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产动画的一座巅峰,胜在批判与自省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2-05-09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导演: 王树忱 / 钱运达
编剧: 包蕾 / 王树忱
主演: 丁建华 / 毕克 / 苏秀 / 程晓桦 / 施融
类型: 动画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3(中国大陆) / 2021-11-05(中国大陆重映)
片长: 89分钟 / 100分钟(中国大陆重映)



作者:柯诺

电影媒体人



《天书奇谭4K纪念版》的上映,让我们得以在38年后重新回望这部相比《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在后世大众的认知度和推崇度上稍有些落后的国产经典动画,尤其是在中国动画电影重掘甚至过度跟风攫取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下,对《天书奇谭》进行重新审视,更有意义。


《天书奇谭》


中国动画电影的两个黄金时代出现在上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


50年代中,上美影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出国参加电影节时被海外观众误认是苏联动画,促使上美影内部展开对国产动画创作路线的反思,由此从模仿苏联风格转变到对民族自我的探索,特别是上美影厂长、导演特伟在制作《骄傲的将军》时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的方针,一度成为日后上美影动画创作坚守的原则,随即在60年初诞生了两大巅峰之作:《小蝌蚪找妈妈》和《大闹天宫》。


《小蝌蚪找妈妈》

《大闹天宫》


同时期上美影的艺术家们也开展过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特质的大讨论,“奇、趣、美”这三点最终成为多数人达成的共识。而《天书奇谭》的出现,就是把“民族风格”、“喜剧样式”、“奇、趣、美”这些理念贯彻执行最为成功,最综合体现出来的一部。现在回过头来看,也可以说它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娱乐性意识和类型化叙事的动画电影。


它不再像《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对传统神话题材故事进行简单的移植,也不再强烈依赖于对戏曲手法的运用,虽然在美术造型和音乐设计上还留有大量戏曲的韵味,也保有先前上美影动画的传统遗产,但在情节结构、表现形式和表演模式上,更走向了现代性和电影艺术的本体性。


深焦DeepFocus 华语影评大赛启动,赢取大奖奔赴戛纳!


影片在起承转合的大框架类型叙事下,采用分段式的讲述方法,在每一段情节都尽可能去突出一段奇事,制造出寓教于乐的趣味,也保持统一民族风格的美感。


特别是在狐狸精盗取天书、利用法术祸害人间,以及蛋生与狐狸精的对抗进程中,是用一个个串联起来的法术奇观场面和集合京剧、雕刻、年画、民间玩具、剪纸、各类民俗活动等“大观园式”的传统文化元素,用看一场“大秀”的逻辑,堆砌起可供观赏的视听元素。


《天书奇谭》


这部电影画风之特别在于各派别的糅合,自然背景采用水墨画,人物与建筑的合成景观则用工笔重彩来绘制,观感上既有中国风,又有一种漫画感,在分镜处理上,有如多格漫画切分式的,也有散点透视的,不少人物行走在市井的镜头画面,在宽银幕的景框中,有了《清明上河图》的几分味道。


《天书奇谭》


联合编剧包蕾之前对《三个和尚》的“贪、嗔、痴”的人物塑造方法,也顺势沿袭到对三只狐狸精的形象刻画上,以高度符号化的“骗、淫、贪”去做对应,指向人性之恶,也对原著《平妖传》里的原型做了很大的简化,但这种标签化的角色建构方式,放置在一个草根神怪传奇的二元对立文本中,却是有效妥帖的。


尤其是贪吃、愚笨的断腿狐狸,明显是从好莱坞传统动画里经常出现在主角旁的“小动物”或担任搞笑功能的配角等这种角色模板中学习、演变过来的。


《天书奇谭》


《天书奇谭》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化资源的使用,不只是在叙事、角色与美学层面上做出点新意,内核亮点是去意会它的借古讽今,对当时所处承前启后的变革时代与文化思潮进行敏锐的感应与对接。


电影从1979年开始创作,正是浩劫结束不久,刚步入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反省与向前的时代,而电影在“奇、趣、美”的吸引力外观包装下,在主动迎合儿童受众趣味,输出善恶分明朴素价值观的同时,实际上又打造出了一个庞大、深沉的讽刺隐喻系统和经历文革创伤后的反思系统。


《天书奇谭》


从掠夺民脂民膏、四处找“爸爸”的县令,到好色无能的府尹,再到昏庸暴戾的小皇帝,妖狐层层向上的欺骗与勾结,也是电影层层向上对封建官僚权贵进行结构式的观察与辛辣讽刺。这种大胆犀利的创作态度,同样是那个时代不少中国电影人的表达倾向,如同黄建新在80年代拍出的《黑炮事件》。


《天书奇谭》


片中的天书无疑可以视为知识与文化的隐喻,天书由玉皇大帝所掌控,换言之,知识与文化所代表的教育权被当权者所夺取,而袁公如“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勇敢反抗制度,私自下凡传授,蛋生也从原著的复杂叛乱者简化成一个从未受教育到受教育的孩童形象。


所以这个故事往深一点看,是对解放禁锢思想的号召,也警醒表达一个道理:当知识与文化被正义善良的人所用时,能造福百姓,但被恶势力所滥用时,就沦为满足私利与欲望的不当工具、正确的思想启蒙,是要从有道德良知开始的。


《天书奇谭》


电影最后,袁公降临协助蛋生消灭狐狸精,随即因泄露天书被押回天庭受罚,蛋生含泪哭送师父,这个结尾收得又快又猛。无论是地下或天上,电影在最后都没有去做反叛推翻皇权的叙事动作,而是以一个教育者与传播者因“非法”传道受业解惑陷入悲剧命运来收场,这一戛然而止的收尾没有空间多加渲染立场色彩,但又暗自形成最后一套批判话语与自省动作。


《天书奇谭》


《天书奇谭》可以看作是《哪吒闹海》中对文革伤痕指涉的延续性表达,不过它更强调的是对人的主体道德和思想意识的强化,它既娱乐,又严肃,对所处时代的精神性呼应,都是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也因此才真正抵达、扣响了所谓民族化的核心。


因为《天书奇谭》专注于塑造人物的符号能指,也就暴露出缺少对人丰富内心世界的探讨,这一局限性在当下正在被突破,以传统神话故事为题材的中国动画电影都在内化探索人性,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都在深入传达关于“我”的主体性思辨。


只是,《哪吒》里的那些低俗的喜剧烂梗,38年前的《天书奇谭》是没有的,《姜子牙》在类型与艺术之间的表里失衡,《天书奇谭》也是没有这问题的。那个时代的精神诉求、生活经验、审美习惯构成了《天书奇谭》的模样,那么这个时代呢?



编辑:anchor

要做健康人


- FIN -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沙丘》能成为好莱坞的救世主吗?

今年柏林最大遗珠,一曲疯狂时代的悲歌

亚洲最好纪录片节,会被权力和金钱腐蚀吗?

在伯格曼生活过的地方,碰瓷伯格曼

一代邦德,完美谢幕

年度最佳电视表演,都在这部翻拍伯格曼的神剧里

钛疯狂,一个毫无共识的撕逼现场

贝拉·塔尔神作再洗蓝,宫崎骏被毁得很彻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