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代邦德,完美谢幕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11-09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007:无暇赴死

导演:凯瑞·福永

编剧:尼尔·珀维斯 / 罗伯特·韦德 / 凯瑞·福永 / 菲比·沃勒-布里奇 / 伊恩·弗莱明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 / 拉米·马雷克 / 蕾雅·赛杜 / 安娜·德·阿玛斯 / 拉什纳·林奇 

类型:动作 / 惊悚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 / 美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 意大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片长:163分钟


作者:文森特九六 

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准备弃医从影

豆瓣@文森特九六



曾经


还是得从自己幸运的童年说起,感谢那时的社区互联网片库与曾经的007中文网,小学六年级的我已经看完了从肖恩康纳利到皮尔斯布鲁斯南为止的20部007电影,且有一搭没一搭的读过了几本伊恩弗莱明的原著小说,实际较之英雄救世界的王道故事,那个年龄的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除了邦德女郎外,更为着迷的实则是每一部反派的秘密基地,007的种种小道具与载具,以及时不时会出现的伴随在大反派身边的有着这样那样技能或义肢的打手们,自幼迷恋特摄使然,说一点冷知识,实际英国经典特摄作品,格里安德森先生的名作《雷鸟深机队》的特摄监督,一直作为康纳利系列的爆破师与美术设计参与拍摄。


除此之外,在观看自己人生的第一部007电影《金刚钻》之前,我就已经把20部电影的每一个膛线视角射击观众的片头全看了一遍,伴随着詹姆斯邦德主题的这个帅气的标志性开场,区分每一任邦德的步伐、衣着、开枪动作让我乐此不疲,也是在那个时候,2006年,未曾想,连地方小电视台都在报道新任007的消息,那部电影叫做《皇家赌场》,那位新的007叫做丹尼尔·克雷格。


《007:无暇赴死》剧照


詹姆斯邦德


有必要梳理下这个来自军情六处的33岁苏格兰人的历任饰演者,肖恩康纳利,作为我最喜欢的,也是第一任的007,融优雅与野性于一体,足够绅士,又具备强烈的攻击性,符合早期邦德电影的B级惊悚片特质与贵族身份的弗莱明写就的“廉价小说中的风流间谍英雄”这一颇为矛盾的人物色彩;乔治拉赞贝,汽车推销员出身的表演门外汉,除了机械般的挥拳头几乎是个木头人,因演技欠佳且投身嬉皮士运动而一部完结,但《女王密使》的片长与反大团圆结局还是让我印象深刻;罗杰摩尔,007系列真正成为超娱乐大片的开始,作为主演片目最多的一任,这时的007电影类型融合修行的黑人剥削片、太空冒险片、亚洲动作片、甚至怪兽片(《海底城》与《太空城》中可爱的大钢牙),喜剧元素加强,邦德变得十分幽默,增加了一对蠢蠢的退休警察夫妇作为常驻配角,甚至还有破次元的调侃(《八爪女》中被刺杀的间谍剧老前辈《复仇者》主演帕特里克麦克尼);而后来到蒂莫西道尔顿,过于严肃冷峻的方法派表演让其在面对邦德女郎的戏份时总觉得在前言欢笑,碍于版权纠纷与故事转型未找到合理的方向,两部卸任;皮尔斯布鲁斯南,最为众人肯定的一任,却也是自己最无感的一任,过于帅气的面容让这个角色的不现实达到了顶峰,后冷战时代的邦德,面对的是CG大片革命下好莱坞动作电影的黄金时代,即使《黄金眼》依然优秀,但面对美利坚平民动作英雄们的崛起,阶级层面高高在上的詹姆斯邦德,难免有些接不上地气;而后,到了曾经最不被看到的丹尼尔·克雷格。


《007:无暇赴死》剧照


丹尼尔·克雷格


确实,在一开始没人喜欢克雷格的形象,这个邦德,不抽烟,没有康纳利的潇洒,没有摩尔的安全感,没有布鲁斯南的面庞,饰演反派角色居多,如黑帮打手般魁梧,一头金发,但当看完《皇家赌场》,几乎所有反对者的立场都被转变了。


复活了两次007的马丁·坎贝尔,擅长老牌动作片的硬朗,以及低俗硬汉小说中的粗俗男女形象刻画,回归弗莱明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前传般的《皇家赌场》,呈现出一种触底反弹似的飞跃,在这之前,我们几乎从未为“铁金刚”担忧,无敌的体能,聪慧的头脑,过人的胆识,绝佳的运气,他总能化险为夷,哪怕生死关头,也会微笑着从容制敌,邦德近乎“猖狂”的家训“世界不够大”成为最万能的借口,上天入地,沾花惹草,从未留恋,与危险游戏。而到了克雷格,邦德会哭会求饶,会鲁莽会犯错,更为重要的,他动了真情,如果说前五位饰演者在细微的差别间始终扮演着同一位不会衰老死去的虚假英雄,克雷格般的邦德给人以信号——这只属于他自己


《007:无暇赴死》剧照


克雷格的五部007电影,质量参差不齐,世界观凌乱(朱迪丹奇的女版M刚开始实际也是从布鲁斯南版的世界简单延续过来),主线几乎是走一步看一步,但这次詹姆斯邦德形象的建立,却是稳扎稳打的逐渐成为一个鲜活的人,一个动人的悲剧。《量子危机》是这五部中最为糟糕的一部,作为第一部007续集,它差一点回归到老派007电影的质感中去,但还是在结尾,面对死去的真爱伊娃·格林曾经的以男色诱惑女性套取情报的男伴,邦德将其交给了情报机构接受惩罚,这一幕,克雷格般的邦德,将某种“过去”的“自己”葬送,对M说出的“我从未离开”,却已然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被盛赞的《天幕危机》不再多提,首次触及邦德的过去,萨姆门德斯从诺兰“黑暗骑士”中汲取灵感,将新时代下的007电影推向一个顶点,邦德与哈维尔巴登饰演的反派同作为“母亲”的M间的纠葛,携带着大英帝国与旧世界格局的陨落,实现了及其深厚沉重的葬礼式转折,实际至此,作为一个符号的“007”,已经落幕,接下来,是属于格雷格自己的谢幕。


《007:无暇赴死》剧照


《幽灵党》是令人失望的,继续执导的门德斯,显然已无表达可诉,邦德电影中的反派,经历了空想组织“幽灵党”,冷战格局下的战争狂热分子,再到两极格局消除后的卡通般的野心家,终于在《天幕危机》中于根源了解症结后,无计可施的门德斯只得把“幽灵党”又挖了出来,本片预示着,克雷格五部曲同过去的二十部电影不再享有同一个世界观,作为邦德的老对手,变相重启的“幽灵党”初次登场,表现却完全不如以往,过去的幽灵党,带有强烈的幻想色彩,不是挟持核弹要挟大国,就是操纵微星挑起热战,实际随着世界类型电影的革新,这种动画片中恶棍般的反派已逐渐失去信服力(《最高机密》序幕中,党魁布洛菲甚至作为喜剧角色登场被邦德扔进了烟囱),门德斯也明确这一点,于是从邦德角色的两面性上下文章,将布洛菲设置为邦德在收养家庭的“兄弟”,不仅老套,而且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过于虚张声势带有模仿痕迹的表演也消解了这个角色的现实性,雷声大雨点小的《幽灵党》更为失策的一点,便是也如康纳利时代那样,将前三部的反派强行整合为幽灵党的门徒,这对门德斯一手经营的《天幕危机》中的哈维尔巴登的形象,是十分狗尾续貂的,不过,或有意或无意,电影中的新加盟的蕾娅赛杜,成为接下来克雷格的最后一部,《无暇赴死》的叙事突破口。


《007:无暇赴死》剧照


无暇赴死


福永作为导演,虽带有较重的个人色彩(《疯子》中的实验室美学重现),但在动作戏的场面调度上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末尾地堡中的枪战长镜头较之《真探》实在乏味),不过幸运的是,福永洞穿了《幽灵党》中的遗留问题,将“幽灵党”在本片中铲除,对邦德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一点进行终极挖掘。克雷格饰演的邦德一路走来,失去了家庭、爱人、“母亲”、同僚、挚友、身份、代号,甚至布洛菲的台词中也在强调他的老去(“我们这两个老家伙”),五十多岁的克雷格不再遮掩脸颊上的皱纹,“无暇赴死”的克雷格,向死而生。蕾娅赛杜成为了邦德最终的温存,邦德有了女儿(虽早在67版《皇家赌场》中邦德也有女儿),他不再是超人般的“第七号情报员”,他成了丈夫和父亲,失去一切的邦德在本片中找回了作为人的根基,却无法逃脱他作为“00”情报组顶级探员的宿命。最后一幕,沾染病毒的他,若如过去的邦德那般,他只需如往常一样不留牵绊将蕾娅和女儿“遗弃”继续漂泊风流,但克雷格选择了“牺牲”,“我无法不去拥抱他们”,此刻,他成了真正的英雄,一个有感情、有担当的人,这个角色,从此定格在了这一刻,之后的继任者,也只得另立门户,可以说,《无暇赴死》成全了丹尼尔克雷格,克雷格则成就了这位詹姆斯邦德。


《007:无暇赴死》剧照


细节


《无暇赴死》中的有着无数令007粉丝兴奋的细节,除了重现《金手指》中性能的阿斯顿·马丁,由拉米·马雷克饰演的反派,如同第一部电影《诺博士》中的反派“诺博士”一般,以孤岛为基地,且同样是右心脏,007以一位右心脏的邪恶科学家开启了自己的传奇,又同样以一位右心脏的神经质野心家实现了短暂落幕。而马雷克的基地内置令人感叹,我们有多久未在邦德片中见到这种设计美学了,融合人造质感强烈的自然图景(岩石和植被)与金属机械风混搭起来的极具未来感与舞台感的敌人基地曾经是007电影除却主题歌概念影像外的一大美学亮点(《王牌特工》中塞缪尔杰克逊的基地设计便是强烈致敬),此次福永等主创的复古还原,也算是对这个系列的一种回溯。马雷克的阴险计划,又是同《女王密使》中反派的计划相似,而在《女王密使》的结尾,邦德失去了自己的妻子,而本片结尾,邦女郎失去了自己的丈夫,阿姆斯特朗的经典歌声再度响起,令人动容叹息。


《007:无暇赴死》剧照


谢幕


康纳利辞演的原因,在于他非常讨厌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除了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外,他也就是个普通的英国警察罢了”,而后的肖恩·康纳利六十多岁宝刀不老主演《猎杀红色十月》与《勇闯夺命岛》等动作片重振雄风;拉赞贝在嬉皮风潮过后流窜于香港与老家澳大利亚的B级片中,在《直捣黄龙》里被王羽暴揍;摩尔因到了邦女郎都能当自己孙女了的年龄而卸任,继续在英国与美国的影视作品中奉献演技;道尔顿依然活跃在舞台剧与艺术电影中;布鲁斯南同样是艺术片与类型片两手抓,虽质量起伏不定,但仍足够稳健,如今更是要在DC电影中出演“命运博士”;而克雷格的卸任,纵然同样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但谁也没想到,电影中邦德的“谢幕”会以死去告终。这十年来好莱坞的主流电影里,终于不再崇尚英雄不灭,随着“金刚狼”休·杰克曼和“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的告别演出,英雄角色逐渐同某位特定的演员相绑定而成为永恒。


《007:无暇赴死》剧照


作为有着日本血统的福永,《无暇赴死》中的日本元素同样繁多,除了敌人岛屿基地的地理位置,马雷克饰演的反派的衣着外,以死亡完成谢幕的做戏似乎也可以追溯到经典的日本刑侦局——“柯南”的精神元祖,“石原军团”的《向着太阳怒吼》(巧合的是,“石原军团”的一系列硬汉警匪剧的前身,《G-Men 75》等剧的主演丹波哲郎,早在可以称得上是半部日本特工片的第五部007电影《雷霆谷》中有着重要演出),《向着太阳怒吼》的特点在于,每一位主演都以牺牲完成谢幕,然后下一位主演接棒,演完数个季度后再次“殉职”,循环往复,松田优作等名角都在此剧中磨练演技,而伴随着角色死亡,他们也同自己饰演的角色绑定成独一无二的存在而被观众铭记,克雷格般的007,同样如此,哪怕一路坎坷,也足以令人致意。


结语


如今,克雷格将主演《利刃出鞘》的续集,演艺生涯继续向着更高处迈进,他的邦德,成为了蕾娅·赛杜讲给女儿的“故事”,也必然会随着每一位走出影院的007粉丝的口口相传而成为记忆中的传奇,同时,手握着弗莱明版权的布洛柯林家族肯定不会停下脚步,新的邦德电影必然在酝酿之中,我们依然期待着再度于银幕上看到听到那句经典台词“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但又同时希望,将来为新一任邦德痴迷喝彩的人们,能够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曾经的老电影们,尤其是此时的,这位独一无二的007。




编辑:Betsy

电影迷



-FIN-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脑洞神剧这季扑惨了,才豆瓣 9.4

拍过金酸梅最差,也进过手册十佳,他的新片更接近……

一个被盗录的金马最佳新导演,和他不想吓人的恐怖片

为这部9.2高分韩剧,我们找了个亲身体验的韩国作者…

好好谈电影,大美许鞍华

阿莫多瓦下部电影,改编自这个“失败”作家

学生举报老师?美国也一样…

影迷的DVD时代,就该用影史第一来终结


“伯格曼去世的那一刻,我在看他的电影”

热爱猩猩的卡拉克斯,其实是在翻拍戈达尔《电影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