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悟性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贪嗔痴以外真的是没有佛性的,贪嗔痴的本性就是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三毒就是贪嗔痴,诸佛本来就在三毒当中,什么意思呢?诸佛是什么呢?在这个地方讲的主要是佛的法身。
法身佛本来在哪里呢?它不可能在东方、西方,在某一个地方,它就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我们内心当中每一个念头的本质是光明,那这个光明不就是佛性吗?所以,每一个念头表面上它再坏、再邪恶、再邪见,但邪见的本体就是佛性。
所以,它再坏也是表面上坏,本质上是不坏的,它的本性是佛性。但最最遗憾的是什么呢?它的本性虽然是佛性,但是我们平时接触的就是它的表面。它的深层次是佛性,但是如果我们永远都接触不到,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没有用的。
我们接触到的一直都是外表,那外表就是烦恼,不是佛性。所以,这个就是我们最遗憾的地方,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现在我们就是要通过“返照”的方法,去了解、去进入到它最深层次的地方。这样以后,我们就不止经常接触它的外表,也会有机会接触到它的内在、它的深处。它的深处就是法性,就是佛性,所以,诸佛处于三毒中,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长养于白法”,白法就是善法,尤其是无漏的善法。佛就住在三毒当中,然后修行。法身佛不会修行,但是遮盖法身佛的烦恼会逐步逐步地减少,这个就是长养白法,就是积累善法。“而成于世尊”,最后就成为世尊了。
“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大家注意:它还讲了一个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什么呢?五祖弘忍大师有一部《最上乘论》,也是一样讲了最上乘。大乘、小乘,难道还有一个另外的最上乘吗?最上乘,实际上它讲的就是大手印,讲的都是大手印的内容,但不会说“大手印”这个词。
我们现在就发现,汉传佛教很早很早以前翻译的这些《大藏经》里面,已经有很多很多无上密宗的续部。但是,这些书的题目,都没有用无上密宗的名称,全部是用什么什么经来命名。所以,从标题上看不出来这个就是无上密宗。
那这个地方,它也没有说这个是大手印、大圆满,都没有说,就说最上乘。大乘就是大乘,还有什么是最上乘呢?就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暂时不想接受这个观点的话,那怎么解释呢?大乘,就是第二转法轮当中的这些般若;第三转法轮当中,讲佛性如来藏的这一部分,就是最上乘,也可以这样理解。“皆是菩萨所行之处”,这就是证悟的菩萨才能够接触的。
“无所不乘”,“乘”这个字,我们用名词来理解的话,那它就是交通工具,就是过去的人力或者是马、牛拉的车。如果是用动词来理解,那么就是乘坐,乘坐交通工具去某一个地方。
“无所不乘”就是说,大乘当中,尤其是无上乘当中,所有在它下面的一切的乘,像小乘所讲的这些内容,全部都包容在它里面,所以就是无所不乘。比如说,大乘的佛性,小乘能不能乘呢?它乘不住的,没办法乘。
比如说,一个牛车、马车,如果我们让它去拉十几吨或者是更重的东西,它是没有办法的,它挺不住的,但是卡车完全可以承载。牛车、马车,以及这个卡车下面的所有这些小型车辆所装载的东西,卡车它都可以装,它都可以载。所以,大乘无所不乘,意思就是说:大乘全部都可以包容、包含。
“亦无所乘”,然后立即又说,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承载。用名词来讲的话,它根本就不是一个交通工具。然后用动词理解的话,它也不是乘坐什么。那这个怎么理解呢?般若经里面有八甚深法,那八甚深法说的是什么呢?
从我们世俗的角度来讲,它可以乘坐,可以是一个交通工具等等。比如说因果,在我们世俗的世界里面有因有果等等,都是存在的,都是真实的。但是从它本质的角度来讲,因也不是因,果也不是果,因果之间也没办法建立什么关系,万事万物也不存在。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