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帮你问了高少康25个问题 | Design 360° Talk 讲座回顾

Design360 Design360 2019-05-17

6月8日晚,受邀于Deisgn360°,高少康先生在360°观念与设计店里为大家带来了 Design360° Talk讲座——商业如何开出设计之花:思辨、创意与形式。

当晚开讲前,Design360°特别为不能到现场的朋友们安排了线上交流环节。高少康先生在近500人的讲座群中,不断解答大家积极提出的问题。

25个问题的交流有来有往,相信参与其中的朋友都有所收获。


本次讲座直播回放请到文末点击原文链接观看!




  1  

请问高老师:当软件能力做不出想要的效果时,是该去专门学习软件,还是边做边自学?


先自学(边做边自学)。



  2  

高少康老师,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非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如何提升自己来缩小与科班出身的设计师之间的差距?


我也不是科班出身,那个时候在大学设计也是自学。

我觉得好的设计师其实都有好的自学能力。到底怎么去学呢?现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的素材,大家可以自己去找,去挖掘。所以重点不是说让成名的设计师推荐什么,而是自己怎么去找,这样的方法和能力,鼓励大家自己去挖掘。



  3  

想问一下高老师:品牌logo卡通画,具象化,延伸相应卡通 IP 形象,会成为以后品牌设计的趋势吗?


就现在 IP 化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大家都会感觉有点视觉疲劳了。然后,是不是个趋势,现在肯定已经是个趋势,但他的有效性会因为他的太普遍太普遍而降低。其实专业的很多设计都会重新去审视 IP 化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吧。



  4  

高少康老师,如何去深入发现、感受自己长期所在城市的文化,并加以利用?因为很多文化都习以为常,不知道如何去找到她的特点。


其实在自己的城市里面习以为常是很正常,但表达同样一个城市文化特色,如果出来的都是跟其他人一样,就实在是太没意思了。

设计师还是要培养比较敏锐的观察力与怎样表达形式的习惯,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都是自我评判的一个标准吧。



  5  

能不能推荐你经常浏览的 WEB?

我現在很少上网上 WEB,看微信多。



  6  

高老师您好,因为我是在读大学生,我想问:

1.设计对文学功底的要求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提升自己的这种素质?

2.众所周知,设计是一个苦逼的活,您是怎样平衡设计和休息的?


1.文学这块的训练,主要还是多看书吧。还有就是平常要多看一些分析的文章,然后去理解一些创意思维或是文学思维它背后的一些想法。

2.就平衡时间这一块,设计确是一个需要挺多体力的工作,特别是在早年的时候,去磨练自己的设计能力还是需要通过作品去实现。我也是,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动用了很多的热情去磨练很多的设计技巧,这个基本上没有什么捷径。后期呢,还是保持身体的健康吧,多做运动,多点睡眠。



  7  

高老师好,现在 AI 智能发展的如此迅猛,设计师应该如何增强自己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现在 AI 的发展才刚开始,当然今后也会取缔包括设计在内的很多工作,但设计师最终的竞争力是思维的竞争和创新方面的竞争,不是在形式方面的竞争。因为开发的大量软件很容易通过模仿就取缔掉这种所谓的形式。

人不一定比机器更优胜,但人与人最重要的是在于交流方面,做设计也好做品牌也好,还是着重于我们怎么去挖掘内容和怎么去面对解决一些问题。



  8  

高老师,请问 30 岁的设计师,还没有取一定的成绩,职业生涯以后该怎么走?很热爱设计,可是又没有取的一定成绩?


设计师一定要保有做自己喜欢东西的习惯,要保留心中比较纯粹的地方来平衡自己对创作的热情。这些不一定要跟设计有关,但一定要跟创意有关,甚至是一些兴趣,然后让他慢慢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

对于我来说,拍照、写书法都是其中一种跟创意有关的兴趣延伸,保有的这种热情在有一定的创意思维习惯之后,会慢慢的反映到你的工作习惯上,所以要很努力的去保持这种热情。




  9  

请问高老师现今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注重 IP 化,品牌设计方向会如何走呢?


关于互联网 IP 化这样一种现象,其实大家应该都会发现,互联网的很多公司或app等,能用的动物,能 IP 化的形象都用得差不多了。

其实我觉得 IP 化只是一个过渡,因为在线上的东西缺少很多现实的环节,更需要一些形象化的形式来给大家留下一种印象。但当所有人都这样做的时候,IP 化也会慢慢地变得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但是我觉得线上的品牌,很重要的趋势就是要找到线下的一个体验场景和环境。所以,我觉得未来的趋势还是线上线下两者的结合。



  10  

平面设计行业中定位设计重要吗?


我不知道你指的定位设计是指哪一块,如果说的是策略定位这一块的话,定位当然是很重要的。

其实对所有设计来说,怎么去分析问题是最重要的。做好一个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思维的层次,怎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上升到第二个层次——创意的层次,因为你要知道怎么去面对问题才知道怎么去做创意。最后的层次才是对形式的表达。思维、创意与形式,它们存在层次逻辑的关系。 

如果说的定位是策略定位的话,定位是做设计的第一步。



  11  

高老师您好,想请问您该如何评判做品牌找的文化以及特色点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呢?


我觉得你说的这种文化特色,如果是跟这个品牌有关的话,最重要的是这个品牌所处于的商业环境和他自身的文化。

因为有一个品牌能在他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得成功,应该来说他自身的这个品牌文化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一些附加上去的其他文化特色。外加的东西不一定是合适的,所以通常去处理这些商业品牌问题的时候,都会从该品牌自身入手,去找出属于该品牌的文化根源,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有说服力。如果找一些外在的商业文化特色加上去,有时候会格格不入。



  12  

高老师您每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呢?如何把二十四小时进行分割。


我不算是一个生活很规律很健康的设计师。我有时候下午去做做运动,做完再回到公司,回到公司的话会安排各种会议,跟同事们去研究项目,有时候也会在公司待到晚上十点左右。

我因为家庭在香港的关系,周末的时候会回到香港,不会特别去工作,尽量让工作时间维持在五天。所以是一半健康,一半不健康吧,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还是放在工作上面。



  13  

在政务设计方面怎么才能更好的平衡商业与政务之前的平衡 ,您有没有比较好的案例呢?设计的提高一方面和政策的支持有关,我们需要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来做到这之间的平衡呢?


这种问题也是很难回答的,笼统来说,其实设计公司也好,广告公司也好,最主要平衡的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就是能形成的议价的空间。所以选择案例时还是会尽量的去选择能做出来并能体现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些案例,还有就是能创造价值的一些案例,不光光只是以它的价格来决定是否去做,也会尽量避免只是为了赚钱的一些项目,如果不能体现价值的案例,也尽量不会做。



  14  

那你的想法是从哪获取的,是旅行、阅读还是…


获取灵感的方法,我自己还是来自于平常的一种观察的习惯。

比如说去旅行和平常逛街,我也会有拍照的习惯,而且拍照会把它分类,用手机来拍时会立马把它分类到不同相册里面,这个其实是帮助我自己去观察与分析的一种习惯的。所以很多时候同事跟我聊天,我要导出一些参考或者什么样的话,我可以很容易从我的胶片库里面将照片调动出来。因为那些东西是我经历过和思考过的,我能输出的东西都是来自于我自身的一些经历与想法,就把这个些东西介绍给大家。



  15  

老师,如果甲方无审美,该怎么引领甲方的审美,虽然苹果已经已经帮我们教育了很多,大众审美教育是否还需要很长时间来矫正


中国的大众审美其实已经提高了很多了。当然真正到应用的时候,客户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去对审美的理解,而是怎么去接受一个设计的创意,能不能大胆的去采纳一些新的东西的程度问题,这个也有待于整个社会的推进。如果说我们发现客户跟我们的差距太大的话,我们也不会去接见这些案例。这个就要判断到底是他不接受你的设计风格,还是不接受创意能发挥的影响力,这个也是有差异的,这个判断还是要通过经验与实践的一个累积。



  16  

高老师,大众市场的主流需求和审美,很难做到艺术的设计,但是公司做的传统品牌的销量又很高。


我觉得传统品牌的市场接受度很高,这个是市场的选择,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因为大众买单,才能形成这样一个销售。但也不代表传统的品牌用传统的文化就不能做出出彩的设计。设计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的表达而存在的,而是应该为了提升创意的质量,以至及设计的质量而存在。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回到客户的一些商业问题,如果不理解商业,是没办法做好设计的。



  17  

高老师您好,请教一下关于品牌形象辅助图形的开发思路。


这个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他没有一个标准的做法怎么去开发,我们的做法更多的是会从他的一种文化特征、文化内涵出发,来发展一些跟这个品牌有关联性的、有唯一性的一些服务图形;因为服务图形不光是起到美化的作用,他也是品牌传播的一个环节,所以必须要找到他跟品牌的一种相关性,这个也是我们去评判辅助图形和延展图形的一个标准。但做的美不美,这个确实有太多太多的形式。



  18  

高老师,排版很差很差很差,看了很多案例还是提升不了自己,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


只是看东西提升不了自己设计能力的话,不如就跟着大师的作品抄一次。就是自己去把他的 logo 勾一次,把他的排版用同样的方法在下面叠加排一次。通过这样临摹的一个实践,你会发现一些东西的。如果你模仿或勾都勾不好的话,就证明你看得还不够深入,这个跟书法的临摹是一样的道理。但你真正做设计真正用到商业时就不能照样去抄了。这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方法。



  19  

高老师,你好,如今在二线三线城市中,甚至一线城市中有很多设计公司,都是只服务单一行业的设计工作(如陶瓷,卫浴,门窗,五金等),能说说这些公司如今的发展趋势吗?还有身处这些设计公司的小白设计师如何提升个人的能力?


这个现象应该来说就是设计公司要找到它自身生存的差异性的结果,因为你从一个不知名的公司重新来做的时候,最快能实现的也是累积某一方面的一些客户,把一个行业做深,这个也是一种公司发展的一种轨迹。因为我们公司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发展的路线有很多才会导致我们有垮行业的这样种现象。但对刚毕业的设计师来说选择一些平台,更广泛性的公司对设计师来说学的东西就会更多。但也不是说专门去发展某一方面就不好,比如说一个公司专门做包装把它做得很深、很精,也是一种专业的发展路线。



  20  

高老师,设计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何平衡?


这个就是我今晚讲座的一个主题了,经验就是在于怎么去平衡。



  21  

高少康老师您怎么理解高效的调研?因为定性定量调研会需要很大的时间成本,在学术研究的领域里面跨学科跨专业的调研有点像是在摸水过河,尽管目标很清楚的情况下也会面临长时间的定性调研。谢谢


我也跟很多调研公司合作过,其实在各种调研方法中,最有效率的还是定性的一些调研,也就是说可能是富有一定的创意潜射的一些调研比较容易能得出一些结果。如果是纯粹的一些社会性的分析很难很难说能在里面看见是什么东西。

调研很重要,就是它能为很多的创意做一些备述,甚至去改变一些我们的创意的思维,因为一个设计师的视野、能力、理解都是跟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系,他不可能了解每一种群体。他对一种东西的理解,通过调研能给他一个更客观的现实。理解这个现实,再变成创意,这就是设计师的一个工作。



  22  

高老师,您好。设计师如何去突破不自信的性格和内向的心理。您觉得性格的差异对于设计师来说有什么影响。


性格的问题,其实我以前也很内向,也不会特别怎么去表达自己。有些东西是逼出来的,逼着逼着就成了,但你要一定要走出第一步。当然,性格问题的确也会局限一些你在行业上面的发展。因为理解客户的问题,必须通过沟通的这个基础。所以,设计师的成长,比如你要到决策的一些层面,还是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当然好的专业团队能互补,跟更强沟通能力的人在团队里面也可以去平衡这一点。还有创意跟沟通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关系。



  23  

老师,能说说您自己怎么学习设计的吗?


我自学设计,如果说很多年前,跟我刚才回答一个朋友的问题一样,就是通过临摹,然后慢慢的一些学习和跟着人家去做,再慢慢边把一些设计语言内化成为自己的思考。

对刚出来学习做设计的同学也好,刚出来做设计的朋友也好,这个都是一个必然要经过的路,就像我们做手艺一样,必须要让双手双眼都有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把它转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能力的。没有什么捷径,就我简单说一下。



  24  

高老师你好,对于一些大师的作品,看不懂怎么办?如何去欣赏,学习?


看不懂怎么办,看不懂就跳过呗,就等看得懂的时候再去看。也可以去看一看,人家是怎么去分析和看待这些问题的。老实说,也不是所有的大师做的作品都一定是好的。行内也有行内不同的一些看法。至于我的设计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好一样,这个都会有客观地与主观地一些评价。这个就是你把东西变成一种作品,诠释之后的一个常态吧。但还是会有些东西大家都会公认是好的。这样的话,多学那些的好的东西作为培养自己观察的一种练习。



  25  

高少康老师,如果你接到一个案子,你会遇到做不了或者想不通的点吗,请问你是怎么去解决自己也没多大把握的设计案子呢,谢谢


这个应该是现在最后一条来回答的问题了,接下来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这些情况也是经常会遇到的,有些时候,跟团队一起去共事,也会有。真的想不通的话,我们也会选择跟客户一起去讨论,要诚实的去面对这样的一些沟通的问题,然后也尽力的把一些问题抛出来去开会去沟通。真诚的沟通,很多时候客户也会去接受,也会去理解,重点就是说不要回避问题。



感谢问答整理:陈雄

同时感谢提问者和热情参与的线上线下观众

本片推送所用活动照片版权归Design360°所有,未经允许禁作他用。




 小彩蛋 

Design360°邀请高少康先生各位读者列出了三本推荐阅读的设计书籍。

分别是:




《關懷的設計》

作者: 靳埭強 / 潘家健 




Sprint

作者: Knapp, Jake / Zeratsky,

John / Kowitz, Braden 




"?"的設計

作者: 佐藤大




新刊上线 | no.74 

《改造与重生》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直播讲座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