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里老白画展的马利美术馆没去过?但黑白双骏马标志的“马利”颜料你一定要知道
许多人说看完电影不在上海的人想来上海在上海的人更爱上海这部几乎全程上海话对白的影片包含了诸多上海风情元素为观众提供了另一种打开上海的方式
不管是浸淫七彩的艺林才俊,抑或是稍涉丹青的习画后学,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一马头形象的画材国货名牌。“光照中国”“绚烂夺目”“光腾采耀”,如是溢美之辞,皆是当年社会名望,如于右任、何香凝、徐悲鸿给予它的高度褒赞。
骏马奔腾 , 翘楚国货之林
众所周知,20世纪初的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革故鼎新、中西交融之际的文化艺术领域,自也免不了历经欧风美雨的洗礼。此间有众多青年出洋学画,国内的美术学院也纷纷建起,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西洋画在中国的发展。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国内美术颜料市场洋货充斥,难觅国货芳踪。价格昂贵的外国颜料在中国画坛一统天下的尴尬现实,激起了彼时供职于商务印书馆的谢锦堂、徐宝琛等人自创民族品牌的壮志雄心。谢锦堂等人意识到,随着新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文教事业势必跟进。因此,深感务必有国人自办的文教用品企业。1919年,谢锦堂、徐宝琛、朱文奎、施萸舟、洪季棠、沈学文、赵国良等人共同出资,以合伙组织的方式在江湾徐宝琛老宅设立马利工艺社。谢锦堂任经理,徐宝琛任厂长,朱文奎掌会计、施萸舟做供销,洪季棠管技术。
建社之初,马利工艺社专制方块图画颜料,采用“马头”商标。方块颜料每组12色装一铁盒,每12盒为一打。习画学生只须将画笔蘸水在方块颜料上反复涂抹,再在画盏上调成自己所需的色彩即可,简易方便,广受好评。第二年,“马利”再接再厉,又生产出第一支水彩颜料。在营销方面,“马利”也做足工夫,一方面依托商务印书馆在国内各地分支机构网络,另一方面通过批发商向各地文具店销售并以销量给予优惠折扣,并在各主要城市的大型文具店设立特约经销处,“马利”颜料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迎来了“骏马奔腾”的年代。
随着“马利”的业务越做越大,对资金周转的需求也相应提高,股东人数随之扩至10人。有了资金保障,“马利”凭借其优异的质量、适中的价格,不但创出了属于国人自己的颜色,具备与洋货一较长短的实力,扬了国威,还作为我国最早漂洋出口的民族品牌之一,打入东南亚地区,成功开启海外市场。弘扬民族气节马头的图案,愈发深入国民之心,实为国内美术爱好者之首选颜料。
继往开来 ,驰骋七彩寰宇
著名画家陈逸飞曾经感慨道,“马利”的历史也是我们中国画家发展的历史,是连在一起同步成长的。新中国建立后,“马利”继续开拓进取,做大做强。1956年,马利工艺社与金城工艺社合并为上海美术颜料厂。两厂合并后,产品质量较解放前又有提高,颜料色泽鲜艳、颗粒细腻、膏体稳定。1962年,上海美术颜料厂产出中国第一支软管国画颜料,突破了长期以来块状颜料的传统,大众使用更为便利。1979年上海美术颜料厂试制成功高分子树脂为胶体的丙烯颜料,该颜料可同时用于水粉、水彩、国画、油画等多个画种,为国内首创。
当年在研发中国画颜料时,许多画家对花青色的明暗度和色泽的争议十分激烈,迟迟没有定论。后谢稚柳先生提出,以张大千先生使用的国画花青色为标准。马利公司技术人员几经试验,最终研制出了符合要求的花青色。谢先生特意使用马利研发的花青色创作了下面这幅作品,并对该颜色作了肯定,给予高度评价。
谢稚柳国画
“马利”在改革开放之后,继续高歌猛进、一马当先,利用引进外资,大胆技术创新,在国内首先推出了环保型的铝管装颜料。1999年著名画家葛小光用马利艺术家系列油画颜料绘制了天安门上的毛泽东像,其防晒、防水、防温差皆达到最高技术水平。
2002年,“马利”建立全国文教用品行业唯一的省(市)级技术中心,注重对有国际市场前景的油画颜料、丙烯画颜料等产品的深入研制和开发,并在法国、新加坡、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开设了专卖店。
“马利”还通过在国内各大美术院校设立“马利艺术奖学金”、举办“马利杯少儿书画大赛”、编辑《马利画材报》、开启“画家之友”实验室,始终保持与国内美术界的紧密交流合作,为这近百年的国货品牌注入更为深蕴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马利牌各种美术颜料产品
2016年,马利牌美术颜料和各类配套画材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四大名牌美术颜料生产企业之一。今天,马利牌颜料商标中的黑白双骏马继续驰骋于彩练天地之间。
来源 /《上海老品牌》
编辑 / 赵菲
制作 / 张丽燕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