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浩丨人生转角处,遇见至美申同

王浩 申同律师
2024-08-26


柏拉图曾说,“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岁月流转千年,无数卫道者举起法律的大旗,以绵薄之力给予社会幸福,也在点滴中,使自己和家人幸福。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王浩主任,听听他与申同的幸福故事。


平淡无奇的前半生

四十年前,我不由自主地来到这世界,恰逢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之元年。对此,当时的我因无行为能力而全然不知。

三十年前,我没心没肺地在操场上挥汗追足球,律师业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十年。对此,我依然不晓,尽管我已达限制行为能力。

二十年前,我承受着高考失利的郁闷,天真无邪地选择了法律专业。一来,想要血洗高考败北之耻;二则,感觉法律一词貌似威严、正义、公平,总之属于高大上一类,至少这个专业听起来体面。如今想来,全然是虚荣心作祟。那时,成为一名律师,于我只是一个空泛的想法或是时有时无的意识。届时,我已具完全行为能力。

十年前,我成为一名执业律师。已经被社会(俗称江湖)操练了十年的我踏上律途,重燃对追求事业的激情、依然保有为法治建设出力的热情,当然也为俗不可耐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金钱而奔波。


七年前(2012年),我和几位私交甚好的律师朋友创设一家律所,号称开始了人生首次创业,与那时年龄、阅历相匹配的是自信爆棚、眼高手低、毫无规划,当然也有闯劲;那么,结果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首次创业没有成功。

现在看来,当时创业的失败,与其讲是行业所处的大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源的二八法则等外因所致,还不如说是因为创业者对创业的理解不够深刻、对行业的认知不够充分,甚至是对人性的了解不够透彻。虽谈不上有多么大的沉浮,但毕竟是首秀,以失败告终,隐痛,自然是有的。

三十八年,平淡无奇,乏善可陈。
▲未曾想到,有一个人,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健康纯澈的申同


2014年,申同所由她的独创人(孤独的创始人)杨林兵律师设立。孕育申同文化、规划平台架构、积攒同行者,以幸福律所建设,驱动行业生态为职业使命。

当时就他一个光杆司令,集前台、行政、律师、主任等多种角色、职务于一身的他,在魔都上海,凭借着对理想的执拗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撒下一把种子、攒下一批同行者、更创建一种幸福文化

创始人丰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对社会、行业、人性的深刻认识;由他对生命的态度决定了处世为人的豁达、从容与善良,更决定了他对申同发展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他曾动容地说:“大家可以不相信我这个人,但请一定相信申同的文化”,这既是对个人局限的警醒,更是对文化的自信,有这样的创始人是平台之幸。

他的故事很多、很有趣、也很有料。提这些,无意对他个人歌功颂德,而是指出创始人的人格特征、治所理念、综合能力对平台的影响及作用。
▲王浩和杨林兵游学美国

彼此自由、互相成就、一起变老

从“对正义充满感情,对社会饱含温情;活得好是生命的自觉;不遗余力成就他人,不知不觉成就自己;一群人、一辈子、一职业、一单位、一起变老”到“成为彼此生命中最没有借口的人;相信年轻人;彼此自由、互相成就”……字字句句都有具体制度(目前已有30余项制度)与极强执行力予以保障。


更有意思的是,体现申同文化的文字是在具体行为和现象发生之后才形成的,如:合伙人办公室是有人临时起意抓阄产生的,此后,就将“抓阄”形成制度;某日某律师在当日第一个签下业务合同,一高兴就与大家分享,请大家吃水果、小吃。

如此,就形成了“每日首单”制度,此后的每天第一个签单律师就要请大伙水果和小吃……所以,在申同任何一项文化制度都有其渊源与故事。如今这些已然成为申同人的自觉与习惯。

其中,特别是对年轻律师的培养,申同更是不遗余力的。申同乐见更会促成年轻律师的成长,诚如90后的申同管委会主任吴胜男律师所言,在申同的三年,是她肆意成长的三年。

一方面,告诫年轻律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用时间和经验慢慢熬成,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持久的坚持;另一方面,在年轻律师执业伊始,申同就会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成长途中管理好健康、管理好情绪、管理好幸福感、管理好理想、管理好品格。

在执业过程中要秉持专业、敬业、高效、便民、规范、忠诚的原则;对于案件及当事人则应善良以待、职业操作、温情陪伴、品格影响、适度关切。申同从宏观与微观、战略与战术,多角度锻造年轻律师,而这些原则与建议又源自于申同人耳熟能详的幸福文化的内核——健康、富足、自由、体面

申同人的每年游学也是一项值得讲述的事,不论是谁去到哪里,申同人不仅仅是游山玩水、嬉闹放松,更多的是增长见识、提升认知,记录在游学过程中的点滴见闻与感悟,每次游学回来都会立刻分享,拓宽思维边界,以期共同成长。
▲没有借口、互为支撑、一起变老

申同期待真正爱它的人才来管理申同、建设申同、发展申同,因为“能传承是创业者最大的幸福”是申同合伙人的共识,这也是申同管理者的胸怀与远见。


申同已汇聚60余人,在申同文化的感召与吸引下同行者不断增加,在同行者的奋进中申同文化也在不断完善,这是申同平台与申同人之间的互相成就


幸福的申同
幸运的我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其他行业一样,律师业作为服务性、营利性行业总以创收、业绩为重要甚至是唯一考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整个行业、几乎所有律师个体都被案源、创收的压力裹挟前行,特别是近十年来不断有年轻律师因工作压力而撒手人寰,给家人留下无尽的痛苦,也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我们从业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创业又是为了什么?又或者,我们这一生到底为何而活?当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道上一路狂奔,根本没有意识驻足回望自己的初心、审视当下的方向,而即便想到需要反思乃至改变,可之前的生活、工作惯性也足以让我们的安全、健康滑向悬崖。这些混沌与困惑,在我接触到申同后开始渐渐消散。


两年前(2017年),创始人杨林兵将申同改制成合伙所,让渡其大量财、权、物于新的合伙人,进行了第一次自我革命。我带着期待与怀疑正式加入申同,成为合伙人。我期待申同能有一番业界不同的景象,期待自己在新环境中的蜕变,期待能与申同人的互相成就;怀疑申同文化的生命力、怀疑自己的斗志与毅力、怀疑融入平台的能力与决心。

申同是一家在业内有着异样但又正确文化的律所,不少同行都以“一股清流”赞许(也可能是讽刺),在将自己浸润其中后,得到的是思想升维、行为斧正。因此,前述的质疑都转化成笃信与坚守。
▲申同合伙人

而今,我是申同所的主任。创始人这家伙自我革命得很彻底,连主任都不做了,但在申同处处有他的身影,而这些在申同都是有制度设计的,相应的制度又是对文化的保障。

这样的重担与压力是我从未经受过的,表面风轻云淡,实则如坐针毡:一边要与自己之前的惯性作抗争;一边要为律所的管理、发展作思量。真正让我有勇气、有意愿做这些的,并非主任一职,而是申同文化。申同文化有其外化行为与现象,更有她内在的逻辑。

▲一个拥抱、一份信任、一份重托


由一个人通过对生命、生活、社会、行业等的感悟,总结、提炼后形成良好健康的行为并坚持,慢慢地影响其他个体,久而久之影响一批人,一个单位、一个行业……它让我感悟到“律师”不仅是一份职业、一份工作、一份收入,更应该是一份事业。

我们对申同的成长、发展负有责任;对行业生态的积极影响具有使命。所以,申同致力于“打造最幸福的中国律师事务所”。在申同的建设过程中、在申同人的互相成就岁月里、在追求幸福的大道上积攒情义。如此,甚好。


不惑之年,仍然有惑;而不惑的是,余生所向,此乃大获;回首过往,亦有悔意;但无悔的是,遇见申同,此为吾幸。


写在最后一个真正强大、优秀、可持续发展的组织需要经历漫长岁月积淀,个人的一生也只是它的匆匆过客,若申同是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我想用后半生翻开她的扉页。


——写给五岁的申同鞭策不惑的自己王浩2019年10月8日



编辑&排版:瑶瑶


申同五周年所庆之“我与申同”系列吴胜男 | 这三年,我在申同肆意成长白妮|在申同的成长三部曲


END
申同律师事务所彼此自由 互相成就 一起变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申同律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