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

问津学术 2022-03-24
文末有考研、考博交流群组
教育部公示,近60所高校入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培育建设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说明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第五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的说明
教育部关于实施2022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 推广行动计划的说明
教育部关于开展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建设工作的说明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问答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教育部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强化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教育部日前印发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培训材料编写审核、选用备案、检查监督等各个环节,明确管理职责,健全管理机制,对培训机构自编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所有线上与线下、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材料提出了全面规范要求。

一是明确材料内容编审标准。对培训材料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不得出现超标超前问题;列出了十二条负面清单,强调要守牢政治底线,不得出现意识形态问题,确保正确育人方向。二是完善相关人员资质标准。培训材料编写研发人员必须政治立场坚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3年及以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形象等;学科类人员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非学科类人员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审核人员还应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相关教育或培训经验。三是健全审核把关制度。由审批培训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的监管工作,实行线上和线下、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材料分类管理。学科类培训材料采取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和教育行政部门外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审核;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时,对线上及线下培训相对固定形式的基础性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对以资料库、视频等形式存在的培训材料进行抽查。非学科类培训材料在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基础上,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协助相应主管部门开展抽查、巡查。对培训材料出现违规情况的,督促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或查处。

《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培训机构自查自检、规范培训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提供基本遵循,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培训材料质量,有利于加快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

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教监管厅函〔202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21年8月25日

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严格管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确保培训材料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校外培训材料(以下简称培训材料),是指经审批登记的校外培训机构自主编写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材料,包括用于线上、线下的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的培训材料(以下简称学科类培训材料)和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的培训材料(以下简称非学科类培训材料)。

第三条  培训材料管理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培训材料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

加强全程把控。加强培训材料编写、审核、选用、备案等全流程管理,明确内容要求和标准,健全管理机制,细化违规处罚规定,强化日常监管,突出全流程把控、检视。

强化社会监督。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和监督举报渠道,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专业机构、媒体公众等监督作用。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培训材料管理有关政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由其审批设立的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的监管以及对问题材料处理处置等工作。

第五条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培训材料编写研发、审核、选用使用及人员资质审查等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工作职责、标准、流程以及责任追究办法。

第三章 编写审核

第六条  培训材料编写研发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3年及以上;

(三)学科类培训材料的编写研发人员应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非学科类培训材料的编写研发人员,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

(四)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无失德、失信、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

第七条  培训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内容科学准确,容量、难度适宜,与国家课程相关的内容应符合相应课程标准要求,不得超标超前;

(三)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学习需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鼓励探究创新。

第八条  培训材料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

(二)污蔑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损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四)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有反华、辱华、丑华等内容;

(五)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侵犯民族风俗习惯;

(六)宣扬宗教教理、教义、教规以及邪教、封建迷信思想等;

(七)含有暴力、恐怖、赌博、毒品、性侵害、淫秽、教唆犯罪等内容;

(八)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

(九)植入商业广告或者变相的商业广告;

(十)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

(十一)含有误导中小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内容;

(十二)存在其他违法违规情形。

第九条  培训材料须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核人员除应符合编写研发人员要求外,还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相关教育或培训经验。

第十条  建立培训材料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制度,坚持凡编必审、凡用必审。校外培训机构负责培训材料的内部全面审核,须按照审核人员资质要求遴选组建内部审核队伍。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培训材料的外部审核,须按照审核人员资质要求组建由相关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研专家、一线教师等组成的审核队伍,明确审核流程和时限,重点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内容和执行课程标准情况进行把关。

实行培训材料编审分离制度,遵循回避原则。

第十一条  学科类培训材料采取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和教育行政部门外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审核。其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线上及线下培训相对固定形式的基础性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对以资料库、视频等形式存在的培训材料开展抽查性审核;鼓励各地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审核把关。

非学科类培训材料在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基础上,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协助相应主管部门开展抽查、巡查。

第十二条   对于已通过审核的、在多个地区使用的同一培训材料,可由培训机构提供已通过审核的证明,供其他地区审核时参考。

第四章 选用备案

第十三条  校外培训机构应规范培训材料选用程序。选用的培训材料须为审核通过的培训材料或正式出版物。校外培训机构选用境外教材,应参照《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校外培训机构对所有培训材料存档保管、备查,保管期限不少于相应培训材料使用完毕后3年。培训材料及编写研发人员信息须向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备案材料产生变更时,应及时提交变更内容说明和变更材料。

(一)线上培训保管材料应包括线上学习资源、开发者信息、下载网站、资源主题、资源简介、适用对象及图文来源等;

(二)线下培训保管材料应包括编写者信息、材料简介、材料内容及适用对象等。

第五章 检查监督

第十五条  校外培训机构应向社会、培训对象公开做出书面承诺,所使用培训材料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

第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公开监督方式、畅通举报渠道,通过年度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组织专业力量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编审人员资质、内部审核、选用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并作为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的重要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培训材料编审人员参训要求,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发现培训材料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应督促相关校外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并可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整改期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使用相关材料开展任何形式的授课活动。对情节严重或者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校外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民办学校办学许可。

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相关违法违规线索及时移送,并且配合做好查处工作。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本周远程复试!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2年招收公开招考博士(含硕博连读生)研究生综合考核名单公示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直博生综合考核名单公示
语通中外 法治天下:这个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班开班!
山西某高校学生宿舍死亡!警方通报:学生死亡系自缢
沉痛悼念蔡松杭律师,年仅26岁
沉痛悼念华政校友黄伟霖律师,享年47岁
判的好!
王善勇教授:给刚博士毕业的年轻学者9点建议,最后一条必看!
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名单公布(截至2021年9月),共160人!
江西财经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126人!
2022年读博的7点建议
广西大学给予多名博士肄业处理!
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读博性价比高吗?
全国这几十所高校仅有一个博士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一国两制”的新实践来了!涉及一所著名大学!
四川女子因接种新冠疫苗死亡?官方通报
重庆2021年市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公示,推荐3个参评教育部的!
中国药科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生保研大数据揭秘!
广东工业大学、台州学院、北京体育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长江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昆明理工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广东医科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安徽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大连海事大学、广州华商学院、成都师范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以下群组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法学考博交流群;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重磅!中央巡视组"杀"进各大高校,发现了这些问题
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徐明担任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
关于举办第一届“小包公杯”粤港澳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的通知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3期法学论文要目
2021年“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评奖通知
2020年度全国十大无罪辩护经典案例结果公布
第六届知识产权中原论坛暨河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2021年会
全国法院首届应用法学服务司法实践研讨会征文启事
2022年法学考研交流群
2022年非法学考研交流群
郑州大学洛阳校区来啦!
“超长加班”10余年,70岁大爷讨要170万加班费,判了!
司法部关于印发《公证一次性告知内容概要》的通知
两所高校,有望入列“省部共建”!
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2所双一流大学,正式推行本科生院!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公示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党史·党建195项,马列·科社317项全名单发布!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国际问题研究162项,考古学89项全名单发布!

教育部公示,近60所高校入选!
中国青年创业导师(第五批)名单公告,1194人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管理学426项,人口学73项全名单发布!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公布,法学类350项全名单及院校统计发布!
江苏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专题项目,5292项!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开学寄语2021级本科生:做有气质的法大人
2021年8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30人)
2021年8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24人)
西安工业大学2022年接收推免生(含直博生)公告
“全国第一县”新书记到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民商事案例
天津大学招收2022级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及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喜报!全国检察机关85家单位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附名单)
吉林大学法学院关于第一届 “硕博论坛”的预通知(二)
关于进一步调整律师会见工作方案的通知
14岁上清华!程大拙、李宣佑 ,太牛了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