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居视点】人居科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学科体系

点击关注 > 人类居住 2021-02-01

 文图| 

段汉明,西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城市科学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白云帆,钱学森研究中心北京中心,中关村大成智慧教育人才科技创新联盟

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8163、51078214)、北京市教委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


摘要


在论述人居科学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认为科学的高速发展,科学之间的交叉与综合,增加了学科分类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增加多学科融合的新的学科大类——人居科学,形成横跨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科学范式。营造人类活动的场所是人居科学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目标,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们社会生活过程或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场所各种现象及客观规律的知识系统、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人居科学应当包括基础层面、主体层面、思维哲学层面三个层次,提出人居科学的基本学科体系,人居科学中的核心是人居复杂科学,分析人居科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

关键词

人居科学;场所营造;学科体系



1

人居科学的社会需求

1.1 社会转型、时代变革,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

学科如何发展,社会需求总是第一位的。在社会的不同阶段,尤其是社会变革、时代变革的转折时期,未来社会的需求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未来社会的需求方向则更为重要。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代表着中国当代社会变革的主要方向。

人居环境理论从上世纪50年代道萨迪亚斯提出至今,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人居三”一系列文件表明,人居环境的研究正从对环境的关注,走向人类聚居与社会、经济、文化、公平等等领域的融合。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如何实现美好生活?美好人居是基础、是条件、是保障。实现美好人居需要人居环境建设的更多实践,更需要在理论方面的创新,“中国的人居问题复杂,牵涉面广,影响巨大,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创新,逐步解决。”[2]人居科学既是理论指导,又是实践路径。建立人居科学学科体系,是构建人居科学的根本,是今天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1.2 全球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2016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城市化与发展:新兴未来》称,排名前600位的城市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截至2015年底,居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数量已从之前的14个增加到28个,其中22个都集中在拉美、亚洲和非洲地区。同时,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是人口在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其住户人数占到世界城市人口的59%[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的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7.35%,每年的增速均高于1.2%的平均值,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以上,8000多万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居民[4]。今天,是一个被城市经验和城市价值支配的世界和时代。中国都市化进程,改变了中国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局面。

今后的十余年将是中国深度城市化时期,会形成若干个超级城市群和10个左右国家特大中心城市,城市群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将有越来越多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在国家政策层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文件,按照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有关要求,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1.3 对《基多宣言》中“城市范式的转变”的响应

《基多宣言》承诺将致力于新城市议程的城市范式转变,改变我们对城市和人类住区的规划、融资、开发、治理和管理方式;在多方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层面,构建城市和人类住区的集成系统,使城市发展规划可预测、连贯,达到社会包容、永续;通过城市范式的转变,实现城市具有社会包容性;在经济上是充满活力、可再生的、安全的、健康的、公平的、有着独特的身份和地位的城市[5]。

从“人居三”新的城市范式来看,城市新的范式和转型,已经超越了“人居二”对环境的关注,而是与社会、经济、文化、人、公平、包容和再生等诸多方面融合在一起,形成城市发展和城市学科建设新的方向。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过程,需要与世界科技发展同步的全新理论。怎样才能改变现有的规划方式?怎样才能由传统规划理论向新的现代规划理论转变?人居科学的研究就是对“人居三”城市范式转变理论的响应,要想达到真正的“城市范式转变”,必须建立全新的人居理论体系。

1.4 科学技术体系发展与创新

构成科学技术体系有其基本条件和基本特征1,人居科学作为一种科学技术体系,有其独特的、其它学科所没有的研究领域,即营造人类活动的场所,其研究范畴包含了建筑、街道、广场、园林、城市、城市连绵区等等,并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是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客观规律紧密相关的知识系统、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城市的场所是指在一定空间内与人的行为相关联的地方。场所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概念,小可以是个人的活动空间,如卧室、住宅、家庭的生活空间;大可以是社会整体的活动空间,如城市、城市群等等。从人的活动及行为的多重性、多样性,以及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分析,每个场所都有独特的、各自不同的特征。

与空间的概念相比,场所更强调人对环境特定部分的占有,以满足人对场所的社会使用需求。场所的研究注重将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社会性活动)与物质空间紧密结合起来,旨在把握空间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与特定关联,而这也正是空间的意义之所在。

场所不是抽象的空间,而是由具体物质环境的聚合所构成客体与人作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过程相关联的整体。如果说由具体物质环境的聚合所构成客体(包括自然生成的环境和人工营造的环境)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那么,人作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过程(包括个人的、群体的乃至国家的、民族的活动)则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

营造人类活动的场所是人居科学自己的、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特有研究范围和实践目标。人类住区的高速发展,科学之间的交叉与综合,增加了学科分类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增加多学科融合的新的学科大类——人居科学。人居科学不是纯自然科学,却包含着自然科学的应用。人居科学不是纯哲学社会科学,却是人-社会系统的综合表现。人居科学不是生命科学,各种各样的场所却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超越自身生命本能、产生基因突变的重要诱因[6],使人类住区有着自己的生命体征、节律和遗传密码[7],形成横跨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科学领域。


2

人居科学的定义和主要特征

2.1 人居科学的定义

人居科学有着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目标,即营造人类活动的场所。人类活动场所的营造,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们社会生活过程或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场所各种现象及客观规律的知识系统、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人居科学的内涵:①人类聚居及活动场所的营造伴随人类诞生、发展的全过程,使人居科学不同于纯自然的科学,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②人类聚居活动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多层次关联,包括了人的思维等内在的社会过程,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人文意义;③人类聚居及活动场所的营造,主要表现在客体的物质环境的创建,与众多的自然客观规律紧密融合在一起,使人类聚居及活动场所的营造具有广泛的自然科学意义。

在这3个方面的意义看,人居科学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思维科学的交织,是营造人类活动的场所中,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客观规律紧密相关的知识系统、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2.2 人居科学的主要特征

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研究体系是自然、社会、人、建筑物、网络与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技术行业、文化艺术的交织与整合,反映了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人居要素的综合[8];并且是一个可以随社会发展不断增加其层次和维度的开放体系,用今天系统科学的语言,就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人居科学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目标是营造人类活动的场所,这也是与其它学科门类的根本不同之处2场所是指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空间地域,从小尺度看,可以是房屋、街道、广场等;从大尺度看,可以是城市、城市群或人类更大的活动范围,如城市连绵区、道萨迪亚斯的普世城。

在人居科学中,人的主体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在人类聚居伴随人类诞生、发展的全过程,也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多层次关联,包括了人的思维等内在的社会过程,同时还表现在利用自然客观规律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对物质环境的营造。

如果将钱学森教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作为人居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论[9],吴良镛先生融贯综合研究则看作是人居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10],是今天人居科学理论的基石,是与世界系统科学理论知识谱系的结合,是对具有我国特色的人居环境理论的传承。要研究、解释各种人居现象和人居发展规律,并按照人居发展规律进行人居营造实践,需要把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和融贯的综合研究相结合,并深入探索人类聚居现象及营造人类活动场所的客观规律和思维方式,研究与人居相关的知识体系,思考人居理论的本质与人居的智慧,升华为科学的探索方法、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想。

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视野看,人居科学涵盖了部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范畴,按照钱学森教授提出建立新学科体系的原则和“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的结构模式3,人居科学应当包括基础层面、主体层面、思维哲学层面三个层次。

根据“人居科学是营造人类活动的场所,是研究人类聚居活动各种现象及客观规律的知识系统”的定义,人居科学的主体层面应当包括人居社会、人居文化、人居环境、人居工程技术四个系统,如图1所示。

▲ 图1︱人居科学的三个层次



3

 人居科学的基本学科体系

3.1 人居科学基础层面:人类聚居地域系统的基本学科

自然的地域系统是人类聚居的基础,伴随着人类从敬畏、认知到征服自然的演进,人类的营建活动也从被动地顺应自然到主动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变自然。

随着全球范围内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严重失衡,由此触发了一系列诸如人口、交通、居住、环境污染、能源资源匮乏等连锁反应。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已经引发了全人类的忧虑与思考,尽管关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的议题已经有二十余年的研究历史,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依然十分紧张。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城市化的发展迅速改变着广大城市和乡村的面貌,一方面带给我们舒适、便利的居所与享受,另一方面回馈给我们的是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浪费、特色丧失等等。超大的人口规模、地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我国的人居环境所面临的生态压力之艰巨、矛盾问题之突出,都绝非其他发达国家可比。

如何探寻各地区人类聚居地域系统的自然规律、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地域景观等,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互联系,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种生存活动需要而构筑人类聚落的基础,这已经成为人居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基于人类聚居地域系统,既包含了客体自然的各个层面,也包含了人类对自然利用的各个层面,对此,人类聚居地域系统基本学科应当包括:①主干学科:人居地学(包括地质学、地理学);②分支学科:人居景观学(包括自然景观的利用和人工造景)、聚居选址学(包括不同类型聚居的环境选择等)、聚居资源学、聚居地域类型学(包括不同的聚居形态和地域空间)、聚居生态学等等;③具体学科:与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相关的具体学科。

3.2 人居科学主体层面

3.2.1 人居社会系统的基本学科

在人类聚居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为:①家庭,人类社会的单细胞;②族群,古代是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集合体,而现代是有共同爱好、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生活情趣等的人群,形成不同聚居形式和不同居住要求,不同的居住条件和居住观念。如3A族、蜗居族、候鸟族等等,由此形成新的研究领域:社会族群聚居学。

在社会关系中,除上述血缘、地缘、业缘三大关系之外,还可以分为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生产关系等,构成极为复杂的具有非线性反馈的社会关系系统。复杂的具有非线性反馈的社会关系系统和不同层次的社会体系物质基础,构成复杂广泛的、具有非线性反馈的网络状结构,构成有一定层次、有一定秩序、有一定运行规律的有机整体。

从社会整体来看,人类聚居及人类活动场所的营造,构成不同层次的社会体系物质基础系统:从皇权至上的都城到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从华堂广厦到土坯陋室。

基于人类聚居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是人类社会组成部分的实际情况;基于城市系统是社会系统子系统的视角;基于城市连绵区到乡村聚落不同层次的人类聚居与中国社会系统的政治制度、法律人权、经济发展等诸多子系统紧密关联的现实,人居社会系统的基本学科内容应当包括:①主干学科:人居社会学;②分支学科:聚居生活学、族群聚居学、聚居关系学等等;③具体学科:与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相关的具体学科。

3.2.2 人居文化系统的基本学科

在人类聚居的过程中,人们遵循着各自地域的行为范式、习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表现为广义的文化传承,然而这种文化传承并不是不可更改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这种文化传承甚至是脆弱的。对某一具体的人类聚居空间而言,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种种特有性质,是人居发展中最为珍贵和最值得保留、发扬的。

由于文化的广义性,人居文化是伴随人类聚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整体到局部、从社会到个体、从物质到精神的各个层面,均渗透着文化的氛围。人居文化中某一具体聚居场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对生活在场所中的人具有强烈的孕育功能。不同的文化氛围,使不同聚居场所的人获得一种特有的气质和行为方式,不仅仅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和意识上,而且体现在人们所建造的物质环境上,构成各个城市、乡镇、村落不同的文化氛围、风度和特有气质。

人类聚居文化从物质层面属于科学系列,但从精神层面则属于人文系列,是科学与人文的交织与融合研究领域,基于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聚居文化,人类聚居文化系统基本学科的内容应当包括:①主干学科:人居文化学;②分支学科:人居历史学(吴良镛先生已经出版《中国人居史》)、聚居信仰祭祀学、聚居风俗学、聚居行为学、住区心理学等等。

3.2.3 人居环境系统的基本学科

人类聚居环境简称人居环境,是研究人类聚居及其环境的相关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目前人居科学中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

吴良镛先生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认为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都综合的存在着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五大体系,表现出人居环境的整体性,提出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①重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②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③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⑤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吴良镛先生明确提出建筑、地景(园林)、城市规划三位一体,融贯发展,将这三者互相交叉,互为渗透,互为补充,综合创新,可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11]。

人居环境学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为核心学科,整合地理、生态、社会、工程等相关学科,尊重中国历史传统与文化价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组织科学共同体,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为当代大规模城乡空间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人居环境学基本的学科内容应当包括:①主干学科:人居环境学;②分支学科: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学、乡村聚落学等等;③具体学科:与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相关的具体学科。

▲ 图2︱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9]

3.2.4 人居工程技术系统的基本学科

工程技术是推动人类住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类聚居过程中,各类建筑技术、各种建筑工程、城乡的基础设施,包括大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输电和变电网络,乃至世界级的互联网、大数据、航空航天、物联网、GPS等等均与人类聚居区直接相关,并在人类住区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我国一般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如果说一座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保障城市肌体正常运转的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

基础设施状况是人类聚居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基础设施的营造不仅是聚居容量的基础,更是聚居生活品质提高和文明的保证。而同时,基础设施的营建还是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我国基础设施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态势,基本学科的内容应当包括:①主干学科:人居工程技术学;②分支学科:住区基础设施学、住区建设管理学、聚居交通物流学、住区技术学等等;③具体学科:与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相关的具体学科。

3.2.5 人居科学中的核心——人居复杂科学

人体从机体组织到思维认知均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人组成的社会,是更大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于人居科学包含了人类聚居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营造人类活动场所的过程来看,人-社会系统具有绝对主导作用。因此,人-社会系统是人类聚居过程中复杂性的根源,人居复杂科学是人居科学的核心。无论是村庄、乡镇、城市,到跨地域多城市组成的城市区域,都是人类聚居中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活动场所,均是不同层次复杂性的体现。

从学科门类的视角,无论是人居社会学、人居环境学、人居文化学还是人居工程技术学,都是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必须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理论和方法论,并以此来研究人居科学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构成人居科学的基本学科,每个都是开放的、随时代变化的动态的学科体系,每个学科都具有独特性,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相互交织的。基于人居营造过程和人居科学学科的复杂性,构成人居复杂科学的基本学科应包括:①主干学科:人居系统学;②分支学科:聚居自组织学、聚居混沌学、聚居协同学、聚居分形学、聚居非线性分析学等等;③具体学科:与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相关的具体学科。

3.3 人居科学思维、哲理层面

3.3.1 人居思维科学的基本学科

从最为基本的层面讲,在人类聚居过程中,个体思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语言是联系个体思维,将个体思维转化为社会思维的重要环节;今天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则有效提升了个体思维之间的沟通与共享。

如果说心-脑之间存在着某种“量子态”的关联,那么这仅仅是人类个体内部物质身体与思维感知的结果,这种研究与结果能否运用到人类个体之间,通过信息技术,包括芯片、计算机、网络等等,达到心-脑系统活动意识与远程量子态的关联?如何从线性的、静态的逻辑思维,走向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以灵感思维的激发为条件,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智慧开发的重要步骤,从而形成怎样正确、高效、迅速处理从客观世界获得的信息,通过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知识与智慧,并通过人-机-网的结合形式,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与感知,形成人类共有的、可以相互激发的知识与智慧的共享平台,这是我国在科研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步骤。

从人居科学的视角,如何深入探索人类聚居现象及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思维方式,研究与人居相关的知识体系,思考人居理论的本质与人居的智慧,升华为科学的探索方法、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想。基于这个目标,人类聚居思维系统的基本学科应包括:①主干学科:人居思维学(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②分支学科:聚居模因学、人体量子学(包括人体与思维、环境与感知、思维的量子学、心-脑活动与量子过程、人体感知意识与远程量子关联等)、聚居人工智能学(信息工程技术领域)、聚居模式辨识学(包括人居心理学、人居模式识别等)等等;③具体学科:与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相关的具体学科。

3.3.2 人居哲学

吴良镛先生提出人居哲学的基本路径[12]:将普遍存在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的“普通常识”化解和归纳,上升为“平凡真理”,进而又可成为“社会共识”,并经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探索,上升为科学理性,渗透于各个学科的理论之中,融会贯通成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最终成为渗透于日常生活与建设活动中的“普世哲学”。 

自然山水是人类聚居的自然基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比附对象,形成“山水文化体系—人格境界—空间境界”的认知体系[13]。古人将世界观与价值观广泛地融入人工空间的营造过程(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并形成极为独特的精神要素。

人类活动场所的营造过程隐藏着极为独特的精神要素,形成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与价值体系,是华夏民族哲学思想的具体表达,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建立“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精妙智慧。人居哲学是基于理性对人类聚居的各种客观现象及客观规律的思考,是对人类聚居一切现象的本质和普遍规律探讨。基本学科应包括:①主干学科:人居哲学学;②分支学科:聚居伦理学、聚居价值学、聚居智慧学、聚居美学、聚居现象学等等;③具体学科:与主干学科和分支学科相关的具体学科。


4

人居科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

依据人居科学的基本学科体系,以及不同层面、不同基本学科的主干学科、分支学科等,可以给出人居科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尽管这个基本结构图式并不能详尽表述人居科学中各个学科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 图3︱人居科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结构


注 释

1    构成科学技术体系的基本条件:①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元素或知识单元;②这些知识元素或知识单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③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元素或知识单元的结合形式是特定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基本特征:①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②树状结构和网状结构;③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④发生结构和逻辑结构(包括归纳结构和演绎结构);等等。

2    北京香山科学会议(第617次)上,专题报告“人居科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学科体系”结束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先生问到:“如何找到人居科学自己的、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理论和方法,形成可验证的、独特的、不可否定或置疑的若干定义?”面对何兴华之问,“人居科学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目标是营造人类活动的场所,是与其它学科门类的根本不同之处。人居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场所各种现象及客观规律的知识系统、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只能算是初步的回答。

3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建立新学科体系的原则和“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的结构模式:①工程技术层次: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②技术科学层次:工程技术共用的各种理论;③基础科学层次:认识客观世界的各种理论;④通向哲学的桥梁:对应于该学科的哲学分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2] 吴良镛.人居科学之道[J].人类居住,2016(4):2-5.

[3] 联合国人居署.城市化与发展:新兴未来,2016世界城市状况报告[R].2016-05-18.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M]// 何立峰. 国家计划出版社,2016.

[5] Habitat III. THE NEW URBAN AGENDA EXPLAINER[R]. 2016.

[6] 以太·亚奈,马丁·莱凯尔.基因社会[R].尹晓红,黄秋菊,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8.

[7] 段汉明.城市学-理论、方法、实证[M].科学出版社,2012.

[8] Doxiadis, Constantinos A. Ek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9]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

1990(1).

[10]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 武廷海.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2):233-265.

[12] 吴良镛.中国人居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3] 杨欣.山地人居环境传统空间哲学认知[D].重庆大学,2016.


本文刊载于《人类居住》杂志

2018年 第 4 期


扩展阅读


吴良镛 | 加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管理与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

吴唯佳 | 重视人居环境的层次特点,完善空间规划治理体系

杨保军 | 体制变革,学科稳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后台


现在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给咱们“人类居住”加星标就好啦

只需要5秒钟哟~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