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年内3度特大地震,新西兰怎么了?

2016-11-17 澳洲新快网


新西兰当地时间11月14日凌晨,一场7.5级的特大地震袭击了新西兰南岛,2人在这场天灾中死亡。大量农场被毁;在首都惠灵顿市内,许多玻璃和砖石都纷纷从建筑物高处掉落;连通经济相对发达的北岛和地势复杂风景秀丽的南岛之间的公路和铁路线也被地震切断。


6年内3度特大地震,新西兰怎么了?


地震在新西兰全境引发了约10万处塌方,切断了公路和铁路线。(新闻集团图片)

约450名游客和当地居民由军用直升机和军舰协助撤离,图为他们正在等待上机。(澳洲广播公司图片)


凯库拉(Kaikoura),距离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基督城(Christchurch)东北部150公里,是南岛的主要城镇之一,也是这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整个城镇已经完全被大规模塌方所切断。民防部门估计,这次地震造成了约8万-10万出塌方。新西兰总理也承认,要修复这些塌方所造成的损失,可能需要数百万元。


“新西兰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这样一场发生在深夜的突如其来的灾难,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对于新西兰当地人来说,这次地震的意义却是更为沉痛的。因为,就在5年前的2011年,基督城才刚经历过一场死亡人数高达185人的大地震,超过200人失踪,是新西兰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造成经济损失120亿美元。


当时的基督城满目疮痍,四处都是断壁残垣,人口也急剧减少。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说:“这可能是新西兰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2011年满目疮痍的基督城。(英国广播公司图片)


时至今日,这个城市都还处在漫长而艰难的地震重建过程中。笔者曾于2015年初走访基督城,老城区仍有多处残破的建筑布满涂鸦,历史悠久的古教堂也只剩下一半旧址,道路空旷,城市显得萧瑟寂寥,与这个“南岛最大的城市”之头衔显出巨大反差。


不幸的是,这周一的地震再次给了这个重建中的城市沉痛一击。


新西兰地处地震活跃的“火山环”上,这是一条长4万公里的环形火山带,且位于环太平洋的海沟之上,历来都是地震频发地带。2010年,这里还发生过7.1级的凯特伯雷地震,基督城亦曾在这个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美国调查局认为2011年基督城地震是2010年坎特伯雷地震的余震。


2010-2016年,不过短短6年时间,新西兰南岛3度发生特大地震。不禁让人们发问:这到底怎么了?


地震成因分析


初步模型显示,2016年这次地震的成因是东北走向的断层裂开后,对近海平面造成了影响。但这次事件可能非常较复杂,涉及到南岛的好几个断层。


据发表于The Conversation网站的两位墨尔本大学学者达菲(Brendan Duffy)和奎格利(Mark Quigley)的文章分析,南岛的北端刚好横跨了太平洋构造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这两个板块的碰撞使岩石升高,从而形成了南阿尔卑斯山脉和新西兰上升速度最快的山岭之一——美丽的向海凯库拉山岭(Seaward Kaikoura Range)。板块运动使太平洋板块的海底地壳在逆冲断层的作用下冲到了澳大利亚板块下面,两者滑动交叠形成走滑断层。


太平洋板块以每年30-60毫米的速度向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区域在过去几年来都是新西兰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带之一,2013年的里氏6.5级的库克海峡地震及其后的数次续发地震,都是这一地质现象的体现。


初步分析非常明显地暗示出,此次地震的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大约200公里长的巨型断层系统的断裂。就在不久前,新西兰地质与核学研究所还强调,由于北岛地势低且南岛地势较高而造成的俯冲断层很可能引发大型地震。


刚刚过去的这次地震,正是板块交界互相推挤、走滑断层横向滑动、太平洋板块内部靠近震中区域推挤之下所产生的综合结果。这次的震中,就在卡尔弗登(Culverden)东北部15公里处。


由于断层系统十分庞大,地震显然已经从断层西南端传递到了东北端,地震能量在2分钟之内被完全释放。


大型地震会产生比小地震更多的长周期波能。2011年基督城地震就产生了大量高频能量和极强的地面加速度,使当地的30多万居民都暴露在了强烈而密集的地面震荡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尽管2011年基督城地震的震级不算高(仅为6.3级),却仍然造成了巨大伤亡。


相反,这次的地震则是低频波动,由于地震区域人口分布密度低,南岛北部大约只有3000人感受到了和当年基督城地震类似强度的震感。


地震给新西兰带来了什么?


虽然人员伤亡不大,但新西兰的基础设施还是遭到了巨大损毁,比如说,从南岛东北部的汉默斯普林斯(Hanmer Springs)到卡尔弗登(Culverden)的公路、国家1号高速公路一级,以及首都惠灵顿市内的道路都有损毁。惠灵顿市内亦有60栋大厦遭到结构性损毁,议会综合楼旁边的多层大楼也将不得不拆除。


地震迅速引发了2米高的海啸,许多民众拍下的视频当中不仅能看到家中物品散落一地,户外街头一片混乱,还能看到“远离海滩”的警示标志。


凯库拉南部的国家1号高速公路遭到此次地震的损毁。(《每日邮报》图片)


离凯库拉80公里远的小镇怀奥(Waiau)结构一户房屋被毁。(新闻集团图片)



凯库拉附近一个农场也出现土地断裂。(《新西兰先锋报》图片)



碎了一地的红酒瓶和便利店里倒落一地的食品货品。(图片来自网络)


家住北岛的一位居民称:“邻居家的游泳池里的水剧烈晃动了有大概1分钟,然后全部人就从家里冲到了街上。”另有一户居民拍下了地震时他家中天花板和墙壁不停摇晃的画面。

(视频连接:http://www.express.co.uk/news/world/731808/New-Zealand-earthquake-shake-disaster-video-Christchurch)

 

地震、余震与月亮


悉尼上空的超级月亮。(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这次地震的成因,学界还有一种假设——月亮与潮汐。这次地震巧合般地发生在“超级月亮”的前夕,这是自1948年以来地球与月球距离最近的一次。就在不久前,还曾经有人试图将这个超级月亮与地震联系起来。


19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潮汐变化是否会触发地震,但二者关系目前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和挑战的领域。


如果硬要说联系的话,如果有些比较活跃的断层本来就快要断裂了,而此时刚好有些小潮汐拍打过来诱发它的进一步断裂,影响了地震周期;又或者潮汐的拍打使断裂一直扩大延伸,比原本的规模更大,这倒是有可能的。


但是总体来说,目前仍然无法通过潮汐压力和其他的所谓“先兆”在短时间内进行地震预测。一些模糊不明的所谓地震预测,其实毫无科学依据,无非是一些媒体天马行空的揣测误读而已。


正因如此,大部分的地震学家都强调如果要保证公众安全,防患未然比预测地震更重要。新西兰地质与核学研究所应用了一套动态地震预报系统,目的是在余震时期内能够将后续地震的风险及时通知给相关居民。


目前的动态预报指出,接下来的数月内有80%的可能性出现正常余震。在接下来的几周到数月之间,从震中卡尔夫登沿凯库拉海岸往北一直到坎贝尔角(Cape Campell)都将有大于5级的震感。目前已经发生的余震中有一次震级为6级,但接下来出现更高震级的余震的可能性达98%,而且这些较大余震在其后数天到数周内还会引发10多次的5级震。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周四一场暴雨侵袭了受灾地区,地震专家也持续录得了几百次余震。


推荐阅读


墨尔本杯“豪放姐”走红网络美食、文化、电影节:11月悉尼活动手册

中国政府出重拳:皇冠赌场抓赌客| 悉尼最脏沙滩名单出炉

澳洲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60万在澳洲能买到什么房

悉尼神秘沙滩7年现一次 留学生卖淫支付堕胎费

澳洲何以成为过敏之国|晋善晋美山西行

孩子在澳起跑线究竟划在何处 上 | 

最可怕的名单:澳洲恋童犯住在哪里?|  |


义和团、红卫兵和华人特朗普粉|2016年的美国大选将带来什么

澳洲学界的反华与亲华|摩苏尔城下的明战与暗战

澳大利亚民粹思潮 杜特尔特真想对菲美关系动真格吗

英国脱欧助力欧盟独立朝核危机会撕裂东亚吗


关注更多房产、财经、澳洲本地新闻

请翻阅11月18日《澳洲新快报》



《澳洲新快报》旗下精品杂志《Lifestyle Asia ·生活》月刊微信平台全新上线

欢迎关注!


《澳洲新快报》

本报诚纳英才,欢迎您将中、英文简历电邮至hr@xkb.com.au,在主题中注明姓名及所申请职位。合则约见。详情:新快招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