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白昊:一封家书表初心,两进谏言献赤诚

许振斌 党史镜报 2022-10-14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许白昊(1899—1928)

中国工运先躯许白昊,原名许权民,又用名许可等,1899年6月9日,出生在湖北应城县城南富水河畔杨湾的一个农民家庭。他青少年时立志高远,“决当做中国有用之人,”并毅然走出家门到武汉、上海求学谋生,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出席过第一至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中国共产党二大及五大等重要会议;曾担任中共湖北区委、湖北全省总工会重要负责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至三届执行委员、中共中央首届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兼组织部长等职务。他自踏上革命的道路开始,初心许党,忠诚担当,矢志不渝,直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


一封家书表初心

许白昊家书手迹

许白昊的父亲许宗模,家里有几亩薄田,主要以种田为生,还会些手艺活,他膝下有四女三男,三个儿子中,许白昊排行老大。许宗模勤劳朴实,为人忠厚,家教甚严。

许白昊小小年纪就时常下地帮家里干活,遇到灾荒年月,父亲常带着他以替人当挑夫为生。因此,他从小就养成了有志气、爱思考、肯吃苦、善帮人的秉性。后来,在许白昊的影响下,两个弟弟也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大革命时期先后牺牲。

由于许白昊长年在外不见踪影,周围乡邻多有议论,他虽与家里常有书信来往,可家里也一直没有弄清楚他到底在做什么。为此,父亲许宗模很是担心,怕他在外惹事生非。于是,许宗模便安排二儿子许华明代笔寄书许白昊,询问他在外“究竟所做的是什么事情”。如今存世的这封家书,就是当年许白昊给他父亲的回信,是大革命时期许白昊寄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也是唯一存世的一封家书,它躲过战乱烽烟,许家人一直胜于生命地珍藏着它。

许白昊在回信中明确地告诉家人,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专心实业制造的学问,考求中国实业应如何可以发达的道理。若其细情形,两三年后自能大明白于天下。”紧接着,许白昊在信中、信尾十分坚定地向家人表示:自己“决当做中国有用之人,不但自己不得为下流之人,并且愿教训中国已入下流之人。……自当勉力,决不愿落于人后。”字里行间,无不映照出许白昊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有志于报效国家、救民于水火和奋发图强的初心。

许白昊信中是这么写的,更是这样去做的。他多次出生入死,曾两度被捕入狱,虽酷刑相加,但丝毫没有动摇他的理想信念,他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生命时,年仅29岁。许白昊在信中向家人所表示的这段,他的大弟许华明的后人铭记为家训,永志不忘、代代相传。

中共五大代表许白昊(后排左一)和部分代表合影


第一次联名上书党中央

1927年8月,许白昊奉中央指示到上海工作。作为湖北全省总工会财政部长的他,临行前毫不含糊地将12万多元的工会经费和详细账单全数移交于湖北省委管理。到达上海不久,他听湖北的同志反映,该笔款项已尽数用光,并且账目不详。1928年1月7日,许白昊心急如焚地与曾经同为湖北全省总工会负责人的刘少奇、项英一起联名上书党中央,“我们郑重的请中央查办湖北全省总工会存湖北省委的经济用途……绝不能疏忽! ……如该款开支账目不明及用途不清不正,需湖北省委负责人绝对负责……以免重蹈‘二七’京汉恤款之覆辙,重危本党对工人阶级之信任而维党纪!”

1928年1月7日,许白昊、项英、刘少奇联名为湖北全省总工会经费问题写给党中央的信

收到中共中央指示的湖北省委、省监察委员会责无旁贷,派出陈春和、关学参等监察委员与中共湖北省委成员联合组成经济查办委员会,查实了许白昊所反映的工会经费挪用情况,并分别以中共湖北省委10号、14号、17号等文件发出通告,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经济纪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后来湖北党组织的纪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联名上书党中央

1928年1月22日,许白昊、项英、郑覆他联名写给党中央的信

在党的六大召开前夕,许白昊深感一个时期以来,中央下达的有些指令,不顾党处在白色恐怖之下的残酷现实,严重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导致党组织和人员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为避免重蹈覆辙,1928年 1月22日,许白昊又一次与项英、郑覆他联名给党中央写信,就党的建设及中国革命之前途等重大问题,要求党中央在召开“六大”前夕,充分听取和收集来自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各同志对于大会之意见、建议。为此,许白昊在信中恳请党中央:“(1)由中央通告各级党部开始讨论大会中之问题及发表各种意见,以供大会参考。(2)中央在目前至大会期间将出一种刊物,专登载及发表各党部及各同志对于大会之意见。(3)特此建议并希采纳为盼。”

中共中央收到许白昊的来信后,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立即作出安排部署。2月16日,瞿秋白与周恩来一起,召集刘少奇、汪泽楷等进行谈话,征求他们对党的一般策略的意见;利用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杂志,探讨与研究中国革命的性质、道路、路线、策略等问题;4月2日,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召开六大的相关问题,决定邓小平为中央秘书长,负责国内沟通联络、组织协调等事宜;为进一步搞清楚中国革命面临的诸多理论问题,6月7日,瞿秋白与苏兆征、周恩来一起,召集近60名赴莫斯科参加会议的中共代表举行谈话会,再次征询意见和建议。

位于莫斯科近郊的中共六大会址

2月17日,正当许白昊召集上海总工会各区负责人秘密传达中央会议精神时,由于叛徒告密,许白昊不幸当场被捕入狱,于6月6日英勇就义于上海龙华。就在许白昊牺牲后的第12天,6月18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近郊召开。大会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基本正确地回答了中国革命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特别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从而实现了在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等问题上,全党思想的基本统一。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

1928年项英在莫斯科期间,怀着对亲密战友的深沉追念,为许白昊立传,挥笔写下烈士的英雄业绩:“白昊同志他一生是为中国无产阶级谋解放而努力而奋斗。他是最刻苦耐劳而最勇敢忠诚的共产党员……他是中国工人群众中最能干的勇敢的战斗员与先锋。白昊同志为中国无产阶级谋解放而牺牲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运动而流血了!中国无产阶级及一切劳动群众,更因为他的牺牲与流血而激进他们的阶级觉悟与阶级斗争的勇气,以打倒他的一切敌人,而完成中国革命!”

 (作者系许白昊侄孙)


扫码关注我们





来源 /《党史信息报》

编辑 / 沈洁

制作 / 张丽燕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往期推荐

“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的牺牲而伤心”,他在狱中写给党中央的遗书字字千钧……

6月30日?7月4日?陈独秀长子陈延年烈士牺牲时间考

缅怀│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魂归何处

皖南事变中“死而复生”的两位“革命先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