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毅」新闻 |三期基金设立!基石投资人100%复投,扬州鑫海系列化基金打造产业升级“样板”

毅达资本 2023-10-28
近日,扬州高投毅达鑫海三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毅达鑫海三期基金)完成设立,基金规模3.3亿元。基金由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扬州市金融服务中心、扬州经开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扬州市邗江区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出资人共同组建,注册地在扬州,未来将优先关注和支持扬州、江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和津京冀等经济发达地区,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01

孵化7家上市企业

基石LP 100%复投

回望历史,扬州既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潇洒之地,也是“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的商贾之地。“即山铸钱,煮海为盐”、“扬一益二”,数千年来,重商亲商,深深烙在扬州城市的血脉里。


立足当下,扬州这一座江南名城实力不容小觑,2022年,扬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位列江苏省第三,城市创新生态指数位居长三角前十,对科创企业的承载力、吸引力不断增强。


作为一家总部在南京,面向全国布局的创投机构,2011年,毅达资本团队与扬州市政府正式开启了鑫海系列基金的合作。其中,鑫海一期设立于2011年,鑫海二期设立于2017年。


从运营成效来看,截至目前,鑫海一期和鑫海二期已完成投资进入退出期,两期基金总共投资了24家企业,以扬杰科技、艾迪药业、晨化股份、传艺科技、埃科光电、盛航股份、强瑞技术等为代表的7家被投企业已成功IPO,惠通科技、万方科技2家IPO过会待发,此外,基金还投资了道尔道、纽邦生物、望圆智能、弈柯莱、纳琳威、百宁盈创等一大批优质的高成长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扬州市印发《扬州市2023年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案》,要求坚持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科创名城提供坚实支撑。而在鑫海系列基金投资的24家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投资项目的75%。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扬州本土企业中,扬杰科技两家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晨化股份、传艺科技、艾迪药业、万方科技、惠通科技均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基于前两期基金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期、二期基石LP(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扬州政府引导基金、民营投资人全部复投鑫海三期基金。扬州市金融服务中心主任张永平介绍,此前扬州企业和企业家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意识并不强,相对“比较保守”。作为投资人进入鑫海系列基金后,亲身经历了资本通过专业力量支持产业发展的过程,应该说鑫海系列基金,改变了扬州一些企业和企业家对基金等现代资本市场和工具的理解,有助于扬州整个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

鑫海系列基金已成为毅达资本系列化、区域化基金布局的新突破。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史云中表示,判断一只基金真正的成效如何,能否将基金成功做到二期甚至三期、做成系列化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在鑫海系列基金运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老基石LP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坚定支持,还培育了一批新的基石LP,这一方面得益于前两期基金运营的良好成效,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毅达资本对地方政府诉求的深刻理解。

02

与扬州相拥前行

实现由点到链的“裂变效应”

过去十多年里,跟随国家战略和江苏省发展规划,扬州的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鑫海系列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重点可以总结为:在始终围绕扬州特色产业发展上,以更市场化和更宽的视角进一步赋能区域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2010年,扬州提出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逐渐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等五大特色产业。同一年,扬州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创投、科技上市公司培育体系,大力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期贷、信托、基金、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来扬设立机构。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推动下,一方面扬州希望通过基金模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毅达资本前身)基于对扬州产业发展情况的判断,计划在扬州设立驻地团队,精耕细作产业投资。双方通过交流和碰撞,很快达成了关于成立鑫海基金的设想。”张永平介绍。


2011年,鑫海基金一期成立,吸引了扬州相关民企、扬州地区小贷公司等社会资本。鑫海基金一期“成绩耀眼”,其在推动扬州重点产业发展上作用明显——投资的6家扬州企业中,有4家成功上市,到今天这4家企业均已成长为扬州重点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或龙头企业。


以在创业板上市的扬杰科技为例,该公司目前已经是国产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其在功率二极管市场国内占有率第一,全球占有率第四。在扬杰科技的示范和带动下,今天扬州半导体产业已成为扬州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扩链补链的最新突破,扬杰电子也成为了扬州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规模快速扩充的生动案例。


2017年,扬州发布十三五规划,提及:要做强做优现有8个特色产业,在软件信息、食品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再新增2家以上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扬州智造”、“扬州精造”、“扬州新造”。打造制造强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


也正是在2017年,鑫海基金二期设立。“一期基金成立时,和许多地方一样,扬州给基金做了一些硬性规定,比如返投比例等。而由于一期在支持扬州产业上做的比较好,所以到了二期,扬州给了我们非常宽松的政策,尽可能降低行政化要求,给予了GP投资更多的灵活性,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毅达资本高级合伙人薛轶介绍。


截至目前,鑫海基金二期共投资了15个项目,其中,3个已成功IPO,另外两个已投的扬州本土项目正在排队IPO注册——扬州万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于高端制造;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新材料,均紧跟扬州“制造”的发展核心议题。


扬州惠通科技是扬州一家“老牌”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拥有24年的化工工程设计、施工和设备制造经验。在扬州,像惠通科技这样的本土“老牌”企业很多,如何帮助这部分企业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既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思考的问题,也是鑫海系列基金在面对扬州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我们有一个核心的投资理念,就是不要吃快餐,所以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是经过长期跟踪才决定投资的。通过这种长期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更了解企业到底有没有发展的潜力,同时也能够逐渐获得企业的信任,向企业传递上市的意义和能否做大做强的专业判断。”薛轶说。


鑫海系列基金的多个LP表示,扬州对鑫海基金二期的态度,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借力基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和智慧越来越成熟;而鑫海基金二期在扬州的投资项目,意味着其对扬州产业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契合城市产业发展方向上既有自己的坚持,也逐渐形成独特的策略。


史云中介绍,从实际结果看,最终落地扬州的总投资额远超鑫海系列基金返投要求,仅惠通科技和万方科技这两家企业,毅达资本通过体系内管理的其他基金联合投资总额就超过地方政府鑫海基金投资总额的五倍之多。

03

立足扬州辐射全国

让“好地方”焕发新姿

“扬州是个好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对扬州提出的赞许和期待。2022年,扬州提出要加快构筑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未来,扬州将重点聚焦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即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和13条新兴产业链(即航空、工业母机及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电网、晶硅光伏、储能、氢能、高性能合成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型食品),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夯实“好地方”的发展根基。


为适应扬州产业发展新格局,2023年7月,鑫海系列的第三只基金应运而生。


与前面两期不同的是,鑫海基金三期的目标是:优先关注和支持扬州、江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和津京冀等经济发达地区。


“扬州给与鑫海系列基金的政策是越来越宽松的,换句话说,现在鑫海系列基金的运作比之前都更市场化。而越市场化,管理人能施展的空间越大,反而越有利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以前,我们可能就扬州投扬州,但是现在我们是围绕扬州的产业链,放眼到整个长三角甚至全国。除了积极发挥了创业投资的作用,更是为扬州招引重点产业链企业贡献了力量。”史云中强调。


此前,鑫海系列基金曾经投资了南京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在和创投机构的互动过程中,这家企业了解到扬州在生物医药发展上的政策和产业情况。随后,在准备选择异地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优先将扬州列入了调研方向。事实上,从鑫海基金二期开始,其投资企业除了来自江苏,还分布于安徽、浙江、天津、上海等地。鑫海基金三期,将继续拓展相关区域的布局。


作为鑫海系列基金的基石LP,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投资管理部负责人表示,鑫海系列基金GP管理团队长期扎根扬州,对区域生态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能够迅速地、在早期就发现区域的潜力产业、优秀企业和创业人才,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通过链接资本市场和产业链上下游,为早期企业提供从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到供应链等全方位赋能,帮助其快速发展,在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过头看,今天,鑫海系列基金已经成为支持扬州产业转型升级最典型的基金“品牌”。而毅达资本,也在不断与扬州重点产业链双向奔赴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股权基金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之路。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