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怎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研究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长期身处投资一线的毅达融京合伙人李安峰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在能力和动力之外,普通研究员与优秀研究员之间,还存在一个思维倾向性的差异,好的思维倾向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差的思维倾向却会成为阻碍。
一般我们认为研究员之间差异主要体现在能力层面。比如,从投资研究的角度看,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的能力,做事是否有章法,是否储备了足够多的知识......,我们在招聘研究员时,往往习惯性的看学历,看证书,看工作经历......,我们就是想找一些能力强的研究员,而且,在培养研究员时,更侧重对其能力的提升。
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普通研究员与优秀研究员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动力层面。普通研究员动力不足,或者更多的依赖外驱力,比如公司的奖惩激励机制,对这类研究员影响较大;而优秀研究员则更具有内驱力,做事自成目的,有足够的好奇心......,针对这种差异,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苦活累活,怎么干更快乐?》。在能力和动力之外,普通研究员与优秀研究员之间,还存在一个思维倾向性的差异。我的这一发现,在稻盛和夫的《活法》得到了印证,稻盛和夫有个著名的成功方程式:
之前,我一直不太理解人格理念,以为就是思维模型,现在想来,人格理念和思维模型不一样,为了做区分,我借用了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概念:思维倾向性。这个方程式里,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乘的关系,能力和热情(对应动力)可以有大小之分,但都是>0的,而思维倾向性却可以为负。好的思维倾向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差的思维倾向却会成为阻碍。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研究员不够优秀,往往归因于态度问题、性格问题,在这样的定义之下,培养优秀研究员几乎是个无解的难题。细想下来,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这个人态度不好,或者性格有缺陷,而是他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倾向性,他无法摆脱他自己的思维惯性。态度,性格的问题无解,但思维方式的问题,却是可以解决的。
你分派一个任务给员工,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提供一定标准的工作成果。他的反应是「对不起,这个我干不了」,或者说「这个不是我职责范围的事」。你如果批评他态度有问题,他还觉得委屈,这确实我干不了啊。事实上,领导分派任务时,可能也知道这个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同样一个任务,你分派给优秀的研究员时,他的反应是「这个有点困难,但,我会尽力试试」。对待个人能力和成长这个问题上,你是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这不是我杜撰的名词,我没那个水平,对这个问题的洞见,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最近两年才发现的。德韦克的理论说,人在对待成长这个问题上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就是你认为成长不在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用功,什么东西都能学会。
- 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就是你特别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要是不擅长怎么学都没用。
当一个人碰到一件困难或者不顺的事情时,第一反应是逃避,还是挑战,区别很大。如果你选择逃避,可能就错失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如果你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所收获,你往往会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工作,交付给你时,你确实不会或者以现在的能力干不好,但是总是有人能干好的吧。一方面你可以向能干好的同事请教,另一方面你可以寻求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来获得指导。2011-2012年期间,我从会计师事务所转入投资银行工作,其中有一项核心工作是撰写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这个工作大多以PPT形式出现。PPT我是会做,但是怎么把投资逻辑清晰简洁的表达出来,我是做不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很多研究,发现这个问题是有方法论支持的。麦肯锡公司有一整套如何做书面表达的方法,并总结成书——《金字塔原理》。通过对金字塔表达方式的学习,我的书面表达能力获得了一个质的飞越。如果我当初的反应是,这个我做不好,还是领导你来吧,估计早被扫地出门了。还有,为了解决多任务并行带来的困扰,我专门研究过GTD时间管理法;为了解决知识积累问题,我在2009年就系统研究过知识管理(PKM),成为最早一批使用笔记软件的人。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
做投资,我们一直强调批判性思维,对这个课题我也做过很多研究,在得到上就有一个专门的课程《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通过学习,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什么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有批判性思维,而有的人就是没有呢?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这是普通研究员与优秀研究员的又一重大差异。普通研究员,尤其是科班出身的,他们学了一些理论知识,比如投资与金融的知识,往往会倾向于把这种知识当做确定性的东西,很少会怀疑知识本身。比如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建立在「理性人」这个假设之上的,但是很少有人质疑这个假设。而在优秀研究员眼中,这个世界没有永远为真的知识,只有暂时为真的假设。研究员这种思维的差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信念」,就是一个人对知识和获取知识的看法,有两种思维倾向性:- 简单认知信念。认为知识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事实,一旦被发现就不会再改变,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个人观点一说。
- 复杂认知信念。认为知识是一个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复杂体系,每个知识都和别的知识有所联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演化,将来新的证据和新的论证方法可能会改变现有的知识,所以也可以说很多知识是不确定的。
比如,我们为了研究一个课题,搜集了很多权威的报告,这些报告每个单独看都是逻辑清晰,论证充分,但是,这些报告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具备复杂认知信念的人在面对这种冲突信息时,是好奇和兴奋,有进一步探究的冲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知,不断进步。而具有简单认知信念的人一遇到这种冲突信息就感到困惑、挫败感、焦虑,甚至厌烦。在简单认知信念下,知识是死的;在复杂认知信念下,知识是活的,是不断生长、演化与更新的。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复杂性信念,不仅有正,有反,还有合。
一个投资项目,从初步研究、深入调研,再到投决会,投后管理,项目退出。中间会经历很多轮大大小小的讨论,有正式的会议,也有非正式的交流。- 一种反应,我们称为红灯思维,“你不了解情况”,“你先听我说!”;
- 另一种,是绿灯思维,“你先说说你的看法”,“我重复一下,看我是否理解正确”,“你这个视角很独特,我之前没想到”。
如果你把上述差异归因于性格,“那谁谁谁,比较轴,听不进去不同意见”。那这道题就无解了,我们怎么可能轻易改变一个人性格。其实,后来发现,这又一个思维倾向性的差异。区别在于,能否把对事的讨论与对人的评价切分开来,把「我」与「我的观点/行为」切分开。人都会有的思维认同,把自己的思维、观点等同于人本身,这也是人性决定的。当我们听到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观点时,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习惯性防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如果把进步的过程比喻成往杯子里倒水的话,习惯性防卫就是盖在杯口的盖子,阻挡我们进步。习惯性防卫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
但事实往往是,讨论中否定你的观点,并不表示否定你这个人。在差的讨论的过程中,往往容易让情绪性的因素升腾起来。当然,为了不触发情绪,对提出意见的另一方也有一些要求,就是讲事实,而非评判,你不能说“你的观点是错的”,你只能说“我这里有个疑问,想跟你讨论一下”。所以好的投资机构,都会形成良好的讨论文化。
在优秀研究员的信念体系里,所有的讨论都有利于彼此的改进和升级,每一个错误都是一种学习的绝佳时点。在口头禅上,普通研究员喜欢用but,优秀研究员喜欢用and,普通研究员是「你先听我说」,优秀研究员是「我先听你说」。优秀的研究员心态更开放,他的信念是「讨论有利于我的成长」,普通研究员的信念是「讨论要证明我是对的」。
你约束了我做事的范围,约束了我做事的时间,我会感觉很不舒服。但是反过来看,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随意性高的、舒适的过程往往效率都很低。而刻意建立约束机制,可以让这个过程不舒服,达到提高效率,一日千里的效果。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中成长很快,有的多年不入门,是否约束自己就是一个原因。普通研究员把约束看做一种限制,优秀研究员把约束看做一种挑战。一种是约束边界。比如你研究电动汽车的大框架,就首先不要在细节上探究过多,先放下,这是对研究边界的约束。当大框架建立之后,你要在具体领域进行深度研究,这时候,就只限制在这个领域,先把其他领域放下。这种约束下,研究员会获得一种阶段性的成就感,试想一下,一个月才能获得的成果和每天都有成果,哪个反馈对你的积极性影响更大?我们都在讲延迟满足感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但延迟满足感是反人性的,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种边界约束,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及时的反馈,是顺人性的,更容易达成。一种是时间约束,完成一项研究,强制自己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不要加班,不要拖延。这种时间上的压力,或迫使自己提高效率,思维和精力也会更集中,高密度的工作还会产生一种心流体验。忙里偷得半日闲的工作方式与持续性的疲惫工作,效果差异是巨大的。个人成长还有一个公式:压力+休息=成长。当然,这个压力最好是自己给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自己给的压力是良性的,不会引起焦虑,外界的压力有时会影响心情,因为缺少自主感。有一本书《延展》,作者是美国的一位商学院教授,它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一定是需要更多的资源才能做更大的事吗?很多时候答案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用了更少的资源,才能做出更大的事。投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有约束条件的判断过程。投资人总是要面对信息不足,时间不足,认知不足。在投资中,约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的手段,也是生存的必须。研究员的工作成果往往需要向投资总监、投资经理、投决会进行交付。研究员怎么看待你交付的工作成果,这中间有个思维倾向性。- 普通研究员把这个交付过程当做「过关」,我做完了,领导来审批,审批通过,闯关成功,欧耶!
- 优秀的研究员把这个过程当做「提升」,领导在他的眼中是一种可赋能的资源,我的工作不是给领导交差的,而是让领导帮着我一起来完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员追求的是事情本身是否为真,而不是项目能否过关。
普通研究员因为有过关思维,对自己的报告是能过关就行,我的工作成果是为了你。反正我交给你了,看不看得懂是你的事,反正我交给你了,你指出来我再改。优秀研究员,往往会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当做作品,把领导当做客户。有作品意识,他会要求自己的工作成果尽可能的完善,在表达上,用什么结构表达,用什么格式,都会很讲究。有客户意识,他交付的报告,他会考虑如何降低领导的认知负担,节约领导阅读报告的时间,领导只有5分钟时间,他能从我的报告里获得什么,领导不方便打开电子版,我是不是考虑打印一份给他?普通研究员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综述式」的,多数是信息的分类汇集,好一点的能够把观点与事实分清楚。而优秀研究员的工作成果是「问答式」的,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疑问,然后通过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获得了一些洞见和独到的观点。思考质量决定工作质量。信念决定行为, 行为导致结果,这就是普通与优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