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华英烈画传 | 杨匏安: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董奇 党史镜报 2022-10-14

龙 华 ★ 英 烈


   杨匏安

1896—1931

广东香山县南屏镇北山村(今属珠海市)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杨匏安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驻国民党中央党团副书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代部长,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担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即中央农民部)副部长等职。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内的荒地上秘密杀害,年仅35岁。


最早研究马克思理论的先驱之一


杨匏安旧照

1919年7月12日至12月15日,杨匏安发表的以《世界学说》为总题的40多篇文章,在全面介绍世界学说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在比较性的介绍中,突出介绍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这时的杨匏安,已从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境界向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世界观大步迈进。

1919年10月18日至28日,杨匏安在《世界学说》总题下发表了《社会主义》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杨匏安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初步介绍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杨匏安在文中赞扬马克思的《资本论》为“社会主义圣典”,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指导地位,“其说社会主义,能以学理为基础,故称学理的或科学的社会主义,于近世社会主义之中,尤占重要之地位”同时公开指出:“现在之社会状态,实劳动者奋起革命,以求改造之时期也。”可见这时的杨匏安已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改造中国社会现状直接联系起来思考了。11月11日至12月4日,杨匏安又发表《马克斯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该文约8000字,在《广东中华新报》陆续登载了19天。

1919年11月11日,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的文章

这是杨匏安在《世界学说》各文中,篇幅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文,即首次全面且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首次盛赞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成功实践及其不可战胜的巨大威力。文章的一开始杨匏安就热情地赞扬马克思主义:“自马克斯氏出,从来之社会主义,于理论及实际上,皆顿失其光辉。所著《资本论》一书,劳动者奉为经典,而德国社会民主党,且去来查尔而归于马氏,在近世社会党中,其为最有势力者无疑矣!马氏以唯物的史观为经,以革命思想为纬,加之在英、法观察经济状态之所得,遂构成一种以经济的内容为主之世界观,此其所以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也。由发表《共产党宣言》书之1848年,至刊行《资本论》第一卷之1867年,此二十年间,马克斯主义之潮流,达于最高,其学说亦于此时大成。

杨匏安写作时用过的烟斗

这些历史事实表明,杨匏安在1919年10月至11月间,在我国南方已经比较系统准确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与李大钊1919年9月发表于《新青年》的名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杨匏安的《马克斯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是我国南方最早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也标志着杨匏安已从一名革命民主主义者开始向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他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在我国南方全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我国南方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在杨家祠开班授课培养骨干


加入共产党后,杨匏安日益重视工人运动。他认识到,工人运动要深入发展,就必须解决工人的文化教育问题。他了解到,当时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的陈独秀希望能在青年中推广国语,以此来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杨匏安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他决定从注音字母入手在杨家祠办一个培训班。1921年2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注音字母训练班在杨家祠正式开班,由杨匏安和杨章甫担任教师,训练班学习免费。当时,学员有30余人,大多是由谭平山从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中挑选出来的青年团员。教学中杨匏安采取了直接应用的办法,如教学员“劳工神圣”“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国语注音、读法。这样大家既能学会说国语又能明白革命的道理。杨匏安的教学不单围绕注音字母,也是一种政治斗争,以此来提高工人的思想觉悟。

杨家祠今貌

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通过陈独秀,在广东省教育委员会为注音字母训练班争取了一个合法的地位,经费也由政府给予支持。训练班一直办到1922年夏天陈炯明叛变革命,这段时间里,陈独秀、谭平山、谭植棠等人多次到训练班上课,宣传革命思想。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为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又通过陈独秀争取到了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开办了广东省宣传员养成所,杨匏安、杨章甫也常去授课,为广东工人运动的开展和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不少骨干



要求家人牢记革命是没有报酬的


1924年11月,因谭平山出席国际会议,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由杨匏安代理组织部长。杨匏安在国民党内身担数个要职,既是中央组织部秘书和代部长,后又担任国民党广东党部常委和中央常委,拥有很多人羡慕的权势和地位。但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也不让家人以自己的职位谋取私利。在一般人看来,杨匏安做了大官,薪水俸禄一定不少,他的家人最初也认为杨匏安做官后,家里的生活不会那么艰苦了。其实,杨匏安在进入国民党中央后,曾在家中召开会议,说他的一官半职都是党组织的安排,薪水要供革命的需要,不能用来自己花杨匏安教育家人,革命是没有报酬的,许多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国人民当家作主,都在无报酬地为党工作,有些共产党人还捐出自己的薪水和家产支持革命。杨匏安崇高的革命境界,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家人。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决定建立地方执行部,图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成立时委员合影,后排左二为杨匏安

国共合作时期,杨匏安在国共两党内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因为身兼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工作,所以经常有人来找他介绍工作、安排职务。杨匏安坚持秉公办事、任人唯贤,凡是请客送礼的,他一概拒绝,绝不以权谋私。他常常和家人说做事要踏踏实实、光明磊落,绝不能公私不分。他的家人也非常理解和支持,有一年中秋节,杨匏安回家时发现家里多了一盒月饼,家人说不清是谁送的,杨匏安坚持让家人把事情查清楚,并把月饼还了回去。

杨匏安的子女

杨匏安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同样严格,一次省港大罢工委员会在杨家祠发放捐款,杨匏安的两个孩子捡到两毛钱,他们把钱交给发放捐款的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说:“两毛钱不要紧,拿去玩吧。”杨匏安得知后,教育孩子公家的钱一分一文都不能拿,两个孩子听后又把两毛钱送了回去。



编译著书指导土地革命科学开展


1928年清明节,杨匏安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上海,一边在中央机关出版社从事编辑校对等工作,一边继续接受党组织的审查。不久,他的家人也由党组织安排到了上海,分散住在党的印刷所和交通站里以掩护革命活动。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上海工作期间,杨匏安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还常常咳嗽不已,经济状况也是非常拮据。杨匏安在上海参加革命文化活动的同时,了解到当时苏区和白区迫切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苏区同志还来信希望中央能够解决苏区群众理论教育的教材问题。杨匏安闻之旋即四处搜集材料,他参考了朋友从苏联东方大学带回的资料,准备编写一本名叫《西洋史要》的教材。他与太阳社的林伯修约定在1929年秋季开学前,由南强书局正式出版该书。写作过程中,杨匏安同时面临着生活的艰辛、疾病的煎熬、白色恐怖的威胁,不过他百折不挠,刻苦努力,依靠惊人的毅力,终于完成了《西洋史要》的编写工作。1929年7月,《西洋史要》以王纯一的笔名如期正式出版

杨匏安编译的《西洋史要》

《西洋史要》是我国最早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编写的西方近代史著作,梳理出西欧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功绩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在我国相关著作中属于首创。该书出版后受到社会极大欢迎,直到杨匏安牺牲后的若干年还不断再版。

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土地革命。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在进行土地改革,对于如何进行土地改革、如何制定土地革命路线和完善各项方针政策、如何培训土地革命的干部等方面内容有着迫切的理论需要。因此,杨匏安在完成《西洋史要》之后,又与上海南强书局商量再出版一部名叫《地租论》的书,提供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和东方社会主义苏联在消灭封建社会之后解决地租方面问题的经验和理论以便参考

杨匏安编译的《地租论》

杨匏安首先翻译了拉比杜斯著的《地租论》,又从《列宁全集》中选择了《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等文的部分章节以《伊里几的地租论》为题作为附录列入书中,另有一篇附录是《苏联经济中农民分化过程的特征》。由此,合编了《地租论》一书。该书对地租的本质和形式、作用和发展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还附上供学员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指导开展土地革命的教科书。1930年初,在杨匏安基本完成《地租论》的编译工作,尚未交付出版社的时候,他所在的《红旗》报印刷机关遭到敌人的破坏,他因此被捕关进了提篮桥监狱。不过,由于他当时使用的是化名,真实身份并未暴露。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通过律师协会全力组织营救,杨匏安在狱中和律师密切配合,与敌人斗智斗勇,终于在被扣押了8个月之后重获自由。出狱前,他就通过家人和朋友安排好了新编译的《地租论》的出版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往期推荐 


来源/《杨匏安画传》

编辑制作/周紫檀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