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背后是什么
爬坡上坎:折叠屏手机何时走出玻璃柜?
在刚刚过去的MWC2019上,一场硝烟弥漫的折叠屏手机卡位战鸣枪开战。
2月21日,三星发布了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售价1980美元,约合人民币13377元;2月24日,华为在MWC上发布了全球首款5G折叠屏手机Mate X,8GB+512GB版本售价2299欧元,折合人民币17498元,成为最贵的折叠屏手机。
站在变革舞台上的,终于不再只是苹果、三星两家厂商,而是有更多中国面孔出现在台前,除了华为,TCL和努比亚也展示了自家的柔性屏作品,OPPO和小米等厂商也宣布折叠机正在路上。
但折叠屏手机,是否又真的代表了智能手机的未来?对于消费者而言,目前的折叠屏手机可用性如何,又凭什么卖得比顶配的苹果还贵?
相较于普通手机,折叠屏主要的创新技术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柔性屏、铰链和电池。
以前,广泛采用LCD(液晶显示器)的手机屏幕无法像报纸、书籍一样“叠起来”,其结构和选用材质决定了它们并不具备“折叠”的条件。
此后,让屏幕可以折叠的最大功臣——柔性OLED屏幕应运而生,OLED 屏幕具有自发光、宽视角、更轻薄等特点,逐渐替代了前一代的LCD,被广泛应用在手机全面屏和折叠屏制造当中。
除了柔性OLED屏幕,目前实现机身折叠主要依靠铰链技术,通过铰链连接两块机身可实现内外折叠。
铰链在折叠屏手机设计中主要承担了几个任务:首先是实现两个平面的折叠;其次需要承载屏幕,柔性屏是软的,必须附着在一个硬东西上才能平整;还有一个任务是横向延展,由于屏幕只能弯曲不能延展,也就是在屏幕的平面方向是没有弹性的,这就需要在铰链设计时考虑为屏幕留有展开时的余量。
以屏幕折叠方向划分,目前的折叠屏手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三星Galaxy Fold为代表的内折叠,以华为Mate X、柔宇柔派为代表的外折叠,以及小米工程机为代表的双折叠。除此之外,可折叠屏幕比原来的手机屏幕更大,耗电量更多,如果没法提高电池容量,就要频繁充电。而弯曲电池的设计需要满足大屏幕对续航能力的要求。
什么制约折叠屏
在MWC 2019上,这些已经发布的样机都被置放在了玻璃柜中,消费者无法一睹“真”容,这不禁令人质疑,热门话题中的变革者自己还没完全准备好,便被推到了舞台上。
实际上,厂商无法一展身手的苦恼源于折叠屏手机更高的技术难度,据业内有关人士透露,从目前行业数据来看,可折叠屏幕即便是三星良率也仅仅为10%~20%。
究其原因,第一就是屏幕自身的原因,柔性OLED屏幕虽然可以弯曲,但还有几项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首先,OLED为有机材料,寿命不如LCD的无机材料长,有机材料屏幕老化不均匀,容易产生烧屏现象,而OLED闪屏效应容易造成用户头晕眼花;此外长时间多次弯折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影响产品的耐用度。
第二是铰链技术的耐用性、搭配问题。折叠手机的开合频率高,如何让铰链经久耐用是非常严峻的问题。目前手机铰链用在移动终端上大多只是双屏幕开合,如果是三屏幕甚至四屏幕,如何轻量化处理,厂商也应充分思考。
根据此前韩国媒体的报道,三星Fold采用的转轴是由韩国厂商KHVatec供应的,但是转轴中可能采用的齿轮与传动结构并未有相关信息。此外,三星Fold折叠结构当中的微型传动结构是由广东金力变速股份有限公司供应。
根据记者了解,三星Fold实现可折叠特性的关键器件供应商基本都是日韩厂商。能够被大规模商用在可折叠屏上的少之又少,国内厂商大多还是在布局阶段。
商业化瓶颈仍在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折叠屏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是高昂的价格,华为、三星的折叠屏手机价格均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
“现阶段的折叠屏,没有达到一个成熟商业化产品的价值。”2月23日,OPPO副总裁、中国大陆事业部总裁沈义人在巴塞罗那OPPO创新大会上表示,“折叠屏现阶段本质上更像一个翻盖手机。
目前,硬主板和无法折叠的电池都会导致折叠屏手机设计的想象力空间下降,安卓系统对于分屏、高分辨率、多信息处理的优化都还未到达时间节点。”
不难发现,推出折叠屏手机的手机厂商都在进行市场试验,所以出货量无法保证。根据分析机构的预测,2019年三星、华为等整机品牌的折叠终端产品将陆续上市,折叠屏手机将真正实现量产,预计全年出货将突破100万台。但相比智能手机每月几千万的出货量,谈不上规模。
实际上,折叠屏手机的高成本主要是由于柔性OLED显示屏的良品率不高,量产规模有限。2016年以来,京东方、维信诺纷纷追加投资建设柔性OLED产线,但只是拥有产线,良品率还没提上来。折叠屏手机上市后,柔性OLED大规模生产制备,流程跑通后,良品率自然就提升了。
“过去,柔性OLED技术垄断在三星手中。此次华为Mate X使用京东方OLED屏幕,一旦其能够批量生产,打破垄断,价格就将大幅下降。”一位行业分析师也对记者如此表示。
同时他认为,当京东方被华为“带”出来后,深天马、维信诺、华星光电等其他供应商也会陆续被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认同,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能。届时,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也会顺流而下。
来自产业链的消息称,从目前的产量和价格来看,早期折叠屏手机都不是冲量型产品。在初期阶段,折叠屏手机并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而是更适合科技爱好者。
毋庸置疑,折叠屏手机走向普通大众,还需要3~5年时间。
推荐阅读
文 / 通信产业报(网) 康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