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马金鸡风波,牵出两岸电影四十年往事


《假如我是真的》
&


《城南旧事》

文/吾嘶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开篇情深意切:

  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上的亲人。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自从一九四九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所有中国同胞以及全球华裔,无不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此岸深情呼唤,也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停止炮击、实现互通、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彼岸还是小心试探,所以两岸关系在80年代初期波云诡谲、阴晴莫测。

  彼时,大陆在文学艺术方面掀起了“伤痕”“反思”的思潮,而当时的台湾当局认为这些文艺作品恰好是“反共”的最佳证据。基本逻辑就是,大陆所禁止的就是台湾要提倡的。

骗子的话术

  恰在此时,上戏毕业的沙叶新和同事李守成、姚明德创作了话剧剧本《骗子》,并且在1979820日进行了第一次连排,观众反应强烈。这个剧本以知青张泉龙为调回上海,冒充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达的儿子招摇撞骗,最终身份暴露,被捕入狱的真实案件为基础。《骗子》反思意识强烈、讽刺意味浓厚,一下成了上海文艺界关注的大事。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反对的声音,有人说《骗子》把党写得一团漆黑,是“走资派的戏、文革的戏”。剧本在《上海戏剧》上发表之时,听从了黄佐临的建议,改名为《假如我是真的》。9月底在静安区文化馆门口一经发售,十几分钟卖出去了几百本,一时间,西安电影制片厂、上海青年话剧院和杭州、福建等地的话剧院团都争相要求拍摄电影和话剧。

  此事最终惊动了政治局,各地排演计划、拍摄计划全部搁浅。

  按照上面提及的逻辑,“大陆所禁止的就是台湾要提倡的”,所以很快这部话剧被台湾永昇电影公司老板江日昇看到,那时候他正集中拍摄伤痕电影。由于江晋德的离开,一时找不到导演,所以点将颇有经验的美工师王童为导演,于是王童作为导演第一次就执导了电影《假如我是真的》。阵容很是强大,找来了谭咏麟做男主角,邓丽君唱主题曲。

  台版影片片头以这样的字幕作出说明: “本片根据苏联名作家‘果戈里’原著舞台名剧《钦差大臣》改编。本篇故事,全属虚构,如有雷同,乃属巧合。”

  这条有违真实的字幕,暴露了电影制作者难言的苦衷: 当时在台湾地区,影片中如有斯大林、毛泽东或是五星旗的镜头,那是必剪的,更何况是改编大陆的文艺作品,甚至整部影片都在反映大陆生活呢?王童的虚晃一枪,也实属无奈之举。

  1981年10月30日晚,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这部电影包揽第18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男主角及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

  但这部香港歌手谭咏麟获得唯一一座影帝的电影并没有及时在香港上映,因为大陆和香港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而中国和英国在1972年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所以《假如我是真的》直到90年代才在香港公映,那时候两岸关系也是破冰回暖了。


《假如我是真的》港版海报


旧事的往事

  为了配合改革开放的政策,回应《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上海出版界很快捕捉到这个讯息:1979年3月《上海文学》第3期就发表了聂华苓的短篇小说《爱国奖券—台湾佚事》、第4期发表了於梨华的短篇小说《涵芳的故事》。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也开始有机会、有选择地引进台湾作家的文学作品。1979年到1983年的5年中,“据不完全统计,有近70家刊物和十几个出版社分别发表了80来位台湾和海外华人作家的220篇作品,内地对台湾文学的评述和介绍文章也多达200多篇,出版的台湾文学专著近40种。”

  这之后大陆出现的琼瑶热、高阳热、三毛热、席慕蓉热等咱们暂且不表,单说一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即使出版台湾和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如此火热,林海音的“乡愁文学”代表作品《城南旧事》在80年代初并没有公开出版。其实并不是作品的问题,而是作者的身份问题。聂华苓、白先勇等人出生在大陆、成长在台湾但有留学或定居在美国,有一层“海外华人”的身份。而林海音出生在日本,虽然童年在北京度过,但长期在台湾,而且做了十年《联合报》的主编,这份报纸是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如果公然引进出版她的小说,舆论是完全不同的。

  《城南旧事》从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手中转移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就是一个信号,而且吴贻弓放弃原编剧伊明充满“统战思想”的剧本,重读原著小说,才有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基调的剧本。当然,吴贻弓也是看中了小说中“抽象又具体的乡愁”。当时伊明看了后,感觉他胆子蛮大,里面居然一点政治都没有。吴贻弓却答道: “这个本子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只要拍出来,统战部肯定欢迎。”



  1983年春节刚过,2月20日正月初八,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三届评选活动在厦门鼓浪屿福州军区干部疗养院举行。《城南旧事》与《人到中年》《骆驼祥子》成为当年最佳故事片的种子选手。

  评选过程持续大概两周时间,期间,北京的一个电话打到了疗养院,说台湾报纸上发表了诋毁《城南旧事》的文章,认为大陆拍这部电影是“向台湾统战”。据评委回忆:参加会议的中国影协领导商议后,通过部队的保密电话向在北京的夏衍请示。夏衍建议不要授予《城南旧事》大奖,其他奖项都可以考虑。评委一致认为夏衍的建议合情合理,最后投票选举的结果是:《城南旧事》获得最佳导演奖(吴贻弓)、最佳女配角奖(郑振瑶)、最佳音乐奖(吕其明)。最佳故事片由《人到中年》和《骆驼祥子》并列获得。


吴贻弓导演


三十六年后

  2019年9月14日,吴贻弓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0岁

  2019年9月19日,因为“电影投资方制作合约所限”,香港导演杜琪峰退出金马奖。而台湾导演王童接任第56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并且入围名单将于10月1日公布。

  2019年11月23日,金鸡奖时隔36年,将再次来到厦门,并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颁奖典礼。恰与金马奖在同一天。

-FIN-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选

简单地说,《小丑》在威尼斯爆了

《小丑》很爆,斯嘉丽·约翰逊离婚故事更好

专访娄烨、巩俐:兰心不是讲老上海,而是讲伟大的中国女性

《骡子》:这可能是今年最好的一部院线电影


一个影响了昆汀、林奇、贾木许的邪典大师


《电影手册》超长访谈,怒捧金熊奖为下一代大师


库布里克,最伟大的结局


一生七部电影,却缔造两个最伟大三部曲


请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