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梅:著名作家刘震云妻子,二十年公益律师故事!| “2016中国律界公益榜单”征集令
律新社丨编辑部出品
编者按
“专业成就更完美的公益,公益成就更专业的律师。”
对律师和律所规模和创收的排行榜很多,但衡量律师行业的发展不只是规模和创收,公益也是律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2017年1月6日--2月20日,律新社、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启动“2016中国律界公益榜”征集(戳文字了解活动详情)活动。
在此期间,律新社将持续推出中国律界公益事迹的报道。如果你也做了公益,欢迎投稿晒公益,召集更多的人加入公益队伍!
欢迎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
我们要说,公益不分高低,助人就有意义!郭建梅女士,不仅是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妻子,更是中国第一代公益律师,是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代言人”,她身体中这凝聚着一股强大的法律援助力量,蕴含着无私付出的“天下之心”以及对世界的尊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感人至深的公益故事。
来源丨法国娇兰Guerlain(本文转载已授权)
扶无力者前行。
二十年来面对白眼与不理解,放弃高薪名利,
坚持做公益律师,帮助弱势群体办了三千多个案子,
她是公益律师郭建梅。
”
有一个群体,叫公益律师
走在冬日的乡间小路上,羊群在郭建梅的身后,远山迷蒙,寒气袭人。“公益律师这条路不好走,我却走了12年。”画面里传出郭建梅的声音。这是一则电视广告片段。
广告在审查时还遇到点小麻烦,因为画面上出现了农民工三根被绷带包扎的受伤指头,有关部门认为这样的画面给人的刺激过于强烈。现实是,在郭建梅办案的过程中,所见之情形不用说是三个指头受伤,“胳膊腿掉了的都有。”
郭建梅律师
郭建梅接拍这则广告获得的酬劳是100万元人民币。她没给自己留一分钱,所有钱都捐给了中心。这笔钱能加快中心公益事业的拓展:从妇女扩展到其他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工、下岗工人、残疾人等等。一个公益律师网络将会被建立起来。
对于是否要接拍这个广告,郭建梅一直非常犹豫。她不想让自己所做的公益事业带上商业的成分。她的丈夫——作家刘震云,也劝她最好不要接拍。
郭建梅律师和丈夫著名作家刘震云
最后还是接了。“这样可以把公益律师推向大众,让大家知道,社会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
20年来,郭建梅和他的团队办了近三千个案子。“如果凭着我现在的资源,做商业律师的话,收入会比现在高很多很多。”郭建梅分析自己之所以倾心倾力于这样一项艰难的事业,童年的经历是她心里的种子。
十个感叹号的背后,是永攀高峰的执着
1960年3月,郭建梅出生在河南滑县。双鱼座,A型血。“这样的人会很执着。”
在河南老家,她的奶奶43岁去卖馍的时候,饿死在路上。“她又冷又饿,就是不敢吃馍啊。”奶奶的死,让她思考中国男权文化下妇女所处的位置。
上高中的时候,她觉得“郭建梅”这个名字太俗太女气,还曾给自己改了名字:郭永攀。“永攀高峰的意思。”她在床围子上写着:我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后面连着画了10个感叹号。
1979年的高考,郭建梅以河南安阳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大法律系录取。
郭建梅的毕业论文写得好,1983年北大毕业后,进入司法部研究室工作。之后,她任职于全国妇联法律顾问处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律师》杂志社。
上世纪90年代初 中国开始步入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妇女权益的保护受到关注。
1992年4月 颁布了《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郭建梅曾参与了这部法律起草组的工作,并与人合著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指南》。
1994年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开始建立,弱势群体开始获得法律援助。
“执着”的归宿:中国第一代公益律师的诞生
1995年,在《中国律师》杂志工作的郭建梅去采访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NGO论坛,那是她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她到怀柔雁栖湖畔采访,本来只安排了一天的时间,但她被陌生的NGO议题迷住了,她在那里待了十几天。在论坛上,有国外人士问中国有没有针对妇女的民间法律援助组织,没人能回答,当时的中国真没有。
在大会上,她第一次听希拉里的演讲。主题是:Women's Rights are Human Rights(妇女的权利就是人权)。那次大会,她觉得周围的人都跟她一样,“像找到了亲人”。
参加完大会3个月后,郭建梅便辞去了《中国律师》杂志社主编助理的工作,与北大老师一起,组建了中心,做起了针对女性的民间法律援助与研究工作。她成了中国第一代公益律师。
郭建梅:顶风上坡,直到走不动为止
郭建梅办的第一个案子就不顺利。一位来自江苏徐州的妇女,因为儿子被当地公安人员打死,前往北京上访,没有讨到结果,自己又被一辆旅游大巴撞成重伤,全身多处骨折,一只眼球被摘除。尽管交管局认定事故中她无过错,但肇事车所属的大型国企只赔偿了她3万元。这名妇女不服,向法院起诉,但很快败诉。
她找到了郭建梅。当时,那位妇女破衣烂衫,浑身散发着臭味,摘掉眼球后的眼窝因无钱治疗而发炎,向外流着脓水。郭建梅带她到法院上诉时,有人捏着鼻子把她们赶出了办公室。法院的人还问郭建梅,你是找不来案子吧,给这样的人代理,她能给你多少钱?
郭建梅写了8000多字的代理词,她觉得写得很好,自己都感动了,胜诉的把握非常大。但结果是:败诉。
去领判决书的时候,法官态度非常恶劣。“我永远记着这个法官。他没有把判决书递到我手里,哗地就扔地上了,我都想上去抽他。”郭建梅为此事流下了眼泪。
接下来,是更多的败诉,一个接一个,似乎看不到什么光亮。
读大学时,郭建梅给人的印象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老实、善良、文静。她觉得自己现在性格变了,脸皮厚了,胆子大了。“就需要这样的人,为了这项工作,我把自己改变了,或者说,现实把我改变了。”
去年,她参加了北大法律系同学毕业25周年聚会。在她同学中,有当了大官的,赚了大钱的,成了大教授的。有同学问,建梅啊,你怎么还在做这个呀?
她现在不怕别人说了,爱怎么说怎么说。“我会一直这样干下去,除非走不动了。”走了二十年,她用一句话形容这个过程:我们拉着一辆沉重的车,顶着风,上了一个坡。
一名公益律师的诞生,是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代言人”。这一股法律援助的力量,蕴含着无私付出的“天下之心”以及对世界的尊重。郭建梅所绽放的“女·士精神”,让更多人领略了女性优雅的坚定,也为弱势群体重启了对生活的信心。
更多公益报道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关于“法驴”的信息
▼想与律新社有更多合作,欢迎添加律新社小编微信:170918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