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篇文章,看懂宫颈癌TCT检查的10种结果!

健康就在眼前 医学微视 2023-10-13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会新增约53万宫颈癌病例,且约有25万女性会因宫颈癌死亡。


宫颈癌是怎么得的?


宫颈癌最主要的病因,是HPV感染,也就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导致宫颈癌的高危亚型有HPV-16、18、31、33、45、52、58等等,其中HPV-16和HPV-18是最主要的亚型

其他低危型HPV,如HPV-611可引起尖锐湿疣;HPV-3、10、28、41等可导致扁平疣HPV-1、2、4、27、57等可导致跖疣等。


预防HPV感染,除了性生活时做好防护,避免多个性伴侣等,接种HPV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关于HPV疫苗,点击蓝字了解→HPV疫苗二价、四价和九价有哪些不同?该如何选择?7大角度一篇读懂!

一般来说,宫颈癌的发生,是由HPV感染→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逐渐发展而成,这一过程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


宫颈癌实际指的就是浸润性癌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属于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分为低度病变和高度病变。低度病变一般会在6-12个月内发展为宫颈癌;高度病变一般会在6个月内发展为宫颈癌。


宫颈癌筛查,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发现宫颈的早期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危害。

因此,建议女性从已婚或有性生活开始,一直到65岁,都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有哪些方法?


宫颈癌的筛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① 细胞学检查(TCT):主要起到初筛作用,判断是否有病变。

医生会用窥阴器扩张阴道,暴露宫颈,然后通过特制的小毛刷在宫颈口转圈刮取宫颈分泌物,放到保存液里,送到病理科制成涂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有无病变。
 
② HPV检查:在细胞学检查(TCT)获取的分泌物中,拿出一部分来做HPV检测,看有无HPV感染,以及感染的型号。

因此,一般推荐30岁以上的女性,选择TCT联合HPV检查



③ 阴道镜检查通过内镜深入阴道,观察阴道及宫颈,判断是否有可疑的病变区域。
 
④ 组织病理活检:经过阴道镜检查发现有可疑病变区域,或者通过TCT和HPV检查,发现宫颈有低度病变或者高度病变的,甚至考虑有宫颈原位癌的,都需要通过阴道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的结果,是确诊宫颈癌的有力证据。
 
⑤ 影像学检查:确诊宫颈癌后,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宫颈癌是否影响了周围组织,是否出现了淋巴结或相关脏器的转移等。



TCT检查报告怎么看?


在细胞学检查(TCT)报告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结论
 
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这种结果一般说明不存在宫颈癌或癌前病变可能一些宫颈炎或是宫颈的其他病变。



炎症反应性细胞、霉菌感染“炎症反应性细胞”表示宫颈有良性炎症性增生,但是还没有达到癌前病变的程度,往往提示宫颈炎症

“霉菌感染”,就是在宫颈分泌物中见到霉菌病原体,如念珠菌、酵母菌等,提示霉菌感染。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这是一个可疑性诊断,说明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细胞异常,但还不足以确定就是宫颈癌前病变,需要联合HPV检测进行判断。



如果HPV检测阳性,特别是高危的16型、18型是阳性,就说明有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继续做阴道镜和组织病理活检来定性;
HPV检查为阴性,一般需要6-12个月后复查TCT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提示细胞异常,还有可能是存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可能接近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

但是细胞数量相对较少,形态也不典型,不能够支持确切诊断,需要继续做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活检来定性。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这就属于宫颈癌前病变了,说明观察到异型增生的细胞,有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应该做阴道镜来进一步诊断。



另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经过一段时间有一部分会发展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也有的可以消退,应注意观察和复诊。

腺细胞异常表示腺上皮细胞有可能会发展到腺癌的细胞学改变,需进一步做HPV检查。

如果HPV16型、18型阳性,则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活检,观察组织学改变;
如果HPV检查阴性,也应该密切随访,如必要也可以做后续检查证实没有腺癌。
 
鳞癌、腺癌宫颈癌最常见的类型,就是鳞癌和腺癌,分别由宫颈的鳞状上皮细胞、宫颈的腺体细胞发生恶变形成。

一般来说,如果细胞学检查提示鳞癌或腺癌,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诊了。但是为了对病人负责,还是应该通过组织病理活检证实后,再进行后续的治疗。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官网-刘东戈主任医师《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病理诊断


【往期推荐】

这种“钙片”能将血脂水平降低50%以上,安全、有效!

2021-08-10

低血糖的危害或比高血糖更严重,这六类人群更应警惕!

2021-08-09

“抖腿”只是臭毛病?不,可能是真的有病!

2021-08-06


点击下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