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性居家隔离不送方舱”,可以吗?

问津学术 2023-03-25
27日,一段视频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视频中,一名2岁孩子核酸阳性,父母为了不拖累邻居,穿好防护服准备带孩子去方舱。在得知孩子有哮喘后,许多邻居出面,表示希望这对夫妻和孩子可以留下,居家隔离。


这一视频引发了网友的讨论:核酸阳性,如果邻居都同意,是否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在接受采访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


问: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想法目前可行吗?


李侗曾: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我们作为医生,确实在临床上看到了有些老年人感染后,会发展成重症病例,或加重原有基础病。


因此,家有老人、病人或即将参加考试、有重要工作待处理的同小区居民,也许会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的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情况


此外,李侗曾还回答了其他部分热门问题。


1、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与其他奥密克戎进化分支相比,具有什么特点?为何此轮疫情感染者居高不下?


李侗曾: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由京外输入,和目前国内好多城市的病毒种类不同。奥密克戎BF.7亚分支是BA.5.2.1.7的缩写,其与年初BA.1、BA.2和前段时间很多地方流行的BA.5变异株相比,其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潜伏期更短,传播速度更快,这些都导致BF.7是目前国内奥密克戎家族中传染力最强的,所以防控的难度更大。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来分析,确实这一次奥密克戎BF.7变异株的传染性太强,德尔塔的R0是5-6,奥密克戎超过了10,bf.7又是目前国内奥密克戎家族里传播力最强的,且奥密克戎喜欢在上呼吸道繁殖,意味着感染者能够通过说话、咳嗽,感染给更多的病例,周围的人更容易传染上,奥密克戎轻症较多,也容易降低警惕性。


此外,奥密克戎感染后1天就可排毒,两三天就可出现第二代病例,因此依以前的检测频率可能漏掉一些人,阳性的时候已经造成了传播;从我个人接触的病例看,虽然感染性增强了、代际时间变短了,但感染后转阴的时间仍在7-10天,也没有缩短。我觉得这些都造成了防控的难度增加。


由于传染性强、隐匿性强,许多人感染后呈轻症和无症状的状态,如未及时发现并仍去上班、上学、聚会,就可能造成疫情传播。这也是为什么奥密克戎BF.7造成的疫情传播,管控难度很大。核酸检测对于尽早发现感染者、切断传播链条具有重要作用。


2、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传染性变强,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还防得住吗?什么情况下需要佩戴N95口罩?


李侗曾: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传染性确实强了,它“采取”了更适合自己传播的策略。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在上呼吸道繁殖,甚至不用打喷嚏,当我们咳嗽甚至大声说话时,都有可能会把病毒排出来,传染给周围的人。为此我们更要注意日常的防护。


当两个人面对面谈话时,如果都佩戴了医用外科口罩,那感染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外出时要尽量全程科学佩戴口罩。而由于与面部贴合紧密程度的原因,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不如N95、KN95口罩密闭性强、防护性好。因此,当我们去风险等级更高的地方,比如医院,空气流通欠佳的地下商超、娱乐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N95、KN95口罩。


3、目前,对不同分级的患者采取什么治疗手段?


李侗曾:在症状上与奥密克戎其他变异株类似,仍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发烧、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极少数人还可能出现嗅味觉减退等。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可以暂时不用药、不治疗。但我们会区分其中的重症高风险人群,比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或长期吸烟者、肥胖人群、孕晚期孕产妇。这些人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病例的风险较高,我们会对他们进行更密切地监测。


对于轻型、普通型病例,我们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比如患者有发烧、咳嗽等症状,我们采用一些解热、镇痛的药物,缓解患者不适的症状。有些轻型、普通型病例,经专家评估病情有较大的进展风险,我们会加以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4、近来北京将进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的时间由72小时调整为48小时。许多市民的检测频率从“三天一检”变成了“两天一检”。这样的调整有必要吗?


李侗曾: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传染性增强,感染后1天就可排毒,两三天就可出现第二代病例。而患者感染后转阴的时间没有明显缩短,仍需要7天到10天才能转阴。也就是说,感染者会更早具有传染性、传染性持续的时间较长。这时候如果我们继续检测三天一检测的频率,就可能会漏掉一些阳性者。


传染性强、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这些都导致防控难度加大。如果不去采取严格的措施,可能会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如何进一步找到防控措施和正常生活之间的平衡点,仍在努力探索。


5、有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的人,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会不会症状更严重呢?


李侗曾: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不属于免疫缺陷,如果不是高风险人群,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发展成为重症的风险,与其他人群没有明显区别。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毒株BF.7变“强”了吗?普通外科口罩防得住吗?医疗救治专家权威解答》

一个医生的真情告白

提高到1万/月!今年履新的双一流大学校长呼吁增加博士生收入!

清华大学回应及最新措施!

明确临时管控时间、解封条件等,多地最新通报!

兰州大学2023年法学院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兰州城关区通报“采样人员核酸阳性”情况

博士招生普通招考方式呈逐步退出趋势!

关于组建“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联盟的倡议


2个刚出名的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司法论坛”征文启事
第十七届东北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终评结果公示
第十九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主旨报告撰写邀请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依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丛》2023年第1期征稿启事
湖北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预通知
《人民检察》2022年第21期目录

大学教师违规挂证被通报!

核酸志愿者被居民发现是混阳?情况通报

权威医学刊物发表统计:证明戴口罩减少新冠传播南京审计大学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请认定名单的公示
长安大学法学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自评报告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
博士跳槽高校后,副教授变教授、140平房子到手、老婆入编...
这个省级副检察长嗜酒如命,私藏880瓶茅台!

东北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兰州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报名须知
饶毅教授公众号发文:至少50%的博士不合格
沈阳建筑大学2023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章程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72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关于2023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认定导师名单公示
北京外国语大学关于因疫情原因无法按时按规提交博士申请材料的公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2023年招生简章郑州发布:高校开具的返乡证明也可作为离郑证明
广东佛山核酸聚集导致踩踏,官方通报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关于增补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的公告
严禁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对于疫情管控,国家有这些规定!
最高奖励20万!这一奖励办法明年起施行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周建琨被查
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度定向选调公告,540人
河南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温馨提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2021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结项验收评审结果的通报(附评审结果)

郑州启动5天攻坚战:中心城区小区封闭管理,市民原则居家

网传北京站闭站?官方:谣言!

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司法部关于《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任贤齐曾发文帮寻人!最新消息:失踪的孩子已去世……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2023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学科2023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

C罗发声明

江西一高中生失联超1个月,当地通报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孩子身高体重都达标了吗?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标准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典型案例

事关个人养老金,银保监会发布通知!

教育部等七部门:此类学校班额原则上8—20人!

这种情况可以保送!准备申请保送的运动员请注意!

桑本谦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江溯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苏力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陈瑞华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白建军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车浩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周长军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郭明瑞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法学论文写作类图书推荐

周光权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刘宪权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陈兴良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劳东燕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张明楷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王人博教授最新图书推荐

2022年法学学习的重量级新书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