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科创获评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近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掺杂与缺陷调控与应用创新团队”从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摘得全市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奖项。
该奖项是杭州市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的重要举措,旨在遴选面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成长性好、具备持续创新创业能力、有较好市场潜力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科创中心本次入选的这支队伍是一支完全由85后、90后组成的年轻团队,团队由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青年PI邓天琪牵头,青年PI王蓉、韩学峰、李东珂、黄渊超和技术开发专家卢慧作为核心成员共同参与。同一个奋斗目标,共同的研究方向,将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汇聚到一起,他们用实际行动阐述了有组织科研的成效。
打破学科壁垒 瞄准碳化硅缺陷研究
邓天琪和团队里其他几个年轻人来自天南海北,所学专业也各不相同:物理、材料、化学、微电子……但“不同”的背后,却是“相同”,他们来自有着相同研究方向又不断鼓励交叉创新的研究院: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他们有一个相同的梦想,用所学知识探索碳化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与缺陷,解决我国在碳化硅材料及技术上对国外产品的依赖问题,从而更好提高碳化硅材料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助力高质量碳化硅材料的生长、加工和产业化。
碳化硅材料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新能源汽车、高铁、特高压输变电等国家战略产业都离不开它,但是它的高效掺杂与缺陷控制却一直存在问题。邓天琪告诉我们,他们希望通过结合智能计算技术来解决材料的掺杂与缺陷调控,并计划搭建碳化硅材料杂质与缺陷物性数据库。
“一是探索清楚杂质与缺陷的机理问题,厘清了基础问题就能更好推动技术发展,二是搭建数据库,提供碳化硅缺陷的目录,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研究优化。”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本身就是开放协同的产物,在邓天琪和同事们看来,开展有组织科研,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不仅是时代的号召,也是研究的必然需求。
50 mm厚碳化硅单晶
“我们团队的基础比较扎实,科创中心和研究院为我们提供了交叉创新的可能性,大家在先进半导体研究院,用不同手段合作解决同一个问题,是很有成效的。”邓天琪介绍道,碳化硅队伍的成员虽然都比较年轻,但是都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入驻科创中心后,他们有的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有的则在院士专家的带领下,研发出50 mm厚碳化硅单晶。“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产碳化硅产业发展努力探索,也正是因为这个初衷,我们才能汇聚到一起,成立现在的团队。”
扎根科创中心 探索产业化之路
当前,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本次成功入选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年轻人们也正是因为交叉创新的魅力来到科创中心。
除了科研工作外,团队牵头人邓天琪还成为了科创中心青年人才联谊会会长,努力与科创中心一起为青年人才提供一个开放式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他希望通过联谊会团结凝聚青年人才,联动各个平台优势资源,加强青年人才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孕育出新的跨领域合作与项目,同时也希望帮助大家依托平台增进友谊,携手打造更优科创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王蓉是第一批入驻科创中心的青年人才,她见证了科创中心从0到1的发展,也收获了扎实的科研成果,现在她不仅是科研骨干,还成为了科创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曾经她也面临各种工作机会,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扎根科创中心:“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发展,很有成就感。”
青年PI韩学峰是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他曾在采访时表示科创中心是一个全新的科创改革试验区,处处都是生机和无限可能,来这里就是想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开拓创新,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为祖国繁荣、民族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字/图片:吴瑶瑶/孔晓睿
本文编辑:孔晓睿
推荐阅读
点“在看”,送我一朵小黄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