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石库门经远里:早期中共中央军委驻地

镜报君 党史镜报 2022-10-14


早期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


     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13弄12号(原新闸路经远里1015号)是一幢有着百年历史的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也是早期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这里现在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里面设有“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1925—1933)史料陈列展”,图文并茂地记述了中央军委自1925年10月成立至1933年1月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期间八年的历史。

     93年前的今天,八一起义在南昌举行,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创建革命军队。当时组织领导起义的是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前委书记是周恩来,这时他也是中央军委书记。1933年6月,8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中共中央军委1925年在上海成立




     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部要求中共中央建立军事部的指示,1925年10月,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中央委员会之下必须设立军事委员会”。同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上海成立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12月改为军事部)。

     1926年底,中央军事部改称中央军事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1927年5月15日, 中央军委机关随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往武汉,同年5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改成中央军人部(习惯称中央军事部),周恩来任部长(仍习惯称中央军委书记)。同年9月底10月初,中央机关从武汉回到上海。在1927年11月,中央军事部被改为主要负责技术性工作的军事科,隶属于中央组织局,由周恩来任科长。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


     在周恩来的建议下, 1928年夏,中共六大通过了《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 , 决定重设中央军事部, 任命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杨殷为中央军事部部长,委员有杨殷、周恩来、项英、颜昌颐、彭湃和关向应, 不久又增补李硕勋、李超时、彭干臣为委员。为了加强对军事工作的领导, 1928年10月,党中央颁布了《各级党部军事机关之组织大纲》, 规定在中央军事部之下设立军事委员会,作为讨论和建议的机关, 由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常委一人,工委书记、农委书记、团中央代表一人及军事专家若干人组成。1929年1月,中央军事部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 杨殷任主任(周恩来后来继任),聂荣臻任参谋长,欧阳钦任秘书长。

     1930年2月12日, 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中国党是处在夺取政权的前夜, 有红军、苏维埃区域的存在, 军委一定要健全, 军事部与军委合而为一, 直属政治局。”这次会议成立了新的中央军委,成为具有完整意义的全党军事工作与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周恩来、关向应、曾中生为常委, 关向应任中央军委书记。

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1925一1933)史料陈列展



中央军委的成员都是党的军事骨干




     1926年12月、1927年2月和3月,上海连续发动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军委书记周恩来、军委成员颜昌颐等作为军事骨干参加。上海工人第一、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后,中共中央在部署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时,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特别军事委员会。由于军事斗争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斗争形式,特别军委担负着此次军事活动的组织指挥之责,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旗号——“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并在起义失败后进军井冈山,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央军事部代理部长王一飞,军委委员、后代理部长罗亦农等人参与秋收起义的计划和决策,制定了《关于湘鄂赣粤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四省农民秋收暴动的指示》《湘南暴动大纲》《两湖暴动决议案》等许多文件,并积极参加起义。

     南昌起义军南下失利后,周恩来指示叶挺、聂荣臻、恽代英等一批干部留在广东参加广州起义,他回到上海继续主持军事工作,中央军事部门从上海派徐向前、李之龙、聂鹤亭等军事干部赴广州参加起义。


中央“九月来信”


     1929年6月,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未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大会改选前委,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没有当选。9月,兼任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兼任军委委员的李立三听取陈毅详细汇报,讨论研究后,起草了中央“九月来信”。这封信由陈毅带回红四军传达后,毛泽东回到前委工作,继续担任前委书记。12月下旬,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古田村领导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决议系统地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中央“九月来信”对统一红四军党内思想,加强红军建设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为古田会议决议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牺牲在龙华的中央军委四烈士





     1929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改组江苏省委, 调彭湃为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同时调到江苏省委军委工作的, 有中央军委委员颜昌颐, 军委兵士科科长邢士贞。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任、中央军事部长的杨殷与彭湃商定: 8月24日下午在经远里召开中央军委和江苏省委军委联席会议, 会议内容是关于将省委军委书记工作移交彭湃担负。会议通知按惯例由军委秘书白鑫负责。24日下午,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和上海工人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陆续到达。会议正在进行,巡捕突然袭击。原来,白鑫为筹得金钱去国外留学, 已在一个月前叛变,把此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报给了国民党上海市特别党部。


     杨殷、彭湃给周恩来的信,嘱咐同志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


     被捕后,彭湃和杨殷等人面对敌人审讯,宁死不屈。据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的曾扩情说:“约在1929年8月的时候,上海警察局破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几处,逮捕了黄埔第一期同学张际春及其他共产党员彭湃等多人,蒋介石想借此瓦解当共产党员的黄埔同学,特派我到上海警察局,将张际春同学保释出来,其余如彭湃等多人一律由上海警备司令熊式辉枪决了。”8月30日,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4人高唱《国际歌》,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在龙华英勇就义。


龙华烈士陵园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部)在上海期间,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培养军事干部、调查收集相关情报、制定各地起义计划、派遣干部到各地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创立人民军队等重大斗争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上海白色恐怖的环境下,进行艰苦卓绝、英勇壮烈的斗争,为指导各地红军建设作出历史性贡献,为人民军队的后续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扫码关注我们








资料来源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中国共产党上海史》等

编辑 / 丁达

制作 / 丁达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ID:dsjb2020)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1.百年前,《共产党宣言》之外,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出版了这些书刊

2.建党伟业在这里奠基

3.毛泽东赞成“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