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游桃花岛|彭中文

2016-10-11 彭中文 土著民

✿ 中国金长城传媒奖  湖南最佳新锐自媒体

✿点击上方土著民关注   每天接收精彩文章

文|彭中


群山墨染水凭流,

诗酒神仙此地谋。

蝴蝶情深迷柳岸,

桃花岛雅系兰舟。

云浮碧宇鹰巡岭,

鱼戏青萍浪点头。

喜见农家人洗菜,

清波荡处话悠悠。



本文配图均为江口实拍,由阳剑提供。

摄影者:向金娥,李论,李烨等。


丙申秋,于家建房,稍闲便对家乡的山山水水眷恋起来。早些日承阳剑兄相呼,驱车前往闻名不久却声名鹊起的杏子江口,来了个半日游。

那日清晨,经梓门桥、香铺坳往杏子方向,一过溪口大桥即往右拐,淡薄的雾把远方的山遮住,一条碧玉般的河流如飘带挽住两岸青山,那串串的村庄傍河而建,如镶嵌在飘带上的珠宝闪耀夺目。公路沿河蜿蜒曲折而下,约五公里左右,就见到了一个新修建的广场和码头。说广场其实就是一块大停车坪,而码头呢,也是在旧码头的基础上加宽加固,有焕然一新之感。车未停住,就见到了阳剑兄正和三五个人于河边散步,似在指点、讨论什么。下车,阳剑兄也看到了我,握手,介绍方知众人多是当地名望之士。

我问阳剑兄:桃花岛在何处?他指着地下,说就在这里,人立于此地,不觉为岛,但如果站在山顶或在飞机上鸟瞰全村,方知涟水湄水交流于此,把江口弯曲成半岛状再宛然北去。因地形奇特,气候温暖湿润,阳剑兄于今春倡议把江口建桃花岛,不日,得诸多乡贤达人响应,捐款捐物,栽花栽草,遂成桃花岛雏形。

沿广场往左,沿岸见鲜花锦簇,时近深秋,却如三春般耀眼夺目。一只深黑色的如小孩手掌般大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我悄然走近,想拍几张美照,没想它却飞远,当兴致有些索然时,却又飞来了一只五彩斑斓的更大的蝴蝶。这只与前只大不同,似乎知我心意而来,落于花枝一动也不动,如舞台上的美女还不时摆出各种美姿任我拍摄欣赏。当我想走得更近更好接近它亲近它时,它飘逸飞起,竟落于我的肩头,但随即向一棵河边大碗粗的柳树飞去,再在我的视线中消失,给我留下几许相思,几多绮丽。

阳剑兄大概发觉我有点痴了,叫了我一声,并向我介绍沿路栽植的各色花树,有桃树,有樱花,有紫薇,有木槿,还有一些名贵的甚至叫不上名称的花树。另外,村里正在着手耕种数千亩油菜,只要到了春天,那定是一片花的海洋,情的海洋,蝴蝶的海洋。

在交谈中得知这段时日游客特别多,有时每天达数百人,甚至有从长沙岳阳邵阳等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至于湘潭湘乡娄底双峰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十点左右,我们与二十多位游客共同坐上桃花岛上的游艇先朝湄水溯流而上。

在登上游艇还未驶离时,我站于船头与江水对望,清澈的江水如一面明镜,映出一个黄黑的清晰面目,似乎在说:落拓江湖百事非,山林归隐酒诗仙。

江面上,陪伴我们的,是那在江波中飘摇的水草,那在水草中在码头边在石缝间追逐嬉戏的小鱼,那闪着一对透着光明的鱼眼,那不带一点泥尘的河沙,那大小不一的河卵石,还有那满江的涛语与我满腔的遐思。

当船缓缓驶至江心时,从湄水与涟水中扑面而来的江风让心一片清凉,让思绪泛起万顷涟漪,让诗撕开一道口子奔涌叠荡而溶成混沌一片至无我无他之境界。

从江口溯湄水而上至洛阳湾这段地方号称小三峡,长江三峡悬崖峭壁,江流湍急,李白有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论气势之雄伟,小三峡自不可比拟。但小三峡自有小三峡的气蕴与瑰丽。两岸青山夹峙,不大而续,不高但翠,不险却幽。如翡翠的江水,游船驶过,泛起两线浪花,百重波涛。一排一排的山峰如湄江张开的翅膀正在飞翔。漂亮的农庄,金黄的稻田,还有垂钓的闲客,静静地躺在河边的鱼舟,构成一付天然画图,桃源胜境,不带半点俗气,不沾一丝烟尘。

从洛阳湾游玩归回,又是一番景致。因视角不同,方向已异,山峰对峙如锁,湄水慢慢变狭流向天际,当我们的船挽起碧波,穿过小三峡,江面顿时宽阔起来。正对面的桃花岛如被二龙争夺的明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顺流而下四五里,便到了属于湘乡市的洋潭,大坝高达数十米,雄截大江。这时日已到午,只好返回江口就餐。在船上听阳剑介绍,现在桃花岛上人家都在办农家乐餐馆,冰箱里塞满了水里游的,山里跑的,家里养的时鲜佳肴。

我们就餐处在江口村委,美酒佳肴自不必说,时鲜家常更是爽口。饭后,我们又在村委隔壁欣赏到了一文物景点朱氏祠堂。

朱氏祠堂是清朝朱阶尧子孙建起的家族祠堂,朱阶尧系曾国藩亲家,湖湘著名文人,凭一副对联被享誉湖湘:

两派交流,好向此间寻活水;

双峰对峙,更于何处仰高山。

此祠堂建于1856年,到今有160年历史了,规模不算宏大,梁柱窗棂亦算不上精细,但吸睛之处在于悬挂在祠堂上方的贺匾,如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赠贺的【大中至正】;孙科题贺的【庆乐长荣】;白崇禧题贺的【源远流长】程潜题贺的【敬宗收族】等等,皆当时朝堂之主宰,足见当时朱氏之盛。

欲回时,我再次立于桃花岛码头深情远望,这应是旅游景点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没有半点雕琢,一切浑然天成,黛山,清流,繁花,细柳,忽然看到对岸有三座圆圆山恋,在群山的环抱中倚江而立,这真是山吗?是否是上天遗失的珠宝坠落于此?想到此处不觉失声:应是应是,正是正是。

作者:彭中文,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文学学会会员,香港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娄底作家协会会员。71年生,双峰金蚌人,现旅居深圳。喜欢诗词,在全国性的诗词大赛中多次获奖。土著民经作者授权发表本文。

延伸阅读

黄诚:人间江口是仙乡  众筹"桃花源"  胡如庄:江口桃花岛  记江口大塘朱氏宗祠

猜你喜欢


在主界面回复对应序号,获取热门文章

回复[101]土著民乡土类原创文章精选

回复[102]土著民亲情类原创文章精选

回复[103]土著民行走类原创文章精选

回复[104]每日土语汇总集(不断更新中)

回复[111]在那遥远的双峰北五环

回复[112]奥地利7岁男孩孤身游双峰

回复[113]阳剑:双峰文塔赋

回复[115]刘黎平:人生最美好的遇见

回复[116]最美护士当街跪地救人

回复[117弯道:和你一起慢慢变胖

回复[118]佘国武:雄文此卷称才名

回复[119]双峰农村民俗民风记事

回复[120]双峰方言戏:三代求学

回复[121]欧阳灼亮:再回警校

回复[122]我的启蒙学校:淘沙小学

土 著 民

守望乡土 放眼世界 

主编:黄诚    责编:小飞  

投稿:tuzhumi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