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不要停!》经得住看第二遍吗?
策划│深焦编辑部
编辑│冬生
主持人
黑犬
一个白天和晚上都不知道在干嘛的电影爱好者
嘉宾
梨子冰
一个白天读剧本、晚上看电影的北漂兼日影爱好者
沈念
一个白天和晚上都在祈愿能够早日毕业的电影学博士生
宋远程
一个电影爱好者
黑犬:
大家好!我是本次《摄像机不要停!》圆桌的主持人黑犬,首先希望各位能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影体验。就我个人来说,在捧腹大笑之外,对电影里的剧组经验还蛮有感触的,将剧组里的难处喜剧化或许是导演表达自己对电影的执着的一种方式吧。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呢?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沈念:
大家好,好久没和日影小伙伴们玩圆桌了现在特别兴奋!我感觉观影环境对这部电影而言非常重要,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和梨子一样,也是在东京eurospace的一个满场的影厅,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我自己觉得好笑,不如说是周围观众的笑声感染了我。
我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几天前为了做这个圆桌又去京都的电影院看了次,因为已经距离首映很久远了,电影院几乎没什么观众,结果就完全笑不起来,不过这和我一早知道剧情进展可能也有关系。所以我有点好奇,大家看了几次,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看的,会对你们的观影体验产生不同的影响吗?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黑犬:
我回到日本之后是和朋友在TOHO看的,在我印象里,当时在国内这部电影已经(在我的友邻范围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包括上课的时候老师问“没有看过《摄像机不要停!》的请举手”,我就去看了(当时我没有举手)…我个人是非常容易被影像的涡流吸引的,当时坐在前排的位置,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依凭着视觉被这部电影的力量拖动着,现在就“环境”这个点反思去反思的话,我感受到的愉悦或许不止是电影内容带来的,还有我感官上对影像运动本身的愉悦。
梨子冰:
大家好,非常荣幸参与此次圆桌。我是今年10月在东京看的这部片子,整个观影体验非常棒,有一种看演唱会一般的“一体感”。影院内座无虚席,全场一起笑得前仰后合,我还和旁边的陌生美女一起吐槽,感觉非常欢乐。Cult片的一大特质就是提供狂欢情绪。比西方说的Cult影迷经常会模仿影片中的打扮,展示个性,如《洛基恐怖秀》,之前在伦敦的Prince Charles Cinema看这部经典Cult片时,好多观众都打扮成了剧中角色的模样、一起上台炒热气氛,那一刻想直呼“Cult万岁”。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这部《摄像机不要停!》也让我看到了这种“狂欢”的潜能。影片大热后,在日本全国各地举行了后续的展览会 「カメラを止めま展!」,将摄影机对准了来场者,并进行直播(油管上可以搜索到一些视频),对电影创造的“影迷狂欢”做了一个延续,这让我觉得非常妙:一个电影变成一个庆典,这本身是件非常好玩的事。对于黑犬提到的“将剧组里的难处喜剧化”,我感受到了一种苦中作乐的幽默,学电影的人都知道拍片很难、拍好片更难,《摄像机不要停!》的前37分钟是一部廉价的、一镜到底的僵尸片,带有一些不自然和浮夸,和真假难辨的“穿帮镜头”。
后半部分真相大白,原来前面只是众人精心准备的一场电视直播,以不同视角重新解释了前面埋的伏笔,笑点密集,喜剧元素满载,可谓是十足的“反转剧”(在埋伏笔这一点上,我看着看着竟想到了诺兰的《致命魔术》)。这部片子将“拍片之苦”戏剧化、喜剧化,情绪饱满而动人,电影人想必都会被打动吧!说到这里,想推荐另一部关于“拍电影”的日影佳片:柳町光男的《谁是加缪》(2005),结尾也是十分精彩!
《谁是加缪》海报
宋远程:
大家好。我第一次看这部片是7月底在东京的K's Cinema,当时全日本大概还只有十几家电影院在上映,虽然口碑非常好,但尚处于现象级事件的酝酿阶段。我记得第一天去的时候票已经早早卖完了,第二天即便提前两小时到电影院,也已经有人开始排队。
可能因为是看之前的高期待,前三十七分钟的那个一镜到底的噱头其实是让我如坐针毡的。我只能按着长镜头的调度逻辑,去思考它的走位、构图以及视角的选择。大家应该记得有一个镜头是导演直视镜头大声把片名喊出来,那么这究竟是戈达尔式的间离,还是说摄影师是本身就是角色之一呢(没错我想到的就是《冰菓》里《万人的死角》那个桥段)?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之后的情节也出现了摄影机掉落在地镜头长时间不动的情况,但也有跟随女主角一起屏息躲避僵尸的场景,让人摄影机的存在大为不解。可以说思考摄影机的身份是我看前三十七分钟的唯一乐趣了。当然后来谜底揭晓,这其实是一场直播,而不是一个单独抽取出来逻辑自洽的长镜头。于是所有的疑惑不仅迎刃而解了,也通过前后呼应形成此起彼伏的笑点。
看完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谷幸喜的《广播时间》,只不过在这一次观众是先体验了一下渡边谦的视角。我姑且认为《摄影机不要停》无论是欲扬先抑的叙述方式,还是电影制作内外角色性格的刻画都是对三谷有所超越,但比起后者全篇紧凑的节奏,享受这一部作品的前提显然还是可以撑过前面漫长的铺垫。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黑犬:
看到各位谈及对三十七分钟长镜头的观感,我想借机抛出第二个问题。对于前面的长镜头,我的思考方式与宋远程是相近的,在谜底尚未揭晓之前,我一直十分在意摄影的手“入画”的擦血动作,我以为这是被刻意设计出的摄影师的在场。所以如果我们只看了这三十七分钟的短片,我们或许能给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在后半部分不存在的情况下,各位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自己对这部一镜到底的僵尸片的评价?
沈念:
我其实想不起来我第一次看这部片时有没有觉得前37分钟很如坐针毡,而我看第二遍时因为已经有了后半段剧情的预备知识了,所以也无法很纯粹地判断这部短片的好坏。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话题回到37分钟短片本身的质量,说实话,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完全忽略甚至可以说是放弃了对这一短片的分析,就是完全的感动,看到大家在拍摄现场,哪怕有那么多困难也极力去克服,就为了把这部一镜到底的短片顺利拍完,尤其是结尾大家叠起来,女儿举着摄影机跨坐在父亲肩上,就和他们以前的某张家庭相片一模一样,这一处描写特别触动,再加上现场影厅那股热闹劲儿,整个人都晕乎乎的,陷入一种狂热状态,根本无法理性思考。
但是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就开始质疑这种温情化背后隐藏的危险性。因为冷静下来想的话,会发现最初37分钟的僵尸片真的是非常非常之烂……而后面这些拍摄过程的温情展现,某种程度上难道不能说也是在为烂片辩护吗?幕后总是很容易吸引观众,因为其包含着一种「揭秘」的快感,满足了许多观众的好奇心(我印象很深的是,以前看过周防正行给伊丹十三的《女税务官》拍摄的花絮,当时就觉得比正片好看太多)。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但问题在于,当你看过花絮,那么你在看正片时难免会回忆起幕后的种种情景,这无疑会影响你的观影体验以及最终对电影本身的评价。可以说这种影响是相互的,我们之后看到剧中人们拍摄电影时狼狈不堪的模样之所以会那么爆笑,也是因为回想起了刚才看过的37分钟正片(比如,“原来刚才那段尴尬至极不明所以的‘尬聊’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故呀”之类的趣味性),所以导演把拍摄场景与短片片段做了交叉剪辑,也是为了帮助我们回忆起正片的内容,以加强喜剧效果。
当然,这个手法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十分巧妙,导演在这段交叉剪辑中的节奏也把握得非常好。但是!如果幕后的趣味性开始影响观众对正片的判断,这难道不是一种掩饰吗?是的,拍片很苦,拍片的过程很好玩,完成一个项目后全剧组也许还会有家族般的温情与难舍难分,但是这还是无法否认开头的37分钟僵尸片很烂不是吗?
《广播时间》海报
《摄像机不要停!》的导演上田慎一郎自己完全是独立制作出身,并且电影文本之中明明对影像创作环境(尤其是针对商业影像,不论是电视节目,电视剧还是院线电影等等)做了那么多的反省与讽刺,然而其结局似乎还是成为了某种辩解,并回归大多数日本人都经常抱有的想法ーー“虽然过程磕磕绊绊,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都团结一心,竭尽全力了呀”,而这正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中所潜伏的危险性。
顺便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短片和后面的拍摄过程掉一下位置的话会怎么样?在思考其“喜剧性”之前,也许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毕竟联想到宋远程刚才提到三谷幸喜导演的《广播时间》,这就是一部完全顺叙的「剧中剧」结构电影,而其喜剧性也丝毫没有打折扣。
《摄像机不要停!》
因此,我们或许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37分钟的短片又是否必须存在?或者说是否必须完整地呈现?有没有改善的空间(比如缩短时长,或者拍得更有趣一点,不至于那么烂)?以及,我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结构所带来的一次性观影体验,我非常怀疑大家如果像我一样看第二遍的话,是否还会像第一次那样激动,毕竟解谜和反转的乐趣已经失去了,剩下的只有忍受漫长铺垫的苦闷。
宋远程:
我觉得“电影”和“直播”还是不能等量齐观的。虽然很多直播会强调自身的规范性(如央视),但现在越来越多直播行为却是以“即时性”为主。拿这部《摄影机不要停》来说,电影外的观众和电影里看直播的观众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如片中那位看得乐呵呵的女制片,虽然也有剧情需要的原因。
另外,我大概回忆了一下有关“拍电影”的电影,像《日以作夜》、《灾难艺术家》还有新鲜的《刺心》,电影中的亚文本大多数情况下就只是一个引子,其质量本身倒不是很重要。
《刺心》海报
至于《摄影机不要停》中前后编排的问题,我觉得如果颠倒喜剧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因为“解谜”的乐趣消失了,而且拍摄过程中已经可以看到很多最终呈现出来的场景。换句话说,当我们知晓这是一起直播事故时,就已经没有必要去在看一遍镜头中拍到的是什么,因为我们已经与摄影机一起经历了一遍。
说到这里又想起《广播时间》,其实那部电影里我们只能在零星几个镜头里看到渡边谦。当镜头切换到他的卡车车厢时,就好像电影强制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进入广播节目那个叙事的空间,与实际录音时随心所欲的展开相区别。就“直播”这一层面而言,三谷反倒是更彻底地、由内而外地贯彻了这个形式。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梨子冰:
影片的前37分钟我在努力憋笑,因为这一段的观感真的很“尬”。剧情始于十分老套的“都市传说”,演员表演也比较over,女演员的“PON!”让人摸不着头脑,后面场记的迷之走位、导演的迷之“镜头视线”,以及最后摇摇晃晃的俯拍镜头,都让我心里打了一百个问号:你们这群人到底是在干啥啊…但后面真相大白的时候,我发现37分钟内所有诡异的点都是有原因和伏笔的,也就是说,这37分钟的“烂”是被精心设计过的“烂”,它的出场是为了设置悬念并博君一笑,功能性大于美学性。当我看完整部片子,再回味前37分钟时,我会觉得,剧本充满了巧思、循序渐进展现了每个角色的记忆点,前37分钟的“烂”变成了完全可以接受的“烂”(甚至变成了“真香”)。
如果将两段影像调换顺序,那就会变成一个平铺直叙、毫无铺垫的作品,如同看一场纪录片——先排练后演出,排练过程十分不易,演出结果十分微妙,如果观众看这样的戏,想必会十分恼火吧。至于沈念提到的“试想第二次观影”,我觉得体验肯定会大打折扣,除非是和一大帮影迷一起重温,否则娱乐感和新鲜感都会大大降低。如果现在让我去看第二遍,我可能会无法忍受这漫长的37分钟吧(笑)。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黑犬:
我觉得沈念谈及的“辩解”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成品不可逆的时间顺序决定了短片后的文本带有“解释”性质,确实,按照沈念提出的新问题来看,如果倒换两者的顺序,我怀疑尽管“辩解”的呼喊声减弱了,但这部电影的戏剧性也会随之减弱。我以为我们应该回归到剧本的创作过程去看这个问题,倘若剧作者首先安排好的是短片后面的内容,再创作短片的内容以重现巧思,假使这三十七分钟是一个篇幅较长的引子,那么“辩解”就成为了对真相的“揭露”。
对于这三十七分钟是否能更有趣的疑问,我想这部电影能让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就已经展现了它的潜力,即在这个“幕后”的故事框架下,它还存在着可发掘的空间,创作者本可以借着时间的冗余埋下更多的梗——只可惜,对于这部电影来说,首次看它的每位观众都是寻宝者,而当我们第二次看到它的时候,眼前只有之前自己掘出的小土堆了。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黑犬:
《摄像机不要停》是否只是令观众“乐呵乐呵”的电影那么简单?它如何体现了喜剧的精髓?
梨子冰:
我想把《摄影机不要停》的精髓总结为四个字:一剧三拍。我们可以分别把前37分钟、后面真相、以及结尾分别命名为A、B、C。A是虚构的恐怖推理片,B是虚构的剧情喜剧片、用来解释A的发生,C则是拍摄A时的纪录片,它最真实,展现了一种纯粹的、无修饰的剧组拍摄生态。我们会发现,其实整部片子都是围绕着A来进行的,但通过蒙太奇和场面调度,影片分割成了三部分,给观众以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展现了三重戏剧性,我想这就是《摄影机不要停》爆红的原因吧。
以前的日本小成本喜剧佳作,如《如月疑云》、《笑之大学》,它们的成功模式是“小空间+好演员+台词金句+令人意外的情节发展”,虽然看完后会让人觉得“神了”!但并没有《摄影机不要停》如此丰富的观感(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的主创和演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的创作过程大受三谷幸喜电影的启发,本片的选角标准是“笨手笨脚的人” 「不器用な人」)。我觉得这部片子的厉害之处在于:一剧三拍,一片三看。到最后一秒都会让人回味无穷。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沈念:
梨子冰对于喜剧结构的分析很到位了,结构方面我补充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正片结束后滚字幕时放了现实中的剧组成员们拍摄那个37分钟长镜头的花絮,现实中的摄影师在草丛里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我觉得应该不是假摔),而现实中的这一摔直接导致物语世界中的摄影师也必须在那个地方摔一下,三个次元之间不仅仅是交错,更有一种虚构与现实互相影响的交融感,这一手法其实一直贯穿整部电影,其喜感很多时候也是来源于此(比如物语世界中的现实导演借着扮演僵尸片导演的由头怒吼男女主演的那一幕等)。
结构之外,我还想谈一下「埋梗」与「节奏」,这两个对于喜剧来说虽然细节,但却至关重要的元素。
关于埋梗,其实每个人物初登场的时候都基本上自带Flag了,比如发誓拍摄结束前不喝酒的大叔,还有那位纠结于软水硬水与厕所的青年等等……观众看到这些铺垫时会敏感地察觉,这些地雷到最后一定会爆炸,而剧本另一个好的地方在于,前面反复地铺这些梗,一遍遍一层层地铺,加强观众的期待值,这也是为何之后这些地雷接连被踩爆时效果会那么出彩。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与埋梗相呼应的就是重复,个人认为喜剧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比如导演妻子护身术的那一句“pon”,可能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梗,到影片最后几乎“pon”这个声音一响起,全场就开始止不住地爆笑,这么火爆的效果也是得益于前期耐心的数次铺垫,与后期埋梗爆炸时不停地重复以达到成倍增强的叠加效果。
关于节奏,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出色的剪辑上,尤其是后段「电影中电影的影像片段」与「拍摄幕后」的交叉剪辑,节奏踩得非常精准。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处是,醉酒大叔扮演的僵尸整张脸怼在窗上,面目狰狞就像真的僵尸一样,下一秒镜头就切到门后的景象,其实是导演抱着半死不活的大叔,然后举着他的手敲窗。这种戏里戏外的跳进跳出对节奏把控的要求非常高,而这一点导演确实做得很棒。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黑犬:
这部电影是2018年日本独立电影对院线的一次逆袭,各位能不能从日影市场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片子呢?此外,我很好奇日影史上有没有像这样“逆袭成功”的电影存在。我觉得日本电影缺乏活力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各位能就这部电影来聊一聊自己对日影的展望呢?
梨子冰:
《摄影机不要停!》是一部制作预算仅有300万日元(约18.3万元人民币)的独立电影,从2018年6月23日上映至今它的日本本土票房已突破了30亿日元(约1.83亿人民币),并成功将版权卖到了海外,毫无疑问是本年度最受瞩目的日影。6月23日上映之初,此片仅在两家电影院放映,但公映首周全场售空的消息传到了社交媒体,传播效应呈滚雪球式增长,在新宿创下连续72场次满场的纪录后,此片开始在涩谷以及东京之外的川崎、大宫、京都、仙台等地上映。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8月,影片加入了东宝商业院线,知名度再次飙升。纵观《摄影机不要停!》的发行之路,是从“无名”到“无敌”的一次现象级完美逆袭。我印象中还没有哪部独立日影达到过这样惊人的高度。《摄影机不要停!》的票房大卖,除了归功于自身的高质量,发行方高超的营销手法、商业嗅觉是背后的主要推手。除了打通国内院线,此片还积极参加海外电影节、扩大影响力,真的是迸发出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动画、漫改等“商业片大户”霸榜的今天,《摄影机不要停!》的成功佐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日本影人还是拥有较为优良的创作土壤,只是缺乏好作品的耕耘。从近年来的旬报排名也可以看出,日影佳作的题材变得越来越窄,且大多是带着一股“丧气”的剧情片,直指沉闷的现实生活。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未来的日影能展现出一种更加广阔的多样性,不仅是题材上更多的文化碰撞、观念交锋,还有类型上的拓展:喜剧、歌舞片、奇幻片等等,希望影人们不要待在舒适区,而是勇于挑战。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宋远程:
的确如片方所说的“感染”,这部电影的成功几乎全完全是通过社交媒体指数增长的结果。当时的电影院也顺势提供了“僵尸优惠“(打扮成僵尸入场打折)、”生还优惠“(第二次看凭票根半价)等等。我觉得透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出电影这一媒介在互联网时代的不同侧面,一方面口口相传这一方式的全面升级,另一方面是把观众从小屏幕拉到大银幕的策略。就像前面讨论的那样,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部属于电影院的电影,除了现场的观影气氛之外,我想若是在小屏幕看恐怕少有人能忍下来前面的铺垫。
至于说日本电影缺乏活力,恐怕这也是整个社会氛围使然。当然由于我们目前还身处其间,还难以从更历史的角度进行评述。在这所谓失去的二三十年间,我想没有人比日本人更渴求平淡中能有变化的发生,如黑泽清的那些蕴藏在日常中的非日常,以及冢本晋也所强调的那些毁灭性的变故,甚至是北野武那些突如其来的暴力都不过是基于与日常的强烈反差之下。而今年最炙手可热的滨口龙介同样在作品中不吝对地震等外在冲击和人际等内心变化多加渲染。
另外我想提一下近些年在国际上最受瞩目的是枝裕和和河濑直美,前者获得金棕榈后主动与政府划清界限,后者却接受了为东京奥运会拍纪录片的任务并将其视为殊荣。除了对“作者性”的一贯关注以外,比起带有东方主义残余意味的”日本电影“,我今后可能会更加留心类似《曼谷之夜》《奔向大海》这样触及海外,视线更远的电影。
《曼谷之夜》海报
沈念:
两位的见解都非常独到。我想换个角度从电影的「受容」来推测一下这部独立制作为何成为“大势”。
除了喜剧性这一全球人民喜闻乐见的元素之外,我认为本作之中还内含着两个最主要的日本商业院线观众也会偏爱的元素:
1.崩解家庭的重建。影片中没骨气的父亲与没野心的母亲,显然被热爱电影满怀理想的女儿疏远了,包括这三人第一次一起出现时,就交代了女儿很快要搬出去独居的信息,而这一变迁必然会加速家庭崩解。但是这三人却在共同合作了这一部37分钟的短片后重新凝聚了一起,哪怕父亲拍的依然是烂片,母亲的女优职业生涯依然很失败,但女儿却主动去接近、理解、甚至帮助自己的父母,最终通过短片制作这一过程达到了家庭的和解与重建。其实之前与宋远程私下也聊过类似的话题,纵观近几年的日本的商业院线作品,可以发现日本人对于“家庭重建”主题的执念,很多时候甚至是无血缘者之间的家庭重建(意味着每一个重建家庭的成员背后都有着一个已经破碎的原生家庭,比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今年的人气作品《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海报
《摄像机不要停!》其实某种程度上位于这一主题的延长线上,并且不是以一种在最近日影中常见的过度煽情的俗气形式,而是带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有笑有泪有汗地去实现,这或许是吸引、感动那么多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
2.败者的逆袭。梨子冰提到,“日影佳作的题材变得越来越窄,且大多是带着一股‘丧气’的剧情片,直指沉闷的现实生活”,这点我也深有同感。其实仔细一想,《摄像机不要停!》的人物设定是非常丧气的,刚才提到的一家三口其实在自己的行业中都不得志,而那些配角就更甚了,被女儿断绝关系的酗酒父亲,总是被大家无视的眼镜男,还有不被允许摸摄像机的摄影助手等……而这些“丧气”的失败者最后都通过短片制作获得了某种方面的成功,反而是一开始盛气凌人的“权力者”们后面显得比较惨(比如人气偶像女主角最后还是被吐了一头的呕吐物,虽然她一开始坚决表态要删除这个情节,而一直摆架子的男主角也被导演的妻子又打又骂等)。
这可能也是为何,导演选角的时候选了“笨手笨脚”的人,因为他就是要描写一群loser逆袭的故事,而这种逆袭无疑一扫近期日影之中挥之不去的“丧气”,让日本观众们也跟着释放了压力,也许还燃起了一丝希望。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
另外,我认为《摄像机不要停!》某种程度上也是响应了日本电影行业的无声呼唤,这是一剂大家等了太久的强心剂,也是被迫切渴求的“神话”。日本电影其实早已走入青黄不接的尴尬期了,宋远程刚才提到的是枝裕和与河濑直美等一辈显然廉颇老矣,他们的导演生涯基本上一眼就能望到头了,也许很难再有突破和提升。而滨口龙介与深田晃司等在国内外都颇有知名度的年轻导演又不甚稳定,老实说还没有一个真正显出十拿九稳的大师相。这也是为何日本评论界在《夜以继日》国内公映后集体高潮,滨口年纪轻轻就入选戛纳主竞赛的作品当然要往死里吹了,别管是不是真的神,总之先造出来捧起来再说。
这种对于“新神”与“新神话”的迫切渴求,也许也是造就《摄像机不要停!》从星星之火蔓延到燎原之势的原因之一(毕竟都已经有“上田监督杰作选”这种明显带有“作者电影色彩“的活动了......)。毕竟,还有什么比美化「电影制作」的「电影神话」更能振奋一个沉寂许久的电影市场呢?
《夜以继日》海报
最后,对于日影未来的展望,其实日本的独立院线与商业院线泾渭分明,几乎没有重合的上映作品。而从独立院线走入商业院线还票房大卖,甚至将一众商业制作远远甩在身后,《摄像机不要停!》确实堪称一个前所未闻的社会现象。所以我大胆期待一下,这是否能成为一个契机,促使一些向来只跑商业院线的观众开始关注独立电影?又或者有更多独立电影制作者们的企划可以得到支援,从而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就像当年大林宣彦、森田芳光等加入商业制作,为颓然的电影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一样……
黑犬:
谢谢各位的精彩发言!我自己才疏学浅,从这次圆桌中受益良多,我相信这部电影的文本及社会现象依然值得更多人去发掘,希望这次讨论也能给国内的观众带来新的启发。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图片链接查看往期精选
电影史最伟大科幻电影,只有二十八分钟
库布里克,最伟大的结局
香特尔·阿克曼,她不想偷走你的时间
斯蒂芬·金又双叒叕有作品改编了
70年了,瓦尔达仍是女性主义路上的急先锋
请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不想错过深焦最新内容?请设置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