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课堂】肺重要还是肾重要?那地球的呢?
肺(网络图片)
肾(网络图片)
老师:你身上的肺重要还是肾重要?
小明:这还用说吗?一样重要。
老师:为什么?
小明:肺是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肾是收集人体代谢废物并最终可以排出体外的重要器官。缺一不可。
老师:你说得对。人体是不断进化发展的产物,每一个结构都有它的功能。
上海的人工森林
小明:书上都说,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的肺,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的肾。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师:这是一种比喻。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丰富,且有乔木、灌木和草本等各个层次的垂直分布,因此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有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跟人体内的“肺”功能差不多。
小明:哦,原来“肺”是这个意思!
上海南汇东滩湿地
老师:而湿地生态系统通常位于陆地与水域过渡的地区,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它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而这些生物的相互作用,也对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小明:哦,净化水质,跟肾的作用相似。那么,地球的肺和肾也应该同等重要,对吧?
老师:是啊!每一种生态系统的产生,都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天然的生命保障系统。
小明:既然各种生态系统都那么重要,那么我们人类开发、利用不就会破坏它们吗?
老师:其实我们也不必要过分担心。生态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当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我们开采了一些自然资源后,或对部分生态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后,它们还是可以正常运行下去的。
小明:那我们就可以根据人类的想法任意开发了。
老师:当然不行。当我们的利用、开发超过一定限度以后,就可能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破坏。一旦被破坏,再要恢复就难了。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小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太理解。
上海南汇东滩的湿地景观
(“生态南汇”公众号)
老师:举一个例子来说吧。上海的南汇边滩,是长江中的泥沙不断淤积而慢慢形成的。尽管淤泥松软不定,但芦苇等植物恰恰能适应这样的环境生存,它们能够依靠发达的地下茎在泥土下延伸、蔓延,编制出一张巨网,使得植株牢牢攀附在软烂的河滩之上,同时保护着泥土不被轻易冲刷走。看似寻常的芦苇,营造了大量生物的生存空间。上海的市鸟候选对象——震旦鸦雀,必须依赖大片芦苇才能生存下来。现在,如果把水抽干、填上土,会发生什么后果呢?
震旦鸦雀
(“生态南汇”公众号)
小明:我明白了,芦苇长不出来了吧,那么以芦苇丛为栖息地的所有生物都没有办法存活下来,这样就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
老师:是啊!
小明:人是生态系统的一员,最后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己?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老师:当然啦,你说得很对!有人说,不要紧啊。我们填好土来种树吧!那不是建造森林吗?
小明:这看上去有一点道理哦。
老师:想法当然好,但其实并非如此。就好像肺长在人的胸腔,肾长在腹腔,都是有道理的。现在有一个人说要加强肺的功能,把肾拿掉,让肺长在肾的地方,你觉得肺能长得好吗?
小明:哦,我有点明白了,很多树木并不一定适合生长在海边这样的环境中。
营建中的杉树林,对比远处的芦苇地湿地
(“自然测量员”公众号)
杉树林成活率
(“自然测量员”公众号)
老师:是的。而且即使种上去活了,森林也代替不了芦苇湿地的功能。
小明:对!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老师:是的,除此以外,只能依赖芦苇而活下来的动物也没有办法生存了。
小明:就好像我们人体,只有肺,没有肾了……
老师:对!令人担忧的是,整个上海除了崇明以外,大部分的芦苇滩都已经被改变。也就是说,像震旦鸦雀这样的动物,马上就要没有栖息地了。当人类干预自然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无法恢复到一种稳定状态。
小明:太可怕了!
老师:“农林水复合,林田湖相间”是上海重要的生态特色。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体,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这些器官相互联系,各司其职,从而使人体健康运转。地球的生态系统也一样,只有在人类发展的同时兼顾大自然的正常运转规律,我们才能有美好的明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小明:我要告诉更多的人:地球的“肾”与“肺”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看似荒芜的湿地,实际上是上海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然测量员”公众号)
老师:以后我们再来聊聊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的差异,以及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其他话题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