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民族主义:熟悉又陌生
Nationalism一词的出现
可追溯至1844年
而在此之前
这股思潮早已在美洲和欧洲出现
安德鲁·海伍德认为
民族主义有两个核心假定
其一 人类被自然地划分为不同的民族
其二 民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
迈克尔·G·罗斯金指出
民族主义是人们关于文化、历史和领土的认同、
统一和有时自豪的强烈意识
今天小编整理出7部书籍
它们或从宏观研究民族主义
或聚焦于一个国家
田野调查 深度访谈 文本分析
学者们多维度的探究
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 民族主义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1. 想象的共同体
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是康奈尔大学政治学系的荣休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东南亚政治、比较政治学等。《想象的共同体》于1983年首次出版,是三十多年来有关民族主义的研究中被征引和讨论最多的文本之一。
安德森从人类学的角度,将民族定义为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在随后的章节中,作者指出宗族共同体、王朝的瓦解以及时间观的转变成为“民族”得以想象的土壤,印刷业的发展为这种想象提供了具象的媒介。关于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作者认为,从18世纪南北美洲的民族主义开始,发展至19世纪欧洲的群众性民族主义、19世纪中叶的“官方民族主义”和战后的亚非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共经历了四波浪潮。
安德森是东南亚研究的著名学者,如果说他在《想象的共同体》中,作者着重于从宏观角度描述18世纪以来四波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特点,那么在他的另一本著作《比较的幽灵》中,他则聚焦于在亚非国家兴起的最后一波民族主义浪潮,结合其在印尼、泰国、菲律宾的田野研究与文献资料,分析东南亚国家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民族主义又是如何影响各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2. 民族与民族主义
作者:厄内斯特·盖尔纳 Ernest Geller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厄内斯特·盖尔纳是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也是伦敦大学政治学教授。本书出版于1983年,是作者研究民族主义的早期作品。
作者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既是政治原则也是一种情绪或运动,“努力让文化拥有自己的政治屋顶”。作者还指出,民族主义的根源在于某种劳动分工,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结果。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普及,新普及的高层次文化(标准化的、以识字和教育为基础交流体系)急需得到政治上的支持和加强,即希望有一个国家。作者认为,民族主义利用了事先已经存在的多种文化或者文化遗产从而造就了民族。关于民族主义的未来,作者认为最动荡的阶段,是伴随着早期工业主义和工业主义扩展的阶段。
盖尔纳从功能主义的视角研究民族主义,深入阐释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民族主义是如何萌芽与发展的。在盖尔纳之后,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认真考察了民族实体是如何从文化、语言和宗教材料的混合物中被创造出来。
3. 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作者:里亚·格林菲尔德 Liah Greenfeld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里亚·格林菲尔德是犹太裔美国学者,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现任波士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是当今世界研究民族主义问题的著名学者之一。本书出版于1992年。
作者在本书中主要探讨了:民族主义为何以及如何出现?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转型的?以及不同形式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意识是如何塑造了以民族自居的社会和社会政治结构。作者考察了英、法、俄、德、美五个国家,力图分析五国的民族主义与其现代化的关系。作者指出,民族主义是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意识,它在成为某些社会进程的原因之前,乃是其他社会进程的结果。平等、人民主权和世俗化是民族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民族是平等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人们对于自己民族的集体尊严与声望的付出,决定了民族主义是一种天生具有竞争性的意识。作者还指出,民族主义的扩散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崛起,其中以中华文明为代表,这一历史的巨变结束了历史上的“欧洲时代”。
格林菲尔德以盖尔纳与安德森对民族主义的研究为跳板,对民族主义的概念进行界定,厘清民族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共性与差异。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民族主义与心灵:关于现代文化的论文集》等。
4. 我们是谁: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作者: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P. Huntington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塞缪尔·亨廷顿是美国当代保守派政治学家,他提出“文明冲突论”,指出冷战后的全球政治正沿着文化的界线重构,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之争。在2004年出版的《我们是谁》一书中,作者将“文明冲突”的视角由国际转向美国国内,论述了“美国国家特性”所受到的种种“挑战”。
作者首先解释了国家特性问题,随后论述了美国的国家特性,并分析当前美国国家特性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重振美国特性。作者认为,盎格鲁-新教文化是“美国信念”(American Creed)的文化基础。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移民浪潮和移民社群的发展对美国社会施加的影响逐渐明显(如拉美裔移民和西班牙语人口的增长),精英人士强调自身世界主义与跨国的身份/特性,美国的国家特性/国民身份(national identity)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冲击。作者认为,如果不能捍卫和弘扬“盎格鲁-新教文化”,美国就会有分化和衰落的危险。
亨廷顿是WASP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作者指出伊斯兰的推动力导致了文明断层线冲突,不同文明核心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在于中国崛起。“9·11”之后,作者在本书中从美国国内视角出发,指出美国现实的敌人是“伊斯兰好斗分子”,中国是美国“可能的潜在敌人”。
5. 勿忘国耻:
中国政治和外交中的历史记忆
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
Historical Memory in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Relations
作者:汪铮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汪铮是美国西东大学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主任,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东亚和平与冲突管理、国际谈判、民族主义等。本书于2012年在美国出版,并荣获国际研究协会(ISA)的耶鲁H.弗格森年度最佳书籍奖。
本书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切入分析了中国国民社会情感,对于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和反感西方干预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使西方容易理解中国在很多国际关系方面的一些政策和举措。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历史记忆来解码中国的政治转型和对外关系。它探讨了历史记忆在中国的崛起中扮演的角色:其中包括政治精英对集体记忆的塑造,大众对历史悲情的共鸣与延续,以及历史记忆如何影响中国与主要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和政治、经展等硬权力因素不同,历史记忆作为一种软性力量对国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书籍和纪念馆都用可视化的形式警示公众“勿忘国耻”。在历史教科书中,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这也是近代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开端;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纪念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肃穆地提醒国民“勿忘国耻”。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并不经常提到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和它所包含的一些内容,实际上非常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与公众。
6. 强社会、智国家:
中国对日政策中舆论的崛起
Strong Society, Smart State:
The Rise of Public Opinion in China's Japan Policy
作者:James Reilly(詹姆斯·莱利/吴瑞利)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James Reilly是悉尼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系副主任,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外交政策、东亚政治与国际关系,曾在中国工作8年(2001-2008,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American Friends Service Committee)。本书出版于2011年。
作者在本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舆论是如何影响政府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这种影响是如何超越权威的政治力量,并给出了研究中国对外政策以及国家-社会关系的开创性概念体系。作者在本书中详尽分析了1980年至2010年的中日关系(如钓鱼岛争端、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运用民意调查、深度访谈(如中日两国学者、政府官员等)、媒体报道的定量定性分析以及政府文件,结合国际关系和公众舆论等方面的理论,指出民众抗议、情绪化的公众舆论与媒体内容助推了21世纪初期中国的反日舆论浪潮,这波舆论进而阻碍了中日之间的外交谈判。作者认为中国的政体强大而灵活,可以快速高效适应新的国内国际坏境。
7. 中国的新民族主义:
骄傲、政治和外交
Chinese New Nationalism:
Prid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作者:Peter Gries(葛小伟)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Peter Gries是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他于2002年至2008年筹划并主持了“中美安全对话”,2007年起担任“中美青年外交官对话”的筹建者和主任。他主要研究民族主义、国际事务政治心理学以及中国政治与外交。本书出版于2005年。
作者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表现出的“反西方”的民族情绪植根于近代屈辱史,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表达。他试图用观念(perceptionand sentiment)的角度来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浪潮兴起的背景与文化化境,从“面子”“道歉”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微观角度入手,引入社会心理学的框架来将这些传统政治学界外的现象理论化,分析为什么“面子”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在中美建交前夕跟随身为外交官的父母来到中国,青少年时期在中国生活与求学的经历,启发作者从“人”的角度来思考中美关系。2019年1月接受《澎湃》专访时,葛小伟谈到“‘人性化’的中美关系有助于两国跨越分歧”,中美两国有着共同的挑战和诉求,从“文明冲突”的角度理解中美关系只会导致“安全困境”。
抛砖引玉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如有未尽之处
小编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
更多书单,等你来揭晓~
编辑:低熵
往期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