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野猪”...

黄伟东 跨文化洞察 2022-04-24

点击上方“跨文化洞察”关注我们!


撰文| 黄伟东 (Donny Huang) 磊石跨文化学院


问一下自己,那些妨碍你实现目标的“野猪”究竟隐藏在哪里?你打算如何应对?



让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


故事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Human Performance Institute校园里,学院创始人Jim Loehr 博士正在训练一群美国顶尖的橄榄球运动员。任务很简单,就是沿着一条小路慢跑,经过一片沼泽和森林,然后到达几英里外的一片围墙,每人必须以手触摸围墙,然后跑回驻地,任务就算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沿途可能偶尔会有蛇、鳄鱼或野猪等野生动物出没。交待完毕,橄榄球手们便开始漫不经心地慢跑,边跑边欣赏周围的美景,当经过一片树林时,远处突然传来类似野猪之类的嚎叫声,他们大惊失色,未加思索拔腿便逃,结果无一触摸到围墙完成既定任务。当Jim Loehr 博士追问他们是否真的看见野猪,部分人回复说真的看见了,有的还绘声绘色地补充说好大好大的野猪,有四百多磅重。


同样受训的另一群人是FBI 警员,路线相同,任务、要求也完全一致,但FBI警员听到野猪嚎叫时,反应却有所不同,他们首先立即停下脚步,全身警觉起来,仔细环顾四周,确认叫声的方向及来源,并同时彼此示意要做好准备、一起对付野猪。在观察了一会儿,确认没有野猪出现以后,他们谨慎地继续前行,最终每人都触摸到围墙,返回驻地,成功完成任务。


事后,当Jim Loehr 博士分别向受训者揭示,根本没有什么野猪,所听到的只是事先藏在树林里并按时播放的录音而已,FBI警员们都笑了,而橄榄球员们则面面相觑、震惊不已。是什么妨碍了橄榄球员们完成任务呢?Jim Loehr 博士的答案是:是他们自己“想象中的野猪”!!!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想象中的野猪”。


(图片来源于网络)


Jim Loehr 博士与Tony Schartz 博士都是世界著名运动心理学家,他们成立的Human Performance Institute(HPI),在四十几年里曾经帮助过无数世界顶级运动员达到其运动生涯的巅峰,如网球名将桑切斯第一次赢得美国公开赛,成为世界一流的单打和双打选手,萨巴蒂尼赢得美国网球公开赛,布鲁格拉从世界排名第79位跃升至前10名并两次赢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还有我们熟知的阿加西、桑普拉斯、塞莱斯、考瑞尔等等。之后他们拓展到其它体育运动包括高尔夫球、曲棍球、拳击、篮球、速滑等等。


在运动领域的斐然成绩吸引了财富500强的高管和企业家的兴趣,Loehr 博士和Schartz博士发现,企业高管对业绩和精力管理的要求远远高过运动员的需求,因为运动员一般用90%时间训练和休息,只用10%时间打比赛,而企业高管和企业家则需要每天都用8-15小时高负荷地工作,强度绝对高于运动员,于是他们提出了:管理精力而不是时间,才是高效和个人成长的关键,这个概念颠覆了时间管理的概念(Managing Energy, Not Time, Is the Key to High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 Renewal)。由此他们专门为企业高管和企业家定制了Corporate Athlete (企业运动员)课程,帮助财富500强的高管和企业家提升绩效和精力管理。


两位专家研究发现,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企业高管绩效的往往不是技术因素,而是技术之外的原因,全身心投入(full engagement)即是关键。全身心投入(full engagement)的状态就像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描述的心流 (flow)一样,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是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精神、思想、情感和身体完全一体的状态,也应该是最高效的状态。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是一种非凡的能力,正如故事中的FBI警员一样,即使在危急时刻,也能将精神、思想、情感和身体团结一致,全身心地投入任务当中。当然,这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通过正确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和培训,是可以得到日益提升的。


Loehr 博士和Schartz博士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创立帮助我们实现全身心投入(full engagement)的精力管理模型(见下图)。要做到对目标的全身心投入(full engagement)需要利用和调动以下四种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能量来源:


■ 身体(physical)

■ 情感(emotional)

■ 思想(mental)

■ 精神(spiritual)


(图片来自HPI,并得到授权使用)


首先,身体(Physical)能量是我们生命的核心,我们越忙,身体越需要锻炼,因为忙的时候,身体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和精力,因此需要更多的营养和氧气补充。


关于情感(Emotional)能量,正面的情感能量能将困难、威胁转化为机遇和挑战。要做到全身投入,显而易见,正面的情感如愉快、积极的态度,比负面的情感如担心、挫折、生气更能给我们带来克服困难的勇气,更能把困难、威胁转化为战胜它的动力。


关于思想(Mental)能量,在我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专注能够帮助释放出无比的动力。最佳的思想能量包括做好思想准备、自我积极心理对话以及创造能力等等。


关于精神(Spiritual)能量,包含探索实现目标的动机、意义和价值,甚至包括探究活着的意义等等。精神能量是我们生活中各种行动的独一无二的动力,是我们激励自己或他人、磨炼毅力和坚定行动方向的最有力的源泉。


以上四点,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能量储备是相互依存的对,目标的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在体能上精力充沛,情感上相互联系,思想上集中于专注,在精神上超越目前短期得失与长期目标保持一致。如同前面故事中讲到的,“想象中的野猪”会吓跑身体强壮橄榄球员,却吓不倒FBI警员,说明为实现既定目标,拥有强健的体魄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拥有健康的身体,而在精神、思想和情感层面上缺乏必要的训练的话,也难以最终完成任务。故事中FBI警员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长期训练自己能够在任何突发的、危险的环境下临危不惧,保持全身心地投入,并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既定目标。受过这样特殊训练的人,恐怕任何“野猪”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完成任务的决心。


什么是妨碍我们的“野猪”?


很多人恐怕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对任务和目标不投入时、思想不专注时,或是情感不积极时,或是身体异常疲劳时,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野猪”就会出现,各个层面上都有可能会出现“野猪”,有精神层面的、思想层面的、情感层面的和身体层面的。


根据Loehr 博士和Schartz博士的实践和研究,我们的能量和精力的储备会因为过度使用或者没有能够充分地使用而下降,我们必须周期性地补充能量和精力,来达到平衡。这个原则我们在日常往往忽略了,我们拼命地工作,却忘记了恢复自己的身、心的消耗。如何建立积极的恢复能量和精力的仪式,即用于管理能量和精力的非常具体的行为,是帮助我们全方位投入和持续地高效能地投入的关键,这样的仪式有助把新习得的管理能量和精力的行为培养成为良好的日常习惯。我们锻炼自己的身体,能体验到我们肌肉的增强,要提高全身心投入的能力不但需要增强身体的肌肉,还需要增强我们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肌肉”。给我们精神、思想、和情感提供能量的系统,和我们身体的肌肉一样,通过不断的训练可以不断增强。两位专家指出,合理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是漫长的马拉松式长跑,而应该是由一次次的短跑组成,而每一次短跑之后,务必需要让我们的精神、思想、情感和身体的“肌肉”有机会得到放松与恢复,然后再以饱满的精力和能量来迎接下一次短跑


如何杀死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野猪”?


培养全身心投入的能力需要全方位地锻炼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四个方面的“肌肉”,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一定要遵循一个特定的顺序呢?有人认为应该先从身体开始,理由是这样见效最明显,也有人建议应该先从精神层面开始,因为似乎先明确目标再行动更加符合逻辑,至于究竟应该从哪个层面入手,这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要根据自身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必遵循什么特定的顺序。不过,不论从哪里入手,以下几个方面都是不容忽略的:


■ 确定目的/目标


因为目的和目标是精力与能量的最佳来源。精神层面的成长是多层次的,宗教学教授Wade Roofs把精神定义为:知道我们最深层的自我以及什么对我们是最神圣的。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自己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了解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和任务的目的。当我们在精神层面上清楚了自己的长期目标之后,便可以在思想、情感和身体上制定日常目标。


■ 面对现实


前面讲到全身心投入和产生最佳效能,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调动积极充沛的精力,然而,当我们面对自己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特别是巨大的差距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沮丧、失望、束手无策,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常常会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完全阻碍了我们调动积极的态度,相反的,只有真实客观地面对现实,成熟地接受差距的存在,才是采取积极态度的开始。


■ 采取行动


一切变化都从行动开始,有了目标,清楚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制定每天的计划才能提升自己的精力。改变我们精神、思想和情感层面需要的时间较长,但是提高我们身体的精力和能力是可以马上开始、立刻实行的,而且往往见效最快。这也意味着,科学地了解和认知我们身体是如何工作、运行的非常必要。我们的身体每天的能量和精力来源依靠是食物和氧,因此,定期补充食物和有氧活动是保持我们长时间精力充沛的基础,每天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呢?一般比较健康的食谱应该是40%的谷物、40%的蔬菜和水果、20%的蛋白质。比如,我们要保证维持一整天比较高效的工作,如果早上7-8点吃完早饭,9点钟开始工作的话,到10点钟左右,早饭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这时,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零食如坚果和水果等等,同时,再做几分钟有氧运动,增加吸入的氧气,我们身体的能量就会得到有效的补充,精力一下便充沛起来,可以坚持工作到中午。如果有规律地重复这样的方法,每天可以帮助我们提升20-30%的精力。为了重复这样的节奏,让身体形成这样的习惯,我们一开始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醒自己,比如用手机定时来提醒自己做能量的补充和体能的恢复等等。


同样,操作的时候也不必一定要遵循目的在前、行动在后,或者行动在前、目的在后的顺序,大可因实际情况而定,关键在于找出实际影响我们自身的“野猪”究竟隐藏在哪个层面?还是在几个层面都同时隐藏着不同程度的“野猪”? 


确定目标、面对现实、采取行动,三者相互作用、彼此联系,恰好与我们东方人信奉的“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不谋而合,我们讲的“身”、“心”、“知”、“行”之间的关系,与Jim Loehr 博士与Tony Schartz 博士所研究的身体、情感、思维、精神四个层面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有助于我们对问题更深入、全面的理解,使得选取的方法更为切实有效,这不正是“知”与“行”在西方认知体系里的完美呈现吗?


注:Loehr 博士和Schartz博士创立的Human Performance Institute 目前是Johnson & Johnson Huaman Performance Institute, 是Johnson & Johnson Health and Wellness Solutions, Inc. 2018旗下的一个部门。


参考文献:


[1] Jim Loehr and Tony Schwartz,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Managing Energy, Not Time, Is the Key to High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 Renewal (Paperback),  Free Press  – January 3, 2005 


[2] Jim Loehr, The Only Way to Win: How Building Character Drives Higher Achievement and Greater Fulfillment in Business and Life, Hachette Books – May 8, 2012.

[3] Jim Loehr, The Corporate Athlete Advantage: The Science of Deepening Engagement (Hardcover), Human Performance Institute –1st Edition (2008)

往期文章

公众号ID:跨文化洞察/leishi4stones

电话:010-88588100

网址:www.4stones.net

邮箱:info@4stones.net

提问与互动:请扫上方二维码


如果您有与跨文化相关的文章或案例,欢迎来稿与大家分享。来稿请发送至邮箱info@4stones.net,请注明您的姓名并提供简要个人介绍,我们将尊重您的知识产权。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