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好的东西,在商业上也会取得成功,因为人们对美好的东西是有共鸣的

邬超 MUSEum木色由你 2020-02-20

| MUSEu&m   木 色 由 你 |

The museum of creative minds

移   动   的   头   脑   博   物   馆

www.muse-um.art





文:邬超

图:小鸣工作室

编辑:Frankie


作为同是做产品设计的同行又是晚辈,一直有关注小鸣实验室这个品牌,特别是最近电影《流浪地球》的大热,既非常羡慕小鸣可以跟流浪地球官方出合作款产品,也佩服创始人十多年来在创业上的坚持与努力。当接到Muse Mag的邀请可以有一个机会直接采访品牌创始人庞鸣老师的时候,立刻就答应了。


自己作为才刚刚成立两年多的造么工作室的创始人,深刻体会到了做一个原创品牌的不容易,对于这样能直接跟前辈对话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的。所以在采访过程中也免不了会有一两个比较“自私”的提问,就是那些自己一直想知道的品牌秘密,甚至跟自己在创业上遇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直接相关,对于此,还希望读者们能“放我一马”。

  

禅定猴(笔架):将跳脱欢快的猴子和淡然惜静的陶土结合,我们希望这只猴子能传达我们对于生活的热情,我们所有的不仅仅是淡雅的风格。 by 小鸣实验室

 

 


M=Muse Mag

鸣=小鸣



“小鸣”不是“小明”

 


M: 是什么时候开始创立小鸣这个品牌的?品牌创立的缘由是什么?

鸣:是在2012年创立「小鳴」设计品牌。


设计史上一些伟大的贡献者,像19世纪英国的莫里斯,20世纪初德国的格罗皮乌斯,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索特萨斯,他们不单纯是教科书中的理论家,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是实业家,要么开过工厂,要么经营过学校,要么有自己的品牌。他们都是在实践中探索和寻找设计的价值的——这也是我创立自己实验性设计品牌的缘由。通过切实的产品,商业模式,将最新的理念传递出去。我希望我创立这个设计品牌可以将我们最新的理念、创意,被买到,为别人带来更酷的生活体验。

 

M: 小鸣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鸣:本来想叫“小明”的,就是80年代课本里的,一种怀旧情结吧。但是那个重名商标太多了,注册不下来,就用了“小鸣”。

 

复古机器人咖啡杯:我们希望将童年时那样绮丽而真实的梦想传递给每一人。by 小鸣实验室

 

 

“一个设计专业的老师首先他得是个设计师,了解如何成为一个设计师并且以此为生”

 


M: 您除了是企业创始人,也是品牌设计师和大学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斜杠身份的?

鸣:中国很多设计学院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设计学院的很多老师就单纯是个老师,并没有作为一个设计师的从业经历。我觉得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老师首先他得是个设计师,了解如何成为一个设计师并且以此为生。因为设计学院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未来需要作为一个设计师择业和生活,老师不应仅仅理论上知道如何做到,也应该有实际可操作的经验。

月球灯:将陶瓷粗糙的釉面与灯结合,雕琢的表面在荧灯光下凹凸有致,显现出月面的陨石坑和山脉。by 小鸣实验室

 

 

3D打印灯:完全环保的材料,3D打印特定的纹理,绝佳的礼品。by小鸣实验室

 

M: 小鸣也有对材料的研究,包括像月球灯里面的陶瓷、收音机里的木头甚至还有3d打印的灯。对于材料的使用,在设计中会倾向于使用某种材料吗?

鸣:因为我在国内读的设计学院在当时最好的,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但是当时的教育偏向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然后我又去了意大利米兰的Domus设计学院,又是偏实践的。我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是我同时读了国内外两所顶尖的设计学院。


我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是比较务实的,我不喜欢天马行空什么都觉得自己很行的设计师的思维,我觉得好的设计是需要务实的,材料研究也好,生产线布局也好,商业策略也好,好的设计需要很切实的跟社会生产,商业活动结合起来

 

宋代坩锅实木摆件:古物自然不再是废陶,将烧制坩锅与实木结合,设计出了简洁又似乎跨越了广大时空的功能用品。by 小鸣实验室

 

M: 然后我看到很多产品背后都有一个很棒的故事在里面,对于设计,很多人会觉得无从下手,我觉得从故事出发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想知道你平时具体是怎么开始思考与设计的?

鸣:我平时其实并不怎么思考跟设计有关的事情,我的创意往往不是来自于设计的,我比较喜欢做太空宇宙,科幻主题的东西,也喜欢做哲理的简约设计,最近又喜欢上了赛博朋克文化的东西,我觉得我不是一个标准的设计师,就是从市场需求,成本控制入手的。我更像是一个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产品化,再商品化的设计师。所以我设计的东西都比较有特点,里面传达的是我对我喜欢的事情的热爱和理解。

 

实木收音机:面板与盒体采用完全不一样的木材纹理,以圆和方的元素进行组合,单一的收音功能,只是一个收音机。by 小鸣实验室

 


“美好的东西在商业上也会取得成功,因为人们对美好的东西是有共鸣的”


 

M: 现在整个工作室怎样一个运营模式?运营状况理想吗?

鸣:工作室处于一个发展比较好的状态,很多事情在发生,新的产品和开发也在有条不紊进行。运营情况来说从去年我们开始做到收支持平,作为一个产品型工作室,收支平衡会是一个好的开端。

 

M: 对于自己设计自己去零售的产品,会特意别在意销量吗?

鸣:销量其实就是商业的部分,商业和设计有的时候看似是冲突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我遇到过一些设计师,他们经常强调自己的设计跟商业要求的矛盾,并且自己也很苦恼,常常觉得自己的理念没有得到认同。但是我还没有遇到太多这样的问题。


一位有创意的设计师当然需要有自己的理念,但是这个理念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追求,还是能够反映出大众的生活,功能,审美层面的需要,是有区别的。


设计师需要将觉得美好的理念和创意跟大众的生活需要融合在一起,再通过商业的手段实施。美好的东西在商业上也会取得成功的,因为人们对美好的东西是有共鸣的。

 

实木行星气氛灯:带着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与渴望,人与星辰之间的跑离,从未如此靠近。by 小鸣实验室

 

M: 平时会遇到自己觉得设计的特别好,但是推出来之后销量并不乐观的产品吗?对于这种前期预想与现实反馈之间的反差,你是怎么看的?

鸣:实际上我们星球系列感应灯的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我们也接受了一些质疑,让我很难过,主要是有些人先看到了我们设计和创意的低价粗制的山寨品,然后又认为我们是抄袭的还卖高价,这个很让人难过。


这个设计的星球纹理都是用手工雕刻,陶瓷翻模的,是一种工艺价值比较高的技术,生产也很难,很慢,一个月只能做几十个。但是有的人买了之后觉得是塑料的,有些人对这些东西不太理解,自己可能没有办法分辨陶瓷和塑料吧。我觉得我们的受众从认知和审美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发展,我自己认为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将传统工艺和设计结合起来,但是现在还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接受不一样的审美方式

 

实木行星气氛灯 by 小鸣实验室

  

 

“我觉得失去了自然界的启发,人会觉得越发孤立”


 

M: 小鸣成立到现在也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整个过程觉得还算顺利吗?跟自己一开始想的目标有没有偏差?过程中有没有一些特别遗憾的事情?

鸣:要说顺利的话能坚持做产品做到现在,生存下来算是一种顺利吧。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有一些工作室作品也做的不错,但是现在已经不太看到他们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坚持下来并且还在发展。


我们现在做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我当时做这个工作室的预想了,应该说超出很多很多,很多收获都没有想到,遗憾的话就是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启动,我从有想法到开始实施中间有3,4年在思考,如果当时我早点想清楚,早点启动,或许现在发展的会更棒。

 

Moonii月时:我们通过陶瓷制品的再设计将自然元素带入生活中,唤起人们对自然万物的热情和留恋。by 小鸣实验室

 

M: 就你个人而言目前最喜欢小鸣的哪一个产品,为什么?

鸣:我最喜欢星球灯系列,很受欢迎的月相灯就是这个系列中的一个。


我觉得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尤其当我们走在路上,你会看到很多人总是低着头,在上海的地铁上,在早晚上下班时间,很多人处于一种看起来并不是很健康的生活状态,那种状态并不是我们亚洲文化中的收敛那种感觉,而是一种忽视。


我觉得那种状态使人忽视了自然界中很多美好的事物,星空和宇宙就是其中一个。如果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即使去郊区也看不到银河了,我觉得失去了自然界的启发,人会觉得越发孤立,成为一个城市生产生存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零件


所以我设计星球灯系列,除了在工艺功能方面有所创新之外,我的设计意图是展现艺术化处理的宇宙的影像,我们可以抬头看看,那里也有美妙世界。


实木CD机播放器:可以与现代科技产品互联,听听渐渐消逝的CD,满足我们对声音渴望,也可以像古典的设备一样优雅得使用。by 小鸣实验室

 

实木触控感应灯 by 小鸣实验室

 

M: 对小鸣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是什么想法?

鸣:我觉得很多人买东西,就买物美价廉的东西,当然物美价廉中带着一点小创意或者漂亮的装饰,小鸣想做的事情不太一样。我理想中的产品,值得买的东西,首先它要有功能,其次它是一个跟传统和未来联系起来的东西,不单单是装作温柔其实冰冷工业产品,制造了富余的工业垃圾。


小鸣未来想做当人们看到,使用的时候能有丰富的感性反应的产品,产品不单单只是快消品,也是一种文化和体验的载体,小鸣想做那种能拓展人认知,丰富情感的东西。

 

M: 最后给读者推荐你喜欢的一部电影跟一本书藉吧?

鸣:1982版的《银翼杀手》和《现代设计先驱者》。




- About Creative Mind -



庞鸣,小鸣实验室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意大利米兰的后现代主义Domus设计学院学习,获得硕士学位。服务于众多国际国内品牌,设计过多款畅销产品,设计的内容涵盖设计研究,概念设计和产品设计,作品获得过红点奖等多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



- Muse Mag 特邀撰稿人 -



wiku,广州在职建筑师、媒体人,造么工作室联合创始人,ZaomeDesign主编。



- The end -




- About Muse Mag -


《Muse Mag》关注上海的设计、艺术、文学创意团体或个人艺术家,包含人物专访、艺术评论、活动和展览推介等内容。希望探索主流媒体未涉及的行业领域,发掘新生行业力量,为青年文艺从业者发声。期刊不定期发行,每期探讨一个专题。第一期围绕2017年4月于同济大学博物馆进行的中外艺术家群展《生·死·易》对部分参展艺术家进行专访,为读者打开另一个了解艺术家创作动机的维度。


《Muse Mag》联合品牌创意团队GENERATION,将于2019年3月出版第二期,关注独立设计师品牌。如果你也擅长人物专访,愿意在MUSEu&m微信平台或者Muse Mag实体期刊中发布你的文章,投稿请邮件发送至:shenshuai@muse-um.cn。


- 往 期 阅 读 -



| MUSEu&m   木 色 由 你 |

The museum of creative minds

移   动   的   头   脑   博   物   馆


Muse desigN 设计、展览

空间设计、艺术陈列和展览策划

Space design, showcase, and exhibition


Muse Mart 艺术市集

艺术市集,快闪店

Art market, pop up shop


Muse Mag 独立期刊

电子以及印刷杂志

Digital and physical magazine


 www.muse-um.art 

木色由你是一群富有创造力的灵魂组成的团体

为你我、为众人建的线上美术馆

专注上海的线下设计、艺术、展览活动

MUSE YOU AND ME

MUSEu&m is a design studio of creative individuals,based out of Shanghai and organizing events and exhibitions in Mainland China.




 ❤ 据说点 ” 看 “的人都  看  



小鸣实验室相关产品

Muse Mart 艺术市集微店有售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