高端人才比例较低。虽然在地表水、地下水、水生态方面拥有三名院士领衔,但还缺乏拥有“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千人计划”等头衔的拔尖人才,缺乏国际国内公认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术制高点和学术团队。(4)师资队伍和招生数量难以满足一流学科的发展需要。我院科研人员仅有40余名,数量总体不足,此外无本科生招生指标,人才培养体系上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生源质量。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小,难以充分支撑目前的科研任务,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5)国际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结合水利工程学科目前承建的我校第一个合作办学项目——中加水安全硕士,以及流域水安全与综合管理学科引智基地项目,我校在国际交流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将教师国际化,联合撰写国际高水平论文。将学生国际化交流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从资金保障、监督评价制度等方面保证国际交流的成效。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开展水科学重大问题、共性关键技术和应对共同挑战的合作研究。预计未来五年,水利工程学科教师队伍发展至60人,培养或引进院士1名、长江学者、杰青等1-2名;每年招收和培养水文学及水资源本科生30-60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数量分别增加到50人和25人;办公空间根据教师和学生规模适当予以增加,面积较现在增加20%左右(600m2);加快建设水利工程学科大型实验装置和野外实验基地,拟实施在珠海校区建设大型水利工程模拟实验大厅,同时选取典型地区(已与张家口崇礼区政府达成初步协议)推动水利工程学科野外试验基地建设;实验大厅由学校统筹考虑,野外基地建议学校通过科研平台建设予以支持,总建设经费约1500万元,并预期通过5年左右将该基地建成国家级野外台站。学校于2017年组织了水利工程等学位点的合格评估,其中水利工程学科获得专家较高评价。为保证和提高本学科招生质量,本学科在学校招生政策的正确领导下,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1)学科师生齐动员,多媒体立体化宣传。广泛动员本学科师生,在本科就读院校、友好合作院校等全国高等院校积极宣传学院;水科之声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学科动态、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及时发布招生信息;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知名教授与学术面对面,促进学生了解水利工程相关领域研究,激发学术深入学习的兴趣。(2)多方位提供奖助服务,吸引优质生源。为解决学生入学的后顾之忧,本学科除学校各类的奖助体系外,学院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发放勤工助学补助,设置多种类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提供经济支持。(3)严格把好招生质量关。博士研究生招生采用考试录取。为保证招生质量,严把复试关,学院制定了复试专家遴选细则和复试工作细则。复试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复试成绩全面考虑考生的面试情况和对考生提供的包括已发表学术论文、学习工作经历等材料的评估。复试成绩100%计入考生总成绩。录取坚持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并重,德智体全面衡量,凡复试成绩不及格者(即未达复试满分值的60%)一律不得录取。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按总成绩排序,依次录取。本学科共开设39门研究生课程,包括7门学位基础课、13门学位专业课,课程体系的特点是:(1)知名教授主持开设学科前沿课。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介绍水利工程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学位基础课程与学位专业课程并重。本学科课程体系中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并重,注重学生学科基础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科专业知识。(3)课程内容紧跟学科发展,提供有效的学科知识。当今的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学科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本学科开设的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更新学科知识,紧跟学科发展,力争把学科最精华、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2012-2013学年度《水文模型》(徐宗学)获得校级优质研究生课程奖,2014-2015学年度《现代水文学》获得校级优质课程特等奖。在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方面,本学科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首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院领导带队,每学年走进课堂随机听课,该举措督促了任课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促进了课程质量的提升。其次,为研究生课程配备学生助教,规范考勤制度,及时反馈上课情况,促进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有效提高上课质量。第三,依据研究生课程评价结果及领导干部听课记录等情况,修订研究生课时津贴分配方案,提高高评分课程奖励津贴的权重。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决定》(师校发〔2013〕31号)文件的规定,学院相继修订了导师资格认定、导师招生资格年度遴选细则等相关文件,在满足学校要求的基础上,学院提高了导师的准入条件,具体规定如下:1、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讲师职称且已取得博士学位;2、学术学位硕士生指导教师至少讲授1门专业硕士学位课程;3、主持省部级以上(含)科研课题,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经费在50万元以上;4、近3年来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含)以上(以提交申请年的3月31日为截止);5、近三年至少有2篇论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检索期刊发表。2、近三年至少有6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检索期刊发表。3、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或子课题负责人(子课题经费额需大于100万)或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00万元及以上(以任务书为准);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及思想、心理进行全面指导,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导师应加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指导力度。具体责任包括:(1)新生入学后的30天内,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2)指导并督促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定期了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情况。(3)积极动员并组织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工作,指导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及学术论文写作。(4)定期与研究生见面,了解其学业及思想、心理情况并进行指导,有重要问题及时向学校学院汇报。(5)认真指导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认真审核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认真指导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6)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全过程中,须以人为本,尊重研究生。(7)在导师出国、因公出差等情况下,必须落实其离校期间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离校一年以上,应向学院申请由其他导师代为指导研究生,导师在审阅学位论文或研究生论文答辩期间,原则上不得离校。(8)对于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所带研究生科研学术成果显著的导师,在各种评优或奖励活动中学院予以优先推荐;对于由于导师失职造成研究生不能按期完成学业等,将视问题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直至纪律处分。学位论文是评价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是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的集中体现。本学位点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依据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需要和本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所用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引用他人的观点等,须规范注明,鼓励创新,要有新的见解、新的观点,论文应达到在高端学术杂志发表的水平。论文的写作须符合学术规范的要求。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半。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8万字。学校对论文质量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有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目前,学院遵循“开题-预答辩-答辩”三个环节,此外,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本学科博士点的学位论文都要经过匿名外审。外审通过的才能组织答辩,答辩时需由5个博导组成,其中至少2-3位为校外专家。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学风教育并制定有《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认定与处理办法》(师校发[2015]23号),对基本学术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等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每个学期对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组织学习或培训。严格遵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风教育的相关内容,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位论文检测和匿名评审的相关规定。对于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重合率要求为:如果去除引用文献后的论文检测重合率大于15%,则取消该生答辩资格;介于5%和10%之间,由学位分会审定,处理结果分为修改后送审或取消答辩资格;低于5%,自行修改,导师审定后送审。在匿名评审方面,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本学位点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实行匿名评审。另外,对于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委员会对于学风建设的相关文件,本学位点在具体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力保严格执行。温馨提示:点击本文右上角三个点(···)即可找到“搜索页面内容”,然后输入你的目标专业就可以便捷查询到该专业的信息,点击标题即可快速进入啦!
我国博士专业学位都有哪些?设置方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