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指南

问津学术 2022-10-05
文末先领取个支付宝红包再走吧
感谢您对我们公众号的支持

为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申请再审权,方便当事人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受理工作实际,制定本指南。



一、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法定条件

第一条  当事人对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二审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第二条  当事人对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二审民事判决、裁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一)再审申请人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主要证据和诉讼程序无异议,但认为适用法律有错误的;

(二)原判决、裁定经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第三条  下列情形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最高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

二)当事人将生效判决、调解书确认的债权转让,债权受让人对该判决、调解书不服申请再审的案件;

(三)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非讼程序审理的案件;

(四)再审申请被驳回的案件;

(五)再审判决、裁定;

(六)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的案件。

(七)当事人对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案件。


第四条  当事人可以对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且符合本指南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下列裁定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一)不予受理的裁定;

(二)驳回起诉的裁定。


第五条   再审申请人应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一)判决、裁定、调解书列明的当事人;

(二)认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损害其民事权益,所提出的执行异议被裁定驳回的案外人;

(三)上述当事人或案外人死亡或者终止的,其权利义务承继者。


第六条  当事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一般应委托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委托律师有困难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第七条  当事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告知后十日内予以补正。无正当理由逾期未予补正的,按撤回再审申请处理。


第八条  当事人根据本指南第二条第一项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二、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方式

第九条  当事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可以下列方式提出:

(一)到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申请再审案件材料;

(二)向最高人民法院邮寄提交申请再审案件材料;

(三)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中国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人民法院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在线提交申请再审案件材料。


三、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提交的书面材料

第十条  再审申请人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人数提交再审申请书副本。


第十一条  再审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再审申请人、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列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所及有效联系电话、邮寄地址;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列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有效联系电话、邮寄地址;

(二)作出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名称,判决、裁定、调解文书案号;

(三)具体的再审请求;

(四)申请再审所依据的法定情形(须列明所依据的民事诉讼法的具体条、款、项)及具体事实、理由。当事人不服最高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申请再审的,再审申请书列明的再审事由应当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不服高级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向本院申请再审的,再审申请书列明再审事由应当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六项规定的情形,并在再审申请书中声明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适用的诉讼程序没有异议,同时载明案件所涉法律适用问题的争议焦点、生效裁判适用法律存在错误的论证理由和依据。再审申请书未列明再审事由的,应当补充;

(五)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明确表述;

(六)再审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二条  再审申请人除应提交符合规定的再审申请书外,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再审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再审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加盖公章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二)委托他人代为申请,除提交授权委托书外,委托代理人是律师的,应提交律师事务所函和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委托代理人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应提交基层法律服务所函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以及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的工作人员的,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委托代理人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的,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隶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三)申请再审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判决、裁定、调解书系二审裁判的,应同时提交一审裁判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四)在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主要证据复印件;

(五)支持申请再审所依据的法定情形和再审请求的证据材料;

(六)再审申请人有新证据的,应按照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新证据副本。


第十三条  再审申请人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应使用A4型纸,同时可以附与书面材料内容一致的可编辑的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和再审申请书的电子文本(WORD文本),并提供所有纸质文件的便携式格式文本(PDF文本),将上述两种格式的电子文本刻录在同一张光盘中,与纸质材料一并提交。


第十四条  再审申请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或者有人身攻击等内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应当补充或改正。


四、到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

申请再审案件材料的要求

第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在本部、各巡回法庭及知识产权法庭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窗口负责审查接受申请再审案件材料。


第十六条  再审申请人到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申请再审材料的,应当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按照提交登记表的顺序,由接谈法官审查其再审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以及材料是否齐备。


第十七条  再审申请人提出的再审申请符合受理条件且材料齐备的,应填写《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申请再审诉讼材料收取清单》一式两份,签名并注明日期,由接谈法官加盖最高人民法院收取诉讼材料专用章后返还一份清单。

再审申请人应同时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五、向最高人民法院邮寄提交申请

再审案件材料的要求

第十八条  再审申请人向最高人民法院邮寄提交申请再审案件材料的,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按照本指南第十条至第十四条的要求提供材料,并附材料清单、送达地址确认书及电话等有效联系方式;

(二)在信封上注明提交民事申请再审案件材料;

(三)在信封上注明来信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第十九条  再审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出再审申请符合受理条件,但申请再审案件材料不齐备或需要改正的,应当按要求予以补充或改正。


六、在线提交申请再审案件材料的要求

第二十条  当事人在线提交申请再审案件材料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按照本指南第十条至第十四条的要求提供材料,并附材料清单、送达地址确认书及电话等有效联系方式;

(二)上传与书面材料内容一致的可编辑的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和再审申请书的电子文本(WORD文本),并提供所有纸质文件的便携式格式文本(PDF文本);

(三)填写送达方式、送达地址确认书。


第二十一条  再审申请人在线提出的再审申请,符合受理条件的,立案受理。但申请再审案件材料不齐备或需要补正的,应当按要求予以补正。


七、涉外民事案件申请再审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二条  涉外民事案件中的外国当事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请人为外国人的,应当提交其与原件核对无误的护照复印件,或能证明其身份信息的其他证件复印件;申请人为外国企业或组织的,应当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代表人身份证明。上述身份证明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签署授权委托书的,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五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在人民法院法官见证下签署,或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五百二十六条的规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机构的公证书。


八、其他

第二十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可供查询民事申请再审相关规定和诉讼文书样式,提交民事申请再审案件材料网址为ssfw.court.gov.cn。也可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查询。


第二十四条  申请再审材料邮寄地址:

最高人民法院本部  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登记四室,邮政编码:100062。如需实地查询请到北京市朝阳区南四环肖村桥南顶路红寺村316号最高法院申诉信访大厅办理。

第一巡回法庭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红岭中路1036号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诉讼服务中心,邮政编码:518000。

第二巡回法庭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3号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诉讼服务中心,邮政编码:110179。

第三巡回法庭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北路88号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诉讼服务中心,邮政编码:210031。

第四巡回法庭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博学路33号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诉讼服务中心,邮政编码:430070。

第五巡回法庭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406-9号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诉讼服务中心,邮政编码:400021。

第六巡回法庭  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港兴二路6116号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诉讼服务中心,邮政编码:710038。


广西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面申请考核,400人
江南大学2022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面申请考核!
兰州理工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第一次录取公示,39人
华中师范大学关于获得2022年硕博连读资格研究生名单的公示,90人
宁夏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报名缴费通知
湖南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暨南大学关于调整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公告
苏州大学2022年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退休有时间了或许也会效仿赵教授维护自己的权益!
东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系列培训讲座,含直播
原法学C刊将重返双月刊?
《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目录
《湖湘论坛》2021年第6期要目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征文获奖及入选名单
第十五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完整获奖名单

苏州大学2022年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青岛大学2022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60人,全部申请考核

青岛大学2022年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紧急!关于2022年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报名工作调整的通知

同济大学关于公示2022年第一次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材料审核结果的通知

武汉大学关于2021-2022学年硕博连读生与硕博连读资格生名单的公示,821人

大连海事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175人

山东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
青岛一大学生坠亡 校方:整改校规
北大法律系校友出任211大学校长
山西省2022年定向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公告
通报,38篇论文!
南大从武大成建制挖人?当事学者回应
高校教授“失职”提前结课?真相来了......


又一所985,“落户”深圳!

祝贺!又一“80后”学者,当选院士!

西湖大学13个岗位新鲜出炉,招聘教学、教辅人才

广东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江楷鑫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这所高校,整体搬迁!

依法保护地理标志 严厉惩治恶意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负责人就地理标志司法保护问题答记者问

联想控股:中科院29%股权转让合法

考研生注意,这件事提前到了今天!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公布第六届全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石河子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须知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司法部发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案例

最高检举行“积极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促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新闻发布会

江苏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省律协联合出台《关于防止法检系统在职离任人员违规从事律师职业的规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三十二批指导性案例(检例第127—130号)
“两高两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
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
关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聘法律顾问选聘结果公示
关于遴选2022年度哥伦比亚互换奖学金留学人员的通知
司法部:中国法律服务网共收到留言咨询235226条

北京撤销一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官宣:格局性变化、历史性成就!

“双减”落地4个月,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啥?教育部最新发声

中国政法大学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法学学科共同体中方牵头高校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什么不尊重我的知识成果?”老教授起诉知网,获赔70余万!

福建农林大学拟增设3个硕博点

江苏科技大学拟增设2个硕博点

这地法考又延期了,考生:我太难了!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肖毅决定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

《中国编辑》杂志社严正声明

《探索》2022年主要栏目重点选题

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第一批次招生复试考核(含外语加试)的通知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资格审核合格名单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选拔办法


2021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王晖
2021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黄鑫

2021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张彪

2021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杨军

2021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王秀梅

2021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李林

2021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杨震

2021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崔道植


以下群组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法学考博交流群;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