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政法大学考点(1153)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选择法大考点必读)

问津学术 2022-03-24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证据科学研究院2022年推免生复试名单及工作安排

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度拟招聘校付费劳动合同制人员公示

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出任北京一双一流大学副校长
中国政法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总数突破1600人大关,珍贵的历史数据发布!
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2021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328人、29人!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开学寄语2021级本科生:做有气质的法大人
中国政法大学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被公诉!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关于聘任成协中同志为行政法研究所所长的公示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多给力?请看名单!
中国政法大学入选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度拟招聘人员公示(第十七批)
各位考生: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即将正式开始,为方便考生了解我考点报名及考试相关信息,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考点考场安排
中国政法大学考点(考点代码:1153)的考场分布在海淀校区(西土城路25号)和昌平校区(府学路27号)。报名结束后,我校将根据两校区考场容量及考生人数统筹安排考生考试地点。
二、报名要求
北京市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填报网上报名信息、网上支付初试费,并按照我考点要求进行网上确认。
考生报名前须在研招网浏览相关报考须知,并仔细阅读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招生单位及我考点的全部报名公告、《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了解网上报名的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按要求报考。
凡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因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及未按要求提交所需材料而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关于学历(学籍)校验:
考生学业水平应符合报考相关要求。
网上报名期间,报名系统将对考生填写的学历(学籍)相关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务必及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考生学历和学籍信息均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结果为准。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申请在线认证或到指定的学历(学籍)权威认证机构进行现场认证,务必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办理学历(学籍)现场认证报告需要较长时间,建议考生尽早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如有问题尽早办理学历认证或到相关部门开具证明。
校验不通过的常见原因有:考生报名信息填写有误(更正后需重新校验)、或者姓名变更、或者身份证号变更(升位)、或者毕业学校更名等。
三、报名流程
(一)考点选择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按相关规定正确选择报考点,一经提交,无法更改。考生选择报考点时务必仔细阅读所报考招生单位和我校报考点的网报公告,确定符合报考要求后方可选择,因不按公告要求错选报考点造成不能网上确认、考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选择我考点条件及注意事项如下:
※对于应届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1、中国政法大学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中国政法大学或京外招生单位(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业务课2”科目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即考试科目代码第1位为“5”)、报考军事院校的考生除外),必须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考点。
2、中国政法大学以外的京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如报考中国政法大学,必须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考点。
3、中国政法大学以外的京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其毕业院校没有设置报考点的考生或艺术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如报考京外招生单位(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考军事院校除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可以选择本考点或北京地区其他考点。
4、中国政法大学以外的京内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其毕业院校设置有报考点的考生(不包括艺术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如报考京外招生单位,不得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考点。
5、在京外高校就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在京实习或参加培训班的学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考点,不得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考点。
※对于非应届生:
6、满足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条件的非应届生:报考中国政法大学,可以选择本考点;报考京外招生单位(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考军事院校除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可以选择本考点或北京地区其他考点。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条件的具体要求是:考生须具有在京户籍或者报名当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均不含补缴)。不符合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条件的非应届生,不得选择本考点(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除外)。
※对于第二学士学位在读考生:
7、为方便考生,第二学士学位在读考生在得到就读学校教务部门允许报考的前提下,可按应届生相关规定选择考点。根据网报系统实际情况,需考生在网上报名填报“考生来源”信息时选择“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若因此导致未通过报名系统网上学历(学籍)在线校验,则需按我考点及招生单位要求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材料。网上报名时须在备注中注明“第二学士学位在读生”,网上确认时须提供就读学校相关部门(教务处或学生处)出具的证明材料(须加盖公章,内容应包括同意报考证明和第二学士学位在读情况证明)。
※对于所有考生:
8、报考中国政法大学“单独考试”(不含“援藏计划”)的考生,必须选择本考点。
9、报考北京地区招生单位(报中国政法大学除外)的考生:不得选择本考点。
10、除中国政法大学本校应届生以外的其他考生,若报考京外招生单位除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以外的其它专业,则不得选择本考点。
11、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业务课2”科目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即考试科目代码第1位为“5”)、报考军事院校的考生,不得选择本考点。
12、报考京外招生单位“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应选择北京市的报考点。
(二)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
预报名时间: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预报名信息有效,正式报名开始后,不必重复报名。
正式报名时间: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报名网址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
3、网上填报信息
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进行网上报名信息修改或重新填报,每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截止后,报名信息一律不得修改。需要注意的是:“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初试费支付与否,均不得修改。如需修改,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取消已填报的报名信息,重新进行报名并支付初试费。
4、网上支付
选择本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网上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10月25日22:00)前,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缴费成功后,考生还须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支付初试费,逾期不接受补缴费。
关于缴费、退费等事项请认真阅读北京市网报公告有关内容。
(三)网上确认
网上报名成功后,凡符合招生单位和我考点报考条件要求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确认,未在我考点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网上确认或因自身原因未被审核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网上确认开始前,我考点将发布网上确认公告,对网上确认具体安排、流程、材料提交标准及其它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说明,请及时关注。
我考点网上确认时间预计为11月3日-5日,具体时间以后续发布的网上确认通知为准。届时,考生可选择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
网上确认基本流程为:考生登录网上确认系统→考生阅读有关规定并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确认网报信息→考生上传材料及考试照片→考点审核考生报考资格及相关证明材料→考生查看审核结果(若审核不通过则需根据提示重新提交相关材料)。
网上确认时,考生需提交的证件或材料主要包括:
1、基础照片:考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图片;考生本人近期彩色一寸电子证件照;考生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
2、其它材料:
(1)学历学位证书材料:应届生(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交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原件照片;非应届生须提交学历学位证书(获得高职高专、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提供学历证书[毕业证书];以硕士、博士学位报考的人员,提供学位证书)原件照片,如无法提供学历证书照片,可用《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照片替代。
(2)非应届生提交户口或工作单位在京证明(报考我校“单独考试”考生除外):具有北京市户口的非应届生须提交户口本首页及本人信息页照片(集体户口首页须加盖户口单位红色公章)或由公安部门出具的在京户籍证明原件照片;户口不在北京但工作单位在北京的考生须提交北京市社会保障卡原件正反面照片以及报名当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均不含补缴)的《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参保人员缴费信息)原件照片,《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要求在“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申请并打印,个人权益记录流水号及校验码清晰可见并在有效期内可查询真伪。
(3)第二学士学位在读考生网上确认时须提供就读学校相关部门(教务处或学生处)出具的证明材料(须加盖公章,内容应包括同意报考证明和第二学士学位在读情况证明)。
(4)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此类考生还须提交法学学位证书原件照片。
(5)未通过报名系统网上学历(或学籍)在线校验的考生,非应届生需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照片(务必将认证报告等相关材料的有效期延长至2021年12月之后)。军校或涉密院校的学生可提交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就读证明或毕业证书颁发部门出具的毕业证明的照片。
(6)姓名或者身份证号曾变更的考生(研究生、本科、专科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变更的),还须提交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原件照片。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必须提交《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入伍批准书》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档案部门公章)的照片。
(8)在校研究生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考生,必须提交就读学校培养部门(校级)出具的同意报考我校的证明原件(须加盖公章)照片。
(9)已获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除提交证书原件照片外,还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照片(认证报告上在线验证码或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
网上确认考生需提交的材料和具体要求,将以我考点后续发布的网上确认公告为准。提供虚假材料者,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资格。
四、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五、其他重要事项
1、网上报名,每名考生只可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2、考生网上报名信息必须与身份证中信息保持完全一致。不得使用曾用名或曾用身份证号报名,否则报名无效,不予网上确认。
3、请考生务必认真核对本人网上填报的信息,报名信息错误须在网上报名期间修改,确认时一律不作修改。根据要求,网报时间结束后将不能修改任何网报信息。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凡符合北京市报考条件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https://www.bjeea.cn”网站中的“研考研招”专栏相关通知内容。
5、获国(境)外相应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2022年入学前方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开放教育本科生,应按照所报考招生单位的要求,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提交学籍学历相关证明材料,完成学籍学历核验。
6、考生要合理安排报名时间,尽量避开初期、末期高峰时段,避免网络拥堵。报名时间一经截止,不再安排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7、网上报名期间,将根据本考点最大容纳考生数量,结合已报名交费考生人数,实时停止接收报考京外招生单位考生报名,请考生注意研招网实时的网报公告。
8、我考点研招办咨询电话:010-58908070。考生在网上报名、确认过程中如遇到任何困难或问题,请主动联系我考点。
9、我校考点的相关通知、公告等均在研究生院网站(yjsy.cupl.edu.cn)发布,请注意查看。同时,欢迎考生关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以便及时掌握招生考试动态。请搜索微信公众号“zgzfdx_yjszs”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法大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法大研究生院网站主页

                      

          

祝各位考生报考顺利!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1年9月23日

陈柏峰 :“双一流”大学没有“废物”

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京司罚决〔2021〕7号

法学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系列教材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正式通知

北师大女生不允许男生坐电梯?校方回应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关于公布“2021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法学硕士项目选拔考核成绩的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关于公布法律硕士“2021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优胜者名单及候补名单的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关于成立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博士生导师一览表发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公示,3个!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免学费!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2022/23)

博士生真的需要一天看20篇文献吗?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联培项目直博生预选拔启事

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中心第十七期博士生班招生简章


情况通报!
刚刚!86年出生的街道党工委书记拟任检察长
山西大学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工作章程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
南宁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来了!
你以为他是法学老师?其实他是段子手!
他在哈佛法学院旷课,看不上最高法院,最后却成了联邦法官

祝杨振宁先生生日快乐!研讨会直播来了!

《法学》2021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山大博导:怎样选择研究方向?怎样确定研究问题?怎样实现论文创新?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内容的公示

关于第六届“长安论坛”会议延期举行的通知

深圳市遗产管理人律师库(第二批)名单公布啦!

《中华海洋法学评论》2021年第2期要目

恭喜!原刑侦民警、大队长拟任检察长、法院院长!

人才补贴,正式取消!学生宿舍,不再提供!你还考研、考博吗?

又有2位律师同仁英年早逝!沉痛哀悼!

山东大学法学院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通知,571人!

热搜第一,网友炸锅!请大家注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21年第二届“优秀本科生研招校园开放日”拟录取名单公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2年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简章

吉林大学法学院关于成立法律硕士(涉外律师)研究生导师组的说明


华泰证券超低佣金开户福利来了!vip专属佣金开户!
国家税务总局针对明星艺人发通知
广西二级警长积劳成疾,因公殉职!年仅42岁!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级专业人员(JPO)项目遴选通知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22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现有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备案改为审批工作的通知
云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关于接收2022年推荐免试法学研究生的通知,直博生3人!
第七届“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名单揭晓
华南理工大学给予36名研究生退学预告
市检察院书记员拟提名为县检察长!
关于硕士报考类别“定向”“非定向”的说明
2022年研招填写考生信息功能已开通,两大步教你完成硕士统考网报!
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年接收校内外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工作办法
湖南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3900+950人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2022年博士招生目录
莫纪宏所长受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新一任院长
教育部印发重要方案,加强和改进这些高校教育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证据科学研究院2022年推免生复试名单及工作安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2年硕士研究生工作方案
苏州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5520人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博士研究生办法
吉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复试通知,含复试名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现代农学院、新媒体研究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2022年推免生预报名通知
华中科技大学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接收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2022年招收攻读全日制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南大学2022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工作章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3300余人!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