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丨《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10期发布

2018年第10期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7-03

点击上方“中国科学院院刊”可订阅哦!


近年来,微塑料特别是海洋微塑料污染作为新型环境问题受到全球重视,欧美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法规。然而,微塑料对环境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海洋,淡水、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尚未引起广泛关切,其危害远未被观察、证实和认识。


为加强全社会对环境微塑料污染的认识与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特组织“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专题,从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关分析检测方法以及国内外监管(法规)进展等角度进行阐述,期待有更多科学家和管理者加入到对微塑料的相关研究与治理中来,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开展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技术。本专题由骆永明研究员指导推进。


2018年第10期

专题: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

加强海洋微塑料的生态和健康危害研究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徐向荣 孙承君 季荣 王菊英 吴辰熙 施华宏 骆永明

徐向荣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球化学。已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20 多篇,其中在国际 SCI 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90 多篇,h 指数 29。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3 项,主持译著 1 部、参编书籍章节 10 本。曾获得 2014 年中国科学院广州教育基地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我国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与流域管控策略

吴辰熙 潘响亮 施华宏 彭进平

吴辰熙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新兴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研究。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等课题10余项。在包括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环境领域知名期刊上发表 SCI 收录论文 60 余篇,论文总被引 1 000 余次。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重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研究 防范生态与食物链风险

骆永明 周倩 章海波 潘响亮 涂晨 李连祯 杨杰

骆永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第四届“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咨询组成员、“‘十三五’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研发计划召集人。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等;国际植物技术学会副主席。曾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项。被授予中国土壤学会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等。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认知和挑战

王菊英 张微微 穆景利 张守锋 曲玲 王莹

王菊英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联合国第一轮(2010—2015年)和第二轮(2016— 2020年)全球海洋评估项目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海洋环境质量基准和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方法学研究,分别于2007年和2016年开拓建立了我国海洋垃圾和海洋微塑料监测业务工作。主持“863”项目2项、海洋公益专项1项、国家专项和海洋局专项20余项,共计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项,出版专著3部。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8项, 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我国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对策

邓义祥 雷坤 安立会 刘瑞志 王丽平 张嘉戌

邓义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水环境管理政策、环境风险评估、水环境数学模拟等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污染控制治理重大专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等多项任务,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强国主要科技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张志强 田倩飞 陈云伟

张志强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编著)20部、出版译著1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技成果奖励18项。主要研究领域:科技战略与规划、科技政策与管理、情报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等。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关于科技强国建设的科技史维度思考 

——兼论对“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再认识

王英俭 陈套

王英俭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科协副主席(兼)。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曾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等。主要从事大气光学研究等,发表和合作发表论文90多篇、专著两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战略与决策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综合研判

黄宝荣 刘宝印 洪志生 王鑫 樊杰

黄宝荣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环境评估与管理以及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和运营管理评估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保部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 STS 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高端智库试点重大项目等重大决策咨询课题 10 余项;发表论文 50 余篇,参编专著 5 部;参与多项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生态保护、环境管理方面的文件、政策建议的研究和起草;获部级奖 2 项。 

樊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长期从事区域发展战略咨询和空间规划研制工作。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咨询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担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技术负责人, 牵头完成了国务院部署的汶川、玉树、舟曲、芦山、鲁甸灾后重建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任务。目前正在组织开展中央深改任务“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著200余篇(部)。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演变分析

杨多贵 刘开迪 周志田

杨多贵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绿色创新、国家健康。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智库研究

关于智库研究逻辑体系的系统思考

潘教峰 鲁晓

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共建的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创新组织会士。主要从事科技战略规划、创新政策和智库理论方法研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曾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规划战略局局长、发展规划局局长、党组办公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等。参加国家科技规划、新兴产业规划的战略研究和编制,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研究、政策法规制订和文件起草。主持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等数十项决策咨询重大课题研究、国家有关创新政策第三方评估工作。具体组织了“中国至2050年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和《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出版,《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的研究与出版等。参加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创新2020”、“率先行动计划”等规划和重大改革举措的研究制定和实施。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智库观点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础科学问题:认知和计算的关系

陈霖

陈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视觉认知和脑成像。2004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2011 年当选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82 年以唯一作者在 Science 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理论,就“什么是认知基本单元”的根本问题,向半个多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局部首先”的理论路线提出挑战。30多年来全面系统地发展了“大范围首先”的视知觉拓扑结构和功能层次的理论以及认知基本单元的拓扑学定义。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科技扶贫

内蒙古库伦旗科技扶贫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张铜会 王竑盛 韩永滨

张铜会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副旗长(挂职)。主要从事沙地生态水文过程与扶贫工作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

长期生态学研究和试验示范为高寒草地的适应性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曹广民 林丽 张法伟 李以康 杜岩功 郭小伟 

李茜 钱大文 樊博

曹广民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站长。专业方向是草地生态与土壤农业化学;主要从事自然、人类干扰下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水源涵养和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兼任青海生态学学会理事长、青海省农学会和青藏高原学会理事,《生态学报》《山地学报》编委等职。曾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STS 项目等课题10余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基础专项课题各一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30余篇,参编专著 4 部。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封二 封三


责任编辑:张帆


▼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专题: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丨2018年第9期

专刊:科学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丨2018年第8期

专题:科学普及问题政策研究丨2018年第7期

专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能源地缘配置与国家安全丨2018年第6期

专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丨2018年第5期

专刊:纪念“科学的春天”40周年丨2018年第4期

专题:知识产权转化与运营丨2018年第3期

专题:土壤与可持续发展丨2018年第2期

专题: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指标与实践丨2018年第1期

《中国科学院院刊》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长按二维码  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刊” 微信号CASbulleti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