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设计学院|策展时刻-策展作为社会实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央美院艺讯网 Author CAFA ART INFO
编者按: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策展与策展性”讲座系列通过邀请国际著名策展人、理论家,以一种反思与批判的视角来审视既有的策展实践,从而试图探寻关于策展潜在或可预的未来,围绕策展相关问题为大家带来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继第一辑让·保罗·马丁《策展人的伦理准则》后,第二期为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化、批评与策展”项目负责人艾莉森·格林(Alison Green)带来的“策展作为社会实践”。
“策展与策展性”讲座系列(点击链接跳转)
线上讲座现场
主讲人 艾莉森·格林(Alison Green)
艾莉森·格林(Alison Green),现任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文化、批评与策展”(Culture, Criticism and Curation)项目负责人。她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研究者,并以策展作为她的创意和社会实践。她的研究聚焦于两个方面:20世纪60年代作为变革的十年,是如何改变了艺术的本质、社会目的以及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展览史研究和策展性。她的近期研究项目以批判的视角考察了以时间作为主题的展览史。近期著作包括《当艺术家策展——当代艺术和作为媒介的展览》(When Artists Curat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Exhibition as Medium)和《为什么实践?》(Why Practice?)《全球化之后的策展》(Curating after the Global. Roadmaps for the Present)。
“策展与策展性”讲座系列的第二场“策展作为社会实践”讲座于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5日晚在线上Zoom会议举行。本次讲座主要围绕着作为社会实践的策展,对策展中的“实操”(Hands on)与策展中的“具身化劳作”(Embodied labour of curating)两个核心概念进行探讨。Alison Green以策展实践教育者的视角为策展理论加入新的维度,给出策展中的“实践”的定义:实践乃是一种获取知识、为参与行为赋予意义并激发欲望的过程。(Practice is a process of accessing knowledge, connecting sense to participation, activating desire. )。
Alison Green首先阐释了她之所以选择“策展中的具身化劳作”作为探讨话题的原因,即“策展中的具身化劳作”与讲座主题“策展作为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着何种关联,她指出:“具身化”有着隐含且强烈的社会意义,一个主体概念通常指向的是超出单一主体的多个主体。因此,在创造性实践工作内部,“工作”(Work)一词的所指既包括“劳作”(Labour)的概念,也包括“文化性的产物”(Cultural product)概念。策展工作虽然主要是基于知识的、无形的,然而这一工作也确含有对于他人所制的“文化性产物”的关怀(Caring for),并且它帮助“文化性产物”成为对于观众来说可被理解的事物。而谈到劳作(Labour),实质上是把工作(Work)问题设为与经济价值有关的问题,以及是在探讨哪些社会持有着高价值。
为毕加索画作布展
铲出一个36英寸的正方形 劳伦斯·维纳
而Alison Green想要为其加入的维度是她作为一个策展实践的教导者的视角:大部分教育均关于理论或者历史,但在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面向实践的学科教学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艺术和设计便作为其中一类可供验证的案例。
线上讲座现场
在开始正式的案例分享之前,Alison Green强调了她所给出的对于“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的定义以及相对应的一系列特征描述:作为一项社会实践,首先它是非独立存在的,它是以关系为导向的、具备参与性的,它能够创造社区并成为实现更好生活的模范。
Alison Green列举了来自威尔士(Wales)的卡迪夫(Cardiff)的艺术家拉巴布·加祖尔(Rabab Ghazoul)的三项实践项目:《如果我能发言》(If I Could Speak)、《温和与激进》(Gentle/Radical)、《归途漫漫》(It’s a Long Way Back),并将其理念与法国哲学家和作家伯纳德·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的思想联系起来。
加祖尔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尔士政府颁布的威尔士“未来世代福祉”(The Wellbeing of Future Generations)法案的影响。法案的核心思想是将生态思维用于治理问题,即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决定、计划倡议、服务或立法对于人类和非人类的长期影响。这项法则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在一个超出我们现有想象边界的世界里,将规划视野从“现在”转移到尚未出生的人的生活和生计的意义是什么?对于那些不考虑这些的机构或者组织来说,“福祉”(Wellbeing)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重新定义“福利”(Benefit),并且所有的这些福利政策和行动的具体对象又是谁呢?
在此背景之上,加祖尔的项目充满着野心,甚至其可能成为重塑当地国家治理的一个标志。他的名为《如果我能发言》的作品由他和当地小镇的一些年轻人一起合作完成。他们在村庄里制作并张贴了标语,用这些标语表达年轻人们对于社区的看法。这一艺术行为通过占据一处公共空间来表达一些原本无从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声音。加祖尔认为,该项目的真正核心价值在于它使年轻人的声音合法化,允许他们前往挑战成人至上的世界。
《如果我能发言》作品下的小镇样貌
其中两个宣传牌就“手”及其社会意义做了诗意的表达。在它的左侧写着这样的声明:“我们要的是真实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拿出握手的做派”(It’s a proper thing, not a handshake thing)。这表现的是一个孩子对两个人之间如何构建信任的观点。
艺术家加祖尔近期的一个项目《温和与激进》,则试图以作为活动家和社区组织者时所做的工作为基础,通过一种缓慢的、有积累性的过程去实现一些社会的实践。这项工作基于他所提出的能够“提供真实可达性和寿命”(Providing both true accessibility and longevity)的“激进使用权”(Radical access)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拥有使用激进的权力,去实现一种真实可及的、长期性的艺术。
Alison Green强调加祖尔理念中对赔偿和非殖民化事业的投身,他们在重新思考什么是“交换”(Exchange),区别于根植在现有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框架上的“交换”。他们希望这项实践以非个人的、群组的方式进行,希望在“温和与激进”的实践中创造出一个无法由任何人或任何现有艺术框架去定义的新框架。正如加祖尔所描述的那样,我们需要完全改变现有的实践制度,才能够实现系统化的变革。
《归途漫漫》作品中的三频道录像装置
在2015年,加祖尔创作了一件三频道录像装置艺术作品,名叫《归途漫漫》。这件作品使用了当时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向委员会所作的公开证词,有着高度的政治性。然而在作品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这些政治相关的关注点直接放入其中,而是担任了一个主持人的角色,让其他人去说话。他的解释是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人们是如何把自己与政治经验联系起来。Alison Green认为这件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带入现实的具身化的体验。
《归途漫漫》展览现场
Alison Green把加祖尔的作品与法国哲学家和作家伯纳德·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的思想联系起来。斯蒂格勒创造了“被赋权的业余者”(Empowered amateur)一词,用以描述我们因怀抱着热爱、坚韧、专业知识和信仰而自愿做的一些事情。斯蒂格勒尝试将这种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评与一种对于长期调节工具的兴趣相关联,他专注于所谓的“异质主体”(Heteronomous subject),以创造了“无产阶级的第三阶级”(Third stage of proletarianism)的“超工业化社会”(Hyper-industrialised societies)为背景。通过阅读斯蒂格勒,Alison Green将“实践”构想成一种获取知识、将意识与参与联系起来并激发欲望的过程。实践与“处世”(Savoir-vivre)或“如何生活”(How to live)的理念息息相关。
艺术家清洗博物馆前部台阶
尤克里斯在展览现场
同时Alison Green也列举了米尔勒·拉德曼·尤克里斯(Mierle Laderman Ukeles)的作品《清洗哈特福德》(Hartford Wash)、《接触卫生》(Touch sanitation)等来探讨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艺术中具象化劳作的体现方式与展示艺术的公共场所机构之间的关系。
关于维护艺术的告示
尤克里斯早期在CARE的展览中撰写了一份“维护艺术”宣言(Manifesto for maintenance)。她暗示自己生活在一个博物馆里,进行了一个4小时的行为艺术表演。在这4小时里,她用拖把、水和手把博物馆的前部台阶清洗了一遍。换句话来说,她在做一些必要的,但是在寻常状态下不可见的且不被人们所赏识的工作。在作品中,尤克里斯向人们展示被隐藏的博物馆内存在的权力构架。她称她们为“必要的艺术”(Necessity art),她试图打破那些愚蠢的壁垒,所有那些让做必备工作的人们在社会面前没有任何重要性和可见性的壁垒。
《维护艺术》展览
作品《接触卫生》,将在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见的维护工作,同拥有低收入的、被低估的,但同时也肩负必要且重要工作的清洁工之间建立一种伦理化的道德关系。学者海伦娜·雷基特(Helena Reckitt)认为我们的文化工作需要重新定义其成本,她指出: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文化项目,如何部署人力、经济和物质资源以及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大成本,这样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质疑我们一些行为的可持续性。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以巨大的环境成本运送物品,在艺术界的巡回日历上留下活动的碳排放足迹。我们需要认识到艺术世界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如果在其中的底层的一些人无法维持他们的生计,整个艺术世界将无从支撑。
尤克里斯与清洁工交流
尤克里斯的作品《如何补偿》致力于将垃圾场或填埋场改造成自然环境。例如纽约的Fresh kills landfill填埋场被改造为Freshkills公园。对于这个项目,尤克里斯作出了新的发问:我们如何能够为我们对这个世界、对大地所犯下的罪行去求得原谅。
作品《如何补偿》
在2001年尤克里斯提出了作品“转让与交换:建议100万人参加公开艺术活动,公开募股,共同制造,共同救赎”的提案,现在这项工作仍在持续。她的设想是在Freshkills公园里放置100万块可回收的玻璃砖,每块玻璃砖内放置一个与被遗弃在填埋场的性质相反的个人喜欢的东西,将它捐献给公园。通过这种方式,纪念每个人的小小的补偿与救赎行为。
Alison Green在最后举例了自己的策展项目《B夫人》(Madame B)、《关于爱》(On Love),在《关于爱》中,参加展览的中老年人能够深入地和展览产生互动,并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对幸福和愉悦、消费和消费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中老年成员们在排练表演
《关于爱》的彩排现场
成员为演出做准备
克莱尔·毕晓普(Claire Bishop)在书籍和文章中提到了艺术的参与性。指向了两点意义:其一,艺术的目标是重建一个社群性的集体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彼此社交和互联;其二,帮助思考如何把策展延伸到社会实践中。他提醒我们目标是“恢复并实现一个共享社会参与下的公共集体空间”。参与性的艺术消除了传统意义上旁观者的角色,提出了没有人是艺术的观众,所有人都是艺术的制作者。他还提出激活观众就等于解放了观众,在获取和参与的平等与艺术质量之间存在一种矛盾和张力。
这种参与性的艺术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提出一种替代方案来达成建设性,一种新的社会可能使社会变得更加平等与美好,从而改变社会异化的进程。另外一种模式是通过加倍的异化最终实现更加疏远的、虚无的、碎片化的、不可见的干预主义的结果,我们通过加倍地对社会创伤、不平等和分歧进行展示,通过极致的批评反向促进有益的社会转变。这两种形式的参与性艺术都很重要。
最后,回到讲座主要探讨的两个最核心的理念,关于策展的“实操”,和策展中的“具身化劳作”。寻常的、枯燥的、不可见的劳作对于实际的策展工作来说是非常核心且重要的。Alison Green对于策展的宣言如下:策展应该承担反殖民化责任、修复责任、跨文化责任以及发挥超强的本土性与在地性的责任,它必然与人民的福祉相关,同时也与共同参与的实践紧密相连。
文丨于明慧
编辑丨张译之
图丨主讲人艾莉森·格林提供
后续讲座敬请期待👇
“策展与策展性”讲座系列Curating & the Curatorial Lecture Series
2020.12-2021.04 讲座嘉宾 | Guest Speakers
让·保罗·马丁 Jean-Paul Martinon艾莉森·格林 Alison Green保罗·奥尼尔 Paul O’Neill维多利亚·沃尔什 Victoria Walsh碧翠丝·冯·俾斯麦 Beatrice von Bismarck
学术主持 | Academic Advisor
宋协伟 Xiewei Song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Dean, School of Design, CAFA
学术召集 | Academic Convenors
王乃一 Naiyi Wang
当代设计策展主讲教师
Lecturer,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薛天宠 Tianchong Xue
当代设计策展主讲教师Lecturer,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讲座嘉宾 | Guest Speakers
让·保罗·马丁 Jean-Paul Martinon
让·保罗·马丁(Jean-Paul Martinon)现任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视觉文化和哲学”(Visual Cultures and Philosophy)教授,并与伊尔·罗格夫(Irit Rogoff)共同创建金史密斯学院“策展/知识”(Curatorial / Knowledge)的博士项目。他曾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作坊撰写专著Swelling Grounds (Rear Window, 1995年),出版著作包括探讨德里达、马拉布和南希作品中未来构想的On Futurity (Palgrave, 2007年),有关男性气质的时空维度的The End of Man (Punctum, 2013年),以及探讨在卢旺达种族灭绝之后的和平概念的After ‘Rwanda’ (Rodopi, 2013年)。近期著作包括《策展性:策展哲学》(The Curatorial: A Philosophy of Curating),以及探讨策展作为一种伦理的哲学研究专著《作为伦理的策展》(Curating As Ethics)。
艾莉森·格林 Alison Green
艾莉森·格林(Alison Green)现任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文化、批评与策展”(Culture, Criticism and Curation)项目负责人。她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研究者,并以策展作为她的创意和社会实践。她的研究聚焦于两个方面:20世纪60年代作为变革的十年,是如何改变了艺术的本质、社会目的以及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展览史研究和策展性。她的近期研究项目以批判的视角考察了以时间作为主题的展览史。近期著作包括《当艺术家策展——当代艺术和作为媒介的展览》(When Artists Curat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Exhibition as Medium)和《为什么实践?》(Why Practice?)《全球化之后的策展》(Curating after the Global. Roadmaps for the Present)。她毕业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此前,她还获得德克萨斯大学硕士学位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学位。
保罗·奥尼尔 Paul O’Neill
保罗·奥尼尔(Paul O’Neill),爱尔兰策展人、艺术家、作家和教育家。他于2017年起担任PUBLICS的艺术总监,曾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纽约巴德学院(Bard College)策展研究中心(CCS)硕士项目负责人。著作包括《全球化之后的策展》(Curating After the Global: Roadmaps to the Present)、《策展文化与文化策展》(The Culture of Curating and the Curating of Culture(s))、《策展研究》(Curating Research)、《策展与教育转向》(Curating and the Educational Turn)、《策展话题》(Curating Subjects)等。作为研究型策展人,他在过去20年中担任过众多策展和研究职位,并任教于欧洲和英国众多视觉艺术和策展项目。他在全球范围内共同策划了60多个策展项目,其中包括We are the (Epi)center (P! Gallery, 2016年),We are the Center for Curatorial Studies (Hessel Museum, 2016-2017年等。
维多利亚·沃尔什 Victoria Walsh
维多利亚·沃尔什(Victoria Walsh)现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艺术史和策展教授以及“当代艺术策展”(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项目负责人。加入RCA之前,她曾担任伦敦泰特美术馆公共项目负责人。她的研究和展览工作涵盖了从战后到当代的时间跨度,并致力于跨学科合作。策展和研究项目包括与建筑史学家Claire Zimmerman共同策划的New Brutalist Image (Tate Britain, 2016年); Richard Hamilton: Growth and Form (Tate Modern, 2014年); Transfigurations (MACBA, 巴塞罗那) 以及Cultural Value and the Digital (Tate Research, 2014年)。她的研究聚焦于三个方面:合作作为一种策展实践和研究形式;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博物馆的影响;以及艺术和文化在全球城市中的作用。
碧翠丝·冯·俾斯麦 Beatrice von Bismarck
碧翠丝·冯·俾斯麦(Beatrice von Bismarck)现任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Leipzig)艺术史教授,主要教授”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和“策展性文化”(Cultures of the Curatorial)。她曾担任法兰克福Städel博物馆20世纪艺术的策展人,曾任教于德国吕讷堡大学(Leuphana University Lüneburg),她是吕讷堡艺术空间(Kunstraum der Universität Lüneburg)的共同创始人以及总监。此外,她是莱比锡项目空间/ D / O / C / K的共同创始人,同时也是“策展性文化”(Cultures of the Curatorial)硕士项目的发起人,该项目于2009年秋季开始。她曾共同策划和指导了TRANScuratorial Academy项目(柏林-孟买-金边,2017-2018年)。2018年,她曾担任贝鲁特美国大学“艺术史和策展”的客座教授。著作包括《策展性文化》(Cultures of the Curatorial)系列丛书1-4、《Of(f) 我们的时代-策展过时》(O(f)f Our Times: Curatorial Anachronics)等。她的专著《策展状态》(The Curatorial Condition)将于2021年出版。她聚焦于“策展性”的研究项目曾获得了Opus Magnum学术研究奖项(2015-2017年)。
“当代设计策展”讲座系列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Lecture Series 2021.04-2021.06
讲座嘉宾 | Guest Speakers
简·博伦 Jan Boelen保拉·安东内利 Paola Antonelli雅娜·舒尔茨 Jana Scholze贾斯汀·麦奎尔克 Justin McGuirk科琳娜·加德纳 Corinna Gardner
学术主持 | Academic Advisor
宋协伟 Xiewei Song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Dean, School of Design, CAFA
学术召集 | Academic Convenors 王乃一 Naiyi Wang
当代设计策展主讲教师Lecturer,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薛天宠 Tianchong Xue
当代设计策展主讲教师Lecturer, 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
讲座嘉宾 | Guest Speakers
简·博伦 Jan Boelen(c) Z33/Jan Boelen/Veerle Frissen
简·博伦(Jan Boelen),设计、建筑和当代艺术策展人,现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艺术与设计学院(Karlsruhe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院长,法国阿尔勒设计实验中心(Atelier LUMA)艺术总监。作为比利时Z33的创始人,他曾担任该机构的艺术总监。他是第四届伊斯坦布尔设计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18)的策展人,并于2012年在比利时发起了欧洲宣言展(Manifesta 9)。多年来,他一直通过展览和策展项目鼓励观者以新的方式看待日常物品。近期著作包括《社会问题,社会设计》(Social Matter, Social Design: For Good or Bad, all Design is Social),其中他论述了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保拉·安东内利 Paola Antonelli(c) MoMA/Paola Antonelli/Marton Perlaki
保拉·安东内利(Paola Antonelli)现任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建筑与设计资深策展人暨R&D总监。近期策展项目包括《Neri Oxman: 材料生态学》(Neri Oxman: Material Ecology)、《破碎的自然》(Broken Nature)。目前,她与设计评论家爱丽丝·劳斯瑟恩(Alice Rawsthom)正在合作“紧急设计”(@design.emergency)项目,一个旨在探索新冠病毒爆发和后果中设计师的角色和影响的新项目。通过每周的Instagram在线实时对话,与设计行业中的主要人物一起对新冠病毒进行了回应。
雅娜·舒尔茨 Jana Scholze
雅娜·舒尔茨(Jana Scholze),设计策展人,现任伦敦金斯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当代设计策展”(Curating Contemporary Design)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由伦敦金斯顿大学与伦敦设计博物馆两所机构联合创办,是全球第一个专注于设计策展的项目。她的跨学科研究涉及与社会,技术和环境参与的互动模式和当代设计实践的问题。她是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的研究员,曾担任V&A博物馆当代和现代家具与产品设计的策展人,负责作品收藏和展览策划,并参与策划了《什么是奢侈?》(What is Luxury?)等展览。她是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AHRC)Peer Review College的成员,还是德国Museum für Kunst und Gewerbe和伦敦Stanley Picker Gallery的董事会成员。她是2020年”设计电影节“(The Design Film Festival)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并共同策划了2021年法国圣埃蒂安国际设计双年展(XII International Design Biennial Saint-Etienne)。
贾斯汀·麦奎尔克 Justin McGuirk
贾斯汀·麦奎尔克(Justin McGuirk)现任伦敦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 London)首席策展人。他曾担任斯特雷卡出版社(Strelka Press)总监,《卫报》(The Guardian)设计评论家,Icon杂志的编辑以及埃因霍温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设计策展与写作”(Design Curating & Writing)硕士项目负责人。2012年,他与城市智库(Urban Think Tank)共同策划的展览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被授予金狮奖(Golden Lion),著作包括《激进的城市:穿越拉丁美洲寻找新建筑》(Radical Cities: Across Latin America in Search of a New Architecture)。
科琳娜·加德纳 Corinna Gardner
科琳娜·加德纳(Corinna Gardner)现任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设计和数字资深策展人暨“快速反应收藏策略”(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负责人。她的研究聚焦于当代产品和数字设计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近期策展项目包括V&A博物馆20世纪&21世纪设计的新画廊,同时为博物馆开发和提供数字设计收藏策略。此外,她还致力于策划有关设计和公益的展览,以及研究当今世界的塑料问题。2015年,她联合策划了展览《一切皆属于你》(All of This Belongs to You)。加入V&A博物馆之前,她曾任职于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Art Gallery),策展项目包括:《OMA:进程》(OMA: Progress)、《包豪斯:作为生命的艺术》(Bauhaus: Art as Life)、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的《雨屋》(Rain Room)以及科里·阿肯吉尔(Cory Arcangel)的《击败冠军》(Beat the Champ)。
设计指导 | Design Director
视觉设计 | Visual Design
陈琪心 Qixin Chen倪尔璐 Erlu Ni主办 | Host
战略合作媒体
Strategic Partners & Media
***
具体讲座时间和参与方式将陆续公布,敬请关注。This lecture series will take place online on a Zoom platform, more details will be announced soon.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变革和加速,设计与经济、生活、社会和文化的融合发展正在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形态,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以独特的视野、方法论和策略机制对设计介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多维可能性、目标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反思,进一步修正设计发展的路径和方式。本学科研究方向以中国快速变革的经济与社会现实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在产业融合研究,社会创新发展研究以及商业价值创造研究三个维度形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研究的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以及实际的研究作用和价值。推动设计批评、设计策展与公共问题、社会机制和城市发展的广泛融合创新,从而创新设计发展的规律、方法和系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